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

天珠變中文

●需求決定一切

在生產出來就能銷售出去的經濟高速度增長時期,往往會忘記“需求量”這個概念。因爲爲了滿足越來越多的需求,而容易考慮一味增加大型高性能的機器。但是,在不需要嚴格控制“需求量”和向增產體制調整時,企業同時也必須具備能夠向減產體制過渡的體系。我深信,豐田生產方式始終是建築在“需求量”的基礎之上的。

下面,我想談談關於“需求量”的看法。

提高效率有兩種辦法,一是擴大產量,一是減少人員。

至於談到在現在的生產線上,採用什麼方法有助於提高效率,大部分生產線會選擇前一種辦法。因爲後一種辦法要對全體人員重新進行編組,所以改革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現實狀況是需求量下降,不採用裁減人員的辦法便不現實了。

這已經講過好多遍了,因爲目的始終在於降低成本,所以提高效率也必須採取符合這一目的的方法。爲了消除過量生產的浪費,降低成本,無論如何也必須使“生產數量和需求數量一致起來”。需求量是指銷路而言,一切都取決於市場的動向。因此,對生產現場來說,很明顯,需求量是被賦予的量,不能隨意增減。

豐田汽車工業公司的各廠全部是按“需求量”進行生產。

建在名古屋的豐田汽車銷售公司,每天都接到日本全國的零售店送來的訂單。通過電子計算機,他們按着車種、車型、發動機的排氣量、級別、變速方式、顏色等項對訂單加以分類,然後送到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對於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各生產現場來說,這纔是基本的“需求量”。

生產現場始終是要根據這個需求量來建立生產體系的。但是,當要用縮短工時的辦法來提高效率時,要麼是減少根據需求量計算出來的“單位時間”內的時間浪費,儘量多生產;要麼使一部分手工勞動變成自動化,使多餘的人員去從事其他工作,以更少的人員來進行生產活動。

這時,機器設備、工具和搬運工具等都已支付了費用,本身已經沒有降低成本的餘地。也就是說,按照“單位時間”(根據需求量計算出來的)利用它們就可以了。機器的“開動率”也是根據“需求量”確定的。

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4節 原版序言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21節 看板的靈活性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5節 前言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26節 從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4節 我的現場主義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5節 前言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1節 中文版序一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19節 向均衡化挑戰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
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4節 原版序言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21節 看板的靈活性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5節 前言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26節 從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4節 我的現場主義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5節 前言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1節 中文版序一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19節 向均衡化挑戰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