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離開

袁世凱的這些行爲,也傳到了北京,傳到了朝廷。

因爲,與此同時,清**電告在天津的李鴻章:“袁道遽欲下旗回國,轉似與國失和辦法,殊覺勿遽失體。希速電止,萬勿輕動。”

這個時候,袁世凱離開朝鮮,已經不是李鴻章有權決定的事了。

李鴻章只能回電,要求袁世凱堅守。

袁世凱歸心似箭,他不知道他的事已經通天,李鴻章已經愛莫能助。

還是一封接一封的給李鴻章發電:“某以一身報國,無所恇畏,惟懼辱使命,損國威。”

“凱爲使系一國體,坐視凌脅,具何面目?如大舉,應調凱回。詢情形,妥籌辦;暫不舉,亦應調回,派末員僅坐探,徐議後舉,庶全國體。”

李鴻章也是個很愛面子的人,不好意思說袁世凱離開的事他說了不算。只能對袁世凱的電報置之不理。

袁世凱見沒有下文,死皮賴臉繼續請求:“前以未認非屬,故仍在差。惟倭脅韓欺華,韓請日變,消息全阻,凱坐視無益。韓、倭情形,惟凱深知,擬請調赴津稟商和戰各情,冀可速了,遲則枝節愈多,更難着手。”

“倭昨又催韓派員議革政,限今午復,似非派不止,韓何能終持?且恐激生變。今又添兵至仁川千五百,決無和意。我欲和,應速以韓現情與倭商,冀可挽:欲戰,應妥密籌。凱在此無辦法,徒困辱,擬赴津面稟詳悉,佐等和戰。”

因爲李鴻章也決定不了他的去留,不管他如何的挖空心思,終不能達成心願。

7月三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提出改革內政五條,制度、法律、兵備、財政、教育無所不包。公然干涉朝鮮內政,拉開架式就是控制朝鮮。朝鮮**被迫宣佈改革。

所有改革舉措,都有利於日本。使日本的各種行爲,更加合法化。日本也就更加囂張,更加有持無恐。

此時,作爲駐外公使,一舉一動都代表國家的尊嚴,必須把個人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這是對駐外使節的最低要求。

所謂,幹什麼就得吆喝什麼。當兵的有幾個不怕死?可衝鋒號吹響了,都得衝鋒,是職責所在。吃的就是這碗飯。

但是,袁世凱卻不是這樣。他聽到了風聲,日本認定,過去朝鮮所以拒日,就是袁世凱在從中作梗。這一次,不能輕饒了他。

有一段時間了,他嚇得躲在公署,不敢出門。但公署也不保險。日本人的大炮已經對準了公署。

加之公署柴米缺乏,幕僚紛紛離去,袁世凱每日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因爲不管他如何哀求,就是不准他離開,他畢竟沒膽量擅離職守。

爲了找理由離開,他可謂挖空了心思,再也找不到新由頭了。

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天降機會,他病了,病得還不輕。

於是,14日袁世凱給李鴻章發電:“凱素有發燒症,近因久痢氣虛,昨夜劇犯,頭目昏瞀,周身疼痛,即延洋醫珍視,據云熱過百度,首置冰始稍輕,似尚不至害事。惟韓事方殷,未便晷刻廢事,已飭唐守紹儀暫照料。唐憂智慮,明機宜,確有應變,與韓西員均熟,必不至誤事。”

電文發出後,還是沒能得到希望的迴音。到了這個時候,爲了保命,大話,假話,騙人的話再也不敢說了。

16日又連發數電,幾乎是聲淚俱下,近乎哀求:“凱與各國員商事且通信息,今已無可商通。各路將進兵決裂,在此華官民將盡爲倭殘辱。凱病至此,何可得保辱國?乞速示。凱病如此,唯有死,然死何益於國事?痛絕!至能否邀恩拯救,或準赴義(義州)、平(平壤)待輪,乞速示”

“頃接英領事知單,身及其婦並柏稅司被日兵攔路毆打。日兵兇悍,毫無公法,稍遲,恐華人均難逃,乞速設法。”

既然知道,“在此華官民將盡爲倭殘辱”。做爲駐外公署的最高長官,大難臨頭不爲下屬着想,不顧兄弟們的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有這樣的民族英雄嗎?恐怕沒有。非但如此,用老百姓的話說,連最起碼的哥們義氣都沒有。

看到這個樣子的袁世凱,也許有人會問:這還是那個剛到朝鮮時,光着腳不顧一切往岸上衝的年輕人嗎?還是那個在甲申政變中,身先士卒、奮不顧身衝在最前的年輕軍官嗎?人真的是會變的。是官當大了嗎?是年齡長了嗎?

看到袁世凱如此的可憐相,連公署的翻譯唐紹儀都看不下去了。(唐紹儀也是一位對袁世凱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人,我們在後邊會經常遇到他的)生死關頭,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幾次給李鴻章發電,代袁世凱求情:“在漢兩署辦公只餘二員,今聞南北進兵,均即逃,無能挽留。儀(唐紹儀)一人譯電、辦公、斷難理。袁道病又須照拂,勢急情迫,乞速示。”“袁道病日重,燒劇、心焚,左肢痛不可耐。韓事危極,醫藥並乏,留漢難望愈,儀目睹,心如焚。韓事以袁道爲最熟,調回尚可就近商辦一切,無論和戰,尚可圖效。若棄之不顧,可惜!乞恩鑑。”

畢竟是自己的人,回來有沒有用還在其次,看來袁世凱在朝鮮也真沒什麼大用了。朝鮮的事,在那裡明擺着,要麼是打,要麼是和。無論打還是和,與袁世凱都基本無關。連唐紹儀都爲其求情,李鴻章於是動了惻隱之心,同意袁世凱回國。

聽到這個喜訊,袁世凱高興得差點跳起來。左肢也不疼了,心也不焚了,東西早就收拾好了,用現在的話說,是一秒鐘都不想待了,拎包就走。

但是,剛剛走出大門,又聽到唐紹儀的喊聲:“袁大人請留步。”

“公署的事你就看着辦吧!實在決定不了就電報請示中堂大人。”

袁世凱以爲是公署有什麼事。嘴裡說着話,腳下的步子可還是那麼快。

“不是的袁大人,有急電。”唐紹儀已經氣喘噓噓追了上來。

袁世凱本來還想讓唐紹儀看着辦,見電報紙已經遞了過來,不能不接了。袁世凱接過電報,傻眼了。

電報寫的是:“朝廷嚴令,袁世凱留漢堅守。”

電報爲加急的最高級別,點名道姓,電文直白,足見事情之緊急。

怎麼回事?就自己這點小事怎麼還驚動了朝廷?

原來,李鴻章答應了袁世凱後,猛然想起這不是自己能決定了得。

趕緊發電請示,於是就有了這份急電。

肯定是走不了了。

走不了就回去吧!袁世凱這時候,不但左肢疼得厲害,右腿也動不了了,是唐紹儀費了很大的勁把他扶了回去。

袁世凱終於知道,不是中堂大人不讓他回去了。和李鴻章畢竟有些特殊關係,說點沒骨氣的話中堂大人也能理解。自己當初三年任期滿後就不想回來了,無奈和李鴻章綁在了一輛馬車上。

現在,朝廷發話了,可不敢亂說亂動了。搞不好,好容易爬上來的官位丟了不說,腦袋丟了怎麼辦?二品大員有什麼了不起,老佛爺一不高興,還不如同碾死一個臭蟲?上天保佑,自求多福吧!

還好,事後不久,因已決定和日本開戰,朝廷終於同意袁世凱回國。

自一八八二年八月到一八九四年七月,在朝鮮整整十二年的時間裡,袁世凱個人收穫頗豐。

我們前邊說過了,從一個白丁,破格被提拔爲二品大員。

袁世凱是幹事的人,在任期幹了很多的實事、好事。比如,對中國在漢城等地的公署進行了擴建,增設了龍山分署和麻浦稽查委員辦事處,也促進了中朝二國的經貿往來。站在清**的立場上,他是盡了他的努力,維護了兩國的宗藩關係。

他也幫助朝鮮做了很多的事。比如:幫助朝鮮鑄幣,改革完善貨幣金融系統;幫助建立電報系統;幫助朝鮮發展新式航運業務。

他爲朝鮮做的這些好事,朝鮮人民應該能夠記得。

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66章 機會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34章 較量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13章 志得意滿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204章 勸退第530章 白話詩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558章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61章 張作霖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章 去買官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14章 平定政變第41章 東南互保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18章 好景難長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482章 離開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07章 攻閩之戰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344章 北歸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247章 外逃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238章 分道揚鑣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97章 中山先生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196章 陸榮廷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7章 奇遇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5章 去買官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
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66章 機會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34章 較量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13章 志得意滿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204章 勸退第530章 白話詩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558章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61章 張作霖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章 去買官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14章 平定政變第41章 東南互保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18章 好景難長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482章 離開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07章 攻閩之戰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344章 北歸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247章 外逃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238章 分道揚鑣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97章 中山先生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196章 陸榮廷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7章 奇遇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5章 去買官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