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

科技進步對於減少腐敗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簽名、印章、暗記……軟件程序,一步步的減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尤其是一種技術剛剛發明的時候,它的防範效用是最強的。

90年代初的大型石油公司,已經熟悉了各種計算機程序的使用,早在70年代前後,超級計算機和大型計算機就應用在了石油化工領域,是最早購買大型和超級計算機的工業系統。不過,計算機進入油田競標的時間卻要大大推後,競標的透明化雖然可能減少競標企業的成本,但那點成本與競標價格比較,根本不值一提。

用不了10年,國際石油競標就會變成電子屏幕式的競標,所有的公司、競標價格等等信息,都會在競標的電子屏幕上滾動,任由石油公司重新出價,透明的可怕,最終結果自然是產油國的收入大大增加,石油公司的利潤大大減少。

從30美元賺10美元過度到100美元賺5美元的時代,差不多隻需要5年。

可以說,90年代是石油企業得到油田競標紅利的最後十年,美妙的分成合同和每秒的暗箱操作交相輝映,成就了石油七姐妹在20世紀的最後輝煌。

其後,石油企業就不得不依靠管理和衍生物價值來賺錢了。

新能源企業面對超級石油企業的無力,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已奠定了。半個世紀的積累,不僅造就了無數資產千億美元級的石油企業,而且造就了許多資產百億的富豪,以及資產千億級的信託基金。至於誰也說不清楚資產總額的富豪,更是早在洛克菲勒時期就已誕生了,複雜的信託和股份體系,使得現代會計制度根本沒有可能計算出他們的資產數量。

這些規模的企業,幾乎不可能在商業上被擊敗。而這種超級規模資產的企業和個人,也始終奉行着低風險乃至無風險的策略。

例如分散投資的方式。自60年代以來,就幾乎烙印在了超級石油企業的靈魂處。

當阿塞拜疆的正式競標開始以後,沒有任何一個超級石油企業,最終選擇獨立競標的手段,相比超高的利潤,他們明顯更在乎超高的風險。

相反,大中型規模的企業,最終有12家申請了一個或多個油田的獨立競標。其中就包括了大華實業。

對此,蘇城雖然有所預計,但還是略顯吃驚。

他不記得歷史上的阿塞拜疆石油,最終是如何細分的,只知道bp做了大贏家。

可現在再看,這家英國石油公司竟然沒有在任何一個油田選擇獨立競標的方式。與之相對應的是,至少有20家石油開發企業,選擇與bp合作競標油田。

粗粗一算,假如bp要成爲大贏家,它所參與的聯合競標團體。非得得到半數以上的油田不可!

想到此處,蘇城不由將目光扭到了右側。那裡坐着杜卡特和他的同盟軍。擁塞着足有上百人,且又分成不同的小團體,討論的異常激烈。

對許多小公司來說,能得到一個大油田10%的權益,就已達到了目的吧。

蘇城凝視着那些自己興許都說不上名字的公司的代表們。這樣的中小型石油開發公司其實是最多的,實力卻不一定弱小。例如布什家族曾經擁有的薩巴達公司,當時由年輕的老布什創辦和經營。依靠的正是其父親作爲康涅狄格州參議員,以及華爾街銀行家的人脈和背景。此類公司不一定擁有多厲害的技術或多雄厚的資本,但在競標時的表現殊難預料。可以說。中國的官二代和官三代們做的事兒,外國的官二代和官三代們也在做,手段亦是一般的骯髒和醜陋,區別只在於中國的發展程度低,官二代和官三代的生意不免和普通人接觸過多,而外國的發展程度高,官二代和官三代們的醜陋一面就較少出現在公衆面前。

蘇城打量着別人,別人也在打量他。

一會兒,日本inpex公司的西岡茂就來到蘇城面前,擋住他的視線笑道:“蘇董事長,聽說大華實業要獨立競標6號油田,我們是對手了。”

西岡茂謙卑如故,彷彿是以認錯的態度,給蘇城通知,從禮貌的角度來說,能做到這點就挺不容易了。

禮多人不怪的俗語,總是能在日本人身上得到極好的體現。對方彎腰鞠躬的,蘇城也不好咄咄逼人,於是表情淡然的點點頭,說:“是嗎?那……祝大家順利。”

“謝謝您。”西岡茂的皮膚粗糙,額頭上有深深的皺紋,像鑽井工人多過辦公室高層。他的語氣誠懇無比的道:“日本國際石油開發株式會社將與馬拉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以及日本石油株式會社組成競標團,共同競標6號,8號和9號油田,特此說明。”

他停了一下,又道:“雖然是競爭對手,但inpex公司依然迫切的希望能夠與大華實業在其他領域展開合作。競標結束以後,希望能夠與您再次商談此事。”

日本系的石油公司,在六七十年代,大舉進軍世界原油開發領域,獲得了一大批的油田。從時間來算,他們早期獲得的油田,如果條件和管理有一項不甚理想,油田當已進入產能下降的曲線。因此,和老牌石油企業一樣,日本系的石油公司對三次採油的想法很熱烈。

蘇城無所謂的道:“此間事了,你們派人來與大華談吧。當然,你們要是願意放棄與大華的競標競爭的話,現在就可以談合作了。”

大華的三次採油技術是準備拿來賣錢的,因爲這是一項正在被集中研發的技術,再過兩年,大華的技術肯定會更新換代,而其他公司也有可能研發出自己的三次採油技術。

西岡茂先前沒有接受大華實業的技術換競標權的要求,現在也不會接受,只是謙卑的笑着說道:“競標油田是社長決定的,我無權更改。雖然如此,還是殷切的希望日後能與大華實業商談合作事宜。”

“下次再說。”

“下次再見。”西岡茂又是一個75度的鞠躬。轉身向不遠處的埃克森石油公司的代表走去。

蘇城等他走遠了一些,低聲對張超道:“競標6號油田的公司團有多少?”

“很多。”張超攤開手,道:“分析組正在討論哪些是有競爭力的公司團,就目前而言,最少有7個公司團對6號油田有比較濃厚的興趣。”

阿塞拜疆這次放出的油田有點多,加上時間緊張,造成每個公司不得不按照自己的實力和側重點,着重競標其中的某幾個油田。即使是合作競標也不例外。

唯一特殊的是bp公司。

自90年代中期以來。最變態的石油公司就是奉行“大象”政策的bp公司,他們幾乎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出現,而且總能攫取最肥美的油田,不斷的成功促使他們不斷的擴張,通過出售公司的其他部門資產,bp又得以獲得大量的資金,以支持自己的擴張。

在這種經營策略的指導下,bp甚至賣出了自己引以爲豪的化工集團,作價近200億美元。巨大的成功,令bp的大象政策被無數商學院當作教材。日益讚美,並將之譽爲“大象的舞蹈”。不過。真正能夠複製大象舞蹈的公司寥寥無幾,複製品大多介於喝醉的大象和瘋狂的大象之間。

作爲一家英國公司,bp的工作方式比美國公司還要粗暴,比亞洲和南美公司自然要更狂暴,宛然是新帝國主義公司的代表。在阿塞拜疆,也只有bp公司對每一塊油田都表現的志在必得,爲此。他們最少組織了六七個公司團,等於是從總部派來了三四倍於大華的員工人數,以期得到最多油田。

事實證明。他們做到了,就算不計阿齊久油田的得失,bp也能從阿塞拜疆獲得大量的石油資源。

目前的大華實業,要想對抗完整的bp不啻於癡人說夢。蘇城的策略重點就是6號油田,他也只關心6號油田的得失,根本不在乎四公司聯合體最終能夠獲得什麼成果。

同樣關注6號油田的公司,大約僅有參加競標的公司團的三分之一,因爲6號油田是一座海上油田,成本天生較高,要求的技術也會比較高,令許多公司打消了念頭。

Wωω ●тTk án ●℃ O

當然,假如他們知道阿齊久油田的產量將是11座油田的二分之一以上,肯定會有不同的結果。

但就目前而言,不可能所有公司團都着力競標6號油田。

蘇城因此問道:“哪幾個公司團對6號有興趣?”

張超反手看了眼隨身的筆記,吐氣道:“埃克森公司團,4家公司。bp的公司團,6家公司。殼牌的公司團,3家公司。雪佛龍的公司團,5家公司。道達爾的公司團,2家公司。剛纔的日本inpex公司團,3家公司,再加上4家公司組建的埃尼集團的公司團,以及咱們,最少有8個比較強的競爭隊伍,此外,獨立或聯合的競標團還有好幾個。”

蘇城結合自己在阿利耶夫那裡看到的資料,想了想道:“不能這麼簡單的讓他們競標6號油田,要想辦法,讓他們壓縮。”

張超訝然道:“怎麼壓縮?”

“信息局提供信息,你們戰略部想辦法。”蘇城回憶着自己上學時學過的競標策略,緩了一口氣,道:“像是日本inpex,我印象裡,他們是日本自民黨的錢袋子。今年7月,日本自民黨下臺,宮澤喜首相辭職……嗯,自民黨內部醜聞迭起,我不相信inpex是乾乾淨淨的,現在是細川護熙做首相吧?八黨派聯合政府,新黨一定窮的厲害,我們提供資金給他們,讓他們收緊inpex的資金,檢查相關銀行,覈查inpex的開支,不管怎麼樣,只要讓inpex和日本石油公司選擇收縮策略,就算成功。”

蘇城說的這麼清楚,自然是做過了研究。張超連忙點頭,說:“我立刻派人做計劃,不過……就算日本新黨肯收錢,估計也不敢做的太明顯。逼inpex退出是不太可能的……”

“不用他們退出,其他公司的出價越低,咱們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少,能讓inpex選擇較低金額就是勝利。”蘇城答應了阿利耶夫的國家貸款等條件,意味着能夠從阿利耶夫那裡直接弄到各公司的競標底價,到時候,只要瞅着其他公司的標書,出一個稍高的價格。就能得到阿齊久油田。

如果是瑟坦那樣的大型油田,有這樣的準備也就足夠了,多得到1%的分成,或者少得到1%的分成無關緊要。

但是,阿齊久油田是一個超級油田,到2000年以後,它的高峰產能將突破130萬桶每天,在100美元的市場價下,意味着每天的產值就有1.3億美元,大華實業得到45%的分成還是46%的分成。一天的差值就有130萬,一年將有4億美元的差距。

同時。30年,31年或者35年的合同,更是差距明顯,1個百分點放到35年的合同裡,妥妥的是100億美元上下。與其分給阿塞拜疆政府這麼多錢,蘇城還不如用來賄賂幾個公司團背後的政治對手。

他花費了這麼多精力在阿齊久油田上,自然要儘可能的獲得最大利潤。

每個石油公司都有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矛盾。數個公司組成的公司團,問題和矛盾只會更加突出,利用好了。自然能夠得到蘇城想要的結果——任何集體有了矛盾以後,它們的解決手段只能是妥協和保守化。對參與競標的石油團來說,選擇妥協和保守化,首要選擇必然是降低它們暗標中的出價。

最終,這些出價的降低,將回報給蘇城大量的利潤。就目前腐敗的日本政壇來看,1億日元用於賄賂黨派大佬已經很拿得出手了,5億日元給首相差不多是綽綽有餘。當年賄賂田中角榮的“洛克希德案”,洛克希德公司爲了強行扭轉飛機合同,而採取的秘密公關戰,也不過花了30億日元。

蘇城只是想要一個保守的收縮方案,又是由政壇反對派發起,相信人老成精的政客們,有足夠多的手段達到目的,興許都用不了1億日元,就能完成自己的意圖。

日本石油公司以外,bp的支持者是目前的在野黨工黨,埃克森和雪佛龍更是出了名的敏感公司,在不明確的知道6號油田是超級大油田的前提下,他們很容易受到國內政治的影響,剩下的殼牌、道達爾和埃尼,以及他們組建的公司團,也各有各的問題,誰都不是水火不侵的,只要拿出錢來,甚至有專門的政治掮客給你提供信息,達成目的。

令張超撓頭的是時間太短,而蘇城的計劃又如此複雜,涉及最少七八個國家,即便有成熟的賄賂通道,這些事做起來也遠不會一帆風順。

不過,張超只能勉力承擔這項任務。沒有哪一次石油競標是一帆風順的,爲了石油,墨西哥改變了自己民族主義的原則,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等國構建了複雜而運轉困難的歐佩克,美國人揍了伊拉克,兩次!

國家要得到石油都是如此的不容易,公司要得到石油的同時還要得到利潤,那自然是更不容易。

自50年代以來,石油競標從來都是越來越難的。最新的技術,最骯髒的手段和最低的底線,彷彿是石油企業的標籤一樣。那些國際巨頭和他們的股東,也變的越來越善於學習,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難打交道,不如此做的公司,不是在吃老本,就是被其他善於學習的公司所兼併……

用不了多久,蘇城採取的這種壓縮競標的方式,就會變成每家石油公司學習的教材,並在適當的時候被複制。

從石油公司的角度,他們不怕複雜的計劃和多變的環境,他們更不缺乏執行的魄力和承擔虧損的勇氣,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成功。

也只能是成功。

失敗的石油公司,無論採取了何種策略,都是沒有意義的。成功的石油公司,無論採取了何種策略,都是飽含價值的。

一次失敗,就有可能葬送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一次成功,則可能將一家普通的石油公司推上神壇。

在這一點上,阿曼德哈默博士的西方石油公司可以算作是一個上佳的範例。而體型龐大,不願失敗的大型石油公司,往往是大華實業這種靈活多變的石油公司成功的註腳。

張超在巨大的壓力下輕輕呼氣,向蘇城打了個招呼,就一言不發的出門準備去了。

天知道接下來的會要開多久,他沒有多少時間去浪費了。

策劃方案,安排人手,監督工作,評估效果……任何一項都不像是能用幾天時間就完成的,而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原本是留給各公司準備標書的。

……

第31章 丟骨頭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625章 交易池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346章 抵蘇第358章 新油田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511章 不行!第192章 策劃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15章 有信心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169章 老同學第12章 實物獎勵第313章 要來了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104章 船廠第530章 干涉第434章 打腫臉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274章 炮灰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9章 東*營市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6章 地頭蛇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279章 戰前第32章 技術驗證第142章 東京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96章 拉風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145章 調研員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42章 聯合第230章 供應鏈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281章 新觀點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55章 密談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85章 供貨方第541章 賄選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59章 中哈線第493章 碳纖維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226章 掙扎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26章 壓力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197章 大會戰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69章 大慶來了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88章 踢出局第267章 變動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63章 肉丸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34章 協商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19章 卡脖子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541章 賄選第31章 丟骨頭第327章 外籍工人
第31章 丟骨頭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625章 交易池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346章 抵蘇第358章 新油田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511章 不行!第192章 策劃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15章 有信心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169章 老同學第12章 實物獎勵第313章 要來了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104章 船廠第530章 干涉第434章 打腫臉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274章 炮灰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9章 東*營市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6章 地頭蛇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279章 戰前第32章 技術驗證第142章 東京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96章 拉風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145章 調研員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42章 聯合第230章 供應鏈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281章 新觀點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55章 密談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85章 供貨方第541章 賄選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59章 中哈線第493章 碳纖維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226章 掙扎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26章 壓力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197章 大會戰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69章 大慶來了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88章 踢出局第267章 變動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63章 肉丸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34章 協商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19章 卡脖子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541章 賄選第31章 丟骨頭第327章 外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