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

bookmark

孟族是是一個古老民族,人口爲五十多萬,佔緬甸總人口的2.8%,主要居住在緬甸東南部孟邦,佔孟邦人口的五分之一。孟族是最先從中國內地進入緬甸境內的孟高棉語族中的主要民族。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緬甸境內,最後定居在下緬甸的東南部一帶。他們曾在下緬甸建立過強大的孟王朝。但是由於孟族王朝多次被緬族所滅,因此居住在平原和城市的孟族大多被緬族同化,其風俗習慣已與緬族基本上沒有差異。這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誰也不知道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內地的中國先人會一下子遷徙這麼遠,剛開始不但別人不相信,就是李信自己也不敢相信。

這是李信擔任洞吾宣慰使不到一個月發生的事情,剛聽到孟族來人說到自己是先人來自中國的內地時,李信的大牙都要給驚掉了,可是聽他們講述的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故事,李信覺得還是有點可信度,不管怎麼說這些人也算是有點傳說中的炎黃血統,可是接下來他說的話,就讓李信有點感興趣了,原來這些緬族人也是從青藏高原上遷徙下來的,他們是唐朝混亂時期南下的少數民族,屬於羌人的一支,只不過在這裡發展繁衍多年了,這就讓李信增加了更大的信心,還是想法宣傳朱有孝的理論吧。

宣佈獨立的只是阿那畢隆的弟弟阿那龍,多數的緬人並不認可他的獨立,畢竟大明的洞吾宣慰使司拿出了阿那畢隆的印鑑,但是阿那龍還是開始組建他的軍隊,以他的王府衛隊爲基礎,迅速的拉起了五萬的人馬,至於武器裝備,那就是很慘啦,除了原來的衛隊具備一些刀槍之類的冷兵器,其他的人僅僅只有棍棒之類的武器,真正的草臺班子。

瞭解清楚孟邦宣佈脫離洞吾的真實情況,這件事情就好辦了,李信找來劉綎和鄧子龍、趙睿,將這些情況加以說明,盟邦不是鐵板一塊,還有許多可以利用的條件,而且他們的實力不是一般的弱,這就讓劉綎想到了特種作戰的方式,可以利用特種部隊的斬首方式,對於阿那龍進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楚阿那龍爲首的獨立人士首腦,使他們喪失抵抗能力。

劉綎出身武官世家,本身就是大明的武狀元,朱有孝早就將毛文龍的特種部隊作戰方式在軍隊開始推行,劉綎對這種作戰方式自然不會陌生,他自己就是在大明軍事學院接受過這種作戰方式的培訓,而且手下就有一隻這樣的隊伍,不然的話阿瓦城的王宮也不會這麼順利的拿下。

幾人商議好大致方向以後,劉綎就開始組織實施這個行動方案,本來劉綎準備自己親自去行動,但是被鄧子龍、趙睿給攔住了,這不是開玩笑麼,哪有像這樣的大明高官親自去到戰場一線幹這樣事情的,萬一失手 這不是天大的笑話麼。

軍事學院的參謀們開始就這個計劃的實施開始組織方案,首先派出前出偵查員跟隨孟族人員回到孟邦,藉助孟族人的掩護,將阿那龍居住的環境進行一個仔細的瞭解,畫出一個清晰的地形圖,接下來就是派出一支五十人的特種作戰小隊圍繞這個地圖進行作戰安排,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

制定完計劃以後,劉綎大張旗鼓的帶領五千人馬,高調宣佈將要到孟邦平叛,一路上五千人快速向盟邦前進,這一帶都是平原,沿着伊洛瓦底江乘船很快就到達了南部沿海一帶,穿過水網密佈的沿海一帶,五千大軍直奔盟邦的首府毛淡棉。

特種作戰小隊就隱藏在大隊之中,在距離毛淡棉幾十裡的的放,劉綎開始進行隊伍休整,特戰小隊就脫離了大隊,在蒙族人的掩護下悄悄的進入了毛淡棉城裡,按照前出偵查員繪製的地形圖,悄悄的將阿那龍的住宅包圍,準備在晚上進行行動。

阿那龍的住宅是一座大型的莊園,這是葡萄牙殖民者建築的小型堡壘,看起來阿那龍還是非常會享受,像這樣的莊園在洞吾還真是不多,不但修建的非常漂亮,而且防衛也是很嚴密。但是這種嚴密得看對於誰來說,一般人可能無法進入,對於經過嚴酷訓練的特戰小隊來說,這個莊園是個嚴密的堡壘,而防守它的人員卻是一堆草包,僅僅只是在大門設立了幾個門崗,大段大段的堡牆上除了崗樓上有幾個人,就是連巡邏的士兵都沒有,真不知道這個阿那龍是怎麼想的。

特戰小隊從僻靜的地方搭起人梯,迅速的翻越過堡牆進入了這個莊園。院子裡面倒是有一隊巡邏的士兵,七八個人歪歪扭扭的走來走去,根被不像巡邏,反倒像是吃多了飯在消食。派出八個特戰士兵隱蔽的接近,然後一起躍起突擊,這些都是簡單的搏擊動作,爲了熟悉這些搏擊技巧,隊員們刻苦訓練了幾年,現在對付這些家丁一般的人員根本沒有任何差錯,僅僅是一霎那的功夫,這幾個巡邏的人員就被特戰隊員擊殺。接下來留下這幾個人換上這些巡邏人員的衣服繼續在這裡轉悠,剩餘的隊員繼續向裡面深入,連續擊殺兩層小院的哨兵,進入了阿那龍的後宅。

這是一個小小的四合院,阿那龍就住在正房裡面,這是已經偵查好的,外面留下幾個看好門口,然後撬開窗戶,進入了阿那龍的臥室。阿那龍還在夢州逍遙的時候,就被特戰士兵抹了脖子,接下來就是對整個小院的清理,無論是他的妻兒子女一個不留,全部清除乾淨,免得留下遺患。

幹完這些活計以後,門口的崗哨們還都在逍遙的轉來轉去,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發生的事情,特戰小隊也懶得搭理他們,迅速的從堡牆上撤了出去,這是特戰小隊的作戰原則,儘量不進行無謂的戰鬥,培養一個士兵非常不易,無謂的傷亡儘量避免,驚動了大批人馬未必能夠留下他們,但是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傷亡,畢竟好漢難敵四手,人多難免意外。

特戰小隊完滿完成任務,劉綎的大軍在第二天就到達了毛淡棉城外,士兵們架起迫擊炮,對着城頭就是半個時辰的轟擊,其實根本沒有必要炮擊這麼長時間,就算是直接進城也不會有多大的阻礙,因爲現在阿那龍已經死亡,城裡正亂成一鍋粥。劉綎的意思不僅僅是進城,這個炮擊的目的是震懾那些還有反抗意識的普通將領,讓他們徹底打消反抗的念頭。

盟邦的反叛就這樣被劉綎迅速的撲滅,五千人的隊伍基本上就是做了一個武裝遊行,根本就沒有打仗,失去了阿那龍這個核心人物,被火炮嚇得心驚膽顫的士兵們早就一鬨而散,叛亂的遺患被掐死在萌芽之中。然後劉綎就迅速回師仰光,在仰光駐紮下來。至於另外兩個宣佈脫離洞吾宣慰使司的小邦,欽邦、若開邦看到比他們大的多的孟邦在一天之內灰飛煙滅,在聽到消息之後,跟沒就沒有任何猶豫,馬上就宣佈取消獨立,派出信使向洞吾宣慰使司遞交效忠書信。

收服洞吾以後,李信的工作其實更加繁忙起來,收服不是目的,重要的目的是把它建設起來,還得讓它真正成爲大明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緬族人雖然是從中國內地遷徙過來的,但是他們不是主體民族,僅僅是因爲戰亂而被迫遷徙的,但是李信卻不這樣宣傳,他將這個遷徙過程說成是炎黃子孫開疆拓土的故事,這也是炎黃子孫的一部分,朱有孝的理論被李信在這裡廣泛的宣傳。

僅僅是這些任然不夠,讓這裡的人們享受到富裕生活纔是最根本的基礎。這個時候,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劉老財帶領的商隊早就在這裡開拓了業務,各種各樣的作坊在大量的資金支持下開始建城,從曼德勒到畹町小鎮的官路在隨後的時間裡被徹底修通,大量的大明商品運輸過來,再把洞吾的特產運輸回去。仰光城建成了船舶建設基地,大批的工匠通過陸海兩條線進入這裡,幾十年後這裡就徹底融入了大明朝之中。

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
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