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黎元洪命汪大燮、孫寶琦等向北京地方檢察廳具了一張保單,派自己的座車,——北京紅牌第一號,去迎接羅文幹出獄,並把羅接到總統府來。

羅一下子從嫌疑犯變成總統的座上客,總統親自出門相迎,連聲道歉,請羅回家休息。

羅文幹非但不領情,還得理不饒人,堅持要待法律解決,執意仍回地方檢察廳,聽候審理。

黎怎麼勸說都無效,無奈請羅暫住在居仁堂,羅還是不肯。

不少人都過來相勸,講來講去,羅才同意在總統府禮官處下榻。

末了,羅文幹還堅持要個說法:“如果我無罪,逮捕我的軍警長官就有罪,豈能馬馬虎虎,蹂躪人權!”

黎元洪把步兵統領聶憲藩、警察廳長薛之衍找來,要他們向羅賠禮。

怎知聶、薛兩人都不肯,他們說:“我們是遵照總統手諭辦事,並沒有錯,爲什麼要向羅道歉賠禮?”

這一來黎又爲之語塞,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對聶、薛兩人說些安慰的話,叫他們退去。

羅文幹這邊還是沒完沒了,黎元洪只能是一個勁的說小話。看到總統這樣的爲難,大家又勸了羅文幹一陣子,羅總算作罷干休。

羅本是法律專家,又做過司法部次長和總長,讓他這樣的人遭受這等非法的侵犯,火氣大些也在情理之中。

羅文幹由地檢廳到總統府的同一天,吳景濂率領議員三十餘人到了總統府,請求下令罷免王寵惠、羅文幹。

這時候黎元洪,正窩着一肚子的火。很多事雖然還沒有理出頭緒,但隱約的感覺到自己應該是被人利用和耍弄,只是有苦而說不出。

面對着這些得意洋洋議員們,他直覺得熱血上涌,幾乎是吼着說:“我不知道你們什麼意思,當初你們同意唐紹儀組閣,我才把同意案提到國會,結果你們退還了諮文。現在王內閣也是你們同意過的,沒有幾天你們又要罷免他。對付羅文幹也是你們荒出來的,你們要我下令逮捕羅文幹,我照你們的意思做了。你們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把我這個總統當做什麼人。”

說着話對大家怒目而視。吳景濂等人沒想到好脾氣的黎元洪也有發火的時候,討了個無趣帶着人悻悻而去。

身在洛陽的大老闆吳佩孚的電報,雖然讓黎元洪很受不了,但一個電報羅文幹就得到了釋放,於是,洛陽派的氣焰高漲起來。交通總長高恩洪下令電報局,凡是不利於洛派的電報,一律不許拍發。這樣一來,吳景濂和保定派閣員的電報都要派人帶到天津去拍發。

法院在審理羅文幹案時,案情也急轉直下。華意銀行代表柏克爾出庭作證,該行所付出的三萬鎊和五千鎊兩張支票,都是意大利人所拿的手續費,與羅文幹無關。

另外八萬鎊是由財政部公開領收,這當然也無法一人中飽。至於吳景濂所依賴的原始告發人華意銀行副經理徐世一,則沒了蹤影,不敢出庭作證。

這樣一來,搞得滿城風雨的羅文幹受賄瀆職案就不能成立了。

這個時候,洛陽派似乎是佔盡了上風,但是,好景不長。

二十三日夜晚,黎元洪在東廠衚衕住宅將要就寢時,吳景濂又率領議員二十餘人大踏步地衝進內室來。

肯定是出了什麼事,黎忙問詳情?吳等傲慢地拿出曹錕當日打來的電報。

曹在這個電報上痛罵羅文幹喪權辱國,納賄瀆職,建議組織特別法庭,徹底追究。

吳景濂很得意地說:“如果吳佩孚再包庇羅文幹,保定方面已準備了第二步,就是請求政.府加以討伐。”

吳景濂要求黎把一封擬就的、申斥吳佩孚的電報發出去。

見黎還在猶豫,吳補充說:“事情已經很迫切,如果不發出這通電報,以齊燮元爲首的直系將領,將有聯名電報發出,這一來總統就陷於孤立了。”

黎聽了又沒了主意,但還在猶豫。吳又催促說,吳佩孚本事再大也得聽老帥的,這裡邊哪頭大哪頭小,總統還看不明白嗎?

黎元洪又想了一下,覺得吳的話有道理,自己沒得選擇,只得簽發了那份電報。

當保定的曹錕,得知奧款展期合同中吳佩孚得了五十萬,自己卻分文未得後,氣得差點瘋了。

他馬上派人到交通部查帳,查出半年來交通部轉帳撥款清單,一共有509.9萬元撥充洛陽軍費,至於撥交保定的,僅有242.4萬元。

雖然和別的人比,保定得到的還是多很多,但曹錕可不想和別人比,他只和洛陽比。

曹錕這也就更加確認他左右的話,吳佩孚根本沒把他放在眼中,取他而代之心如禿頭上的蝨子明擺着。

曹錕本來就討厭高恩洪,認爲他是吳佩孚的走狗,只知有吳,不知有曹。過去礙於吳的面子,不好意思對付高恩洪,現在發現交通部撥款有這樣的黑幕,下定決心要痛擊吳,同時也要嚴懲高。

保定派好不容易使得曹錕痛下決心公開對付吳,爲了加強曹的信心,王承斌打密電叫各省直係軍閥,要他們做“老帥”的後盾,必需一致發出通電痛責羅文幹貪污賣國。

一沾上“賣國”二字,就百口難辯,如果吳佩孚膽敢包庇羅,就集中火力對付吳。

吳過去曾用賣國罪名攻擊張作霖包庇樑士詒內閣,現在輪到了他自己。

保定派抓住這個機會,不但要打擊吳佩孚,同時也要打擊黎元洪。

王寵惠內閣是吳佩孚所支持的,現在如果把吳佩孚打老實,王內閣就自然垮臺。而黎元洪四面不討好,自然也非垮臺不可。這樣一來,擁曹錕坐上總統寶座就順理成章。

曹的電報發出後,二十四日,王承斌發電響應,請黎元洪即派軍警逮捕與羅案有關的一切人犯,並公開譴責吳佩孚不應該步張作霖的後塵,替王內閣作保鏢。

王承斌是吳的部下,吳是曹的部下,曹尚未對吳展開攻擊,王卻首先發難,以部屬的身份公開譴責長官,顯然具有風向標作用。自王的電報發表後,江蘇督軍齊燮元、江西督理蔡成勳、安徽督理馬聯甲、山東督軍田中玉、浙江督軍盧永祥、上海鎮守使何豐林、海軍司令杜錫珪等均先後發電,一致痛斥羅文幹喪權賣國,要求北京政.府依法治罪。

吳佩孚的嫡系湖北督軍蕭耀南、河南督軍張福來迫於壓力,也通電錶示一致態度。

這簡直是一面倒的局勢,使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吳佩孚無法招架。

吳佩孚到底是識時務之人,於二十五日通電解釋兩點:第一是聲明與王寵惠素不相識,僅於“覲見元首時與之一面”;第二是對羅案犯罪成立與否毫無成見,只是認爲手續錯誤。最後表示對曹巡閱使始終服從,對元首始終擁護。

吳的電報顯示其態度軟化,這樣,保定這邊也有所緩和了。

在保、洛之爭中,左右爲難王寵惠只能宣告辭職。

北京政.府從十一月二十五日起,總統命令因爲無人副署,而不能發佈,遂陷於無政.府狀態中。

黎元洪已經認識到了,倒閣和大選這兩件事是連在一起的,此時的他也已徹底醒悟是上了別人的當。

事情已經這樣了,後悔藥也沒處去買,內閣總得設法維持。爲了便於各方能夠接受,他首先想到了政治色彩較淡的海軍總長李鼎新,由他來代理內閣總理。

二十六日,黎派金永炎到保定、洛陽徵求同意。曹錕方面不置可否,吳佩孚又唱起了軍人不幹政的老調。

保定方面其實是想用保定派閣員高凌霨代理總理,只是不便直接提出。

由於洛陽和保定都沒有確實答覆,也就不能辦,黎元洪又想找顏惠慶、靳雲鵬、周樹模三人中一人來代理,可是他們一個個都把頭搖得像波浪鼓。

此時的黎心灰意懶了,吩咐手下人替他預備專車,讓他下臺到天津去。

黎剛有這樣表示,高恩洪立即毛遂自薦說:“總統是我到天津迎接到北京來的,現在我願意送總統到天津去。”

高這話是表示他有始有終,表示他對黎的忠誠。怎知馬屁拍得實在不是地方,也不是時候。

黎元洪認爲他的這句話簡直是在興災樂禍,要推他下臺,因此大爲光火,沒頭沒腦地把高大罵一頓。

二十七日,衆議院進一步通過了查辦王寵惠、顧維鈞一案,認爲他們都是與羅案有關的人物。

黎再打電話請曹、吳提出組閣人選,他們卻都回電說:“組閣爲元首特權,決不加以干涉。”

這一天,金永炎由洛陽回來,帶回了吳佩孚的真實意見,不堅持維持王內閣。只不過在未來新閣中,至少要保留孫丹林、高恩洪兩人中的一人,至於閣揆人選,除了津保派外,由任何人擔任都不反對。

黎知道吳佩孚的態度後,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二十九日黎元洪派李根源把下臺已久的汪大燮找進公府來,見面時沒什麼寒暄,直接拿出填寫命令的空白紙,不問汪是否同意,就填了汪大燮的名字,派他署理內閣總理。

汪大燮爲人平和、清廉,在北京政壇上是個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開創新局面談不上,但肯定是“維持會長”的合適人選。因此每當政潮最激烈時,他便時不時地被拉出。

他在民國六年任外交總長,段祺瑞辭國務總理職,曾代理了九天國務總理。那是因爲直皖兩系水火不相容,段掛冠而去,總統馮國璋找不到適當人選,只好拉汪大燮來填空,現在黎元洪是舊戲重演。

這是個老實人,理解萬歲,不想難爲別人。但還是老態度,事先聲明代理之期不超過十天。

十一月二十九日,黎任命王正廷長外交,高凌霨長內務、許世英長司法、彭允彝長教育、李根源長農商,其餘閣員都沒有變動。

前任王內閣的閣員一律辭職照準,只有財政總長羅文幹是免職。

第131章 善後大借款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217章 尋求改變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7章 奇遇第8章 約定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471章 避難香.港第595章 迴歸做學問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182章 開張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88章 大通起義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112章 兵變第398章 張瘋子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268章 張勳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義第310章 戰與和第71章 您不走嗎第158章 歐戰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6章 辦實業第388章 各奔東西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89章 出師未捷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398章 張瘋子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217章 尋求改變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23章 離開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410章 會考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405章 八股文第609章 考據癖第25章 找事做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261章 張作霖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157章 禁賭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
第131章 善後大借款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217章 尋求改變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7章 奇遇第8章 約定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471章 避難香.港第595章 迴歸做學問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182章 開張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88章 大通起義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112章 兵變第398章 張瘋子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268章 張勳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義第310章 戰與和第71章 您不走嗎第158章 歐戰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6章 辦實業第388章 各奔東西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89章 出師未捷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398章 張瘋子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217章 尋求改變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23章 離開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410章 會考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405章 八股文第609章 考據癖第25章 找事做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261章 張作霖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157章 禁賭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