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

bookmark

隨着大明、葡萄牙、西班牙海軍聯合艦隊在太平洋、印度洋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在這一帶的商船除了這三國和荷蘭商船以外,其他國家的商船越來越少。大明的一般商船基本上是在星加坡倒手之後商船載上香料或者是葡萄牙、西班牙商船運來的歐洲商品之後就直接返回了大明,不再繼續向西行駛,只有大型的商隊也就是廣州商人銀行、潮汕銀行的船隊,纔在這裡補給一下後前往印度、非洲、波斯灣一帶進行貿易。

荷蘭東印度公司因爲沒有參加聯軍艦隊的行動,失去了通過麻六甲海峽的資格,但是從巴達維亞出海,在查戈斯羣島補給,再到好望角的這條線路風險太大,船隻的損失嚴重,逼得他們不得不把從爪哇那裡得來的香料、橡木等一些物資賤賣給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海上馬車伕在這裡遭遇了空前的危機。而相反的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船隊在幾十年後,又重新控制了這條海上貿易的黃金線路,排除了其他的競爭者,在歐洲市場上開始獲得高額壟斷利潤了。

但是這個現象絕對不是英格蘭、法蘭西、荷蘭人願意看到的,現在香料和許多這裡的物資已經成了他們的生活必需品,沒人願意接受這種盤剝,在太平洋、印度洋奈何不了兩國的商隊,但是在大西洋上還是可以對他們進行打劫的。好望角一帶風高浪大,在這以東的地方就是打劫了還得冒些風險才能通過好望角,而且這裡還有孫愚直的艦隊在這裡駐紮着,那就等着他們離開這裡以後再搶劫,即避開了海上風浪的風險,也避開了孫愚直的艦隊。

從這時候開始,葡萄牙、西班牙的商船就不斷遭到海盜的搶劫,經過幾次搶劫以後,葡萄牙、西班牙人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這樣損失太大,就找肖海龍商量解決的辦法,看看怎麼才能把損失減小到最小。肖海龍聽了他們的訴說,就想到了出發前朱有孝的叮囑,就告訴他們一起去找孫愚直商議,孫愚直一定會想到辦法。

於是大明、葡萄牙、西班牙聯合艦隊就像好望角駛去,路過大名王國和應天王國時受到了陳青雲和朱常浩的熱烈歡迎,並且在應天王國進行了一次補充。端王朱常浩雖然是應天王國的國王,但是他還是大明的端王,這是朱有孝作出的決定,應天王國算是大明的屬國,這一點讓朱常浩非常認同,沒有大明的保護,應天王國說不定哪一天就會讓別的列強吞掉,有了強大的大明做後盾,那是誰也不敢窺伺的,包括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目前算是盟友的國家。離開這裡以後,又在葡萄牙的莫三鼻給進行了一次補給之後,聯合艦隊就直奔明島,與在那裡的孫愚直回合。

孫愚直早就得到了朱有孝的書信,看過信件就明白了朱有孝的意思,這一點要比他老父親強一點,畢竟他受的教育和孫承宗不同。防止葡萄牙、西班牙商船被搶劫的計劃孫愚直一直在考慮,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不讓葡萄牙、西班牙對聯合艦隊的事情不發生反悔,不讓他們和英格蘭等妥協,這就得想法把對方打痛,或者徹底一次性解決整個海盜艦隊。

有時候笨辦法就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運輸的商船一般都會在離海岸不太遠的地方航行,這樣比較方便進行補給,但是有的商隊願意走直線距離因爲非洲的地形在這裡是個三角形,靠海岸線走要遠不少距離,孫愚直就建議他們順着海岸線走,外面由軍艦護航,最好是集結成比較大的船隊,這樣還可以減少護航次數,畢竟護航不會是免費的。

軍艦護航確實是個笨辦法,但是桑切斯沒有明白孫愚直的真正計劃,孫愚直的目的是一次性殲滅搶劫的海盜隊伍,如果是英格蘭他們的軍艦,那就把他們也一起幹掉,一勞永逸,但是這些話不方便講出來,怕是嚇着他們,面對英格蘭的軍艦,這些葡萄牙、西班牙軍艦有些發怵,但是和他們交過手的孫愚直卻是有把握將他們全殲。

當終於在明島聚集了二百艘商船的時候,孫愚直開始了第一次護航,護航的只有孫愚直率領的三十艘大明軍艦,而且這個消息早就傳了出去,一方面是等待更多的商船聚集,另一方面是吸引海盜搶劫,以便將他們聚殲,這是孫愚直計劃的第一步,後續手段就是讓聯合艦隊在明島等待支援,如果有英格蘭等國的軍艦出現時,就把他們一網打盡。

其實像這樣的作戰計劃在陸地上比較容易執行,但是如果到了大海上,只能是一個大概的計劃,在大海上充滿着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颱風、地震、龍捲風之類的意外天氣,有時候運氣也佔着很大成分,但是制定計劃總比瞎碰一氣要好些。

孫愚直帶着大明軍艦護衛着二百艘商船出海半天之後,肖海龍就通報桑切斯,立刻整隊出發,沿着孫愚直航行的方向在後面航行,桑切斯有些莫名其妙,明明是孫愚直讓他們守在港口的,不知道爲什麼又要突然出發,但是現在大明的艦隊是主力,他還是同意聯合艦隊出發了。

爲什麼孫愚直讓肖海龍半天后出發呢?這是有原因的,在這個年代的海戰效率一般是比較低的,風帆戰列艦的對轟戰法非常耗費時間,一方面是炮火在運動中的命中率很低,直接把對方打沉是不可能的,有時候打了半天炮,可能一發炮彈也打不中,形容這樣的海戰命中率就是打不中是正常的,被打中了是倒黴,雙方打上半天也損失不了多少軍艦,倒黴的只是水手被圓球炮彈砸死了。如果是一方不願意死拼,邊打邊逃,在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也可能一艘軍艦也損失不了,這就是孫愚直制定計劃的基礎。

還有一個隱藏的計劃在裡面,在這二百艘商船裡面,孫愚直還把原來俘虜的四十艘軍艦藏到了裡面,看着是三十艘軍艦護航,其實是七十艘軍艦在護航,這樣一來,就算英格蘭、法蘭西包括意大利人在內,沒有一百艘以上的軍艦,是無法擊敗孫愚直的護航艦隊的。就算是有一百艘以上的軍艦來襲,孫愚直就帶着船隊向後撤,在半天之內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孫愚直把這個計劃自然一點也不隱瞞的告訴了肖海龍,肖海龍也認爲這個計劃的可執行性比較高,唯一的憂慮就是孫愚直這樣做有些以身犯險,把自己當作了魚餌,這是對戰友的信任,如果戰友使壞,孫愚直的性命就可能被葬送到這個計劃裡面了,所以孫愚直僅僅把這個全面的計劃告訴了肖海龍自己,連底下的各艦艦長都不清楚,這就更別說聯合艦隊的葡萄牙、西班牙人了,萬一他們無意中泄漏了計劃,這次的作戰策略就會失敗。

在明島北面不到七百里就是納米比亞,這裡是一個屬亞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地區,沿海有狹長平原;內陸全屬高原、山地,一般海拔一千米以上,最高點兩千六百米。中部爲中央高地;東部爲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西部沿海一帶爲沙漠性平原。十五世紀,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殖民者接踵而至,這裡的形勢有點複雜,各國的殖民點互相交錯,其中的情報、探險人員很多。好多時候海盜都會從這裡的沿海港口出發,根據獲得的情報進行行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十三章 收網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十三章 收網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