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鄭成功接見徐應元后便召集六官及藩下各將前來議事,由劉國軒將廣東太平軍約兵之事與衆人詳細說了。劉國軒剛剛說完,陳永華便匆匆趕到,卻是成功特意派人去叫他的。

“廣東興平伯的意思是他於惠州牽制濟度大軍,本藩遣兵掠漳浦經南詔攻潮州,斷濟度大軍糧道,爾後兩軍合擊濟度,待大敗濟度後,興平取惠州,本藩取潮州,卻不知你們以爲此策可行否?”

成功環視文武諸官,要聽取他們對於太平軍約兵共擊濟度的意見。諸官聽後都是驚訝,太平軍在廣州大敗滿州靖南將軍哈哈木和尚、耿二藩的消息他們都早已得知,但他們對太平軍的瞭解並不多,只知其統帥是一個秀才出身的年輕人,除此便一無所知了。

有人心中困惑,不知道爲何朝廷對立下如此大功之人只授了一個興平伯的爵位,要知道在座衆人中光是侯爺就有三位呢。

衆人尚未開口發表意見,參軍陳永華便問道:“藩主可知太平軍兵馬有多少?”

成功道:“據那使者所言,興平麾下有四鎮三萬餘兵,另有惠州降將胡啓立部萬餘兵,合有四五萬衆。使者言興平已率主力東征吳六奇,這吳六奇兵不及興平多,怕是要縮回潮州去了。”說完頓了一頓,又道:“濟度大軍最遲二月當到潮州。”

陳永華聽後便思索開來,未再開口。

成功輕一點頭,看向其餘諸人,六官之首的吏官潘庚鍾起身道:“藩主,我以爲廣東約兵之事不可爲。”

前軍提督黃廷皺眉問道:“潘尚書爲何以爲不可?”

潘庚鍾道:“漳、泉二府沿邊,民苦爭戰,並且偈於一隅難號召天下。藩主屢番經營。爲的便是欲伸大義,故自前年藩主便有意進軍長江,從瓜鎮徑取江南。金陵一破,中興事業。就有指望,天下思明之人也定會羣起響應。藩主爲此籌備兩年,日夜操練兵馬。從徵甲士,檢定十七萬,五萬習水戰。五萬習騎射,五萬習步擊。還選一萬輕驃善戰的往來策應。所做準備全爲長江之戰,現今突然要變更戰略與廣東合兵,這長江戰略便要放棄不成?”

成功聽後默然不語,爲入長江破金陵,他實是籌備了兩年之久,不僅大力操練士兵練習步戰,更從軍中選有力能舉重五百斛的強壯士兵,命他們披了鐵鎧,畫着朱碧彪文。只留出兩個眼珠子,都給與砍馬大刀,站在陣前,專砍敵軍馬足,名叫鐵人軍,望去宛如神兵一般。鐵人軍由成功嫡系親信左虎衛陳魁統轄,爲的就是北上之後能大破滿州八旗兵。倘若真要答應與廣東太平軍聯兵,那勢必就要重作部署,肯定會影響幾月後的北上。

其實和太平軍使者見面時,成功便沒有和太平軍合兵共擊濟度的心思。當年李定國兩攻廣東時也曾數次派人來與他約兵,雙方從東、西合力進攻廣東,如此擁明勢力便能合流;若再沿長江北伐,攻贛、皖、蘇各省。則復興大業有望矣。

爲了促成此事,李定國甚至希望李、鄭能夠連姻以求鞏固盟誼,卻因鄭成功屢愆軍期而屢屢不能成事。二次東征時,李定國抱了極大期望派使者致書鄭成功,希望他能率兵來會師,結果成功正與清方“和議”。爲防消息走漏竟然將使者稽留於廈門,拖了一段時間纔派人回書。信中卻對聯兵之事模棱兩可,也遲遲不動,致使李定國再次含恨退軍。

歸根結底,成功不願與李定國會師廣東,卻是因爲當年隆武帝對成功知遇太深,使得成功對隆武帝早生士爲知己者而死的信念。隆武帝死後,他拒絕承認肇慶的永曆政權,直至後來紹武覆沒,這纔不得不在部下的勸告下接受永曆冊封。李定國是大西軍出身,又是擁戴永曆帝,雖兩家會師能夠盡取廣東,但成功卻是不願從李定國,而是想自己獨力行動,若能事成,則有望再擁唐王登基,使隆武帝能入大廟。

成功如此心態,自然使得李定國對成功大失所望,在信中直指其虛君不願奉永曆天子的真實意圖。太平軍在廣東同李定國一樣,依舊是打着永曆旗號,且成功又早爲北上長江之役做了許久準備,故潘庚鍾一番話便讓他不再遲疑,拿定了主意。

但中軍甘輝卻有不同意見,他道:“北上長江須要等到七月信風方能行,且是空國遠征,一旦失敗,便有全軍覆沒危險。便是不致如此,大軍出征後,金廈亦有被清軍再度進攻之危險,所以我認爲倒不如和廣東合兵共擊濟度大軍,取潮州安置軍民,再擊達素,穩固閩中再圖北上,這樣大軍北上就不復兩島有危。”

“甘將軍,你的眼光兒未免太近點了,清廷所以不攻金廈,就是怕滇、黔的牽制。如今孫可望降清,清廷已下令三路大軍進攻貴州,晉王李定國勢單力孤,如何能擋住清廷這十多萬兵馬?果滇黔削平,清廷便可全力來撲我們,區區兩島,豈能獨全?現藩主統率貔貅,人據長江,截其糧道。他們自救不暇,哪裡還有功夫攻兩島?”

潘庚鍾所言也是有理,眼下清軍已經大舉用兵西南,又有濟度用兵廣東,若鄭軍此時用兵長江,勢必能截斷清廷漕運,斷江南糧餉,使這兩路清軍無有糧草供應,故雖未和太平軍約兵共擊濟度,但也是達到了斷清軍後路的戰略意圖。便是西南那邊暫不受影響,廣東這邊的濟度卻是要受直接影響的。再者,大軍入長江,東南清軍哪個不危,達素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選擇攻打金廈,他只能調兵往金陵救援,他若不去,清廷也會砍了他腦袋。至於濟度那邊,反而因爲太平軍的存在而不得回援,說起來反是有利於鄭軍入江之戰。

“兵法有云,圍魏救趙。藩主統大軍入長江奪金陵,便是要替西南解圍,此策,萬不能因事耽擱延遲。”

工官馮澄世直接參與了藩下十多萬大軍的軍械準備,是堅定的北上派,不同意和廣東合兵。

“清廷大舉用兵西南,又有濟度用兵廣東,這正是北上奪取金陵的大好時機...達素所部不足爲慮,只需留萬餘兵馬守金廈,達素便不敢來攻。現在金廈兵馬雲集,日費萬金,上下皆知即將北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絕不能因事耽擱,自老其師。”

戶官鄭泰是鄭芝龍的堂侄,鄭成功的堂兄,長期擔任鄭成功的戶官,管理延平藩的財務及對外貿易,隆武帝時曾封鄭泰爲建平侯。出於錢糧考慮,鄭泰也認爲不當此時和太平軍合兵,而當是按照既定部署準備北上。

部下只甘輝一人同意和廣東太平軍約兵共擊濟度大軍,鄭成功沒有再猶豫,見陳永華也沒有開口反對,便對諸官道:“本藩以抗清爲己任,在南爲抗清,在北亦爲抗清,相較廣東而言,金陵意義更大,且有援應西南之效,故本藩不意與廣東興平約兵,然可提供其一些軍械餉銀,以助興平堅守。”

諸官都稱好,陳永華雖另有想法,但見藩主決心已下,又想北上長江乃是他當初力主之事,故也未再開口相勸。甘輝很是失望,卻也只能服從。

鄭成功沒有再見徐應元,只叫劉國軒將軍議結果告之於他,一聽鄭成功不願出兵合擊濟度大軍,徐應元聽了只是一怔,但卻沒有什麼失望之色,只是拿出一紙清單交給劉國軒,請求延平王能夠照此清單給予太平軍一些錢糧軍械,太平軍可出銀購買。

劉國軒將清單拿給成功,成功見上面多是些火器和藥子,藩下尚多存貨,便要劉國軒一一照辦。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十四章 勸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十章 萬歲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
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十四章 勸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十章 萬歲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