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

bookmark

在西南的李信現在忙的手腳不連地,這傢伙確實有兩下子,不愧爲前世李自成的得力部下,而且是最具才幹的、頭腦最清醒的部下。自從朱有孝把他留在川貴協助王三善安撫當地民衆,這傢伙就沒日沒夜的勞作。而且還是川貴兩邊跑,後來朱有孝也覺得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的,爽當就給了他一個川貴巡撫的名頭。這樣一來,李信就成了明朝最年輕的兩省巡撫了,更爲出奇的是李信還真是碰上了紅娘子,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李自成》裡面的紅娘子。

說起來這事也挺有意思,李信在川貴打土司,分田地鬧得風風火火,人人都知道皇上派來了一個好官,可是李信究竟是什麼官,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無論王三善還是蜀王爺對他都非常客氣,可是李信很清楚,自己就是一個孫承宗的文書職務,說起來還不算官,只是一個吏,所以呢,一般出門就帶上三兩個護衛,不敢大張旗鼓。

天啓三年三月的一天,李信帶着兩個隨從向四川蜀王商量事情,本來李信覺得叛亂已經平息幾個月了,道路應該很平靜了,就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危險,隨意帶了兩個人上路了。可是貴州和四川交界這些地方屬於山高皇帝遠,深山閉塞的地方還很多,也還有些地方有土匪劫道。李信就正好碰到這些土匪了,當李信走到一個叫堯龍山的地方時,猛然間山上下來一撥人馬,領頭的是個漂亮的女子,他們就把李信三人給綁了起來,帶到了山上的聚義廳裡,說是聚義廳,其實就是三間瓦房。

李信納悶的是這一屋子全是女子,連一個男人都沒有,李信就覺得奇了怪了,合着自己遇到了一波女匪,女匪也是匪呀,可是外面已經都分田分地了,她們不去成家過日子,幹麼要在這裡當土匪呢?習慣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李信同志開始費腦筋了。

“說吧,你是哪裡人?家裡是做什麼生意的?”就在李信費腦筋的時候,有人說話了。

“啊!問我啊?”李信回答道,“我不是做生意的,我是學生,哦,現在是舉人了,幫別人抄抄書,傳傳話,窮人一個,什麼也沒有。”

“胡說,看你衣服穿得光鮮,還帶有兩個僕人,你還是窮人,哦,你還是舉人?你還是當官的?像你這樣的就沒有一個好人。來人,把他直接砍了!”那個領頭的女子也不說別的了,直接就要殺人。

李信嚇了一跳,這要是不明不白就被砍了,那真是冤死了,“喂,喂。”李信叫道,“你憑什麼就把我砍了,我是好人哪。”

“好人?像你這樣的就沒有一個好人,魚肉鄉里,搶男霸女,無惡不作,早就死了,殺了。”那女子一點也不相信李信是個好人。

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李信說道:“你能告訴我。爲什麼我這樣的人必須要殺?讓我做個明白鬼好不好?”

“明白鬼 ,好吧。”那女子說道,“原來我和父親是農家出身,就是村裡的舉人老爺爲了霸佔我家田地,勾結官府裡的衙役,霸佔了我家的田地,逼得我家破人亡,縣令還想霸佔我爲妾,好歹我家有家傳的武藝,乘其不備,殺了他們一家,我這才得以逃生。怎麼樣?你說你們該死不該死?”

李信說:“那是他們該死,不是我。實話告訴你吧,我叫李信,是孫承宗大人的弟子,跟着他就是到川貴平叛的,打了土司,分了田地。你要是真的有冤有屈,可以幫你打官司,幫你報仇。這樣吧,從這裡向前走十個村子,你讓手下每一個村子問一個最窮的人,如果超過三個說李信該死,你就殺了我。要是不超過三個,我就幫你報仇,殺了那個霸佔你們家田地的舉人如何?你一個女孩子家也不用在這裡幹這事了,和你的姐妹們回家,找個如意人家好好過日子怎麼樣?”

果然這女子就派出手下,打聽了向西的三十幾個村子,真就沒有一個說李信該殺的,分了田、糧食。日子要好過了,尤其是那些土司家的人,都是豎着大拇指誇讚李信,甚至還問是不是說親的。

於是那女子就決定放了李信,李信爲了幫她討還公道,就帶她去找秦良玉,秦良玉就幫她報了仇,見她身世可憐,又是一身的好武藝,打心眼裡的喜歡,就認她做了乾女兒,然後就把她嫁給了李信。

好事傳到了孫承宗那裡,這是老師啊,能不報信嗎?朱有孝也就知道了,想想李信也是平叛有大功,也想看看這傢伙到底有多大本事,就和孫承宗商議,讓李信去經營雲貴川三地,接下來就是聖旨和孫承宗的字畫一起到了蜀王朱致澍那裡,李信也沒有什麼家人了,朱致澍就算男方家長,秦良玉當然是女方家長了,讓二人成就了夫妻。朱有孝後來還作了一首打油詩戲虐他們,上面寫到:李信出門看陰陽,半路遇劫是鴛鴦。再有巾幗做大媒,歡歡喜喜拜花堂。夫妻二人看着這打油詩,哭笑不得,掛起來不雅,不掛那也算聖旨。還是李信聰明,掛到內室,別人看不到,但是也算掛起來了,沒有不把聖旨當回事,這到後世反而成了一段佳話。

卻說李信因禍得福,成了雲貴川三省巡撫,那就更加幹活賣力了,三個省來回的跑啊。再加上牛金星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現在已經開到了雲貴川地區,三省的承宣佈政使爲了自己的官聲、官譽,都是拼命地發展地方經濟,就把各地的土特產品使勁的推銷。李信就是他們三個布政使的上司,極力的協調他們之間的競爭關係。

那個牛金星更是個八面玲瓏的傢伙,知道李信是皇上的師兄、孫承宗的弟子,那也是格外的討好,儘量的幫助李信調集貨物,籌措資金。還有一個就是後世所說的“上項目”,牛金星有錢那哪!於是藉助皇家的騰龍銀行貸款,成立幾家工廠、開幾家礦場,就成了李信勤心盡力的地方了。尤其是去年秋天,當蜀王朱致澍帶着“鐵牛”回來的時候,牛金星就向李信支招,在雲貴川找礦、鍊鐵,從大明技術學院聘請技師,建立官**營的廠礦,很簡單,就是股份制企業,不管誰控股,政府部門只派出監管人員看住財物,並且是每年一換監管人員,每年一次審計,每一筆業務都憑票據說話,保證政府的財產安全。

除了這些事情,李信還有一個事情做的非常漂亮,那就是土司改造工作,因爲在奢崇明叛亂的時候,大量的土司被殺,就留下了無數的無主田地,李信就把這些田地分給了普通百姓,這就意味着這裡的民心徹底倒向了朝廷,一般人都能吃一頓飽飯了。李信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向更遠的川藏地域推行這種政策,這當然就引起了烏斯藏高層的不滿,李信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只是利用大明官吏學院四川分院的學生去做最基層的工作,如果土司不配合,李信就直接吸收他們的農奴或奴隸去移民到能分地的地方,要麼就是直接讓他們去新建的工廠、礦山去工作,總之就是不留人。

李信的政策激怒了烏斯藏在川藏地區附近的高層,他們就開始調遣軍隊鎮壓逃跑的農奴,李信就組織民兵開始反擊,再調動手下的兩千火槍兵配合,結果一下子就把明朝的勢力拓展到了烏斯藏的核心地區。看到同樣都是農奴的族人都變成了自由農,就是烏斯藏的軍隊也被分化了,甚至都變成了李信進軍烏斯藏的先鋒。李信見此情況,心裡更是變得火熱,就從農奴裡面挑選一些苦大仇深的人再次組織成專管分地的民兵,不斷的向烏斯藏的深處發展,最終逼得烏斯藏的高層向朝廷發出和談的信息。

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章 朱有孝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三章 登基(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四章 登基(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
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章 朱有孝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三章 登基(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四章 登基(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