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繼續下鑽

當503號鑽井到達2940米深度的時候,蘇城等大華人都變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負責技術問題的顧海健和其他幾名海洋石油研究所的研究員,更是不時的看向船艙裡的電話。

如果見到了油花或者其他可能出油的徵兆,鑽井平臺上的鑽井隊長就會通過電話申請試油,試油成功則代表着油井產油了,試油失敗就只能選擇繼續鑽探或放棄。由於現場的判斷往往準確度高,此時電話響起,繼而見到原油的機會很大。

在大華實業,基層幹部的水平都是遠高於國企的,至少能達到國外技術企業的同類水平。這一方面是因爲現場工作的經驗性強,有利於基礎不強的國內工人積累和進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大華實業是一個年輕的企業,它極少桎梏,更不存在玻璃天花板,往往能夠由此延攬和挖角到許多不不得志的技術人才。

相對應的,國企的基層幹部水平普遍參差不齊,這並非是人才引進的問題,而是人才使用的問題。即使有一些聰明而優秀的基層幹部,由於待遇和級別掛鉤,在晉升機制暢通的情況下,這些優秀的基層幹部會以很快的速度晉升到管理層,從而脫離了基層工作,並拿到與才華與努力相適應的薪酬待遇。而在晉升機制不良的情況下,優秀的基層幹部不能得到提拔,福利待遇自然不佳,一年兩年還可以,時間長了,不免會產生怨氣,進而影響工作。

而在大華實業,鑽井隊長是被評價爲A類重要崗位的,鑽井平臺的主管則是A類的重要崗位,不止正職,即使是副職,做上兩三年時間,也能上升到“特殊貢獻清單”的中層位置,意味着紅利水平要比普通的總監副總監級管理層還要多。如此一來,基層的完整性就能夠得到保證,基層幹部也不會盲目追求晉升管理層。後者的上升空間雖然更大,但工作要求卻是不同的,若是不能適應,不僅難以晉升,反而有可能從“特殊貢獻清單”上落下來,對大華員工而言,能不能上清單,至少是兩倍以上的收入差距,清單中間位置的收入,更是普通員工的薪酬五倍以上,再重要不過了。

大華的紅利制度也施行了好幾年,不管是三桶油還是其他的國內企業員工,基本都有所瞭解,因此,許多不甘寂寞的基層幹部在本單位做不下去的時候,都會嘗試來大華實業試試水,比起如火如荼的下海風潮來說,到大華實業這樣的大型私企卻要風險小的多,且以大華實業的薪酬回報,大家也不會覺得少。

90年代中期畢竟與80年代不同了,人們的思想相對開放,賺到第一桶金和第二桶金的人們,也用財富不斷的衝擊着衆人的觀念。另一方面,外企白領幾乎成爲一種神話,而在大華公關部的有意識推動下,到大華實業工作,近乎於得到了了國內有數的好工作。

事實上,由於大華實業的利潤極高,這也的確是國內有數的好工作。相比中石油的150萬名員工,大華實業如今也不過擴張到了三萬出頭,因此,雖然總體利潤還差着不少,平攤到每個員工身上就多的多了,每年釋放的紅利雖然只是總利潤的10左右,依然顯的豐厚無比。

503號鑽井平臺上的鑽井隊長李虎就來自國營煤礦,他是在瑟坦開發時期的大招聘中投奔大華實業的,到瑟坦煤礦做了兩年的採油工以後,先後經歷了鑽井、固井等工作,後來又到大華的浦東培訓基地進修,再回瑟坦做採油隊的副隊長,勘探隊的副隊長,鑽井隊隊長,差不多輪了一圈以後,再次進修,被挑選來到裡海地區輔助建設,跟隨勘探,接着做了最重要的鑽井平臺的鑽井隊長,兼任平臺主管的職位。

就履歷和技術而言,32歲的李虎無可挑剔,也是依靠着履歷和技術,他才能得到整個大華實業最重要的藍領職位,若無意外,以後的油田開發工作,都會有他的身影。

儘管經驗豐富,鑽井平臺上的李虎卻沒有絲毫輕鬆的意思。

海上鑽井平臺使用着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而先進技術往往意味着使用時間短,使用時間少,使用經驗也少,同時,最先進的技術通常也就不是最成熟的技術,通常代表着複雜的操作。

僅僅如此,每年都要參加兩三個月進修的李虎倒是不在乎,真正令他臉色凝重的還是鑽井本身。

有沒有出油的跡象,什麼時候應該果斷試油,這些都需要根據經驗和現場的狀況進行判斷,而判斷的時間往往很短,機會往往會一閃即逝。

歷史上,有很多油田都曾經歷過兩三次的鑽探。三年的特許權下來,沒有找到油的油田多了,翻過頭去,油田卻被其他公司找到的也不少見。

大多數時候,出油不出油的徵兆都很淺顯,最終能不能得到噴涌的石油,全看試油的選擇。

假如選擇錯了時機,試油試到的興許就是泥漿,即使原油就在30公分外涌動,找不到就是找不到。

李虎是不會放任一個油井從自己的手邊溜走的。

然而,自2800米開始,到現在2940米,已是90米的進尺了,仍然什麼都沒有發現。

李虎的表情鎮定,心裡不免是有些變化的。

如今,第一座鑽井平照常生產,503號若是與之處於同一個油田或油區,到了這個深度,理應有所發現纔是。

至少,井下的狀態應該有所改變纔是。

“要不,咱們停止下鑽,先做個試油看看?”鑽井隊的副隊長有40多歲,經驗豐富,是大華人事部從新*疆挖回來的好手,參與的鑽井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卻是不願長居當地,方纔跳到了大華實業,沒想到給派到了更遙遠的中亞地區。當然,裡海附近的環境還算不錯,豐厚的薪水又足以讓他在總部所在的上*海安家,這位副隊長也就絕了再跳槽的念頭,每年在家住兩個月,就出國工作大半年,過着類似漁民的生活。

李虎一向尊重副隊長的意見,打井數量在這個年代,還是非常重要的經驗。

不過,這口井是李虎從頭盯到尾的,他考慮了一會,搖頭道:“鑽到3000米不出油,再考慮試油的問題。咱們隔1號井的位置遠了,收回來也不一定能找對地方。”

“那就等等。”副隊長沒有堅持。斜井算是鑽井過程中的一種高端技術,埕島油田和瑟坦油田就曾經用過大斜率井,到了7年後的今天,在鑽井過程中延出斜井的技術也比較成熟了,這樣的橫向井,能夠修正垂直鑽井的位置差,但同樣需要打對位置。

鑽井的進尺依舊慢慢增漲。

輔助船上,顧海健滿臉是汗,不停的翻着手頭的地質圖,又比對着電腦,唸叨着說:“按道理,這裡出油的可能很高啊……”

蘇城帶着其他六個公司的代表留在船上,自然不是讓人來看自己出醜的,顧海健和他本人的判斷,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接近3000米還沒出油,確實不在顧海健的判斷內。

這裡是海上鑽井,不似陸上鑽井的技術能到五六千米,就90年代中期的海洋技術,鑽井到3000米已經不淺了,3500米差不多就是正常的鑽井深度,再深的鑽井平臺也不是沒有,但這種鑽井平臺的成本高昂,建好的油井成本也不低,分攤到每桶成本就有些過高了。

後世的深海鑽井平臺,桶油成本可以高到70美元每桶,算上其他的開支,逼近油價了。1994年的技術沒有那麼好,但在中距離的鑽井方面,成本卻是相對更高,無論是誰,都不希望遇到3500米以下的油田。

施萬可作爲中海油的員工,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偷偷的瞄了蘇城一眼,卻見後者臉色鎮定,完全看不出變化來。

“3000米了。”鑽井平臺上掛出了黃色的旗幟,代表着3000米進尺達到。

若是以前,鑽井隊說不定要歡呼一番。然而,在被暗示了深度的情況下,這面黃色的旗幟卻讓人進退兩難。

“蘇董,顧所,要不要指導一下現場?”楊明知道蘇城提倡要信任現場,但他還是小聲提醒了一下。

顧海健的脊背都被汗給打溼了,他丟下圖紙,沉聲道:“現在有兩個選擇,繼續往下,或者強行試油。如果強行試油的表現好的話,也可以再考慮射孔方案。”

地下的原油是一層層的,就像是蛋糕裡的奶油一樣,幾百上千米的岩石間往往藏着幾米厚或者幾十米厚的油層,若是鑽井的位置比較偏,遇到幾十釐米的原油層也不奇怪。

試油通常是在油層上打開一個口子,令其壓力釋放出來,原油自然源源不斷的送上來。

射孔稍稍強力一些,可以破開井下的泥漿,讓試油的成功率增加。蘇城就曾在廢油井嘗試這種方式。

到了90年代中期,這種技術已相當成熟,屬於常用手段。

但是,再好的手段,也得井下有油層才行。

至少,已經鑽下去的3000米內,需要有油層。

蘇城默默思考。

這些年,他已經習慣了關鍵時刻的決定。

人生就是由一個個決定組成的,正確的決定促使上升,錯誤的決定製造下降。

而在蘇城思考的過程中,鑽井平臺上的發動機轟鳴聲卻已漸漸小了。

鑽井隊長李虎也在猶豫。

鑽井不是打的越深越好,下鑽的過程會將井裡的泥漿擠出,下鑽到3000米,2000米處的油層就等於要經歷1000米的泥漿反出,用形象的比喻,油層被糊住的可能性極大。

預計的油層深度是2860米左右,現在鑽到3000米,對油層的影響還不大,再鑽幾百米,就是有油層,說不定也被污染了。

李虎仔細觀察着泥漿的反出,有點不確定是否繼續了。

這時候,鑽井平臺上的藍色電話“嘟嘟”的響了起來。

“我是鑽井隊長李虎。”李虎拿起電話,首先自報家門,旁邊就是輔助船,電話線也是拉到那裡去的,不用說就是指揮中心打過來的。

“我是蘇城。”蘇城中氣十足,卻是聽的李虎一愣。

“董事長?”

“是我。現場的情況如何?”

“目前……還沒有見到出油的跡象。”李虎說的很艱難。

“我是海洋石油研究所的所長顧海健,任何跡象都沒有嗎?”顧海健趴在桌子上,對着免提大聲喊。

李虎將話筒拿的離自己稍微遠一點,等他說完,才低聲道:“沒有見到出油跡象。”

“從2850米到3000米,沒有任何跡象?”顧海健重複問了一次,這與他的判斷可不相符。

“沒有。”李虎明知道對面看不到,還是搖了搖頭。

“繼續下鑽吧。”這次換成了蘇城。

“蘇董!”

“董事長!”

顧海健和李虎都叫了出來。

“李虎是吧,我剛剛看過你的履歷,你在瑟坦油田是找到油井最多的鑽井隊長之一,進尺雖然不是最高的,得到採油井產量卻排名在前10,我認爲,你是一個足夠細緻的鑽井隊長,不會遺漏出油跡象。我相信你的判斷,請繼續下鑽,我們等待你的好消息。”蘇城的聲音不急不緩,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不知怎的,李虎突然說不出話了,嗓子一下子變的無比干澀,像是跑了一萬米似的。

他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專業水平,相信自己的經驗,相信自己的感覺,正因爲如此,他纔會拒絕副隊長的建議下,堅持下鑽。

但是,他也知道輔助船上有國內來的考察團,還有國外公司的參觀者。最終,蘇城選擇相信自己,而不是海洋石油研究所的所長顧海健……

身爲大華的員工,誰都知道大華實驗室在蘇城心裡的地位。顧海健更是海洋石油方面的絕對權威……

蘇城的聲音依舊平穩,似乎向衆人解釋着道:“雖然有鑽井在沒有出油跡象的情況下完井試油能夠成功,但這種情況畢竟不多。相反,認爲2860米就能出油,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我相信李虎的判斷,繼續下鑽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蘇城第二次說“相信李虎的判斷”了。

李虎喃喃的重複了一遍,猶豫的神色一掃而光。

“繼續下鑽!注意記錄……”李虎大吼一聲,像是帆船時代的水手長似的,氣勢十足,意氣風發。

……

第19章 吉普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104章 船廠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216章 不能做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43章 一人一半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14章 元旦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643章 收網第24章 自由人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513章 活棋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183章 我師父第482章 支持第445章 拒絕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112章 心血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276章 看大戲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12章 小瞧嗎第276章 看大戲第482章 支持第622章 新遊戲第89章 挖坑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87章 定性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183章 我師父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607章 備份第21章 闖勁第578章 結束第548章 捐款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579章 初探井第33章 紅酒牛肉第478章 被卡第643章 收網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372章 鑽井第428章 父子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374章 含油層第28章 電鍍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10章 軸套聯接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56章 軟肋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167章 祠堂第428章 父子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225章 調研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97章 ……應對第150章 包銷第339章 登記第623章 貢獻第596章 只看看第12章 實物獎勵第409章 大優勢第198章 建廠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665章 大案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31章 股份
第19章 吉普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104章 船廠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216章 不能做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43章 一人一半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14章 元旦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643章 收網第24章 自由人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513章 活棋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183章 我師父第482章 支持第445章 拒絕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112章 心血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276章 看大戲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12章 小瞧嗎第276章 看大戲第482章 支持第622章 新遊戲第89章 挖坑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87章 定性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183章 我師父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607章 備份第21章 闖勁第578章 結束第548章 捐款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579章 初探井第33章 紅酒牛肉第478章 被卡第643章 收網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372章 鑽井第428章 父子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374章 含油層第28章 電鍍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10章 軸套聯接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56章 軟肋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167章 祠堂第428章 父子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225章 調研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97章 ……應對第150章 包銷第339章 登記第623章 貢獻第596章 只看看第12章 實物獎勵第409章 大優勢第198章 建廠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665章 大案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31章 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