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撒豆成兵
在遙遠的東北,中朝交界的圖們江上游20餘公里的東岸,在中國與蘇聯接壤處有一座小山,叫張鼓峰。按1858年《中俄瑗琿條約》,此處爲兩國國界,但無標樁,界線不明。蘇聯稱其爲哈桑湖地區,它是從東方俯瞰海參崴的戰略要地。
張鼓峰又名刀山, 海拔155.1米。山的東面和北面是長池(俄羅斯稱哈桑湖)和波謝特平原,西北與沙草峰相連。張鼓峰歷來是中國的領土,但是1858年簽署《中俄瑗琿條約》時,條約中文文本顯示張鼓峰是中國領土,條約俄文文本則把張鼓峰劃歸了沙俄。正是這種人爲的錯誤造成了之後的領土衝突。
滿洲國認爲張鼓峰和沙草峰是自己的領土, 蘇聯方面 認爲Заозёрная高地(張鼓峰)屬於蘇聯領土。
1938年6月底,蘇軍突然佔領了張鼓峰,在山上構築工事,佈置鐵絲網。已經把東北劃爲僞“滿洲國”、把朝鮮作爲自己殖民地的日本人不幹了。日本人認爲,蘇軍佔據張鼓峰等於擁有了可以控制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戰略要地。
7月15日,日軍鬆島伍長和伊藤軍曹等一行3人,化裝成朝鮮族農民,到張鼓峰附近偵察蘇方軍事設施。由住防川的居民金海南和高雲八帶路,進入蘇境後,讓金、高二人放哨,鬆島、伊藤等人分頭繪蘇邊境軍事設施圖。被蘇邊防軍發現後,鬆島被擊斃,其餘2人逃遁,直接引發了張鼓峰事件。
7月16日,日本向蘇聯遞交照會,以鬆島之死爲由,要求蘇軍撤出張鼓峰,否則採取措施。蘇方聲明日軍侵犯了蘇聯領土,因而開槍擊斃鬆島。
7月17日,大本營命令19師團波田重一,部隊集結,準備打仗。
波田重一從青島撤回沒有多長時間,補充了一堆的朝鮮本地士兵,又要上戰場。
中餐後,送走了魯南衆人,晚餐時,又迎來了巫劍雄和譚道源,有阮文靈這個辦公室主任在,一切安排得妥妥貼貼,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山上跑的,地裡長的,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李明瑞直笑自己是來蘇北享福的。
“北方有事,估計是利好。”巫劍雄說:“日軍如果一旦與蘇軍發生衝突,就會緩和對中國的進攻,國民政府就會有一點喘息之機。”
“不會是大規模的衝突,只是小打小鬧而已。”李明瑞說。
“不管是小打還是大打,只要打了,結果就都一樣。”譚道源說,他第一次見到陳維政,激動得兩膝發抖,嘴脣哆嗦半天說不出一句話。還是李明瑞老貓,把局面化解,讓譚道源的心輕鬆下來,恢復正常。譚道源開始一直在研究陳維政,沒有說話,直到這時,他才認爲,陳維政不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他喜歡把事情簡單化,不搞那些彎彎繞的事,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結果會怎麼樣?”李明瑞問。
“蘇聯跟日本撕開了臉,中蘇開誠佈公,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我想國民政府是不是可以去蘇聯要一些外援了。”譚道源說:“我幫你牽制日本人,你是不是多少要給我兩個?”
陳維政笑了,是這個理!
從遙遠的東北把話頭轉到今天在靈壁發生的事,如何處理89軍那些土匪兵。譚道源說,兵即是兵,警即是警,讓兵轉爲警容易,讓警轉爲兵就不容易。89軍都是一些各地警察和保安組成,散慢慣了。這些人又怕死又反動,不適合再當兵,但是如果還把他們放回去,放到各地去當警察,那就是輕車熟路。譚道源認爲,用人用其長,這些人還是應該做回
自己的老行業,至於89軍的重組,從災民中招,從62軍抽出一些骨幹,全新打造出一支精兵。
巫劍雄點點頭,笑着問:“老譚,爲什麼是62軍,不是22軍。”
譚道源眼一瞪,說:“我那裡總共纔有多少老兵,現在擴編到五萬人,班長都不夠。哪裡有閒人去支援。”
“那不行,我的人手也不夠,我的62軍要擴編成十萬,壓力不比你小,如果89軍再弄成一個五萬人的軍,我就只能撒豆成兵了。”巫劍雄說。
“撒豆成兵!這個方法不錯,是你們道家的法術。”李明瑞笑着說。
巫劍雄苦笑:“我的道行還不夠,撒出的豆成不了兵,維政總統,你要幫我纔是。”
“行,我幫你。”陳維政說。
“哎喲,我的老大,你早說啊!”巫劍雄樂了。
“先給你一個軍長,只是他這幾天有點忙,在馬當弄日本人的江防戰艦,弄到手還得開到洪澤湖來,組建淮海軍區洪澤湖戰艦部隊。”陳維政說。
“淮海軍區洪澤湖戰艦部隊!”巫劍雄眼一呆,一滴口水先流了下來,使勁擦了擦,說:“老大,你就別吊癮了,說,是誰?”
“關岳。”陳維政說。
“哈哈哈哈,太好了,關岳小子過來,淮海軍區的特種部隊就有了!他過來,肯定會帶幾個人來,趙克之,有沒有趙克之?”巫劍雄喜不自禁。
“你還真成了諸葛之亮了!”李明瑞笑道:“有,趙克之來組建89軍的警衛師,一支與甘世林師一樣的部隊。”
“哈哈哈哈!”巫劍雄一口把酒灌進嘴裡,卻又忍不住大笑,酒直衝進嗓子,嗆得他咳了個滿臉通紅。
“樂極生悲,這纔是樂極生悲。”李明瑞大笑着,一口酒灌進嘴裡,隨即也大咳起來。
兩人的咳嗽聲此起彼伏,很是熱鬧。
譚道源不知道關岳是誰,但是甘世林的那個變態師他是知道的,聽巫劍雄的語氣,這個關岳和趙克之的水平還在甘世林之上。如果淮海軍區,有這麼一支部隊,日本人,來多少也都是死路一條。
第三天,89軍在151師的押送下來到了淮安,同時來到淮安的還有兩個人,57軍下屬的兩個副師長,111師副師長李慶陽,112師副師長陳禮。這兩位工作調動,李慶陽接手89師33師師長職位,陳禮接手89師117師師長職位。原117師師長、黃埔二期的李守維升任89軍參謀長,原33師師長、黃埔一期的賈韞山則出任淮海專區警察局局長。原33師、117師官兵進行分流,適合從軍的繼續留用,適合從警的出任警察人員,什麼都不適合的自謀生路。李慶陽和陳禮是坐飛機從徽州直飛淮安,他們的隨行人員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只能等在蕪湖,跟着關岳的船隊一起過來。
關岳的艦隊已經在馬當起錨,之所以拖了這麼久,不是因爲奪船困難,而是因爲奪下了船沒有人開,會開船的日本人都弄死了。死屍扔在長江裡漂了一路。
七月的長江邊,鶯飛草長,空落落的馬當要塞除了鬼不見人,纔在這裡打了一場惡戰,雙方死傷過萬。幾天太陽曬過,一陣暴雨沖刷,這個地方就回復到戰前的狀態,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相對而言,人類就顯得渺小得多。
從廣州開往鷹潭的三趟專列,兩千一百人,差不多浪囊括了廣州海軍的全部預備人員,西江內河艦隊的人員,抽了三分之一。專列到鷹潭後,把鎮守在這裡的王東原嚇了一大跳,這是一支什麼部隊,豪華得讓人難以想像,其中
兩列火車上,全是柴油小汽車,把小汽車和人員弄下車,所有人員開始登車起程。這時候,兩架怪模怪樣的直升飛機平地飛起,朝着北方飛去,這應該是這支隊伍的尖兵和偵察部隊。
王東原帶着警衛部隊迎了上去,不一會,警衛部隊的軍官帶了一個人過來,面前這位三十來歲,身材中等,略胖,高鼻厚嘴,身上穿一件異國的軍裝,夾克式小翻領,直筒長褲,鋥亮的黑皮鞋,沒有軍銜和銘牌,也沒有戴軍帽,大西裝髮型。
王東原迎上去,問道:“本人是第十集團軍73軍軍長王東原,不知道先生怎麼稱呼,這支部隊是什麼部隊,來到鷹潭所爲何干?”
來人點點頭,微微躬了一下身子,典型的英國式禮節,說:“我叫羅明初,是臺海聯軍海軍司令,此次經過貴地,是因爲我軍關岳部已經拿下了日軍長江艦隊,我帶技術人員前去接收。”
王東原大驚:“拿下了長江艦隊!什麼時候的事?”
“應該有兩天了,因爲我們在火車上已經呆了兩天兩夜。”羅明初說:“時間很緊,消息很嚴密,希望王軍長暫時保密一天,只要我們趕到馬當,全世界知道這個消息也無所謂。”
“羅司令是否能夠告訴我,你們接收長江艦隊後,準備帶回臺海嗎?”王東原問。
“不,送進洪澤湖,建立淮海軍區內河艦隊。”羅明初回答。
“需不需要我部派兵護送?”王東原再問。
羅明初搖搖頭,說:“我們全機械化,這三百多輛汽車會在五個小時之內,把人員和物資全部送到馬當,然後返回,再用火車拉回廣東。如果王將軍能夠協助的話,幫忙看護火車,不讓其它人干擾。”
看着羅明初的車隊急速而去,王東原纔想起羅明初是什麼人,這個不僅僅是臺海聯軍海軍司令,而且是中南國的前海軍司令,中南國總統陳維政的結義兄弟,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的海軍專門人才,這個人來到中國,應該不僅僅是爲了長江上那十艘戰艦。
回到73軍辦公室,王東原猶豫了很久還是把遇到羅明初,臺海聯軍已經拿下日軍長江艦隊的事上報軍政會總參謀部。但是,作爲軍人,他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他把報告的時間放在羅明初離開五個小時之後,他知道,如果在五個小時內透露消息,就是對羅明初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承諾的不尊重。
得到王東原的消息,武漢軍政會裡差點沒炸了鍋。從武漢機場飛出兩架飛機,第一時間來到馬當長江艦隊上空,首先映入眼裡的就是那一江的日本人屍體。飛行員陳冠民下定決心,把飛機降到47mm速射炮的射擊範圍,沒有遭到炮擊。繼續下降,直到三百米,他看到,在甲板上,赫然是一幅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陳冠民大笑起來,朝艦隊擺了擺機翼,轉身飛向南方。二十分鐘後,在一百公里外的地方,一溜車隊正向着南方急駛,而鷹潭車站,早已戒嚴,在鐵路上,三列火車正整裝待發。與王東原說的完全一致。飛機轉身飛向武漢,在空中,就把察看的情況向總部彙報。
得到確切的消息,參謀部反而沉寂了。直到蔣介石走進總參謀部,大家纔回過神來。平時總說臺海那邊不顧國內戰場,可是人家一出手,就是日本人的七寸。長江艦隊,如同一把蛇矛,死死的插在長江裡,插向武漢,插向國民黨軍政會的心窩。因爲有了它,纔有第九集團軍的慘敗,如果沒有它,就不會有安定和華陽守軍的潰逃。弄掉了這根長矛,弄掉了這根毒刺,告訴楊遇春,是收拾第16師團114師團,報一箭之仇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