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攻打增城

增城和香山一樣是廣州府的轄縣,其距廣州城只有6o公里,距太平軍最近控制處銀瓶嘴山一帶只4o公里遠,因此增城清軍是除順德綠營以外離太平軍最近的一支清軍。

周士相起先並不想攻打增城,因爲單以距離而言,攻打離得較近的順德有利太平軍突襲及撤退,而攻打增城則要遠得多,不利此次作戰只爲奪取糧食的戰略意圖,同時也會加重輜重營的運輸負擔。

可是張安花重金從唐三水那裡買來的情報卻顯示順德的清軍雖然兵力較增城要少,總共只有16oo人,但戰鬥力卻比增城清軍強得多,且有4oo旗兵駐紮於此。

周士相不是害怕順德的漢軍旗兵而不敢打順德,現今他的太平軍中也有一千多漢軍旗降兵,軍中上下對旗兵也沒了從前的恐懼,真要決定攻打順德,太平軍的士氣不會因旗兵存在而減弱。

讓周士相決定不打順德而打增城的原因是駐防順德的清軍將領是綠營參將葛明義,根據張安的情報顯示,葛明義在清軍中以善守聞名。

葛明義原是左良玉軍中一名低級軍官,左良玉之子左夢庚降清後,他也一同隨之降清,後隨清廷任命的南贛總兵胡有升駐防江西贛州。順治五年以後,江西金聲恆、王得仁,廣東李成棟等降清將領6續反正歸明,爲了打通江西和廣東的聯繫,金聲恆、李成棟相繼對贛州城進了進攻,結果任憑金、李二人如何率部猛攻贛州,贛州城都被清軍牢牢控制在手,最終此城的存在也讓金聲恆、李成棟飲恨敗亡。

在贛州的守城戰中,時爲千總的葛明義向總兵胡有升進獻了多條守城方略,表現出了驚人的守城天賦,其後葛明義被南下的尚可喜看中撥入藩下。前年李定國率大軍攻打肇慶時,葛明義又以遊擊銜協守肇慶城,結果就是李定國在肇慶城下碰壁失敗而回。

在此之後葛明義又6續參加了幾次圍城戰,結果都是攻城的明軍失敗,因此可以說只要城中有葛明義在,攻城一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破開城門。也正是因爲葛明義的善守,尚可喜才命其駐防順德這座軍事要鎮。

順德緊鄰江門、佛山,又連通番禺、香山兩縣,是清軍三江口防線的重要支撐點,一旦順德有失,廣州就無任何屏障可言了。如此重要之地,尚可喜自然要派一名猛將鎮守,這個猛不是戰場衝殺的猛,而是守城穩若泰山的猛。尚可喜麾下戰將如雲,以守城出色的卻只葛明義一人,也唯他能擔負順德的守衛之責。

太平軍剛剛成軍,新編各營又剛剛整編完成,新兵的訓練也還不足,因此周士相不能冒險攻打有一個善守之將坐鎮的城池。清軍可以忍受一百場失敗,太平軍卻不能接受一次,這就是現實,真要因爲攻打順德而失敗,周士相相信自己苦心經營起來的軍心士氣必爲之重挫。

另一個不能打順德的原因是順德關係清軍的三江口防線安危,尚可喜可以由着太平軍在香山活動,是因爲太平軍在香山的活動還觸動不了廣州的安危。可是順德卻不同了,太平軍若攻打順德,極易剌激新會明軍的神經,萬一叫太平軍真佔了順德,新會的陳奇策和朱統等人肯定會趁機揮師三江口,到時太平軍在後,新會明軍在前,腹背受敵的三江口清軍還真有可能支撐不住。

三江口一失,尚可喜就失去戰事主動權,到時是打是守都由不得他了,只能被動應對。因此在滿州八旗兵還沒到來之前,尚可喜是萬不能容三江口防線有失的,這便註定太平軍冒然攻打順德會引來尚可喜的瘋狂報復。新編的太平軍同樣也承受不住廣州清軍傾巢而出的打擊。

“順德得留着,要打也不是這個時候打!”

周士相否決了攻打順德的提議,宋襄公和秦智生便只能將新安和增城兩縣呈上來供周士相決定。

新安縣也就是後世深圳和東莞一部分鄉鎮所在,和香山縣隔江而望,這裡也是周士相爲太平軍下一步展物色的地盤。新安往東是惠州,惠州再往東就是潮汕地區,這裡是廣東最大的產糧區,也是廣東清軍糧餉的主要來源。

新安縣清軍並不多,因爲潮汕和惠州都被清軍佔領,新安境內的明軍又被剿滅在梧桐山、七娘山一帶,故而駐防綠營只有幾百人。不過若要攻打新安,先就必須解決增城的清軍,要不然增城清軍就會如一根釘子般死死插在新安和香山的結合部,這會讓太平軍十分的不安全,一旦增城清軍切斷香山和新安的通道,還只在紙面上的水營是根本無法利用珠江將兩地太平軍聯繫在一起的,到頭來只能是被清軍各個擊破。因此現在就打新安十分不合算,也極度危險。

“就打增城!”

軍帥府會議上,周士相拍了板,“先制人,北京來的滿州八旗已經到廣東了,尚可喜那個老烏龜待他們休整完畢後就會動手,他要麼是對新會陳老將軍那裡下手,要麼就是對我們太平軍下手,所以咱們得搶在他動手之前先給他一傢伙,讓他先不得安穩,至少也要讓他後院起火,不能全力動手!”

“攻打增城由步軍左營和我的親兵營負責,另外邵成國的騎營也參與戰鬥,輜重營跟隨主力後面待命,一旦我軍奪取增城,則輜重營馬上進城將能搬走的糧食全部搬回來,一粒也不留給清軍!城內的百姓願意跟咱們回香山的也都帶走,不願意的給他們些糧食讓他們到其他地方躲避,免得被清軍報復屠殺。”

“拿下增城後,騎營掩護輜重營搬糧食後撤,步軍左營暫時不要撤,先留3天,若是廣州清軍過來,就在增城阻擋住他們。也不要和清軍硬拼,邊打邊撤,儘量把他們吸引到銀瓶嘴山,我帶親兵營在那裡接應,再要炮營在那設伏,看能不能把追上來的清軍給包掉!”

周士相一連串命令後,秦智生提出疑問,他道:“軍帥,咱們既然出兵攻打了增城,爲何不能佔住它,反而要撤回來?把增城變成咱們太平軍的地盤不好嗎?”

周士相明白秦智生的意思,直接佔領增城爲太平軍多取得一塊活動地盤,這樣太平軍在清軍未來的大規模進攻中就能有緩衝之地,或者說是可供逃竄之地。

他解釋爲何不能這樣做的理由,他道:“咱們現在的力量有限,各營都是新創,訓練不足,做爲野戰的步軍左營和步軍右營真正能上陣的不過全營一半兵力,甚至還不足一半!若是我們要守增城,兵放少了肯定不行,必須讓步軍左營或者步軍右營這兩支最精銳的營頭放在那。我問你,步軍左營或右營放增城了,咱們軍帥府手上還能有多少兵力應付順德方向的清軍?萬一尚可喜決定先來打香山,咱們要不要守?要守的話增城的兵要不要撤回來?如果要撤,咱們守它做什麼?如果不撤,咱們總共就萬把人,去了三千在增城,餘下這七千你們有把握能擋住清軍?別忘了,和清軍比起來,咱們太平軍還很弱小,所以手頭的每一分力量都要緊緊握住,絕不能分散!”

“末將明白了。”秦智生和宋襄公相互看了一眼,認可了周士相的解釋。

周士相卻未就此止住,他接着說道:“咱們打了增城卻不留兵把守,情況就不一樣了,主動權完全操在我們手中,我們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手頭現有的力量都能集中在香山,這樣就不怕清軍來翻我們的老巢.....我再問你們,要是我們從增城撤兵,清軍是不是還得接着派兵守增城?他若再派兵守,我們則同樣再找空子打它一次,重複幾次,增城就會成爲清軍的雞脅,除非是尚可喜決意先解決咱們太平軍,要不然他們自己就會放棄增城!”

“總之一點,咱們不能守死城,把自己放在一個被動挨打的地方,哪怕那個城再好,只要咱們的力量還不足以扛起守衛這座城池的擔子,那就不要取。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則人地皆失。”

周士相對拿下增城很有信心,因爲增城相對順德而言,實在是一塊軟得不能再軟的骨頭。

增城綠營原本就是南海衛的明軍衛所改編而來,領兵的千總江雙喜更是個無能之輩,帶着1ooo多手下營兵本想援救良字都撈個功勞,哪曾想卻被太平軍的4o多個騎兵給打得潰不成軍。就這種戰鬥力,還能指望他們守住增城?江雙喜逃回增城後對太平軍還尚有餘悸,命令手下的營兵全部龜縮在城中,唯恐太平軍會從銀瓶嘴山殺進他的老窩。

廣東總督李率泰聞知江雙喜在銀瓶嘴山大敗後,氣得就要下令馬上削奪江雙喜的千總官,可這江雙喜打仗不行,做人卻是端得厲害,總督府上下早就被他打點得妥當。這不總督大人剛話,一衆幕僚就勸了起來,說江雙喜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看在他當年主動降了大清的份上,也不能如此苛責於他,再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平南王手下那幫悍將那麼能打,不照樣在新會碰得頭破血流嘛,又何況江雙喜呢。

被底下人勸着勸着,再加上也是這麼個理,李率泰便罷了治罪江雙喜的心思,改從惠州和叢化州等府縣拼湊了2ooo營兵調撥到增城駐防。

..............(未完待續。)

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章 逃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更新說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十四章 勸說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
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章 逃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更新說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十四章 勸說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