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七章 淮滿合作

bookmark



第四九七章 淮滿合作

龍五去到淮安,是奉命而去,不是奉陳維政的命令,而是滿洲國工部尚書賀連城大人的命令。

龍五在瀋陽的重型戰車廠,一直生產不出合格的大型戰車,照着蘇聯人的樣品也生產不出來,但是卻能生產大型拖拉機,還生產小型柴油汽車。農士極這個狗頭軍師,也不再提去西北找袁振武的話,跟着賀連城在東北,混得風聲水起。先是把鞍山鋼鐵廠合併,然後就是生產遼十三的瀋陽兵工廠,開始生產由四川提供圖紙的國臣式半自動步槍。之後又將奉天飛機廠收回,設計生產仿製中南國的閃電戰鬥機,預計在1939年底,第一代由奉天飛機廠生產的閃電飛機就要升空。這三個工廠,不僅得到了日本大本營的充分認可,也讓賀連城這兩年春風得意,連升三級,坐上了滿洲國工部尚書的位置。

龍五回了一趟中南國,得到了陳維政的授意,讓他以東北工業爲基礎,以經濟及產業侵略爲由頭,全面進入淮海,指導淮海發展工業,並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

龍五回到瀋陽後,把陳維政的想法告訴農士級,農士級立即泡製了一份報告上交給滿洲國主愛新覺羅氏,認爲,如今的淮海地區,孤懸在外,與武漢國府遠而距東北滿洲國近,正所謂,近月樓臺先得月。與淮海地區建立良好的關係,互爲依重,互爲犄角,至關重要。如果想控制淮海地區,首先第一步就是控制對方的經濟,而控制經濟,第一步就是控制對方的工業,只要滿洲國把自己的生產設備賣過去,就可以達到控制對方生產的目的,同時還迫使對方重視自己,依賴自己。日本的駐滿洲國總領事植田兼吉也對這個計劃大爲贊成,認爲,這就是經濟侵略的開始,比軍事侵略更有效果的進入方式,淮海行營對日本有偏見,但是對滿洲國則並無敵意,通過滿洲國與淮海地區對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比從周佛海那邊要實在得多。

開通大連到青島的郵輪,大連到上海的客艙在青島經停。持滿洲國身份證的人可以自由進入淮海地區,這一些舉措都讓武漢政府瞠目結舌,之前信誓旦旦要用日本人的鮮血填滿黃河故道的淮海,一下子變得如此不可理解。最後的答案是:這一切都是因爲有了陳獨秀,這個人,真是個二十年的攪屎棍,有他就沒有國民黨的好日子過。

“淮海一地,深知黃河一敗,整個敗局已不可避免,因此,先行一步,尋找和平之路。”周佛海的話,一石激起巨浪,武漢一片譁然。

讓人覺得意外的是,平時最喜歡罵人的陝北政府卻沒有發一聲,他們知道,不出聲是明哲保身,一旦出聲,陳獨秀一定不會跟他們善罷干休。陳獨秀對他們的意見之大,他們是知道的,在南京出獄時,陝北也曾派人去南京接他,被他拒絕。因爲在他看來,陝北一干人,還是王明一夥,除了聽蘇聯的話,還是聽蘇聯的話,是一些沒有民族氣節的蘇聯華人。

西北的黃鬆堅,對這種事照例是不發表意見的,他這段時間,拿着瞿秋白的理論思想在西北地區與穆斯林信奉的伊斯蘭教正火拼得刺刀見紅,幾個大阿訇跑到蘭州把自己燒死在西北政

府前也沒讓黃鬆堅有任何的放鬆。據說,因爲黃鬆堅的強硬,喀什地區的穆斯林正準備建立一支護教軍,準備來一次東征,安忠吾正派出奸細前往中亞地區推波助瀾,希望通過對護教軍的戰鬥,一舉拿下迪化喀什。至於淮海的變化,袁振武問了一聲陳維政,陳維政的回答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四川的劉伯堅也沒有發表意見,他現在身邊行政管理有鄧小平,軍隊管理有黃中陽,黨務管理有佘惠,每天悠哉遊哉,見見老川軍,擺擺龍門陣,協調成了他的主要工作。淮海的一舉一動,鄧小平都看在眼裡,隨時分析,隨時歸納總結,最後的結果是,四川與淮海,一個在長江頭,一個在長江尾,只是淮海的發展速度估計還在四川之上。劉伯堅急問爲什麼?鄧小平說,陳獨秀老奸巨滑,深不見底,這種老貨重出江湖,如果不爲興風作浪,就爲揚名立萬,重振雄風。不可小看這個中國共產黨的創始者,能夠把一個跟中國毫不相干的馬克思弄來中國,還弄出一大堆的信徒,可見水平非同一斑。劉伯堅淡然一笑,那好辦,我們去偷師,到底看看這個老江湖的招數,值不值得我們借鑑。鄧小平大笑,就是這個道理。

南方三省,不聞不問,貴州雲南,懶得發言。第三戰區黃中恆,不痛不癢來了幾句:淮海行營,所謂行營,即行動之營也,既然有行動之職,則可視本地之實際,制定本地之規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讓人意外的是江西的熊式輝和湖南的程潛居然也沒有說話,程潛這段時間,跟廣西廣東打得火熱,正在修復粵漢鐵路岳陽到衡陽段。羅明初曾是三省聯軍海軍司令,說話稍有不對,即有可能得罪三省,那纔是吃不了兜着走。

武漢民衆羣情激憤,政府部門則不發一聲,只爲蔣介石講了一句話:把那些集會遊行鬧事的傢伙抓起來,該關的關,該殺的殺,這個時候罵人家,不是把人往外面推嗎?愚蠢!

參謀部的人圍坐在一起討論淮海戰局,何應欽回來了,參謀部又有了主心骨,何應欽說:“羅明初是不會投日的,他也投不了日,死在淮海一帶的日本人,比死在淞滬的還要多,說起這個地方的中國軍隊,日本人恨不得吃肉寢骨。這是淮海地區的權宜之計,黃泛區把他們跟中央遠遠的隔開,北有黃河,南有長江,東是大海,日本團團圍住,即使有中南國的背景,遠水也解不了近渴,我能夠理解他們。”

“我同意參座的意見,更何況,淮海並沒有聲稱要投敵,只是與滿洲國走得近一點而已,在他們那個位置,不跟相鄰的中國人走近,難道還跟日本人走近嗎?”張發奎說。

“問題是在這個節骨眼子上,做出這樣的行爲,對國內的抗日熱情打擊太大,聽聽,街上游行的羣衆在喊什麼?漢奸羅明初,漢奸陳獨秀。黃河失守,日軍大兵壓進豫南,已經形成了豫南、皖西包圍圈,中國抗戰,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朱紹良嘆了一口氣。

楊遇春仍然沒有吱聲,這次,何應欽不想讓他再沉默,他每一次沉默,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他一說話,就會出現一絲勝機,在黃河,白天他說了,就守住了

黃河,晚上他不說,就丟掉了黃河。難怪蔣介石說,這個人屬驢的,要抽,不抽他就不走。

“柳青,你的看法呢?”何應欽的問話,打斷了楊遇春的沉思,他茫然的看着面前的長官,過了一下,才反應出這是在跟他說話,很機械的回答:“柳青沒有看法,一切服從長官的意志。”

“唉!”何應欽長嘆了一口氣,很誠懇的說:“柳青,自從江西回來,你好象換了一個人,變得沉默寡言,我不認爲,你是江西一場戰役就能擊敗的人。我們在座者,誰沒有過敗績,我的黃河大敗,比起你在馬當,要敗得難看得多。”

“是啊是啊,柳青,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一蹶不振。”朱紹良也勸道,他們平時也不敢去說楊遇春,好不容易纔有個機會,連忙一起勸說。

“不是的,我不是因爲江西之敗,這半年來,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爲什麼我們越打越窮,而有些地方卻能越打越富,我們到底錯在哪裡!”楊遇春低低的話,在參謀部不諦於一聲春雷。

天已經很冷,武漢這種地方,夏天熱得要命,冬天又冷得喊死。參謀部裡窗戶緊緊關着,一盤熊熊燃燒的炭火把屋裡烤得溫暖,也讓人有三分發暈。

“是啊!不久前,我去江西,見到了熊式輝主席和蔣公子,他們帶我參觀了江西的新工廠和新農村,我大爲讚歎,認爲江西之富指日可待。誰知道,蔣公子說,他們這裡,比起第三戰區來,就不值一提,衢州,龍遊,金華,城市一個比一個漂亮,經濟一個比一個發達。蔣公子說,江西這邊的人走路都哈着背,人家浙江那邊的人走路都挺着胸。”張發奎說:“我算是懂了,有錢才能打仗,打仗才能來錢。我們之前這種打法,只能把老本全部打光。”

楊遇春笑了笑,說:“打仗打來的錢是浮財,只有坐地生財得出的纔是恆財,我們這裡,會打仗的不少,會掙錢的太少。我認爲,淮海是想要掙錢了,到他們能掙到錢的那一天,就是他們向日本人出手的那一天。”

有一句話,楊遇春不敢說,那就是:到他們能夠掙錢的那一天,就是國民政府收工的那一天。

他不說,並不意味着別人不懂,起碼,何應欽是聽懂了,他想起了在湛江的見聞,想起了兩廣人對他態度,人家很清楚,你是多大的大員都是別人家的大員,待之以禮即可,只有有錢人才能成爲他們的顧客、他們的佳賓,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

“散吧,哥幾個如果沒有地方去,就去我那,我們家文湘的大哥,從貴州送了一個大廚來,做的酸菜魚火鍋相當不錯。”何應欽提議道。

楊遇春搖搖頭,說:“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令俊在家等着。”

朱紹良笑道:“人道敬之(何應欽字)是民國第一模範丈夫,我看柳青纔是。”

何應欽笑道:“柳青你只管去,我打電話回家,讓麗珠去接她孔二姐姐就是。”

楊遇春只好同意。張發奎和朱紹良都笑着,知道,從此之後,那個在參謀部裡沉默少語的楊遇春一去不復返了,看來這位何總長,軍事水平不高,御人之能還是很高的。

(本章完)

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八章 無功有過第○四九章 右江河谷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章 四散而走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四章 紅色教父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三章 無主之地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四章 不破不立第○○九章 一羣小弟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九章 英國漁翁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五章 立體進攻第○九八章 新聞火暴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四章 血濃於水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一章 走私銅錠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一章 內憂外患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三章 莫問前途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九章 靖遠整編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五章 日本走私第一一五章 手拖寶馬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一章 盤踞蘇北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九章 全新戰況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六章 戰局重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章 嚴陣以待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章 何爲規矩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章 中尉文書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六章 樂極生悲第○○九章 一羣小弟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二一章 仁丹廣告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八章 北方初定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八章 坑蒙拐騙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六章 半夜襲營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章 民族民國第○六一章 緊急調防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三章 莫問前途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九章 芝麻西瓜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八章 堯樂博斯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三章 牛肉土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五章 何去何從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四章 小李飛刀第○二四章 誰是痞子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章 能源危機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一章 遠程支援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二章 褒河對峙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三章 赤子之心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四章 北滿棄將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七章 寒夜烈火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八章 批鬥國王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三章 製造爭端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二章 對陣天敵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章 慶功喝酒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三章 海基陸用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七章 再戰再捷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五章 隨機應變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六章 襄陽人和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四章 主戰坦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章 狠勁實足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一一章 落魄同學第十卷 血火_第五*章 金家滅祖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五章 豫南戰火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一章 再打龍華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三章 美廬清晨第一一三章 基金金雞第○○七章 衣食住行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二章 死棋活眼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九章 裝傻買醉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二章 馬尾船廠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五章 折機沉沙第七卷 淞滬_第三*章 金山登陸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六章 柱倒南天第○四二章 東線戰事第一○二章 紙上談兵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章 縱論參謀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五章 手雷漫天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章 剝皮行動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章 狠勁實足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三章 無主之地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四章 六車軍需第○四三章 戰果輝煌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九章 換位思考第一○七章 陣前小飲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二章 對陣天敵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七章 北路捷報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章 大浪淘沙第○八二章 宗仁步槍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九章 盛家末日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四章 走投尋路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章 兩路凱歌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三章 揮師西寧第○九○章 淡出軍界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二章 大型機羣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二章 廬江奪車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四章 泡個明星第○四四章 安營紮寨第一二五章 見義勇爲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六章 兩面夾攻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三章 廟嶺烏龍第○○三章 重新做人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六章 遠水解渴
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八章 無功有過第○四九章 右江河谷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章 四散而走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四章 紅色教父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三章 無主之地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四章 不破不立第○○九章 一羣小弟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九章 英國漁翁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五章 立體進攻第○九八章 新聞火暴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四章 血濃於水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一章 走私銅錠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一章 內憂外患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三章 莫問前途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九章 靖遠整編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五章 日本走私第一一五章 手拖寶馬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一章 盤踞蘇北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九章 全新戰況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六章 戰局重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章 嚴陣以待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章 何爲規矩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章 中尉文書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六章 樂極生悲第○○九章 一羣小弟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二一章 仁丹廣告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八章 北方初定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八章 坑蒙拐騙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六章 半夜襲營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章 民族民國第○六一章 緊急調防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三章 莫問前途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九章 芝麻西瓜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八章 堯樂博斯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三章 牛肉土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五章 何去何從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四章 小李飛刀第○二四章 誰是痞子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章 能源危機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一章 遠程支援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二章 褒河對峙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三章 赤子之心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四章 北滿棄將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七章 寒夜烈火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八章 批鬥國王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三章 製造爭端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二章 對陣天敵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章 慶功喝酒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三章 海基陸用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七章 再戰再捷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五章 隨機應變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六章 襄陽人和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四章 主戰坦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章 狠勁實足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一一章 落魄同學第十卷 血火_第五*章 金家滅祖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五章 豫南戰火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一章 再打龍華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三章 美廬清晨第一一三章 基金金雞第○○七章 衣食住行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二章 死棋活眼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九章 裝傻買醉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二章 馬尾船廠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五章 折機沉沙第七卷 淞滬_第三*章 金山登陸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六章 柱倒南天第○四二章 東線戰事第一○二章 紙上談兵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章 縱論參謀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五章 手雷漫天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章 剝皮行動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章 狠勁實足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三章 無主之地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四章 六車軍需第○四三章 戰果輝煌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九章 換位思考第一○七章 陣前小飲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二章 對陣天敵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七章 北路捷報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章 大浪淘沙第○八二章 宗仁步槍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九章 盛家末日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四章 走投尋路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章 兩路凱歌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三章 揮師西寧第○九○章 淡出軍界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二章 大型機羣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二章 廬江奪車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四章 泡個明星第○四四章 安營紮寨第一二五章 見義勇爲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六章 兩面夾攻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三章 廟嶺烏龍第○○三章 重新做人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六章 遠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