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

做爲藩王,尚可喜和耿繼茂在廣東本就獨立於地方軍政系統之外,他們行事只須對清廷負責,而無須對廣東地方負責。名義上廣東總督是粵省的最高軍政官員,實際上李率泰這個廣東總督是需要聽藩王指揮的,至少在軍事上他是沒有獨立指揮權的。而藩王行事只需照會他一聲,根本無須徵詢他廣東總督的意見,在事實上平南、靖南二藩已屬於半獨立性質,只待南明永曆政權徹底完蛋,二藩便能得到他們的永鎮之地,一省軍政財權盡納王府,成爲真正的藩王,到時清廷對他們也只有效朝鮮例了。

聽調不聽宣的藩王歷來就是中央政府的大忌,而且這朝廷還是個胡人朝廷,對於漢人藩王的出現必然是極度防範的,歷朝歷代削藩之事就層出不窮,明朝就有因削藩而起的靖難,誰又能肯定這些漢人藩王不會成爲燕王般的存在呢。身爲大清的皇親,身爲正宗的漢軍旗人,早以滿人自居的廣東總督李率泰不能不考慮將來的事情,雖然這件事離得還遠,但卻不妨礙他“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

早在順治五年,清攝政王多爾袞調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率舊部南下時就給予了他們極大的權限,允諾三王將來都可以在南方獲得一省之地作爲世代鎮藩之地。時至今日,多爾袞雖死了有七年,但清廷對其當初對三王的承諾倒也不否認。只不過定南王孔有德死在了桂林,耿仲明因爲逃人的事畏罪自殺,現如今只餘尚可喜和承了父親王爵的耿繼茂。

多爾袞當年對三王的許諾一定程度上是因爲入關後滿州兵馬傷亡太大,單靠數萬滿八旗加上同等數目的蒙八旗根本無法打敗南明,已無法對關內實行有效佔領,故而多爾袞採納以漢制漢的政策,下令早年降清的孔有德三人率舊部南下,爲了鼓勵他們替清廷賣命,這才冊封三人爲王,同時允諾日後三王可在南方選一省永鎮。

時至今日,多爾袞當初封王的背景已然改變,如今的南明政權只餘西南數省之地,而清廷已擁有大半個中國,雖然南明政權得到了大西軍的支持,現正在湖南、四川、廣東等地與清軍對峙,並且南明大將李定國前後兩敗清軍,陣斬尼堪親王,火燒定南王孔有德,但整個明清對峙的局面仍是清佔優,明處劣,畢竟西南數省太過殘破,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不足以和佔有大半個中國的清廷相比,故而在天下人看來,清廷遲早是能滅了南明坐穩江山的。

既然清廷肯定能奪取天下,那麼多爾袞當初對三王允諾的永鎮之事便成了件讓清廷頭疼的事,一方面南明還在頑抗,另一方面如今清廷用來對付南明的主要兵馬都是漢人,若這個時候否定多爾袞的政策,難免會讓替清廷效命令的漢官漢將產生“狡兔死,走狗烹”的念頭,也會讓尚可喜和耿繼茂對清廷離心,萬一局面因此有所變化,對清廷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如今三王變兩王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若是清廷真的實踐當初多爾袞對他們鎮藩的承諾,那麼日後就會少拿一個省出來,這顯然是極實惠的一件事情。雖然順治皇帝不這麼想,但架不住滿朝文武的壓力,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這事。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作爲過,當初耿仲明因爲逃人的事死後,順治就一直拖着不讓耿繼茂襲他父親的王爵,打得就是再少拿一省出來的念頭。這念頭卻是頗爲的小氣了,還是她的母親一再勸言這才讓耿繼茂襲了王位,要不然如今的靖南王怕還是擔個一等精番哈奇這種無足輕重的爵位。

揣磨上意乃做官必然決竅,何況“憂國憂民”的廣東總督大人,故而李率泰上任以來對平南、靖南多有牴觸,大的方面不敢動,小動作卻是不斷。上任數月以來,除了他從北方帶來的標營,廣東綠營這邊總算是被他滲了一些水,現下多多少少也能掌幾千營兵,萬一廣東二藩真有異心,這幾千營兵就是總督大人最大的保障了。

除此之外,李率泰一直向清廷進言,希望朝廷能在廣州也設滿城,設駐防將軍,這樣有滿州大兵坐鎮,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廣州都不虞有丟失的危險,只要廣州不丟,廣東局面就不會徹底糜爛。只可惜廣東地處南方,氣候太熱,北方的滿兵實在是吃不消這等天氣,因而清廷遲遲沒有同意李率泰的請求。去年李定國大軍來犯時,從北京來的哈哈木等人一等李定國大軍退走就迫不及待率部北返避暑了,此舉更是讓李率泰的請求無人支持。

得知尚可喜已經調兵增守新會後,李率泰無話可說,二藩在軍事上的主導權不是他能干涉的,但是對於領軍增援新會的尚之信,李率泰卻是頗爲的瞧不上。在他看來,平南王世子,今年剛滿2o歲的尚之信就是個活脫脫的二世祖,而且還是個狂妄自大,驕橫暴躁的二世祖。

尚可喜不派大將出援,卻派自己自大無比的兒子領軍,這讓李率泰對於新會城的得失存了不少擔心。而率部出援新會的尚之信在出城後也是一肚子怨氣,不明白父親爲何要同意耿繼茂那小子的要求,讓自己領軍。

雖同屬漢軍旗,同樣都是清廷冊封的藩王,但尚可喜和耿繼茂一個是漢軍正黃旗,一個則是漢軍鑲藍旗。身爲平南王世子,尚之喜對耿繼茂也是一百個不順眼,論年紀,耿繼茂還比他小一歲,因此看着比自己年輕的耿繼茂襲了王位成了王爺,而自己卻是個世子,雖說清廷也封他爲公爵,但在耿繼茂那小子面前就是低了一頭,這讓他十分的鬱悶。

在外人眼裡,平南、靖南二藩本是一體,當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合稱“遼東三礦工”,又一起渡海降清,其後又是一起率部南下,現在更是一起爲清廷在南方賣命,故而論親近,論關係,平南和靖南於公於私都是密不可分,本不該有什麼矛盾,然而事實上二藩之間卻是矛盾極深,原因便是二藩都想要廣東成爲自己的永鎮之地,而清廷對此卻是模擬兩可,更要命的是清廷不僅對於廣東到底歸哪個藩王沒有明確答覆,還把這兩個藩王一塊塞在廣東!

...................

今天血樣檢查,明天應該能出院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二章 家恨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
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二章 家恨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