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

秉常百無聊賴,事關國政的對話他根本插不上嘴,也沒人會問他的意見,只是他越聽心頭火氣就越大。

十五歲的西夏國主有着少年人都有的自信,總想着要證明自己已經成人,而不用再聽從長輩們的教訓。滿腔的雄心壯志,恨不得今天就掌控國政,然後指揮國中數十萬大軍,再來幾個好水川之役,將咄咄逼人的宋軍打得三十年不敢北望。

可眼下在他面前的母后、舅父,乃至一干重臣,面對咄咄逼人的宋人,近在眼前的戰爭,竟然都是畏畏縮縮,全然沒有太祖【李繼遷】、景宗【李元昊】當年橫掃六合的豪氣。

執掌西夏軍國大政的太后、宰相、樞密使,以及一衆重臣們聚在一起商議了半日,也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唯一確定下來的,就是增加羅兀城中的守軍,以及加強橫山北麓銀、夏二州的防備。同時還要盯着蘭州,防着禹臧花麻突然叛離,讓人措手不及。

只是這個決定,與前一日、再前一日,乃至一個多月下來的多次商議的結果,根本沒有什麼兩樣,做了等於沒做。

腳步重重走過後宮的迴廊,靴底踏着地板,咚咚地響着,如同戰鼓,在訴說着秉常心中的憤怒。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換做是太祖、景宗,遇上宋人敢打橫山的主意,不論真假與否,都會立刻跳上馬,帶着身邊的御圍六班和環衛鐵騎向南衝去,同時吹起號角,召集國中健兒。等到了橫山,就是十數萬兵馬如洪水破堤一般地衝進宋境,殺個血流成河!

在秉常自幼聽聞的故事中,他先祖就是這般的英雄豪傑。

可惜自己連在朝堂上說話的分量都沒有,秉常心情鬱悶地往寢宮中來。西夏宮廷一切都是學着漢人的制度,主殿名爲紫宸,連護衛都叫做班直,至於寢宮的名字,也同樣是仿效而來,叫做福寧殿。

“臣妾拜見官家。”到了殿前,一名衣着華貴的少女,就領着宮人出殿相迎。

秉常喜歡漢人的物件,絲綢、瓷器,還有詩詞文章,當然,也包括了稱呼。他不喜歡滿是胡風的“兀卒”,而喜歡讓宮人稱呼他官家,就跟幾千裡外的開封皇城中,那一個個身穿綾羅綢緞的內侍宮女,稱呼漢家天子時所用的稱謂一樣。

迎出殿來的少女,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比起秉常要年長一點。雙眼因爲過於細長,看起來顯得有點陰險,還算耐看的相貌,也因此而變得有幾分懾人。

秉常上前攙扶起她,一起往殿中走去:“怎麼到福寧殿來了?”

“聽說南人有意攻打大夏,就過來問一問。”

雖然穿着漢家女子的羅裙,出來迎接秉常的王后耶律氏,但還是不脫契丹兒女的直爽。身爲王后,耶律氏有着自己的寢宮,但她既然嫁過來了,並沒有在自己的寢殿做個擺設的想法,而是着意親近小了一歲的夫婿。

雖然耶律氏只不過是個宗女,沒有魏王耶律乙辛的推薦,她與契丹皇室的關係也就僅僅沾上一點邊而已,但她現在的身份卻是實打實的帝女,得到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認可和冊封的仁壽公主。

轉進秉常日常起居的偏殿,耶律氏道:“你們都下去吧,我和官家有話說。”

只吩咐了一聲,殿中的宮女內侍立刻都順服地退了出去。

原本在福寧殿中服侍的宮人,都是梁氏所安排,逐日向梁氏通報秉常的日常起居。不過當耶律氏嫁過來之後,沒幾日就找了個藉口杖殺了數名太過“忠勤”的宮女,自此就再沒有人敢於違揹她的吩咐。就連樑太后本人,也不願因細故而與她這位背景深厚的兒媳婦爲敵,只能讓自己安排的人手更加小心地行事。

……

隔着千里橫山,宋夏兩邊都開始了整軍備戰的進程。

只是宋人這一邊,還要提防着北方的契丹——西賊只是邊患,北虜若是來了,大宋則有滅國之危。

所以趙頊每隔數日,就要問着韓岡板甲如何如何,儘管軍器監原本就是逐日上報監中的生產情況,但他還是要問。這也是心急之故。

戰爭迫在眉睫,可戰場雖然在西北,但勝負的關鍵卻有很大一部分放在河北。爲了加快河北禁軍盡數換裝鐵甲的計劃,趙頊已經不止一次催促韓岡,要儘速準備好至少四萬副鐵甲,以便給河北北方的高陽關、定州兩個經略安撫司路的禁軍,補齊不足鐵甲數額——在板甲出來之前,兩路禁軍的鐵甲率也只有五成而已,但這個比例,已經是證明了朝廷有多看重河北防線。無論党項、契丹,有甲的最多四分之一而已,而鐵甲更是不到一成。

不過韓岡不僅僅是甲冑方面的工作要操心。各種兵械、城防用具,都要由軍器監來生產。最近因爲在城外設窯煉焦,焦炭有了,而煤焦油也有不少。如今正在監中的作坊裡看看能不能製成猛火油。當然,更爲重要的還是鍊鐵,他現在正在打報告,要河北或是京東,運送一批鐵礦石過來,而不是過去的生鐵錠。

過去宋廷一直在鼓勵天下軍民發明堪用的軍器,因此而得到的神臂弓,如今已經是宋軍倚仗來壓倒西北二虜的利器。而在韓岡做了判軍器監之後,更加鼓勵監中的發明創造。而且也不再急功近利地偏重軍器,而是更注重對於工具的改進和發明。儘管如今監中工匠們的精力,尚都放在鍛錘和水車、風車上,但韓岡相信,也許再過一段時間之後,就能看到機牀的出現。

“聽說羅兀城又多了一千五的鐵鷂子。”

這段時間,王雱與韓岡來往得越來越多,隔三岔五就來找他說話。王安石的長子一貫的心高氣傲、目無餘子,眼中從無那等庸碌之輩——他的名聲,其實有三成是他惡劣人緣給敗壞的。但對上才智、功業都不輸於他的韓岡,王雱倒是有着惺惺相惜的感覺。只是今天關於橫山的話題,有一半是代替王安石來諮詢。

“加上之前的駐軍,西賊放在羅兀城裡的就足五千馬步軍了。”韓岡咂咂嘴,呵呵笑了起來:“虧他們養得起。”

“養不起也得養。”王雱冷哼一聲,反問道,“難道還敢就此放棄不成?”

“說不定西賊會一路退到興慶府。堅壁清野、誘敵深入,最後來個關門打……”韓岡抿了抿嘴,沒把最後一個字說出來。

“看來玉昆你也不是什麼都敢說嘛……”王雱頓時哈哈大笑,“可惜西賊絕不會這麼大方。他們若是放棄銀夏,官軍正好佔下來。至於興靈,上上下下都沒做好準備,糧秣不及,兵力一時難以調集,怎麼敢過瀚海去。換做是準備克復興靈、剿平西虜的滅國之戰,那時倒是要擔心西賊會這麼做了。”

種諤當年一見羅兀城要棄守,就立刻在橫山中大開殺戒,無定河一帶的大小蕃部少說也給滅了幾十家,再加上圍攻羅兀城時,樑乙埋也同樣爲了獲得了足夠的糧草,而大肆壓榨橫山蕃部。

大戰纔不過過去了四年而已,橫山蕃部的元氣遠遠還沒有到恢復的時候,羅兀城中的守軍,口糧從哪裡來?

種諤敢以鄜延一路爲主力去強取幾年前,可不僅僅是因爲甲堅兵利,遠勝以往。更是因爲党項人在橫山中得到的支援已經遠遠不如過去。

這幾年,羅兀城中的西夏守軍,本身就得依靠山北的銀州、夏州來支持。如今爲了抵禦宋軍,西夏這一個多月來在橫山南北,少說又添了上萬兵馬。只要他們駐紮上半年,就足以將銀夏地區這兩年攢下了一點存糧吃空掉,調來的援軍越多,吃空的就越快。到時候在橫山南麓開戰,党項人甚至得隔着瀚海從興慶府運糧過來,糧食充裕的反而是北攻的宋人。

“只要防着西賊主動來攻,搶了糧食回去。”王雱補充道,“光是糧草不足,都能將西賊逼得退回橫山北麓。”

“緣邊四路無論哪一個城寨,現在肯定都是在小心戒備中。党項人的脾性,西軍上下比誰都清楚。”韓岡笑了笑,“西賊肯定會主動出來的,他們已經習慣做強盜了。給他們當頭棒喝,再乘勢進攻。這樣就算遼人來問,我們也是理直氣壯。”

韓岡如此笑說着,口氣卻是帶着譏諷。王雱聽着搖搖頭,打着西賊,卻還要防着北虜,任誰都覺得氣悶。

“玉昆你現在還反對攻取橫山嗎?”王雱問道。

韓岡笑而不答,他反對攻打橫山的理由從來都不是前線上的問題,遼人何嘗會講道理?去年遼人來爭代北之地,大宋豈是沒理。只是再說下去,又是要爲天子諱了。

“最近的都放在北方,南邊也要小心一點。”

王雱奇怪地問道:“南邊?南邊能有什麼事?這段時間,哪有動靜?”

韓岡仰靠在椅背上,微皺起的雙眉又舒展開。說得也是,已經幾個月過去了,交趾那邊也沒有什麼動靜。多半還是自己聽了蘇緘的話後想得太多,現在的問題還是在西北。

“橫山……”韓岡輕聲念着。

這一次至少有七八成的把握,將其收復。也許攻滅西夏,也就在三四年中了。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下)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款(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二)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上)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上)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九章 君臣(下)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章 鞏州(中)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下)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款(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二)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上)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上)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九章 君臣(下)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章 鞏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