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

bookmark

巴圖爾帶着他的五千人馬,晝夜不停直奔秋明而去,一路上基本上是馬不停蹄,馬歇人不歇,看看戰馬跑累了,就再換一匹,除了必要的吃飯餵馬時間,都是在急行軍,一天一夜的時間裡,就趕到了距離秋明不到一百里的位置。在這裡沒有發現俄羅斯軍隊的人馬,看起來沙俄軍隊還不知道鄂木斯克要塞已經被明軍佔領的消息,巴圖爾這才放下心來,讓士兵們在這裡休息了兩個時辰,順便也等一下張秉忠的大軍,他也怕部下有所紕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巴圖爾的隊伍裡,有兩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這倆人是彼得羅夫上將的警衛和秘書。在彼得羅夫投降以後,他幾乎已經神經有些失常,幾萬大軍被明軍一個晚上全殲,在他的心理上很難接受,就算是毛文龍、張秉忠怎麼審問,他基本上回答問題時沒有任何邏輯,看起來這很正常。但是警衛的回答確實很有條理,而且非常清晰的幫助毛文龍、張秉忠分析各種情況,只是提出必須要保證彼得羅夫上將的生命安全,他可以隨着明軍一起行動,自己作爲人質。而秘書則是拿出了所有未銷燬的文件,並沒有參與任何研究,但是他卻是很冷靜的聽從毛文龍、張秉忠的指揮,並且非常熟悉俄羅斯軍隊的許多情況。這兩個人給毛文龍、張秉忠的印象是警衛爲了彼得羅夫的個人安全,秘書是爲了自己的生命做事。

其實私人警衛並不是彼得羅夫上將自己挑選的,實際上是軍方的眼線,他是對俄羅斯軍隊負責,對國家負責,最重要的職責是防止彼得羅夫做出叛國的行爲,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直接擊斃彼得羅夫上將。相反的秘書則是彼得羅夫上將自己的真正親信,這些情況無論是毛文龍還是張秉忠都不知道,他們的理解恰恰相反。

伊凡四世建立了俄國曆史上第一個警察組織近衛軍,以對付向皇權挑戰的封建領主。近衛軍向伊凡宣誓效忠,而伊凡也把被廢黜的貴族的產業賞給近衛軍將士。由於沙皇的統治並不穩固,對皇權的威脅始終存在,秘密警察就成了沙皇維護皇權的手段之一,尖銳的階級矛盾使沙皇意識到加強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也爲秘密警察的生存培植了肥沃的土壤。

警察部是俄國曆史上第一個常設的安全機構,它下設中央特別部和安全處,負責調查政治犯罪。中央特別部的目標是企圖顛覆沙皇政權的敵對勢力,包括國內外的敵人,流亡國外的持不同政見者,處於沙皇統治下的非俄羅斯民族的民主義者等等。對沙皇政權而言,來自俄國內部的威脅與來自俄國境外的威脅並無分別,其目的都是要顛覆沙皇政權。因此,中央特別部不僅在國內從事監視活動,還把其監視的視線延伸到境外。這其中最重要的軍方將領,既是沙皇統治的中堅力量,也是防範的重點。因此,幾乎每一個重要將領身邊都有秘密警察安排的人,他們的工作就是監督這些軍方將領,防止他們叛國,他們只對沙皇本人負責,就連軍方將領也不敢得罪他們,這也是彼得羅夫上將精神有些失常的原因,他的家人還都在莫斯科當人質呢。

毛文龍、張秉忠對與這些情報不知情也很正常,但是作爲喜歡陰人的張秉忠足夠聰明,他從這些看起來正常的情況裡面,看到了一絲異常的情況,尤其是警衛的思路清晰,回答問題理智,他認爲這不應該是一個普通警衛人員所能擁有的素質。尤其是主動要求配合明軍行動,而不是要求貼身保護將軍本人的生命安全。就從這一點上,讓張秉忠對這個警衛產生了懷疑,暗暗的對他產生了警惕。

張秉忠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巴圖爾,讓他一旦發現這兩個人有什麼異常動作,就必須立刻處死,不必考慮什麼承諾和後果,自身軍隊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害怕巴圖爾不能及時處理意外情況,張秉忠自己也是在後面拼命的趕路,以圖能夠減少損失。

巴圖爾在原本歷史上是一個有雄圖大略的君主,無論是智謀還是權謀都是無雙人物,像孫傳庭、毛文龍、這樣的人物,自然會非常尊重,像張秉忠這樣的實力派將領,更是他需要交好的對象,雖然交往不多,但是張秉忠的陰人手段他還是非常佩服的。因此,張秉忠的話他自然要記在心頭,非常謹慎的關注着這兩個關鍵人物,免得作戰失敗。

好在一路上還是非常順利,在彼得羅夫警衛和秘書兩人的引路下,巴圖爾沒有遇到意外的情況。他們安全的來到了城門口,巴圖爾一馬當先,隨後的就是警衛,秘書和警衛之間隔着兩個巴圖爾的貼身警衛,這倆人不但要保證巴圖爾的安全,還要負責必要時清除彼得羅夫的那個警衛。

到了城門口以後,巴圖爾向後回頭擺了一下,立刻就有三十名警衛緊跟在彼得羅夫的警衛前去交涉,這裡距離戰場有八百多裡的路程,因此這裡的警戒程度還不是很高,看着來到近前的幾十名士兵,守城的趕緊過來問話,那名警衛嘰哩咕嚕說了一通俄語之後,守城士兵的臉色突然大變了一下,然後又冷靜下來,告訴他們稍等,要回去稟報守城的軍官。

嚴密監視那名警衛的明軍十分機警,當他看到守城士兵臉色驟變的時候,就感到他們之間有暗語聯絡,當他看到守城士兵轉身向回走的霎那間,飛身竄了過去,伸手就是一個大嘴巴,並且高聲叫罵,痛斥對方無禮,怠慢了自家將軍。在一般人看來是發生了糾紛,但是實際是這名士兵在打守城士兵嘴巴的時候,同時也將對方的下巴給摘了下來,這就是中華傳統武功的訣竅,讓對方只能咿呀亂叫,就是不能說話。

在這名明軍士兵出手的瞬間,其他的士兵也發現了異常,一名士兵立刻衝向彼得羅夫的警衛,在他反抗之前也將他的下巴卸掉,其餘的則衝向其他守城士兵開始推推搡搡,在推搡的過程中,誰也沒有注意到這些守城士兵的下巴都被卸掉了,這就是警衛們之間的默契,一個人的行動就是其他人的示範,嚴格的訓練,讓他們的動作非常標準。

過來問話的守城士兵不過只有五六個,還有五六個士兵在城門口看守,看到這裡突然間發生推搡,還有就是自己的弟兄們被對方拳打腳踢的向城門趕來,立刻就跑向城門喊人,讓軍營裡的士兵過來幫忙打架,他們認爲這是因爲口角問題發生了糾紛,因爲過來的也都是穿着他們自己的軍裝,而且最近路過的部隊很多,許多士兵都會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架,就算是軍官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今天看見自己的弟兄們吃虧了,那就多帶一些人來打吧。

當巴圖爾的那三十個衛兵打到城門洞下面的時候,城裡面又衝出了近百十號士兵,手裡並沒有拿槍,那的都是皮鞭棍子之類的打架的傢伙,他們也認爲是要打羣架,只要不打死太多人,上級也不會追究,正好可以開開心。巴圖爾在後面看的清清楚楚,看到對方又衝出來百十號人,頭一扭看了一眼衛隊長,輕聲告訴他,藉機將對方營地佔了。

雙方二百多士兵開始了羣毆,旁邊的老百姓哪敢在這樣的地方呆着,這要是被打到了也是白打,膽大看熱鬧的也都離得遠遠的。明軍的士兵都是經過特訓的警衛,這些守城的士兵那裡是對手,沒有一會功夫就被打的一個個鼻青臉腫。看看打不過,守城士兵開始向城門裡面撤退,明軍士兵就大罵着向裡面追去。

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一章 朱有孝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一章 朱有孝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
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一章 朱有孝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一章 朱有孝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