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

bookmark

相對於朱有孝來西伯利亞,俄羅斯人來的更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他們就開始越過烏拉爾山脈,就憑藉幾百人就滅掉了西伯利亞汗國,殺死了這裡的蒙古人,觸角伸到了唐努烏梁海附近,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運回去的各種珍稀毛皮卻爲俄羅斯從歐洲賺取了大量的金幣,所以當沙皇米哈伊爾*羅曼諾夫得知大明開始經略西伯利亞以後,就開始真正重視這塊荒涼的土地來,當上一次派出的大量軍隊失敗以後,這次他有派出了更多的軍隊準備復仇,不過這裡距離莫斯科太遠了,糟糕的運輸環境讓俄羅斯士兵很難迅速獲取大量的軍事物資,所以這次戰爭準備的時間有點長。

其實俄羅斯距離這裡還比北京近一些,不過好在大明已經拿下了準格爾地區,相對來說可以解決好多問題,但是就算這樣,孫傳庭也感到非常困難,這裡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冬天天氣冷得要命,到了夏天到處都是沼澤,好在是這裡都是平原地帶,毛文龍和當地人相處的關係非常好,得到了當地人的幾大幫助,像什麼牛車、爬犁之類的東西都好說,隨軍的工匠們都可以製造,尤其是朱有孝還專門從內地調撥過來大量的軸承,相比於老式的車軸可是好的不是一星半點,再加上一些弓子板作爲減震彈簧,這樣一來大明軍隊的運輸條件就比俄羅斯軍隊好了許多,無論是糧食還是武器彈藥都比俄羅斯軍隊準備的即快又充分,戰爭準備要比俄羅斯充分的多。

戰爭打的是什麼?士兵人數、素質是重要問題,但是後勤供給是更重大的問題。有人說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保障能力,但是古代的戰爭就不是太重要了,要不然蒙古大軍怎麼能夠在大草原上縱橫,其實這只是一個特例,因爲蒙古大軍通過的地方多是草原地帶,人口稀少的地方,他們的士兵也不多,再者就是殘酷的屠殺政策,以戰養戰,但是到了大宋的中原地帶,不就是花費了極長的時間,擊敗歐洲之後才做到的麼?最典型的是漢朝的對匈奴戰爭,通過“文景之治”兩個皇帝的積累,纔算徹底具備了擊敗匈奴的戰爭物資。歷史上最著名的打後勤戰役就是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烏巢的一把火就燒掉了袁紹的軍糧,扭轉了整個戰役的結局。

經過一年多的戰爭準備,孫傳庭的軍事物資、糧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終於在天啓八年開始了又一輪新的戰爭擴張,戰役的目的是徹底將俄羅斯人趕出整個西伯利亞,以烏拉爾山脈爲界限,將俄羅斯徹底限制在歐洲地區,讓他們自己去爭奪歐洲領土去吧,亞洲的事情就不要操心了。

從秉忠堡到託博爾斯克有三千多裡,這還是直線距離,如果算上曲曲折折的道路,大概四千裡也不止,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城堡,畢竟俄羅斯哥薩克士兵在這裡佔據了先手,爲了減少損失,取得更好的作戰效果,孫傳庭就將準葛爾部落的巴圖爾要了過來,隨着巴圖爾過來的還有五千多士兵,這些士兵相對來說比較熟悉這裡的環境,在前世他們還曾經在這裡和俄羅斯人苦戰了幾十年,一度出兵攻擊秋明,給俄羅斯東進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只不過後來在清軍和俄羅斯兩面夾擊下,最後舉族滅亡。

應該說準葛爾部落也是這一片土地的半個主人,已經被哥薩克騎兵滅亡的西伯利亞汗國就是準葛爾部落的近親,西伯利亞汗國被攻破以後,庫楚姆汗曾經向準葛爾部落求救,但是準葛爾部落那時候正在四處擴張,沒有理會人數不多的庫楚姆汗,脣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根本不懂,失去了西伯利亞汗國的屏障,接下來他們就面臨到了同樣的惡劣環境。

經過大明文化兩年薰陶的巴圖爾,現在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他們通過這兩年的融合以後,深深的明白了自己本身的不足,對於大明的先進理念和知識接受非常積極,已經成爲一個合格的大明將領,得到孫傳庭的召喚以後,就迅速的向李鴻基回報,然後在李鴻基的安排下,帶領精選出來的五千部下前來報道。他的部下們對於哥薩克騎兵也是無比仇恨,多次的交戰讓他們吃盡了苦頭,這次要復仇了,可想而知他們會有多麼積極,更何況現在的武器要比原來好得多,肯定能夠把那些傢伙打得慘敗。

毛文龍手下的三員大將早就和哥薩克龍騎兵交手了無數次,但是情況並不是很樂觀,並沒有佔到太大便宜,原因還是對地理、氣候的不適應,另外就是對於對方的戰術缺乏破解的方法。按兵種編制來說,毛文龍的士兵屬於山地騎兵,以奇襲爲主,但是這裡都是寬闊的大平原,在南部是遼闊的大平原,北部是泥濘的沼澤地帶,毛文龍的部下想要突襲根本做不到隱蔽接戰,而直接打對攻戰又不符合毛文龍的性格,打這樣的仗雙方損失都很大,毛文龍愛兵如子,不喜歡死打爛纏,恰恰哥薩克這幫畜生們又非常喜歡這種死拼的戰法,不惜死亡的衝擊,哪怕是三比一、四比一都不在乎,讓毛文龍感到頭疼。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馬匹問題,哥薩克騎兵連使用的頓河馬體形健壯,高大,多數馬匹毛色火紅,金黃。他們耐力持久適應性非常強、反應機敏、對主人忠貞不二,被勇敢的輕騎兵戰士們喻爲金色禁衛。而毛文龍部下的戰馬就沒有這麼好了,都是蒙古馬,雖然耐力好,飼養容易,但是體型較小、速度和爆發力比較弱,在西伯利亞東部的山區地帶,毛文龍的部隊還佔有絕對的優勢,在這裡無疑處於不利形式。

在戰術方面,由於哥薩克騎兵在這裡已經呆了二十多年,相對來說對於氣候的適應比較好,而且根據這裡的氣候,通過對土著居民的絞殺作戰,總結出了一套適合這裡作戰的技巧和經驗,就算是大量新來這裡參戰的士兵,也在那些老匪兵的帶領下,很快的就適應了這裡的作戰條件,比毛文龍的部下們更有優勢,這也是毛文龍頭大的原因。

比較起各方面的因素,明軍佔據的唯一優勢就是武器,在朱有孝這個作弊一般穿越過來的人指點下,現在大明的武器裝備要比哥薩克匪兵好得多。在相對武器裝備水平差不多的對手時,龍騎兵主要拼的是作戰時的只會技巧和對戰局把握的機會,一個優秀的將領可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利。但是當雙方的指揮能量旗鼓相當的時候,拼的就是雙方的作戰意志。對於俄羅斯這個戰鬥的民族來說,最不缺少的就是拼死的戰鬥意志,因此在對北歐國家的歷次戰爭中,俄羅斯的戰爭勝率非常高,就算是對於非常善於拼命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在幾百年的戰爭中,也是勝多敗少。但是面對毛文龍的部隊的時候,他們感到了驚訝,毛文龍的部隊很少和他們進行對攻戰鬥,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擊而退,如果他們追擊下去,將要面臨的是大面積的火炮轟炸,再就是機槍的大面積封鎖,就算是再彪悍、再不怕死,當陣亡人數超過一半士兵的時候,軍隊的士氣也會非常低落,要想繼續戰鬥下去,恐怕就要面臨士兵的譁變,任何軍官都不敢這樣做。

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
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