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

bookmark

札薩克圖汗自然不會選擇抵抗,在強大的明軍面前,謨囉唄瑪選擇了接受大明的談判,土謝圖汗部落選擇了抵抗,結局是滅亡,林丹汗這位嫡傳大汗選擇了屈辱的投降,看看他們不同的地位,札薩克圖汗在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勸說下,愉快的選擇了融入大明,屬於札薩克圖汗的圖巴人自然也成了明朝的一部分。自此起,喀爾喀蒙古三部徹底融入了大明的體系之中,徹底接受大明農耕文明的傳統文化,放棄遊牧民族的諸多不良習慣。

被盧象升部擊敗的準葛爾部落現在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在南面有強大的盧象升軍隊,他們無法抵抗,在西面又有哈薩克部落的阻擋,他們只能逃亡額爾齊斯河和鄂畢河之間的區域,在那裡整合附近地區的勢力。現在他們遇到了另一股龐大的勢力,俄羅斯的哥薩克人也開始進入這一帶地區,並且開始和他們發生了衝突,雖然人數不是特別多,但是他們的兇殘比明軍有過而無不及,不僅搶奪財產,更是血腥嗜殺,所過之處是寸草不留。

盧象升部自從擊敗準格爾部的聯軍以後,收服了土爾扈特部和和碩特部,兩大首領和鄂爾勒克和圖魯拜琥已經成爲他的兩個得力手下。經過半年多的休整和訓練,現在盧象升部已經達到近八萬的兵力,部將包括劉芳亮、田見秀、袁崇第、和鄂爾勒克、圖魯拜琥和小帖木兒的兒子哈爾巴拉,可謂兵強馬壯。在這半年裡盧象升沒有繼續向西擴張,也沒有繼續攻擊準葛爾部落,而是環着巴爾喀什湖周圍,按照朱有孝的意思練兵和安頓地方,經營好目前所佔領的地域,使這一帶的地域徹底安穩下來,發展這裡的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這裡將來要成爲明軍的一個可靠的前進基地,除了規定的牧區以外,凡是可以更重的肥沃土地今年都已經種下了莊稼,既有本地的春小麥、棉花,也有從內地引進的玉米和土豆,大部分的人口開始定居,形成大大小小的無數個村落,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駐兵,形成數個小城鎮,這些小城鎮將成爲以後的商品交易中心。

和這裡相比,北逃的準葛爾部落的生存條件開始變得越來越差,並且隨着俄羅斯、哈薩克人的擠壓,準格爾部落的一些小部落開始向孫傳庭暗送秋波,對此孫傳庭也是順勢慢慢向北擴張,結果是準葛爾部落的勢力範圍逐漸減少,實力開始減弱。尤其是對於俄羅斯灼灼逼人的軍隊作戰能力越來越差,不斷的向東退縮,失去了鄂畢河上游,只能在葉尼塞河上游遊牧,無奈的哈喇忽刺只好通過族人向孫傳庭示好。

現在的形勢對準葛爾部落很不利,對於孫傳庭來說,他也需要龐大的人口來填充這一帶的區域,哈喇忽刺的準葛爾部落是衛拉特蒙古四部裡面人口最多的部落,而且在上次的戰役中沒有受到打擊,但是在和俄羅斯的哥薩克人戰爭中損失慘重,因此哈喇忽刺示好的舉動,孫傳庭馬上給予了響應,很快的就開始了雙方的談判,談判的結果很簡單,就是準格爾部落舉族加入了大明,地位和其他的兩部一樣,也挑選出二萬部落青壯加入了大明孫傳庭的部隊,哈喇忽刺的兒子巴圖爾也成爲了孫傳庭的部下,此人很不簡單,在哈喇忽刺去世以後統一了衛拉特蒙古四部,他的第六個兒子葛爾丹建立了準格爾汗國。

孫傳庭的部隊達到了近十萬人,主要是步騎兵部隊,騎兵人數有七萬萬餘人餘下是三萬步騎兵,爲了做好和哈薩克人和俄羅斯人的作戰,孫傳庭就派出不少當地精通各種語言的士兵開始對他們的偵查,蒐集對方的軍隊信息,包括武器、編制、火炮射程等。

現在距西伯利亞汗國滅亡已經二十多年了,俄羅斯人在西伯利亞汗國滅亡之後,開始向鄂畢河上游一帶進軍,面對兇猛的哥薩克騎兵,那些還處於奴隸及遊牧狀態的土著軍民不堪一擊,只有幾萬乃至十幾萬人口的數個小國紛紛被滅亡,爲了鞏固這些被侵略的土地,俄羅斯哥薩克騎兵修建了大量堅固的城堡,而這些城堡的存在,限制了土著人的活動,又爲哥薩克騎兵東進成爲了堅實的後勤供應基地,缺少火炮的土著人根本打不開這些堅固的城堡,所以除了臣服就是逃離。準格爾部落也就是因爲無法和這些人對抗,而不得不東撤,當他們看到葉塞尼河上游已被大明軍隊的孫傳庭部控制,失去了活動的區域之後,才嚮明軍提出加入的意圖。盧象升接受他們以後,準格爾部落也想他提供了這些信息,這就使得盧象升對這一帶的複雜形式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俄羅斯哥薩克人數並不是太多,每個城堡大約一千到二千人左右,他們配備的武器一般是燧發槍,射擊速度是每分鐘二發左右,射程要比明軍的擊發槍稍微遠一點,速度慢一點,但是要比明軍的手搖機槍射程近不少。其次是每個城堡的四周都裝有大炮,這些大炮的射程比較遠,明軍的迫擊炮射擊距離明顯不如,而且迫擊炮主要是射殺人員,對於攻城沒有明顯的作用,它的炮彈根本炸不開那些堅固的城牆。盧象升可不打算用士兵的生命去填那個坑,那就必須解決攻城炮的問題,在盧象升所控制的區域裡面還沒有製造出可用的火炮,他只好期待從京城裡能送來更加犀利的火炮,可以擊破堅固的城牆。

孫傳庭正在費勁心思琢磨對付俄羅斯哥薩克人的城堡問題,但是新的事情又發生了,而且來的又是非常兇猛。長時間受準格爾部落壓制的哈薩克部落不安穩了,在歷史上準格爾部落在幾年以後就摧毀了哈薩克人的部落聯盟,直到在用乾隆年間清朝以血腥的手段幾乎屠盡準格爾部落以後,他們才翻過身來,並且向清國稱臣交好。但是現在還沒有等到準格爾部落強大到統一整個西北以前,盧象升部就把他們都給收服了,而且盧象升屬於文人出身,並不是非常的嗜殺,主要以收服融合爲手段,所以這些人以爲明軍好欺負,而且軍隊數量不太多,於是他們便聯合了附近的土著包括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等的部落,糾集了近三十萬人的軍隊,聲勢浩大的殺奔而來。

得到了消息的不僅是盧象升,同時得到消息的還有遠在天山南路的袁崇煥。袁崇煥的軍隊也是休息了半年多了,收復了天山南路之後,袁崇煥最繁忙的是移民工作,他哪裡不像盧象升這邊收服了衆多的人口,而是殺戳了大量人口,血腥的殺戳讓大部分的信仰***教的人口大量逃亡,爲了填補這些空白地域的人口,從大明各地陸陸續續遷移過來近百萬的人口,好歹袁崇煥是正牌的文官出身,對於這些事情還算有經驗,但這也讓他感到吃力。

其次是袁崇煥既然把那些人都趕到了天山西側,那裡便聚集了大量的人口,爲了防止那些人回來搗亂,袁崇煥就佔據了幾個關鍵的山口,在山口一帶部署了相應的兵力,再派出偵探跟蹤瞭解那些人的行蹤,結果就發現了他們的異動。袁崇煥就開始集結部隊,自己坐守喀什,以洪承疇爲主帥領兵五萬從圖爾尕特山口越過大山直插安集延而去,目的到裡海截斷聯軍的退路,反正他們的青壯年都打仗去了,留下的都是婦兒老幼,袁崇煥讓人以八百里快遞的速度向盧象升通報了這個消息,意圖趁機佔領天山西側的廣大地區。

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三章 登基(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
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三章 登基(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