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

胡啓立部本爲廣東綠營督標,反正時有督標兵千餘,又有順德營兵9oo餘隨之一同反正。三江口之戰結束後,胡啓立率所部2ooo兵奪取惠州府城歸善縣,設計騙開城門後便殺奔府衙,脅迫清廷委任的惠州知府馬安民與之一同反正。

馬安民本是明朝的連化知州,紹武政權覆沒後開門向清軍請降,被清廷任命的兩廣總督佟養性留任,後來李成棟反正歸明,這馬安民卻是長了心眼,沒敢跟着一起換上明朝官服,而是連夜將官印帶着跑到北面的贛州。結果李成棟敗亡後,“未從賊”的馬安民便官運亨通起來,先是從連化那個散州調到肇慶任通判,後來又接了往廣州任參政官的惠州知府王章鈞的位子。短短十年,從一個七品的散州知州做到四品的大府知府,不能不說馬安民當年的選擇頗是有眼光,若當年走錯一步,今日的他只怕早已成了一具白骨。

眼下形勢,雖說太平軍佔了廣州,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一死一降,滿州將軍哈哈木連同滿城都叫太平軍給幹掉,可馬安民還是不看好南明,畢竟和已佔大半天下的大清相比,南明這氣數真的不行。當年李成棟反正時,廣東全省地盤轉瞬歸了明朝,可結果又如何?

大勢逆不得啊!

馬安民不想反正,他想跑,和當年聞知李成棟反正一樣趕緊跑,然而馬知府的度卻是慢了一步,在他剛把官印揣在懷中時,胡啓立的兵就衝進了府衙。

“馬大人可願歸明?”

胡啓立叫人將刀架在馬安民脖子上,也不與他多說,但問他願還是不願,若不願這刀便砍下去了。

一番猶豫之後,怕被清廷清算可更怕死的馬知府選了條他非常不願意走的路——反正歸明。

馬安民是違心答應胡啓立反正的要求,表面上十分配合胡啓立接收惠州地盤,背地裡卻派人往潮州吳六奇那裡求援,甚至將自己迫不得已歸明的苦衷也寫了封血書央求吳六奇替他遞上京師,免得他日大軍殺到,清廷不問青紅皁白將他腦袋也砍了。至於書寫所用的血到底是他馬知府的還是另有他人,卻是個不能說的事了。

有了馬安民明面上的配合,胡啓立接收惠州各縣進展很順利,那些清廷委任的知縣大多響應了知府大人的“號召”,人人都換了一身嶄新的大明官服,不過真正把辮子割了的卻只有龍川和海豐兩個知縣,其他各縣的太爺腦袋後還掛着辮子呢。

不過胡啓立雖然已經反正歸明,可部下很多人也沒有割辮,甚至連胡啓立本人也沒有將辮子割掉,以致於百姓們常看到一幫明軍在幾個留着辮子的官員帶領下到處抄家,美其名曰“勸糧”,有好事的問起來,那幫明軍多半還會說這是與廣州的太平大軍學的。

有鑑於太平軍的成功事蹟在,胡啓立也算是有樣學樣了,不僅學太平軍“勸糧”徵收他的軍餉錢糧,還學太平軍大滾雪球,瘋狂在惠州境內收編綠營,招納土匪,強徵青壯,短短數月便將所部2ooo兵擴至一萬四千兵。

擴充實力同時,胡啓立又以惠州總兵的名義大肆封官,不僅追隨其反正歸明的部將都升官晉爵,那些招降來的營兵和土匪的大小頭目也是人人給官。官印不夠便拿木頭來刻,導致惠州一夜之間出現數百拿着木頭官印往各縣接防的官,同一個縣竟然能出現兩個守備出來!

這些“木頭官”把個惠州鬧得烏煙障氣,百姓怨聲載道。此種作爲,不僅廣州的周士相不屑,違心反正的馬安民更是心下譏諷,認爲胡啓立行事如此荒謬,在惠州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果不其然,潮州的吳六奇在和胡啓立部小規模試探幾次後,突然調重兵於碣石衛重創了胡啓立手下大將韓朝宗部,兵進6豐,揚言要在惠州過春節。

聞知消息,馬安民欣喜若狂,偷偷聯絡了惠州城中一些被胡啓立勸過糧的士紳大戶,準備在吳六奇大軍到來時開門做內應,哪曾想胡啓立卻向廣州的太平軍求了援,結果“大力將軍”連太平軍的影子都沒看到便匆忙率部東撤,被太平軍的騎兵攆上後連敗兩陣,傷亡千餘人。回到潮州的吳六奇不敢與太平軍野戰,縮在潮州城中再也不敢出來,任由太平軍將潮州附近變成了“無人區”,掠去無數錢糧物資和人口。

吳六奇不頂用,馬安民只能將恢復惠州的希望放在了簡親王濟度所率的滿蒙漢大軍身上了。他在惠州日夜想着的就是簡親王大軍能夠蕩平太平寇和胡啓立這個王八蛋,可等來的消息卻是簡親王大軍被太平寇包圍在碣石衛,最後蒙古兵殺害簡親王向太平寇投降了!

這個消息不亞晴天霹靂,馬知府如同聽聞噩耗,當時臉就白了,手也哆嗦了,連着幾天在府衙吃不下飯,睡不得覺。馬安民的幾個親信知道知府老爺爲何害怕,他們也參與了馬安民勾結吳六奇,聯絡城中士紳的事,擔心胡啓立知道這件事後會要他們腦袋,於是便有人不甘等死,要馬安民鋌而走險,趁城中明軍不多趕緊聯絡人手搶佔惠州城,然後動全城百姓上城堅守,怎麼也要撐到朝廷再調大軍前來。

馬安民同意了親信的建議,可先前聯絡的那些士紳大戶這會卻對他這個知府避之不唯恐不及,派去聯絡的人一個也進不了他們的家門,沒有這幫在城中有勢力的地頭蛇支持,馬安民一個光桿知府能成什麼事,難不成靠這幾個親信去衝散胡啓立留下的幾百營兵不成?

馬安民想過要自殺,可卻是怎麼也沒法對自己下得了這個狠手,幾個親信見狀,知道指望不了知府了,便也各自逃命去了。樹倒猢猻散,馬安民在府衙渾渾噩噩等了十多天後,突然來了一隊胡啓立的兵,說是奉太平軍統帥、大明興平伯的命令,要馬知府立即前往6豐議事。

除了知府馬安民,惠州各縣的知縣官全部接到了通知趕到6豐,在海豐的惠州總兵胡啓也帶着總將王大林等人到了6豐。一進城,胡啓立便向一直在6豐的部下韓朝宗打聽周士相召他前來的目的,韓朝宗卻是不知。

四月二十三日,周士相在6豐縣衙召見了惠州文武數十人。屁股剛一坐下,胡啓立就領着一衆文官向周士相見禮,待他們行禮後,周士相開誠佈公告訴他們自己決意改編惠州兵,將惠州兵整編爲太平軍的第七鎮,惠州民政也將由廣州的布政使司衙門接管,原有各官堪用者留任,不堪用者廢黜,以此整肅惠州吏治。

“東征之役全捷,僞親王濟度授,僞兵萬餘人皆降,粵東再不復爲僞兵所脅,故本伯決意回師廣州,稍作休整便率精兵入廣西勤王。勤王之前,本伯卻要整頓廣東軍政,以求號令嚴明,政令通暢。日後廣東各府兵事盡歸軍帥府會理,民事則由布政使司衙門辦理。各地鎮守之將不得再有私兵,皆入太平軍建制聽調聽用。反正各官也當由有司考覈,或升任,或留任,或罷黜。現在,本伯需要知道一件事,那便是,”說到這裡,周士相起身掃視了一衆還沒反應過來的惠州官員,大聲問道:“誰贊成,誰反對!”(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三十三章 解憂
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三十三章 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