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四章 慶功之樂
在宴會全體人員的掌聲中,小間裡的人開始走出來。
讓大家意外的是,第一個就是羅明初,全場掌聲頓時激烈了許多,這是比較少見的,平時他都是最後一個出來,照常規,越是重要的人物越出來得遲,所謂好貨沉底就是這個意思。羅明初走到話筒前,輕輕的咳了一聲,掌聲平息了下去。羅明初說:“我從鄭州趕回來,坐在直升飛機上,貪看花園口堵口的景色,在那裡繞了幾圈,看到黃河水按照我們的要求老老實實的往下流,有點捨不得走了。還是陳毅同志告訴我,再不走,就耽誤大家吃飯了,這才屎急尿趕趕回來,結果還是要大家等我,把今天的慶功宴真正弄成了一餐晚飯,對此我深表歉意。這樣好不好,下回你們去看了黃河回來,我也等你們吃晚飯。”
全場大笑。
粟裕低聲對身邊的高敬亭說:“羅特首第一個出來,說明後面有比他更高級的人,你估計是誰?”
高敬亭想了想,說:“我們這個特首,表面上看隨意,實際上很傲氣,天下人,他沒有幾個放在眼裡,我的天,不會是他來了吧?”
粟裕點點頭:“我估計也是,我們這位特首眼裡,只有他大哥。”
羅明初還在臺上廢話,他繼續說:“耽誤了各位還好辦,我下回補回來就行,問題是慢待了貴客,就麻煩了。趕回來一看,貴客已經到了,真是太失禮了,爲了表達對貴客的歉意,我提議,今天在座者都要跟貴客喝一杯,幫我賠罪,大家說,好不好!”
“好!”全場雷動。
關岳對劉汝明說:“正權老大是個酒海,估計我們這些人,一人一杯想放醉他,難!”
劉汝明看看了面前這十幾桌,一百多人。一人一杯,就算一杯一兩,也有十多斤酒,而且還是洋河老酒坊的烈酒,可不是武松景陽崗上的土炮。
“有請我們的貴客!”羅明初說。
從後臺走上兩個人來,一個是淮海的陳毅,這個大家都認識,不是貴客。另一個大家都不認識,是個小年輕,二十來歲,身材高大,一臉稚氣,充滿陽光。如果不是軍裝上閃閃發光的上將肩章,還以爲是鄰家男孩。
“應鐘!”還是有人認了出來,大家一看聲音發出的位置,是俞漢林軍長。
“這個就是平靖關化腐朽爲神奇的李應鐘參謀長?”孫立人問。
俞漢林點點頭。
大家都知道了,原來是他!這位作爲貴客也可以,雖然有點勉強,但過門總是客。
羅明初在簡單的介紹了李應鐘後,再來了一聲:“再請我們的貴客。”
還有?全場氣氛熱烈了起來。
從後臺又走上兩個人來,一個是淮海的巫劍雄,這個大家都認識,不是貴客。另一個也是個小年輕,二十來歲,也是身材高大,同樣一臉稚氣,充滿陽光。這位大家可都認識,一致喊了起來:“中恆司令!”掌聲四起,這個絕對是貴客。
“這位大家都認識,我就不介紹了。”羅明初說:“還請我們的貴客,不知道這位我們這裡有沒有人認識。”
這回出來的是兩個身着唐裝的男子,一個大家認識是劉英。另一個戴着眼鏡,長長的頭髮,是個書生。互相望望,不認識。
粟裕伸頭問關岳:“這位你認不認識?”
關岳笑而不答,點點頭。粟裕猛然一醒,知道了,是他!
這時,宴會場裡有人喊
了起來:“莫總,是莫總。不不不不,現在應該叫莫主席了!”
羅明初一看,是淮海特區黃恆棧公司的代表。看到有人認出來,羅明初也就開了盅:“對頭,沒有錯,這位就是華南政府主席莫圓,當年他還是黃恆棧公司總經理的時候,我們淮海就得黃恆棧的好處不少,現在人擔任華南聯合政府主席,與我們淮海一衣帶水,脣齒相依,更要精誠團結,共同發展。下面我們還要再請貴客。”
全場氣氛已經十分熱烈,下一位是誰?答案已經昭然欲出。這時,張雲逸陪着陳維政走了出來,全場起立,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羅明初有點意外,伸頭一看,只有一些政府人員和社會名流在鼓掌,軍人全部立正敬禮莊嚴肅穆。
張雲逸擺擺手,走到話筒前,發出了口令:“立正,稍息,請坐下。”回頭對着陳維政說:“正權,看來你不說兩句都不行了。”
“那我就說兩句。”陳維政笑嘻嘻的走出去,對着話筒說:“我的老首長命令我說兩句,那我就說兩句,第一句,恭喜淮海封堵黃河缺口成功。第二句,今天晚上喝酒我來者不拒。我說的完了。”
全場愕然,隨即大笑。
笑聲漸歇,只見羅明初又走到話筒前,大家估計他這回是要宣佈開飯,沒想到,羅明初扯着脖子又叫了一句:“下面我們再請貴客。”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說話,眼睛看着進口,都在好奇還有什麼人,能夠排在陳維政的後面。過了一會,沒有人走出,羅明初才又說了聲:“沒有了!”
全場譁然,又被他們的特首涮了!
陳維政對張雲逸說:“明初自從去了一趟英國,學會英國式的幽默了。”
張雲逸笑道:“這個東西是我們國家最缺的,我們活得太沉重,需要釋放,明初知道,他纔會這樣會。所以在淮海,別的我不敢說,人的乖戾之氣,遠遠低於其它地區。陳獨秀同志離開時,曾經說過,歡笑使人長壽,壓抑讓人短命,他能全部釋放自己的心境,也是因爲來到了淮海。”
陳維政點點頭,人不能永遠都如同彈弓,拉得緊緊的,適當的調節是很必要的,反應在文藝上就是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這個理論是毛澤東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時才提出來的一種文藝創作方法和生活態度,距離目前時間還很遠,強拉上來,不是什麼好事,且放一放。到是有個棘手的問題必須解決,陝北中央到了歸綏,毛澤東同志也離開了延安,延安整風作爲一個歷史事件也不會再出現。現在的長城地區,思想解放,思維活躍,工作重心已經向經濟方面轉變,毛澤東那篇著名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會不會被自己穿越掉?這篇文章一定不能少,很重要,非常重要,必須要讓它在適合的時候問世。毛澤東在文章裡,闡述了文藝工作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問題、文藝爲什麼人的問題、普及與提高的問題、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問題、歌頌和暴露的問題等。明確提出了文藝爲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強調文藝工作者必須到羣衆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熟悉工農兵,轉變立足點,爲革命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可以說《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發表,標誌着新文學與工農兵羣衆相結合的文藝新時期的開始,可以說,中國幾千年高高在上的文化開始名正言順的接地氣了。
陳維政決定,此地之事一了,下一站,張垣,然後過歸綏。
張雲逸可不知道,就在這一瞬間,陳維政想了這麼多
,他拉着陳維政來到首席坐下,立即端起了面前的酒杯。陳維政笑道:“這就開始麼?”
“當然,不抓緊時間,這裡一百多號人,什麼時候才能跟你喝個夠。”張雲逸一口飲了下去。
陳維政喝了這杯酒,對羅明初說:“你們別敬我,我去敬他們,一桌桌來,怎麼喝,聽我的。”
來到第一桌,正是關岳和劉汝明河南軍區代表。河南軍區,這兩年有點流年不利,68軍來到淮海後,羅明初沒有把68軍另眼看待,給他們駐地,供他們養兵,劉汝明也把自己當成淮海的一部分,死心踏地跟着羅明初走。誰知道,沒有多久,副軍長兼119師師長田溫其就舊傷復發死了,緊接着,143師師長李曾志也舊傷復發死去。劉汝明向羅明初申請,要求取消68軍編制,把手下並進其它部隊,自己聯繫了一個工廠去守大門。羅明初同意了他取消68軍的要求,把他的手下也並進了其它部隊,與關岳的89軍合成河南軍區。但是他想去守大門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一紙命令,成了軍區司令。羅明初告訴他,收復河南,還要靠他。劉汝明大受感動,發誓從此唯羅明初馬首是尊。
陳維政跟劉汝明閒話了幾句,跟關岳陳禮講了幾句,與大舅哥李慶陽多聊了幾句,對自己這個大舅哥開玩笑說,一定要安分守己,決不可仗着是自己的大舅哥就飛揚跋扈,如果這樣做,經自己查實,第一件事就是休了李靖陽。李慶陽大笑,說自己別的愛好都有,就是不會飛揚跋扈。陳維政跟各位碰杯,數人頭把相應的酒全部倒進自己的大杯裡,一飲而盡。
看到陳維政這種飲酒方式,大家才相信陳維政千杯不醉的傳言。第二桌的粟裕,偷偷讓服務員換大杯來,他山東軍區這一桌八個人,一人一小杯,就是一大杯,如果一人一大杯,陳維政豈不就要喝上一大海碗。高敬亭暗暗對粟裕伸出大拇指,就是要這樣搞。
陳維政早就看到了粟裕等人的小動作,他心裡暗笑,這個粟大將軍還真不是盞省油的燈,誰也別想在他面前佔便宜。強壓着想與自己的偶像見一見的衝動,陳維政轉身向蘇北軍區一桌走去。看到粟裕們失望的眼光,陳維政偷偷對陳毅說:“你去告訴粟裕,我把這些個桌全部搞掂後,就去山東軍區跟他們大戰一番。”
陳毅高興的說:“我也是山東軍區出來的,那一桌還得加上我一個。”
陳維政笑着說,沒問題。陳毅連忙跑了過去。
陳維政把餘下的十來桌全部敬完,最後來到山東軍區這一桌,發現,桌子上與衆不同的大杯已經換回小杯,桌子邊上放了一張椅子,還添了一對碗筷,陳毅正笑嘻嘻的看着陳維政,專等他來入席。
陳毅把在座諸位介紹給陳維政後,進入正題,粟裕說:“陳總統的確海量,是我平生僅見,我們也不想以九敵一,這樣勝之不武,我們在座九人跟您平喝,你喝多少,我們每人喝多少,在你醉的時候,如果我們有五個醉了,算我們敗,如果我們只有四個敗陣,就算是我們贏了。行不行?”
陳維政笑道:“這樣你們的勝算可不高啊!”
“不試過怎麼知道呢?”粟裕說。面前一個肚子裡面已經有十來斤酒的對手,如果自己還不能取勝,這個酒認輸也罷。
不遠處的劉汝明問關岳。估計誰勝誰負,關岳告訴他,如果十個人聯手對付陳維政,可能還有勝算,如果平喝,絕輸無疑。劉汝明嘆了一口氣:這樣能喝的人肯定不是凡人,是神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