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軍事演習
西班牙的軍火買賣,巨大的利潤把中南國的管理層完全調動了起來,沒有任何一種利潤能夠超過軍品銷售,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地方打仗他們就興奮,什麼地方出現戰爭他們就有錢撈。中國的戰爭一觸即發,這個掙錢的機會如果放棄了,那就不是中南國人。陳維政對此是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想想上一世,老蔣的錢都讓美國佬給撈走了,還給的都是一些淘汰過時的產品,這一世,不僅不讓美國人撈,而且還要撈美國人的,我看他有什麼本錢再去做世界警察。
發出邀請書,請以下人員於六月十日到中南國南都市觀看軍事演習。
廣東方,請陳銘樞總司令確定參觀人數,人數不限,歡迎帶家屬到中南國旅遊,旅遊線路可以考慮下龍灣海上桂林之旅或者吳哥訪古,來回費用自理,中南國內費用全包。
廣西李宗仁,福建蔡廷鍇,雲南龍雲,貴州薛嶽,四川劉湘,桂西許卓,海南馮品泰,滇南莫方,順化何定中,蘇祿國龍騰雲。人數由各人確定,條件都與廣東相同。
國府方,只邀請了兩個人,張治中和楊遇春。
西北方,也明確了人員姓名,袁振武、徐向前、安忠吾。
陝北方,由鄭進階個人出面,邀請劉伯承、葉劍英、左權三位參加。
國際方,美英德意接到了邀請函。其它國家不在邀請之列。
六月一日,除了國府方的張治中和楊遇春兩人,其它人都到了。知道這個結果,鄭進階笑着對其它人說:“除非邀請老蔣,他就會來。我們只是邀請他手下,他不僅自己不來,手下也不準來,這就是我的校長大人,心眼之小,氣量之窄,可見一斑。如今之時,還在計較這種東西,可以想像,真要是戰火一起,他會怎麼樣對待各位。”
“不來就不來,損失是他的,與我們無關。”龍騰雲笑嘻嘻的說。
“只是甫澄先生回去又要交作業了,這些人,他也只能問你,這次在中南國看到了什麼。”劉伯承一口四川話,對劉湘說。
“我是外行,看不懂,那些什麼槍啊炮啊,東西多眼亂。我一到中南國,就帶着孩子們去看大海了,一羣山裡娃子,沒見過大海。可憐呢!”劉湘說。
“這個理由好!”蔡廷鍇說:“下一位只能問龍志舟了!”
“我這回沒有去中南國,前不久纔去,吃多海鮮,痔瘡發作。”龍雲說。
大家哈哈大笑,這也算是藉口。
葉劍英一到,就被楊挺斌接走了,他們是親戚加老鄉,一口家鄉話說得誰也聽不懂。看到楊挺斌在中南國當任後勤部長,葉劍英笑了,對劉伯承說:“這就算是關係到位了,緊俏物品,肯定第一個照顧。”
劉伯承和袁振武薛伯陵號稱中三,這三位一來到中南國就湊在一起,對戰局進行分析,在中南國,他們的團隊裡又加入了兩個人,一個是陸濟民,一個是石廷方。對於陸濟民的戰場通訊,是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一個領域,聽完陸濟民的介紹,薛伯陵對劉伯承說:如果有這個東西,你們四渡赤水時,早就把你們給堵上了。劉伯承也笑道:如果有這個東西,我們在四渡赤水時,早把你們撂後面八百里了。石廷方來了一句,現在兩家都有,是不是在打仗時思考的方方面面就完全不同。袁振武點點頭,說:廷方已經是成熟的大參謀長了。看來我們這中三,是名聲在外,其實難符。劉伯承很同意袁振武的意見,說:我們已經落伍了,當我們遇上了這些新科技,只怕我們那點腦汁,就完全不夠用了。
左權和徐向前一到中南國,當天就醉了兩回,馮達飛、楊挺斌、郭遠勤、鄭進
階沒有一個放得他們過去。
只有安忠吾很老實,在中南國找到了年紀相差不大的武元甲,和阮文靈一起跟在陳維政身邊做跟班,他知道,要學就學最頂尖的,別去學那些半吊子。
夫人們帶着孩子去旅遊,陪同她們的是黃采薇等夫人團,坐火車到下龍,在下龍,坐上中南國自己生產的豪華郵輪,沿着海岸線到西貢,然後再進洞裡薩湖,遊吳哥。回程全部採用飛機,直飛朗勃拉邦,最後返回南都。
參觀演習的就沒有這麼悠閒,在太原西面的一塊高地上,弄得一個大工場,鋼筋,水泥正在弄成一個個的軍事堡壘。一個個草人模型按照各位參觀者的要求放在確定的位置。爲了確認這種工事的堅固性,左權們,親自監工甚至親自出手修建,對於工事的抗打擊能力,他們心裡有數。
被打擊的目標準備好之後,在距離打擊目標800米的地方,弄了一個觀景臺,遮陽傘下面是摺疊椅,每個位置前,有一個小茶几,茶几上,是望遠鏡、茶杯、香菸和紙筆。
“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袁振武坐在標有自己名字的座位上,對左右的徐向前和劉伯承說:“正權是我見過最會享受的人,一個軍事演習,也要弄得這麼像模像樣。”
“這不一樣,軍長。”安忠吾說:“陳維政主席壓根就是把我們當成客戶對待,這些都是準備向他買軍備的客戶,所以要招待好一些。”
“小安,你就錯了,現在的軍備不愁賣,我們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罷了,沒有我們,中南國的武器照樣好銷。”說到這裡,袁振武看了看坐在右邊角落的英德意美客人,壓低聲音說:“我們是陪客人的,真正的大客戶是那些白皮豬。”
這邊還在聊天,演習已經開始。
第一波攻擊來自於天上,一個編隊四架閃電殲擊機真正如同閃電一般從天上掠過,俯衝下來後,對衝800米外的靶場開始射擊,16mm的大口徑機槍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對面的地堡開始冒出爆炸後的煙塵。
薛嶽拿起望遠鏡,看得非常仔細,對身邊的吳逸志說:“這個飛機,與我們平常見到的不同,它的射程很遠,初速很快,與日本人的飛機相比,他已經進入射擊範圍了,日本人還在奮不顧身的貼近。只是他的射速不是很快,射擊密度有限,但是他本身的速度,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這個飛機,空對空很靈活,又小,想打中他也不容易。”吳逸志看到閃電飛機在遠處做了幾個避讓動作後離開戰場,讚歎的說。
閃電飛機一離開,兩架雷神飛機已經到了頭頂,在三公里外,從雷神飛機的翼下竄出幾顆飛彈,正打中靶場上的一座大碉堡,這時,雷神式已經飛臨碉堡上空,只見從雷神式的下腹部幾顆炮彈扔了下來,又扔在碉堡附近,爆炸聲又起。正當大家以爲這個飛機完全就是一個小型轟炸機時,看到雷神式在不遠處繞了一圈又轉了回來,這一次,它開始俯衝,密集的子彈如潑風一般向靶場撒去。
“這是一款什麼飛機,比老蔣的強得太多!”葉劍英問。
坐在他一旁的楊挺斌回答:“這是一款強擊機,是對某一區域進行強行攻擊的作戰飛機。如果針對敵人的大型堡壘,只需要一個回合,就足可解決戰鬥。”
“厲害厲害!”
飛機並不是最厲害的,有矛就有盾,這是統一的結合體,一輛汽車拉着一門細長管的膠輪炮開了過來,在一千米遠的地方停下,坐在炮位上的士兵在一個裝着把手的圓圈上使勁的搖,把炮管從對天的角度調整到對準遠處的地堡。這時,所有參觀者們都傻眼了,這個東西不是炮,而是機槍,因爲從旁邊拿出的居然是
一條彈鏈。“這是槍還是炮?”莫方也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問出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龍顯志說:“準確的說,這是機關槍炮,也叫速射炮,口徑37mm,對空最大射程6000米,有效射程2400,也可以平射,1000米可以打穿2公分厚的鋼板。”
機關炮響了,咚咚咚咚,連續的炮聲震得人心發顫,一千米遠的地堡當場打出一串的窟窿。“這個炮只怕成本不低!大大一顆的炮彈象潑水一樣!”袁振武說,大家一致認爲,這個炮不富到一定程度,用不起。劉本初告訴大家,這個炮目前主要是艦載,在陸地上,對普通戰鬥機有威脅,但是對閃電這種能夠高空作戰的飛機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如果火力密集,組成彈網,能夠對飛機俯衝起到隔絕作用。
單管的離開,接下來的就是多管的,大家看到三輛汽車出現在觀景臺的右邊,車上是三排鋼架,從補充車上跳下幾個戰士,一人捧着一顆飛彈,放在鋼架上,離開。一個戰士在對鋼架的角度進行調整,高低、左右。調整結束後,離開汽車,這時,只見鋼架的後部冒出了濃煙,飛彈飛離鋼架,二十四顆飛彈同時向靶場飛去,很快就落在靶場上,全部擊中在一個區域內。頓時,這個區域立即被濃煙所遮蓋,過了一會,傳來沉悶的爆炸聲。再過了一會,濃煙散去,這個區域已經面目全非。
“這個纔是真正的掃蕩炮!”劉伯承說:“炮彈覆蓋之下,屍骨難尋,寸草不生。”
“這是把火箭炮集中到一起,形成合力。”左權說:“作爲陣地戰的剋星,這個炮一打一大片,只是對後勤的要求太高。沒有運輸能力,簡單就寸步難行。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優秀的單兵武器,比如貴州的伯陵手炮之流的東西。”
也許是聽到了左權的話,自行火炮走後,來了一個班的戰士,他們兩人一組,拿着一枝怪模怪樣的的圓筒,另外一位,身上揹着幾個小火箭炮。走到距靶場250米的位置,助手在圓筒內填進一枚小火箭炮,射手趴在地上瞄了瞄,只見圓筒身後冒出一團煙霧,一顆火箭彈直衝向山上的地堡,一聲爆炸過後,地堡炸開一個大洞。
“就是這個,這纔是我想要的東西!叫什麼?”左權問不遠處的楊挺斌。
“這叫火箭筒,是滇南兵工廠的產品,也是剛纔那個自行火炮的縮小版。”楊挺斌回答說:“口徑50mm,射程300米,主要是用來對付日本人的戰車。”
“對!有了這個東西,日本人的戰車就成了靶子!”劉伯承擊掌稱讚:“我承認,我們三個中三,不如一個陸濟民。”
袁振武笑了,遠處的薛伯陵也笑了。
安忠吾有不同的意見,說:“憑強大的武器取勝, 的確也是勝利,但是這種勝利維持的優勢很短,只有在武器裝備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與敵人進行鬥智鬥勇,纔是真正的強者判定。”
“小安說得有道理,但是如果有優勢武器不用,那也是不對的。”鄭進階說。
“豈止是不對,簡直就是愚蠢。先鬥強,再鬥智,最後纔是鬥勇。淪落到鬥勇的程度,已經是窮途末路了!”說話的是陳維政:“所以主動進攻永遠是取勝之道,主動進攻並不是你主動去找對方打仗,而是在戰鬥中,以積極主動的方式去應付敵人。攻要主動攻,守,更要主動守。以已之長,攻彼之短,而不是窮於應付,捉襟見肘。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武器質量和素質,又何嘗不是一種主動的態度。”
大家都點點頭,有了強大的後勤優勢,有了強大的裝備優勢,更要有強大的戰略和戰術指導。
這時,如悶雷一般的聲音從左邊的山谷傳了過來,壓軸的角色出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