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

趙頊、王安石君臣兩人的對話就這麼一直持續着,從西北邊事,一直說到江南綱運。只有文彥博會瞅準時機主動出頭來攻擊王安石,曾公亮、陳昇之等人則如同土石木偶般站在一邊。如果不是趙頊偶爾會向他們詢問一些問題,幾位宰執官怕是要淪落成純粹的裝飾物。

王安石自任參知政事以來,雖然還沒升任宰相,但由於趙頊的信任,中書權柄已盡在他手。政事堂中的宰相執政本有五人,宰相富弼、曾公亮,參知政事王安石、趙抃、唐介。不過曾公亮老邁不理政事,富弼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而告病不出,趙抃能力不及,總是在叫苦,唐介則與王安石几次君前辯爭不過,氣聚於胸,發疽而死,唯有年富力強的王安石生氣勃勃,獨力處理着所有的政務。故此世間便有了“生老病死苦”的笑話——王安石生、曾公亮老、富弼病、唐介死、趙抃苦。現今政事堂中又換了幾人,但王安石執掌中書大權的情況依然不變。

崇政殿中的奏對一直持續到近午,需要君臣商議的政事處理得差不多。沉默得跟塊石頭沒兩樣的首相曾公亮終於開口:“已近午時,臣等不敢耽擱陛下進膳,臣等告退!”

首相發話,殿中重臣便齊齊告退。趙頊也不留他們,只猶豫了一下,對王安石道:“王卿,你且暫留一步。”

王安石依言停步,其他宰執照樣出殿離開。自王安石從江寧入朝之後,單獨奏對的情況太多了,多到無人感到驚訝的地步。

王安石站在殿中,等着趙頊說話。趙頊從御桌上的一摞奏章中,抽出做了記號的三本來,着站在身邊小黃門將之遞給王安石。

王安石展開一看,卻是昨日他籤書過後,隨着其他重要奏章轉給趙頊過目的三封薦書——秦鳳路管勾機宜文字王韶、雄武軍【秦州】節度判官吳衍,同舉薦秦州成紀縣布衣韓岡入官,爲秦鳳路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兼理路中傷病事宜,而秦鳳路都監張守約也同樣舉薦韓岡,不過只有後一項。

王安石只看了幾眼便擡起頭,他知道趙頊想說些什麼。

“王卿,你說說王韶這些年來到底做了些什麼?!”趙頊的聲音中透着隱隱怒意。

關西的主戰方向進展順利,但預期中的側翼,卻沒有什麼動靜。王韶去了秦鳳一年,如今給出的成績卻是一份薦書!趙頊是顧忌着一直對王韶青眼有加、大力支持的王安石的臉面,所以方纔纔沒有當衆斥責,但現在還是要說出來:

“王韶三人所薦的韓岡纔不過十八歲,連個出身都沒有。難道要朕給一個從九品選人下特旨不成?秦州就沒有其他人才了嗎!?”

年齡不到,不得任實職,這是朝中通行多年的任官制度。除非是有功名在身——如進士、明經等科——不然爲官者未及二十五歲,雖可以有官身,但卻不得擁有差遣。也就是掛個官名,領些俸祿,卻不能出來做事。

大宋開國百年,對臣子越發的厚待,高品的文臣武臣都可以蔭補子孫,宰相和執政的子弟,往往才十來歲甚至八九歲就能得官。如果給這些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實職去做事,國家政事便要出大亂子。所以過去有定例,進士、明經及武臣以弱冠【二十歲】爲限,蔭補以二十五歲爲限,低於此不得任實職。除非有多人同時舉薦,否則就必須等到年限,纔會有差遣。

可如今蔭補得官的越來越多,身爲官宦子弟,找幾個父輩的親友同時舉薦也很容易,所以舊有的任官制度已是名存實亡。有鑑於此,王安石出手對任官法做了調整。依然還是以二十歲和二十五歲爲界,過此才能得到實職差遣。如果要想例外,卻不再是多人舉薦就能成功,而是唯有請天子親下特旨。

這條法令是剛剛修訂,尚未頒佈天下,王韶、張守約等人不知其中緣由,將才十八歲的韓岡薦了上去。依舊例,有三人同薦,年未弱冠的韓岡完全可以擔任實職。但按照如今的規條,韓岡如果得不到趙頊特旨,縱能有個官身,卻不可能得到差遣。

對於國中的大部分官員來說,幹拿錢、不做事的生活,其實也不差。士大夫們都喜歡訴訟簡、物產豐的州縣,如果要天天審案、還弄不到一點油水,那做官還有什麼意思,卻是人人都避之不及。但韓岡不能出來做事,那王韶、張守約舉薦他又有什麼意義?

王安石對此看得很明白,所以才把王韶等人的薦章遞了上來,請求天子的特旨。若非如此,這三份薦章根本不用遞到趙頊眼前,依朝中制度,低品官員的任用本不需要天子過目,政事堂直接就可以處理,韓岡才一個從九品,哪要勞動到趙頊煩心!?

天子躁怒,對許多臣子來說,就是雷霆壓頂,可王安石神色如常。他是秉持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態度。王韶在西北河湟的前景被他看好,同時趙頊也一樣給予很大的希望。雖然因爲宋夏兩國正因綏德城的歸屬,在橫山東段的無定河流域隨時可能爆發大戰,需要的糧餉資材都是個天文數字。朝中已無法給秦鳳、給王韶太多的物質支援,但至少在人事上,王安石準備儘量滿足王韶的要求。

“韓岡雖年少,然其才卓異。如果他是世家子弟,或可謂其中有情弊。但臣見王韶薦章,只雲其爲灌園之後,不聞有何家世。且此次舉薦韓岡,不僅有王韶,還有雄武軍節度判官吳衍,以及秦鳳都監張守約,一名灌園之後,能同時得到他們三人的薦舉,不可能是靠溜鬚拍馬而來。”

“王韶在薦章中也曾有說,韓岡押運輜重,於峽道遇賊,親斬不用命者二人,驅使民夫抗敵,大敗數倍蕃賊,斬首三十餘,其勇武可知。在甘谷城,不待命而救治傷病數百,其仁德可知。在秦州,又破西賊內應之奸謀,其智計可知。韓岡雖是年少,但行爲已有大臣氣度,陛下不可以年幼輕之。”

王安石如今正得聖眷,趙頊將之視爲師長。不管有多怒,往往都會被王安石說服。他略作沉吟,最後點頭同意道:“那就依王卿之言。不過是個從九品,許了王韶也無妨。”

“陛下聖明。”

王安石臉上閃過一絲喜色。王韶與李師中向來面和心不和,同時又因爲提舉秦鳳蕃部事務侵佔了都鈐轄向寶的職權範圍,而與其齟齬甚深。有李師中和向寶壓着,敢與王韶結交的秦鳳官員,只有聊聊數人。一年以來,王韶在秦鳳的工作完全沒有進展,也便是因爲這個原因。不過如今王韶他能讓節判吳衍以及都監張守約同時舉薦一人,可見他在秦州的局面終於打開。

王安石不知韓岡的底細,還以爲吳衍和張守約的舉薦是因爲王韶而來,從已有的信息來推導,得出這樣的結論很正常,不過韓岡本身也肯定有點能力,否則王韶絕不至於推薦他。

如今天下官多闕少,往往是三四個官爭一個位子。選人入京待選,都必須在流內銓候闕【等候職位差遣的空缺】,而新晉選人,更是必須去流內銓繳三代家狀。同時還有時間限制,必須在四季的第一個月,也就是元月、四月、七月和十月這四個月的十五日以前在流內銓登記,才能排得上號。不然,就得等下一個季度了。

王韶在秦鳳路已滿一載,從來都沒有舉薦他人,由此便知他行事有多謹慎。可現在對韓岡,他不但薦了官身,還把差遣都給定下了,可見王韶對十八歲的韓岡信心有多足,或者說,他對韓岡的纔能有多渴求。

通過王韶的奏章中,王安石倒是對韓岡有了點興趣。一個出身貧寒的士子,通過不懈的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最後得到高官的認可。類似的故事在世間流傳得很多,遠的不說,自幼喪父的范仲淹,畫荻習字的歐陽修,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他們獲得名聲,靠的是詩詞歌賦和文章,不是像韓岡,靠的是勇武、才智以及膽略……還有仁心。

對王安石來說,詩詞歌賦不足爲憑——儘管他已是當世最頂尖的文學大家之一——大宋需要的是秀才,而不是學究。有才能、有衝勁的年輕人那是越多越好。即便韓岡只有十八歲,只要多了幾年經歷,在地方、京城做過幾任,未必不能成爲棟樑之才。

這段時間以來,曾經舉薦過王安石的那些老臣、友人逐步走向了他的對立面,現在他最喜歡任用的就是有衝勁的年輕人。王安石所着意提拔的呂惠卿、曾布、章惇以及王韶等人,在官場中其實年紀都不算大,任官都不過十年出頭。泛着腐臭味的祖宗之法,許多人在宦海沉浮多年後都已經習以爲常,如果沒有年輕人來衝擊一番,這個大宋朝只會漸漸的腐爛下去,直到滅亡。王安石的那份吹響變法號角的《百年無事扎子》,說得便是此事。

大宋百年無事,那下一個百年呢……又會如何?!

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五)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波(下)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五)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十)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變故(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三)
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五)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波(下)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五)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十)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變故(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