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金牌免死
兩天後,大軍繼續南下。
警察局長何康跑來報告,有合浦粵軍獨四旅逃兵回來報告,駐紮在廉州的粵軍獨立第四旅組織了廉州、石康、南康、公館、張黃地等四千民團,將對南來的桂西紅軍進行打擊。
據這位逃兵說,獨四旅還是團級編制時曾經在廣東省乳源縣梅花村與紅七軍打過一場,在草家坪與紅七軍五十八團大戰,打死匪首李謙、章健等。獨四旅旅長鍾俊民認爲紅匪作戰水平不高,除了一股勇氣在,別的都微不足道,特別是槍械,更是可憐造孽,單打一在紅匪那裡就算是好槍,有槍的也沒幾粒子彈,有些直接就用長矛梭標。桂西一個趙元喜師,在他面前土雞瓦狗一般,有他四千多正規軍一戰可下,四千民團不需要上陣,打掃好戰場就行。
聽到有人來打仗,趙元喜師上上下下都高興非凡,在靈山,準備了全部的力量,誰知道,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憋得一肚子發癢,超級不爽。正懷疑是不是合浦也一樣,沒有仗打。沒有仗打就不能搶劫,不能搶劫就沒有補給,不能燒殺就沒有肉吃,不能把敵人像趕羊一樣的趕,又從何體現出自己的威風。
從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是從戰術上必須重視敵人,大哥說的話永遠是真理,趙元喜對這一點深信不疑,只要有敵當前,無論敵大敵小,都必須認真對待,制定詳細的戰鬥方案,不打無準備之仗。歐文達認爲,既然敵人興致勃勃主動來找我們打,我們還是應該採取以勉待勞的方式,老一套,設點打伏。陳禮正式加入了桂西軍,目前以作戰參謀的身份出現,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這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表現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慨,提出了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方案:分兵兩路,動靜結合。
從靈山到張黃,有兩條路,一條是從新圩過連塘,往武利方向進入合浦,一條是從新圩走小路從馬鞍坡進入合浦直插龍門鎮。第一路大大方方的走,是爲正軍,第二路偷偷摸摸的走,是爲奇軍,
wωω☢Tтka n☢¢ Ο
《孫子兵法》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意思是:大凡作戰,一般是以正兵擋敵,以奇兵取勝。
古人作戰講究謀略,關鍵於一個“奇”字,用兵要正奇結合。孫子說:“戰事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老子也說:“以正(光明正大的無爲的方法)治國,以奇用兵”,“奇”字典型地反映了炎黃子孫重計謀的特點。“兵以詐立”是奇,出敵意外是奇,變幻莫測是奇,將計就計也是奇,在實際作戰中,“奇兵”要建立在一定的預測的基礎上,不可一味出奇,否則,會被敵識破和利用。所以,正兵與奇兵要結合,它們之間相輔相成,互相轉化。李世民就說:“吾之正,使敵視以爲奇;吾之奇,使敵視以爲正”。
趙元喜笑着對陳禮說:“知道你讀過書,廣西軍校的高才生,別跟我們之乎者也,我們都是大老粗,太複雜的東西聽不懂的。”
關岳說:“師長這話不對,陳禮應該多跟我們講這些,我們也好學會一些老子兵法孫子兵法。我們桂西有個順口溜,說:跟着莫方學搞鬼,跟着明初學放水,老趙只會打埋伏,正權就會倒頭
睡。除了這些,我們還是要多學點別的。”
“呵呵呵呵!”李福成哈哈大笑,說:“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我怎麼沒有聽過。”
“你們二師,是主戰部隊,我之前在一師,一天沒事幹,就聽這些。”關岳說。
“別說還有點道理。”歐文達笑夠了說:“莫方小子,手法千奇百怪,跟他玩,怎麼死都不懂。下毒放蠱,還下瀉藥。明初在思林搞絞盤掙錢,是個人都懂。我們跟着師長,打了好多仗,都是打埋伏,呵呵呵,形象!最典型的是最後一句,陳參謀長打仗,總是先做好前期準備,一到真正打仗的時候,他老先生就去睡覺。”
趙元喜也忍俊不禁,笑問:“還有沒有?”
“還有。”關岳繼續背:“忠厚老實韋拔羣,虛懷若谷李明瑞,左右逢源石廷方,紙上談兵馮達飛,不如滇南鄭瞎子,杯茶喝進三萬兵”
歐文達長嘆道:“這個順口溜也算對版了!我就佩服這個鄭瞎子,別人打仗都有章可循,只有他,天馬行空。不知道這次打東興他來不來,真想去跟他喝杯酒!”
“關大隊,這個鄭瞎子真的象參謀長說的那麼厲害?”陳禮有點不敢相信的問。
“那個是黃埔一期精英中的異類,從頭頂的毛,到腳底的死皮,沒有一樣象是當兵的。”關岳的話,讓會議室裡又傳出一陣笑聲。
經過商量,趙元喜決定,兵分兩路,歐文達和陳禮率領韋國秀團、何玉林團、關岳特戰大隊從馬鞍坡直插龍門鎮。
黃書祥團、黃恩榮團、李友成團、覃孔賢團、黃伯謀炮兵團、莫鬆德輜重大隊在靈山縣嚮導的帶領下,大張旗鼓走武利。
趙元喜告訴李福成,過去紅七軍紅八軍每到一個地方,喜歡大張旗鼓,弄得路人皆知,這回我們也學一把,從靈山到武利,最少也要走三天,一路宣傳紅軍政策,刷白牆搞標語。
李福成呵呵大笑,說,這可是老本行,自從進了那坡,就沒有再玩過這一套,行,再玩過
趙元喜師,自從譚則政跑去了滇南,師部重新組建了偵察營、特務營和警通營,偵察營營長是桂七軍廖磊師的降兵,叫韋勝全,橫縣人。這一次,他成了全師的尖兵,趙元喜對他的要求很簡單,找到敵人在哪裡,就是大功一件。
wWW☢тт kān☢C 〇
敵人在哪裡?敵人正在設埋伏。埋伏地點就在張黃與武利之間的白石水。
獨四旅旅長鍾俊民在白石水的底龍灘已經呆了整整兩夜了,這裡是個打埋伏的好地方,從北向南的武利河在這裡形成一個峽谷,沿着武利河的小路就在這個峽谷中間,對面是官才嶺,是靈山通往張黃的必經之路。
趙元喜師從靈山一出發,鍾俊民就來到白石水,預計趙元喜師當天能夠到達武利,最多第二天上午一定會到達白石水,進入埋伏點。誰知道,趙元喜師第一天只到檀圩就停下了,在那裡搞起土改來,第二天到了武利,可在武利一呆就是兩天,每天都準備南下,每天都沒有下成,急得鍾俊民抓耳撓腮。士兵在埋伏點白天曬得象蝦,晚上又被蚊子咬,兩天下來,體力減退很大。
歐文達在出發當天,急行軍到達龍
門,在龍門鎮,收到了趙元喜的情報,知道粵軍的佈置情況,第二天走到陳明村後,陳禮問當地農民,有沒有近路走到白石水,農民指了一條繞過五皇山的小路。爲了表達對農民的感謝,歐文達給了農民一塊小掌大小的光榮證,告訴農民一定要保管好,這一次合浦一仗,桂西軍一定會殺得血流成河才放手,如果有桂西軍侵犯到他,只要出示這塊免死牌,桂西軍就一定會手下留情。
指明瞭道路,這個陳明村的農民撒腿向張黃鎮飛跑,他要把消息告訴張黃的親戚,有這塊免死牌作證,可見傳說中的殺星趙元喜不是玩笑。
張黃村,是粵系大將香翰屏正配夫人呂氏的孃家,呂氏是張黃的大戶,這次桂軍襲擊,香翰屏雖然率隊在信宜高州與夏威對峙,卻對家裡發來電報,一定不能與趙元喜師作對,大軍到來,首選投降。鍾俊民螳臂擋車,只能給合浦一縣帶來災禍。
看到村民的免死光榮牌,呂家家主急招張黃鎮名流商量,如何應付眼前之難。
張黃鎮鎮長張之巖一臉痛苦的說,鍾俊民一意孤行,不顧民衆死活,執意要與趙元喜師對陣,目前只有一種選擇,就是組織民軍,加入到消滅鍾俊民的行列中。
說做就做,不能等到桂西軍把鍾俊民消滅了,想表現都來不及。
張之巖把各大家的家丁和長工組織起來,和沒有選入攔截大軍的民團一起,組成一支兩千人的隊伍,擔着大米酒菜前往白石水。
在白石水,正值張黃民團在準備午餐,張鎮長把問題的嚴重性一說,張黃民團的隊長當聲嚇呆,問怎麼辦,這時,張鎮長和呂家家主拿出了準備好的蒙汗藥。
一切變得很簡單。
當關嶽大隊悄悄摸近底龍灘,一種靜,一種鴉雀無聲的靜,一種死寂的靜,靜得每個人都能聽到自己的心在跳。在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有時候的確會出現這種感覺,但是眼前的景象完全不是,關岳被眼前的這種異常迷惑了。
悄悄接近,再接近,當特戰大隊的前鋒已經與埋伏的粵軍獨四旅完全接近時,聽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聲音,那是有人在打鼾的聲音,此起而彼伏,綿長而悠遠。整個埋伏陣地的士兵都睡得如同死豬。
關岳一屁股坐在地上,這也太神奇了。
沒有多久,歐文達也來到了陣地,當他們把埋伏陣地上的武器集中在一起時,沉睡的人沒有醒來,當電報發給趙元喜,趙元喜帶着部隊趕來匯合時,還是沒有人醒來。趙元喜斷定這是有人動了手腳,拿出水壺,噴醒了一個看起來象軍官的人,軍官醒來後,茫然的看着四周,也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問了他四聲叫什麼,他都不能準確的告訴對方自己到底姓什麼。
這時,陳禮帶着陳明村那個指路的農民走了上來,真相大白,整整一個旅加三千多民團,都放倒在張黃鎮的蒙汗藥裡。
趙元喜把情況報告香港的陳維政,把陳維政和馮達飛笑到跌地,陳維政回電,以靈山地域的南端,劃一條橫線到博白界,橫線以北成立一個新的縣,叫做浦北,縣府設在張黃鎮,縣長指定張之巖。大軍在張黃鎮修整完畢後,殺進合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