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強者生存
大家團團坐定,陳同先先讓店家來了一隻龍蝦,然後是鳳尾魚刺生,之後纔是一尾清蒸魚,陳同先點菜用的是當地閩方言,羅明初聽不懂,薩正武告訴他,這是一種深海魚,清蒸味道極佳。
一杯酒下肚,繼續之前的話題。
羅明初告訴大家,中國與西方國家有一個最大的戰爭分岐就是中國通過戰爭所需要得到的是政治效益,而西方國家通過戰爭所需要得到是是經濟效益。中國人爲了政治效益,不惜放棄手裡的經濟效益,而西方人,只要有經濟效益,完全可以不要臉,更不用說無用的政治效益。只有日本人很無恥,又要政治效益,同時還要要經濟效益,要達到日本人的目的,西方人那種發現新大陸,佔領落後地區,建立殖民地,以劫掠爲主的方式就不太適用。更適用的是從根本上佔領一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政治手段把這個地方同化從而達到統治目的,中國,是它最佳的選擇。臺灣、滿州,高麗,都是日本人爲了佔領中國所作的預演,現在,他們開始把觸角伸進中國。
關岳聽着羅明初侃侃而談,很是驚訝,去了一趟英國,這個羅明初的水平高了不只一星半點,想當年只會在河裡搞魚的羅明初竟然已經成了軍事理論家。關岳第一次有了想出國深造的衝動。
另外五個,頻頻點頭,陳紹定暗暗感謝陳同先等,如果不是他們,羅明初完全可能不會說起這一些。接下來的內容,更讓幾個海軍激動不已。
英帝國的發展史,就是英海軍的發展史,海軍輝煌的歷史,就是一段強者發展的歷史,英國海上力量的成長跟大英帝國的成長几乎是同步的,在大英帝國的歷史上,英國的海上力量是最爲重要的戰略工具,以至於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將英國的海上霸權跟大英帝國等同了起來,對於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初葉的大英帝國來說,強大的皇家海軍便是它最好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英國海軍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是1588年英西“無敵艦隊”之戰。英國是個島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海外貿易,而當時海上貿易的大部分已被西班牙佔有,打敗西班牙奪取制海權成爲英國海軍發展的頭等戰略。在英西海戰中,英國人無所不用其極,白天,英軍在遠處用火炮擊沉對方戰艦;晚上,則在大海上採用火攻戰術,把西班牙的戰船一隻只燒燬,西班牙人燒成一條條的人幹。西班牙“無敵艦隊”撤回時,艦隊所剩船隻還不到出征時的三分之一。這場戰爭奠定了英國海上霸權的基石。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殖民體系。
第二階段是特拉法加海戰。
在初步建立海上霸權後,英國先是打敗了荷蘭,又同法國在海上進行了一個世紀的交鋒。直到特拉法加海戰,英國才最終戰勝法國,確立其海上霸主的地位。1805年,特拉法加海戰打響。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取得巨大勝利,其軍艦無一損
失;法國軍艦被擊沉8艘,被俘15艘。這場戰爭真正確立了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從而把世界帶入了“英國世紀”。
第三階段日德蘭海戰階段。
確立海上霸權地位後,英國開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出臺了大量的海軍規則,目的就是要限制其它國家的海軍發展,通過這種方法來保持自己在世界海軍中的霸主地位。最著名的的提出了“兩強標準”,即自己的海軍實力一定要超過緊隨其後的第二三名的總和。20世紀初,排名第二的德國海軍雖然與英國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卻率先對這一標準提出挑戰。一戰爆發後,英德兩國海軍一直在尋找機會消滅對方,取得制海權。日德蘭海戰正是在此背景下進行的。經過整整一天的廝殺,海戰結束,雙方損失慘重。所謂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英德之爭,讓後起之秀美國異軍突起,取得了與英國平起平坐的資格,英國獨霸海洋的時代宣告結束。
羅明初用事實證明自己之前理論的正確性,陳紹定聽得口噔目呆,張口結舌,想問什麼,動了幾次口,問不出來。但是,從英國海軍的發展史中,他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取得海上霸權,必須獲得海軍霸權和海上商業霸權。日本在南中國的戰爭,與其說是爲了獲得軍事霸權,不如說是爲是取得西太平洋的海上商業和貿易霸權。日本與英國一樣,也是一個島國,他們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海上海上商業和貿易,因此,他們的臺海之戰,與其說是爲了佔領臺海,不如說是爲了打通日本到南洋的通道,獲取能夠支撐侵華戰爭的物資。
這時,聽到羅明初繼續說:我們在英國的時候,學校對這個中日戰爭和西太平洋戰爭的發展進行過大量有效的研究,一致認爲,只要拖死日本的海上商業和貿易線,就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因此,在目前我們的力量與日本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時,採用各種手段,拖延日本戰略目的的實現,是我們的主要任務。至於方式方法,所有的規矩都是勝利者制訂的,所有的挑戰者首先挑戰的都不是敵人而是規矩。如果我們被一些固有規矩所侷限,正是規矩制定者的目的和希望。
陳紹定終於明白,善謀者與善戰者是完全不一樣的,他看到的是一船一戰的得失,而羅明初早已看到了日本人的七寸之所在,因此,他們一出手,不是要弄掉臺海這幾十條船,而是完全改變日本的國家戰略。
七個人進聊得投機,一輛摩托車飛到大排檔門前停下,不一會,排檔老闆把人帶了上來。來人上到雅間,雙腳一併,敬了個禮,然後把手裡的文件遞給羅明初。
羅明初接過文件,簽收後草草看了一眼,愉快的說:“今晚大家只怕還要喝一餐。”
陳紹定們問爲什麼?羅明初說,散吧!回去,只怕蔡總司令和李主任已經在指揮部等着我們了。
回到前線指揮部,不只是蔡廷鍇和李濟深在,連這幾天忙得暈頭轉向的蔣光鼐也在,黃強、劉斐、黃任
寰、趙一肩、沈光漢、區壽年、丁紀徐、陳策、張之英、翁照壇……除了毛維壽舊傷復發不在,其它應該在的都在。
指揮部的陣營如此齊整,陳紹定知道,這件事不小。
看到羅明初等人進來,黃強說:“人到齊了,我給大家宣佈一個消息,一個很好的消息,說實話,有這個消息,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好好的多喝兩杯。在公佈消息之前,讓我先謝謝羅明初司令和張之英司令,這場勝利完全是因爲有了他們,才能夠取得。”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羅明初和張之英,一臉的恭喜同時也一樣的疑惑。羅明初和張之英相視一笑,心知肚明。
“三個小時之前,廣東海軍兩艘潛艇悄悄潛入日本軍港,用魚雷打擊了一艘戰列艦日向號,並重創之。”黃強高聲宣佈。
全場譁然,無敵的戰列艦,遭到重創!怎麼意思?什麼時候,我們具備了把戰列艦重創的能力。驚訝之餘,所有的人都興奮異常,巴掌拍得通紅。
廣東艦隊司令張之英臉上乏着笑容,身邊的人都向他祝賀,張之英假裝謙虛的笑着,實則心裡得意非凡,閩粵桂三省大家都去中南國買軍艦,除了自己很有遠見卓識的要了兩艘潛艇,果然,潛艇就建功了!
陳紹定張着大嘴,他過去一慣認爲,海軍作戰,最不要臉的就是用潛艇,從下面陰攻,比背後偷襲還要下作。但是,跟羅明初喝了一餐酒,他已經完全不再有這種幼稚的想法,他已經完全接受了羅明初的觀點:無論是什麼有段,首先必須有效,然後纔是其它的因素。用潛艇攻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已經採用,而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如果還糾纏於所謂的堂堂之戰,那就只能送上去給敵人的潛艇收拾。
之前羅明初說過,在1914年9月23日,德國海軍U9號潛艇在比利時奧斯坦德港和英國馬加特之間的伏擊陣位上發現了三艘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即“阿布基爾”號、“霍格”號和“克雷西”號。僅僅一個小時,一條“鐵皮殼”似的潛艇,就將三艘萬噸級的巡洋艦擊沉,造成1459名官兵陣亡;從而引起了潛艇與反潛的魔道之爭,但是在西方卻從來沒有人想過,潛艇的邪惡性和暗黑性。各參戰國只是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這個活躍的海底殺手,這個新生的海戰力量,這還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引起的世界觀的不同。
想到這裡,陳紹定的臉上再也沒有之前的陰霾,笑得輕鬆而燦爛。
黃強很是得意的說:“如果只是重創日向號,還不足以讓大家在這種寒冷的晚上跑過來。這個時候,正是跟家人一起涮火鍋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
言下之意,還有更加勁暴的消息,大家都停下亂紛紛的討論,看着黃強。
李濟深悄悄對蔣光鼐說:“這個黃莫京,很會勾人的癮!”
蔣光鼐笑着說:“他可以去說書,肯定能弄回幾個茶水錢。”
李濟深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