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

有唐三水這個肇慶副將在幕後撐腰,張安終於在肇慶城真正立足,大東米行生意的興隆也讓他手頭有了足夠的資金,但他從沒有忘記自己慘死於清兵刀下的兄嫂,也從沒忘記過遠在香山的太平軍和千戶周士相。

宋英的到來讓原本就想派人到香山和太平軍重新取得聯繫的張安大喜過望,和宋英一番密談後,當夜張安就帶着銀票去了唐三水的府上。次日,張安將米行生意交由下面的掌櫃打理,自己則以去廣州購糧的名義和宋英一同離開肇慶。

........

奪取前山寨後,太平軍於香山的有規模戰事便告結束。自增城清軍在銀瓶嘴山被太平軍擊敗後,廣東總督李率泰抽調2000綠營兵進駐增城,但並沒有對香山發起進攻,因爲三江口遭到了明軍的進攻。

臘月23日,凌海將軍陳奇策聯合鎮國將軍朱統、海北道周騰鳳等人,調集水陸兵馬一萬餘人以新會爲基地,對有清軍重兵把守的三江口發動了攻擊。鏖戰兩日,明軍未能突破清軍防線。26日,因潮州總兵吳六奇所屬本部舟師抵達三江口,明軍水師無法繼續封鎖江面,還要面臨腹背受敵,故陳奇策和朱統等人商議後決定撤兵。明軍撤兵後,吳六奇部舟師尾隨追擊,卻在江門遭到陳奇策部偏將鄭成魁所率戰船伏擊大敗而回。此役,明軍傷亡3000餘人,4條戰船沉沒;清軍傷亡400餘,12條舟船被毀。

陳奇策對三江口的進攻驗證了尚可喜的擔心,使得他想要奪回新回的心思更加堅定。與此同時,明軍對三江口的進攻也吸引了廣州清軍的全部注意力,令得尚可喜、李率泰不敢分兵攻打香山太平軍,爲太平軍在香山的立足和發展提供了時間和安全保障。

受明軍奪取新會鼓舞,沿海地區明軍、抗清義師活動再次活躍。永曆朝廷派駐廣東的大學士郭之奇因天子移蹕昆明事件而秘密前往雲南,兩廣總督連城壁對廣東戰局的發展變得嚮明軍有利沒能及時察覺,並未及時做出部署。致使各地明軍、義師雖活動雀躍,但缺乏全盤統籌指揮,各地只能各自爲戰,取得戰果並不大。

新會方面。因奪取三江口之戰失敗,雲集此處的明軍復又消極,若不是陳奇策堅持,鎮國將軍朱統等人已率部回返。

截止年關,聚集在新會的明軍已達兩萬餘人。除朱統部外,其餘明軍都是義師改編而來,不但缺乏必要裝備,更是缺少糧草,內中派系也是十分複雜,有國公封號的都有兩個,這使得陳奇策雖然竭力維持局面想要再演去年李定國大軍東進勢態,但精力卻被明軍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消耗,無法再次組織有效的進攻。

陳奇策一面聯合朱統等人向雷州的總督衙門發去急遞,請求連城壁能夠將總督行轅遷至新會。爾後各部在總督指揮下統一作戰,如此有總督親自坐鎮新會,定會大振軍心民心。陳奇策同時請雷州方面能夠籌措糧草水運至新會,以解各軍燃眉之急。

急遞送至雷州後,連城壁除允籌糧外,並未答應總督行轅前移,但以總督身份行文湯平伯周金湯、靖氛將軍鄧耀、四府巡撫張孝起等部,要各部各選精兵輸送至新會,務使新會不再落於寇手。

陳奇策信中另要求朝廷對太平軍及周士相酬功,但因廣東方面無法和雲南的朝廷取得聯繫。連城壁無法私自做主替朝廷封賞,便以總督身份暫任周士相爲記名潮州總兵官,待大學士郭之奇往朝廷奏君後再行正式賞賜。至於周士相所保舉的香山知縣廖瑞祥,連城壁則發文認可。頒給官憑銅印。

陳奇策的使者將香山知縣的官憑和銅印送到仁厚坊時,還帶來了陳奇策的信。信中白髮老將很是愧疚,對於先前能保周士相升任總兵的承諾沒有兌現很是不好意思。對此,周士相卻無不滿,潮州總兵也好,記名潮州總兵也好。說白了都是空頭,那潮州現在的總兵可是清廷任命的吳六奇,他拿什麼和人家去爭。

使者言談中流露新會現在缺糧得很,將士們只能一日吃一頓飯。聽後,雖太平軍也很缺糧,但畢竟香山縣不像新會那般殘破,這一個多月來各營在鄉間繳獲還算可以,因此周士相從良字都調了300石糧食和10口肥豬讓使者帶回,也算是對新會方面盡些綿薄之力,畢竟太平軍能在香山安穩發展離不開新會對清軍的牽制。新會明軍若垮了,太平軍的好日子也要到頭。脣亡齒寒,周士相不能不無動於衷。

拿到香山知縣正式官憑和銅印的廖瑞祥笑得合不攏嘴,雖說雷州給的銅印雕刻不如孫全正那顆精緻,但性質卻是孫全正那僞知縣官印所無法比擬的。有了這顆由廣東總督頒給的官印,哪怕是太平軍不在了,他廖瑞祥都是永曆朝廷的正式官員,這可是他做夢都能笑醒的大好事。苦了一輩子,如今算是終於出頭了,廖瑞祥喜極而泣,對周士相這個賞識自己的伯樂生出的可不是一分半點士爲知己者死,而是死心塌地要爲周士相當好差,管好香山了。

.........

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剿,不但香山境內的清軍散兵被太平軍全部肅清,禍害地方的土匪也被逐一收拾。年關前,太平軍已經徹底控制香山所屬各坊都,香山連接外地的幾處要地也由太平軍分兵把守。

臘月二十八,周士相回到香山縣治仁厚坊,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設壇祭奠在香山陣亡的太平軍將士。

奪取香山和肅清清軍散兵和土匪的戰事並不激烈,規模也不大,但太平軍也爲此付出了陣亡62人,傷125人的代價。

陣亡的士兵被統一埋葬在香山縣城外一處風水較好的丘陵坡地上,這一片坡地也被周士相正式作爲太平軍公墓使用。和新會陣亡將士只埋不立碑不同,這一次周士相爲陣亡士兵立了墓碑。

墓碑面朝北方,上面刻有陣亡士兵的姓名、籍貫、年齡以及在軍中的身份,於何地戰死。同時,這片公墓還有一塊高七尺餘的石碑,上面刻有“大明太平軍陣亡將士公墓”。公墓一里處設有下馬石,不論文武到此俱下馬步行。

領着軍官們擺了香燭祭奠這些死去者時,周士相心中很不好受。墓碑他一一看了,死去的士兵都很年輕,很多都沒滿20歲。籍貫也很複雜,幾乎貫穿了太平軍立營頭後的各方面兵員。陣亡的士兵有一些是太平軍進入香山後主動參軍的香山年輕人,根據周士相的安排,廖瑞祥將這些香山兵的親人從家鄉挑選了出來,讓他們與後營住在一塊,以後可以享受太平軍公庫撥給的烈屬待遇,並且給予他們土地和牲畜以及其他物品的獎賞。

土地的獎賞不是隻存在紙面上的東西,香山境內土地肥沃,雖境內頗多丘陵地帶,但平原也有很多,可供開墾的土地更多。奪取龍眼都時,周士相便有意將土地和太平軍緊緊捆綁在一起,爲此他讓宋襄公在龍眼都試點。

試點的主要內容就是清理整合無主土地,這個無主土地同時還包括被太平軍鎮壓的地主田產以及那些逃走的大戶田產。在保證原有居民田產權的前提下,宋襄公要做的就是將剩餘土地全部收歸太平軍所有,然後再將這些土地用來安置後營老弱,並根據士兵軍功大小進行分田。

分得田地的士兵因爲身在軍中無法耕種,這部分土地便由後營統一安排人耕種,所得則由後營和士兵平分。若士兵有親人能夠獨力耕種這部分土地,那所得則全歸該士兵,但爲了保證太平軍需求,士兵及其家人又必須要將多餘的糧食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太平軍,或者拿多餘的糧食從太平軍公庫換取其他物品。總之一點,周士相分田了,但又要把田間出產的糧食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當地百姓的政策,周士相基本保留以前官府做法,便是抽稅。但因爲太平軍的到來使得大批地主士紳逃亡,因此很多替地主當佃戶的農民不必再向從前的地主交租,只需向太平軍交納一定稅糧,這就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使得香山農民對太平軍產生了親切,若不是不知道太平軍到底能不能在香山立足腳,恐怕參加太平軍的香山人會比現在的數字更多。畢竟參加太平軍的好處多多,光是在各坊都安置的那些太平軍家眷所分到的田產就足以讓當地人眼紅不已。

農民天生就是逐利的,這個逐利不是商人般貪婪,而是對於溫飽和生活條件改善的嚮往。太平軍的政策有利於農民,能讓他們過上比從前好的日子,再也不用受官府和士紳欺壓,農民自然就會擁護太平軍。

宋襄公在龍眼都的治理稍有成效後,周士相便正式在香山各地推行。他計劃將這一政策做爲太平軍的固定政策長期實現下去,並且也要將香山的原來居民納入這一政策,以此讓太平軍在香山得到更多百姓的擁護,進而讓太平軍和百姓打成一片,兵就是民,民就是兵,軍民漁水情。可以預見得到百姓支持的太平軍肯定會逐步壯大。(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十九章 晦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五十章 出征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九百五十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十九章 晦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五十章 出征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九百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