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沒想法

李桑柔等人跟着葉安平,一路往龍標城急趕,偶爾空閒時,葉安平就和李桑柔說些關於楊老峒主家的閒話,路程過半,李桑柔對龍標城楊家,就有了個大概認知。

楊老峒主祖上,其實並不是九溪十峒的土著,楊勇的高祖科舉出身,頭一任就點到了九溪十峒來做官。

楊勇高祖舉家赴任,到任之後,卻一任接一任,只升官兒,就是不挪地方,楊勇高祖求調任的摺子上了不知道多少,半點用沒有,楊勇高祖寒門出身,上的摺子沒用,也就沒什麼辦法了。

最後,一連六任將近三十年,楊勇高祖死在了任上。

楊勇高祖死後,被朝廷大加表彰,推恩到楊勇曾祖頭上,接下了曾祖的官職。

楊勇曾祖接任到第二任,天下大亂,楊家從朝廷官員,就地轉化爲九溪十峒的土皇帝之一。

楊勇曾祖和祖父,都是自小讀書,守着高祖曾祖積累下的餘蔭,艱難守成,到了楊勇父親,會走路就請了武先生,讀書兼習武。

從楊勇父親起,楊家就開始積攢實力,往外擴張,到楊勇手裡,九溪十峒,西接川蜀,東連潭州,往北到石門,都是楊家勢力所在。

楊勇文韜武略,武功高強,身強體健,健健康康活到了九十多歲,壽終正寢。

這九十多年裡,楊勇娶了五房媳婦,生了九個兒子。

武老夫人是楊勇最後一位夫人,只生了九公子一個兒子,卻是楊勇諸子中,最肖似楊勇,最有能力接掌老峒主大位的人。

從九公子十來歲起,楊勇就將這位九哥兒帶在身邊,耳提面命,細心教授,到楊勇撒手而去時,九溪十峒的峒務,楊勇已經撒手不管一兩年,諸般事務,都已經移交到九公子手裡。

楊勇其餘八個兒子,除一子早夭外,其餘七子,從成人起,就各掌一峒,餘下三峒,由九公子親自執掌,這三峒,是九溪十峒中,環在龍標城周圍,也是最富庶、實力最強勁的三峒。

九公子這位二代老峒主,已經年過五十,有一妻一妾,妾王氏早亡。

妻田夫人生了三子一女,妾王氏生了一子兩女。四子三女中,三子楊致安、次女三女爲妾王氏所生。

如今四子都在龍標城,三女被葉安平帶至安慶府葉家。

楊老峒主長子楊致立已經成親,娶婦石氏,已經生了一子一女,長子四歲,幼女才幾個月。

楊致立媳婦石氏孃家,原本是九溪十峒僅次於楊家的勢力,卻在九溪十峒中,最早歸附於楊勇。

現如今石家父子都是楊老峒主最倚重的膀臂,石氏長兄次兄,正領兵駐守在離長沙城不過百里的湘鄉。

楊致立和媳婦石氏青梅竹馬,石氏和楊致立三個妹妹自小一起長大,情份極好,特別是和大妹妹南星,情逾姐妹。

次子楊致平去年剛剛成親。

楊老峒主極敬重母親武老夫人,凡大事,必定和武老夫人商量後再定。這也是楊勇臨死前的交待。

……………………

李桑柔等人星夜兼程,趕往龍標城的時候,豫章城外,滕王閣的文章評選,到了百天大評。

百天大評之前一個月,駱帥司就廣發請柬,邀請洪州各地教諭,有功名的士子,聲名在外的才子大儒,到豫章城共同品評才子佳作。

前兩三天,帥司府就派人到連廊旁邊,搭起了高臺。

到了百天隔日,先宣佈了第十個十天小評選的前三,接着,駱帥司上臺,宣佈了百天大評的前三。

這三篇文章早就按當天來的人頭謄寫出來,駱帥司在臺上宣佈,臺下,小廝們將三篇文章一一遞給諸位教諭,大儒和才子們。

駱帥司上臺時就拉長着臉,宣佈了三篇文章,兩根手指捏着,舉在臉前,斜着眼,一臉嫌棄的看了片刻,手指一鬆,由着寫着三篇文章文名作者的紙飄飄蕩蕩落到臺下。

“這是滕王閣!”駱帥司手指點着不遠處的滕王閣工地。

“這是重金!”駱帥司的手指再點向臺子旁邊托盤上堆起的銀錁子。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唉,就是這樣的文章。”駱帥司再點向臺下諸人手裡的三篇文章,“諸位好好看看,細細看看,慢慢品品,這文章,寫得怎麼樣?足以代表我洪州的人傑地靈?

“諸位,來,哪位覺得這三篇文章足以代表洪州,舉個手,讓本帥司瞧瞧。”駱帥司手指從這邊點向那邊。

臺下一片安靜。

“要是到這滕王閣修繕一新,勒石刻文時,刻上去的,是這樣的文章,本帥司雖然算不得咱們洪州人,可畢竟,守牧在這洪州,這人傑地靈的洪州!

“本帥司丟不起這個人。”

駱帥司面沉似水,沉默片刻,接着道:“再一個百日,要是下一個百日之評,文章還是如此,唉!”駱帥司一聲長嘆,“洪州人才如此,文采如此,也就只能如此了。

“可這是滕王閣,它得配最好的文章。

“下一下百日後,若無好文章,就徵召天下文章,畢竟,讓這滕王閣揚名天下的那篇文章,那句人傑地靈,那句秋水共長天一色,寫文章的,也不是洪州人。”

駱帥司說完,揹着手,一幅心情沉重的模樣,下了臺,徑自走了。

……………………

李桑柔和葉安平一行,日夜兼程,月底月初時,人靜前後,趕到了龍標城外。

葉安平敲開城外一家客棧,諸人安頓下來,葉安平和李桑柔低低商量道:“明天一早,我先去見楊老峒主和武老夫人,說一說你過來的事兒,看他們怎麼說,見,他們肯定能見你一面,之後,咱們再見機行事。”

“嗯。”李桑柔點頭,示意客棧,“這裡?”

葉安平明白李桑柔的意思,垂眼道:“蠻人跟咱們大不一樣,這百來年,他們視老楊老峒主如同神明,別說這龍標城內外,就是九溪十峒,都只姓一個楊。”

“嗯。”李桑柔嗯了一聲。

“你放心,葉家在九溪十峒,在老峒主和武老夫人面前,保大當家和諸位一份安全的情面,還是有的。”葉安平補充了句。

“嗯。”李桑柔似是而非的嗯了一聲。

隔天一大清早,葉安平就進了龍標城,請見楊老峒主和武老夫人。

李桑柔慢慢悠悠吃了早飯,帶着大常和黑馬,叫上孟彥清,先圍着客棧走了一大圈兒,看了一大圈兒,站在客棧外自用的木頭碼頭上,欣賞着遠處的翠山,和兩江匯聚的寬廣水面。

“等會兒要是進城,你們不要跟過去。”李桑柔看了眼孟彥清,低低道。

“嗯?”孟彥清看向李桑柔。

“聽到城裡有動靜,或是撤出客棧,找地方藏好,或是殺了客棧所有人,守好客棧,等城內大亂時,再殺進城裡,具體如何,你隨機應變。”李桑柔接着道。

“大當家這是要?”孟彥清下意識的掃了眼四周。

“能談就談,談不攏,就殺了楊家諸人。”李桑柔淡然道。

孟彥清慢慢吸了口氣,低低應道:“是。”

“你們先回去吧,我隨便走走。黑馬跟着我。”李桑柔往後幾步,下了碼頭,往不遠處一直延伸到江邊的一塊菜地逛過去。

菜地邊上,一位老婦人正欠身伸頭,看着菜地中間的婦人將一塊一塊的小黃姜種到田間地頭。

李桑柔示意黑馬不要跟的太近,走過去,站到離老婦人十來步遠,也伸頭去看田裡的婦人種姜。

老婦人一邊看,一邊用柺杖指點着,這兒種一塊,那兒點一塊,李桑柔揹着手,看的興致勃勃。

看了一刻來鍾,田裡的婦人種好了一塊地,老婦人撐着柺杖,來回看了幾遍,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纔看向李桑柔笑道:“姑娘是外面來的?”

“是,給老夫人請安。”李桑柔拱手長揖。

“真是個聰明的小妮子。姑娘貴姓?”武老夫人一邊轉向另一塊地,看着婦人接着種姜,一邊笑道。

“免貴,姓李,李桑柔。”李桑柔跟着武老夫人,轉身看向另一塊地。

“李桑柔。”武老夫人慢慢的,一字一句的重複了一遍,微微蹙眉道:“宛彼桑柔?”

“是。”李桑柔笑答。

“北齊有位桑大將軍,也是女子。”武老夫人打量着李桑柔。

“是我。”李桑柔欠身。

“喔,你的弩呢?”

“我極少帶弩,太重了,也太招眼。”李桑柔笑道。

“也是。”武老夫人一邊笑着說話,一邊用柺杖點着田裡的婦人,示意這邊種一塊。“沒想到葉家小子把桑大將軍帶來了。”

“他大約不知道什麼桑大將軍。”李桑柔離武老夫人兩三步,看着田裡種姜的婦人,“葉家專心商事,葉東家這個商人,就是商人。”

“哪有那麼一是一,二是二的事兒,真要就是個商人,他帶你幹嘛?“武老夫人聲調隨意,”他怎麼認識你的?我是說葉家小子。”

“外面,有一種酒樓,兼做殺手生意,老夫人聽說過嗎?”李桑柔側頭想了想,問道。

“嗯。”武老夫人肯定的嗯了一聲。

“當初,我剛到建樂城的時候,想到酒樓接點兒生意,做個殺手什麼的,酒樓說我和官府太親近,不肯用我。

“葉東家也到酒樓,可他的活兒犯了酒樓的忌諱,之後,我聽葉東家說了之後,也沒打算接,只是,後來陰差陽錯,算是替他了了心事。”李桑柔笑道。

武老夫人回頭看向李桑柔,“大齊皇帝是怎麼死的?”

“不是我殺的。”李桑柔攤手笑道,“我沒這個膽子,這事兒,說來話長。”

“你找到左柔娘了?”武老夫人雙手拄着柺杖,看向田裡的種姜婦人。

“嗯。”李桑柔嗯了一聲。

武老夫人等了片刻,見李桑柔沒往下說,側頭看了她一眼,“說說。”

“先皇,北齊那個,往章家求娶先章皇后前,有個小妾,就是後來的沈賢妃,已經懷胎六七個月,這個胎兒,被硬生生推了下來。

“之後,大約是爲了彌補吧,也許是爲了別的,先皇在即位前一年,巡查各地時,一共搜尋了六位和沈氏長相肖似的良家小娘子,柔娘是其中之一。

“後來,就有了二皇子。”

“呸!”武老夫人啐了一口。“那位二皇子是柔娘生的?”

“不知道。應該不是吧,柔娘有勇有謀,二爺天真懦弱。”李桑柔隨口答道。

“能查出這些,你挺有本事。”武老夫人微微側身,認認真真的打量李桑柔。

“但凡做過,必有痕跡。總是能找到的。”李桑柔嘆了口氣。

“你來這一趟,有什麼打算?”武老夫人打量了一遍,掉轉目光,接着看種姜。

“沒什麼打算,葉東家既然開了口,請我走這一趟,我不來不好。

“葉東家的打算,是想讓我說服你和楊老峒主,不要助拳長沙城,做壁上觀,或是投誠北齊,他覺得你們助拳長沙城,是死路。

“葉東家是個商人,做生意做的極好,一到這樣的事兒上,就糊塗成一團兒。

“九溪十峒,北到石門,南到南夷,東接潭州,西連川蜀,兵強糧多,這麼大一塊兒地方,南樑也罷,北齊也好,不可能看不見,肯定已經不知道多少個來回交手了。

“北齊的使者,過來的不只十個八個了吧?

“我來這一趟,就是因爲葉東家開了口,不來不好。”李桑柔直截了當說完,嘆了口氣。

武老夫人斜睨着李桑柔,片刻,跟着嘆了口氣,“葉家小子是好心。

“上一趟,我讓他把南星她們三人帶走,他就問過我,說:老夫人既然覺得是死路,爲什麼還要往死路上走?”

武老夫人說着,笑起來,“這傻小子。你這一趟,也是明知凶多吉少,也走上來了。”

“我沒覺得凶多吉少,我沒打算做什麼,你們跟葉家相交百餘年,葉東家這個葉家小子,又是您看着長大的,這一趟,也就是辛苦點兒,而已。”李桑柔蹲下,拿了塊小黃姜,聞了聞。

第216章 綢子第162章 接財神第208章 大意了第60章 黑馬是主角第174章 閒話第225章虧了第118章 更替第115章 回第244章 沒想法第235章 借才第49章 起底第217章 借錢第86章 毛哥馬哥第25章 拜壽第70章 大過年的第328章 審第127章 非一日之功第73章 荒唐和秉公第227章 名勝啊第77章 狗尾續貂啊第143章 此麻煩非彼麻煩第201章 生意人第232章 各有所好第53章 清風明月第123章 試箭挖薺菜第150章 大生意第88章 身爲男人第338章 風花第48章 說話打聽第136章 好好做生意第333章 頭一位先生第10章 地頭蛇第302章 做一把劍第166章 一隊行商第343章 接風第354章 離別第215章 閒扯第254章 咱是一家人第132章 避回第185章 都姓烏第139章 斷人財路第104章 雞同鴨講第156章 揚州和江寧第242章 發家史第145章 收服不易第85章 人各不同第191章 返第149章 兩邊都忙第90章 曲水流觴第49章 起底第30章 老大第229章 開頭難第260章 吃吧吃吧第349章 見面分半(昨天的)第77章 狗尾續貂啊第238章 別跟馬爺論學問第268章 須盡全力第24章 開吃第40章 湮鳳第56章 召人第305章 不必多想第215章 閒扯第113章 蛛絲馬跡第96章 大當家第120章 一天罪囚第63章 坑都挖好了第191章 返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20章 閒談第107章 邀請第170章 破城第271章 豫章第174章 閒話第67章 接招出招第174章 閒話第164章 接風吃第83章 生死第85章 人各不同第184章 迎接第144章 沒錢有麻煩第47章 明天上架了第243章 一個機會第331章 言無不盡第305章 不必多想第14章 恩怨分明第20章 閒談第5章 兄弟第90章 曲水流觴第39章 陳年舊漬第134章 順手坑第273章 一章加半章第238章 別跟馬爺論學問第261章 星辰第274章 栽樹第31章 梨花巷第234章 樹威第76章 辣了眼第29章 一天之內第224章 瞎說第193章 此進彼進
第216章 綢子第162章 接財神第208章 大意了第60章 黑馬是主角第174章 閒話第225章虧了第118章 更替第115章 回第244章 沒想法第235章 借才第49章 起底第217章 借錢第86章 毛哥馬哥第25章 拜壽第70章 大過年的第328章 審第127章 非一日之功第73章 荒唐和秉公第227章 名勝啊第77章 狗尾續貂啊第143章 此麻煩非彼麻煩第201章 生意人第232章 各有所好第53章 清風明月第123章 試箭挖薺菜第150章 大生意第88章 身爲男人第338章 風花第48章 說話打聽第136章 好好做生意第333章 頭一位先生第10章 地頭蛇第302章 做一把劍第166章 一隊行商第343章 接風第354章 離別第215章 閒扯第254章 咱是一家人第132章 避回第185章 都姓烏第139章 斷人財路第104章 雞同鴨講第156章 揚州和江寧第242章 發家史第145章 收服不易第85章 人各不同第191章 返第149章 兩邊都忙第90章 曲水流觴第49章 起底第30章 老大第229章 開頭難第260章 吃吧吃吧第349章 見面分半(昨天的)第77章 狗尾續貂啊第238章 別跟馬爺論學問第268章 須盡全力第24章 開吃第40章 湮鳳第56章 召人第305章 不必多想第215章 閒扯第113章 蛛絲馬跡第96章 大當家第120章 一天罪囚第63章 坑都挖好了第191章 返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20章 閒談第107章 邀請第170章 破城第271章 豫章第174章 閒話第67章 接招出招第174章 閒話第164章 接風吃第83章 生死第85章 人各不同第184章 迎接第144章 沒錢有麻煩第47章 明天上架了第243章 一個機會第331章 言無不盡第305章 不必多想第14章 恩怨分明第20章 閒談第5章 兄弟第90章 曲水流觴第39章 陳年舊漬第134章 順手坑第273章 一章加半章第238章 別跟馬爺論學問第261章 星辰第274章 栽樹第31章 梨花巷第234章 樹威第76章 辣了眼第29章 一天之內第224章 瞎說第193章 此進彼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