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好,我們加快節奏。”孫玉華擡了擡屁股,說。

兩不得罪就等於誰也不支持,宋一鳴和錢榮坤的臉就都拉耷下來,李康君爲了改變一下尷尬氣氛,便讓孫玉華給大家講講龜文化,並說將來考龜如願,就讓他寫一本關於龜文化的書,一定會在神貴鄉暢銷。

談起龜文化,孫玉華來了興致。龜和恐龍同屬史前動物,孫玉華清了清嗓子,說,不過現在,人們只能見到恐龍的化石了,只有龜還在我們的身邊生活着。龜,貴,兩者諧音,因此古代將龜作爲圖騰。萬世一系,皆出於黃帝,而黃帝族就是以龜爲圖騰的氏族。龜背陰而負陽,上天下地,左晴像日,而右晴如月,前五抓後四抓,象徵五湖四海。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龜崇拜四千年,由此積澱成豐富的龜文化,逐漸滲透到經濟、政治、軍事、天文、地理、數學、醫學,乃至人的思想意識形態與社會風土民情各個領域。但是,到了元朝,忽必烈統一中國後,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以一個征服者的姿態開始了龜敗壞,到明朝時已經愈演愈烈,登峰造極,龜敗壞成風,中華民族的四千年龜文化被徹底扭曲了,說的小一些,咱們這個神龜鄉也改成神貴鄉了。

孫玉華說這些的時候,李康君就一直看着他認真地聽,無意中發現了孫玉華的臉色有些不正,灰中帶黃。

“老孫啊,你的臉色不好看,是身體不好還是勞累過度啊?”孫玉華講完了,李康君馬上關心地說。

“沒事,李書記,膽囊裡有幾粒小結石,醫生說不礙事,回水城後,我就去醫院做激光碎石手術,這不是急病,要不了命,您放心就是。”

儘管宋一鳴和孫玉華一再勸留,李康君還是沒在神貴鄉吃午飯就回水城了。

剛送走李康君,孫玉華他們還站大門口,就有一輛大奔馳車迎面駛來,停在他們跟前。司機搖下玻璃問神龜在哪裡,他們老闆要出資買神龜。宋一鳴說,神龜是神貴鄉的寶貝,出多少錢也不賣。正說着,車上下來了一個老闆模樣的人,直奔孫玉華而去。孫玉華擡頭一看,此人他認識,是水城著名的企業家,德隆旅遊發展公司的老總黃仁生。黃仁生從餐飲業起家,近年投資興建旅遊娛樂設施,市裡郊外都有他的遊樂場所,從過山車到保齡球,從射擊中心到滑雪場,經營有方,財大氣粗。孫玉華之所以認識黃仁生,是因爲他也是一個養龜愛好者,公司總部專門設了一處養龜場,龜類不下十幾種,他有空就坐在龜園裡喂龜賞龜。聽說孫玉華對龜頗有研究,他曾多次到孫玉華家裡求教,由此成爲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黃仁生在《水城晚報》上看到神貴鄉發現神龜的消息,特別是看了此龜可能與清朝狀元張龜年有關時,便馬不停蹄地趕了來,要買下此龜,不管對方要多少錢。當然,他也通過晚報知道了孫玉華就在神貴鄉考龜,還想通過他促成此事,沒想到在車裡就看到了他。

黃仁生熱情地擁抱了孫玉華,又在孫玉華的介紹下與在場的人一一握了手,就直奔主題,再次問宋一鳴神龜多少錢肯賣。宋一鳴搖搖頭說,多少錢都不賣,你大老闆既然來了又是孫所長多年的朋友,咱們先吃飯。這時的宋一鳴腦子已經轉到讓黃仁生投資修葺神龜廟上來了,黃仁生愛龜,又專搞旅遊項目,機不可失,不能讓他輕易走了,有棗沒棗的先打上一竿子再說。黃仁生擺擺手說,吃不吃飯不要緊,我得先看看神龜。於是,一行人又陪着黃仁生看了神龜,纔在富麗大酒店的雅間裡坐下來。錢榮坤沒有參加,有意躲開了。所有酒局的開場都是大同小異,宋一鳴忘記了自己的糖尿病,一連幹了三杯後,就開始鼓動黃仁生投資修葺神龜廟了。

“黃總啊,您想想看。”說到激動處,宋一鳴一下子站了起來,說,“古書上說,龜是神靈,能免禍消災,吉祥知壽,特別是還能保佑升官發財,這不是人們天天想的事情嗎?世界上有哪尊神靈能如此全面?我們重修神龜廟,利用媒體大力宣傳一下,別說門票了,光賣香火得收多少錢?”

讓宋一鳴這麼一說,黃仁生還真動了心,他愛龜,重修神龜廟也是在做善事,經濟效益是可以想象到的,連他這樣的大老闆都被神龜引了來,何況其他人呢?宋一鳴顯然發現黃仁生已經改變了初衷,照着他指引的方向前進了,就馬上趁熱打鐵,提出了優惠條件,像收入五五開了,管理權經營權歸德隆公司了,諸如此類。不過,宋一鳴越急,黃仁生就越金口難開地不表態,這是他在商業談判中屢試不爽的雕蟲小技。

“黃總,您這次來神龜鄉的目的是什麼?”見黃仁生穩坐釣魚臺,宋一鳴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黃仁生頭也不擡地說:“將神龜請回公司。”

“這就對了嘛。”宋一鳴拍拍桌子,說,“神龜廟修好了,神龜放在哪裡?神龜廟裡嘛!誰是神龜廟的主人,黃總你啊!那麼,黃總我問問你,這隻神龜屬於誰?”

黃仁生頓時恍然大悟,笑道:“曲線救國,別無選擇。”

又是幾杯酒下肚,黃仁生就與宋一鳴敲定,明天公司便派人來談合同,,並說他要在龜山上修一幢別墅,天天守着神龜。最後,黃仁生還特地敬了孫玉華他們一杯,說,孫所長,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你就是東風啊!

孫玉華無奈地拍打着自己的肩膀說:“老孫啊,你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8幾天後,孫玉華決定回水城了,神龜的考證告一段落,沒有其他進展,傳說故事蒐集了一大堆,能編一本厚厚的書了。民間傳說大多虛無縹緲,神出鬼沒,沒有真憑實據,只有清朝狀元張龜年的故事真實可信,更接近這隻神龜的來歷,另外,還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反映說,確實在神龜泉裡見到過神龜,而具體日期橫跨了半個多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