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

王韶已領軍前往香子城。六千熙河軍,以趙隆領選鋒爲先導開路,苗授、王舜臣爲前軍,開始向河州進發。

一日之間,珂諾堡中就只剩王韶留下來的五百守軍。不過今天午後,景思立就該到了,倒也不用擔心珂諾堡的安全問題。

變得空空蕩蕩的珂諾堡安靜了下來,但韓岡還是沒有空閒。

爲了能加快狄道至珂諾的轉運速度,走康樂寨、當川堡的山道,還有河谷道,都被利用了起來。運送糧秣物資的隊伍經過兩條道路,一隊接着一隊抵達珂諾堡,三天之內,就到了五支車隊、馬隊。

點算數目的工作,韓岡有親信的吏員來完成。但他也有必要時不時地去抽查一下這個工作的完成情況。現在珂諾堡要支援的人數是六千,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會增加到兩萬。兩萬將士,加上四千上下的戰馬,都將要依靠珂諾堡來供給他們的需用。

也許今次作戰的難度不及橫山面對的党項人,但換做是隨軍後勤方面的工作,可是十倍於當初的羅兀城了。

韓岡走過在倉囤區。看着下面的小吏拿着鐵釺插進糧袋中,抽出中心部位的,檢查袋中的糧食是否完好,有無黴變。

“損耗了多少?”韓岡拿着隨車而來的出庫單問道。總計十六車,出庫有兩百四十石,比起在通途大道上能裝五六千斤的太平車來,一車只能裝一千多斤的分量,實在是少了一點。但蕃區的道路不可能跟正式的官道相比,能超過千斤的運載量,還是韓岡讓人將車輛都換了寬幅的車輪後的結果。

“這是從洮水邊過來的,袋數都是清點過了,沒有什麼損耗。”小吏回答着,將清點後的單據簽名畫押後遞給韓岡,“如今人馬食用與押運的糧秣分裝,也沒人敢像過去那般在路上犯事。”

過去運送軍糧,都是送一路,吃一路,根本不分。甚至有的民夫會爲了運送時輕鬆一點,故意在路上傾倒一批,然後說路上給牲畜吃掉了。現在將兩邊分開來,又是一程轉過一程的運送,道路上的無謂消耗減少了許多。

只是另一方面,由於兵站設立後,要駐防道路的兵力增加,他們的消耗則多於過往,一進一出,其實又抵消了不少。但畢竟兵站制度對後勤方面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蔡延慶,還是沈括,到現在爲止都沒有對此要有改動的想法。

而韓岡在實際主持後勤轉運的事務後,其實也對之前的隨軍轉運使的工作方式感到很驚訝。過去的隨軍轉運使,是字面意義上的隨軍,大半時間跟着主帥走。從後方組織押運糧秣的工作,都是交由民夫出發地的州縣官。然後到了軍中後,再由隨軍轉運使分派。如果路途過於遙遠,那糧草就會先送到大軍出陣前的駐屯地,再由隨軍轉運使親自領人去接應。有許多時候,他們甚至就相當於一個押糧官。

韓岡即便對軍中後勤再不瞭解,也不會認爲後勤主管的工作會是押糧官這麼簡單,何況他在幾個經略司、安撫司中也經歷了許多,後勤上的弊端也看得很清楚——後世物流發達,在運輸路線上設立轉運點的必要,韓岡多多少少心中還有點數。

隨車而來的不僅僅是沉重壓車的糧草,還有後方帶來的消息。

蔡延慶坐鎮隴西城,王厚被他點名過來打下手。有王厚配合,秦鳳轉運司對熙河的支援工作,也變得井井有條。另一方面,沈括在接手了隨軍轉運之職後,並沒有立刻燒上幾把火,僅僅是提拔了兩名辦事得力的小吏。

該怎麼說呢……這應該算是很聰明的手段。在韓岡本人還在同任一職的情況下,若是沈括恣妄威福,來什麼下馬威,韓岡是絕不會坐視。但提拔兩個辦事得力的小吏,卻沒人能干涉。這樣的一步步地扎穩根基,也就是爲日後在熙河的久任打下基礎。即便戰事結束後他不能在熙河任職,但沈括的這一番表現,也照樣能算是中規中矩。這邊的戰事功成,必然不會少得了他的一份功勞。

會做人的聰明人,而且還識時務。韓岡放下了點心來。就算還有點小動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韓岡很有興趣跟沈括見個面,只是他現在還是無暇分身。

王韶已經出兵,後面的糧秣運輸也要及時跟上去,從珂諾堡到香子城依然還是河谷道,可以走馬車。而從香子城【今甘肅和政】到河州城【今甘肅臨夏】,中間還要翻越一座山,尚幸並不高峻,獨輪車也照樣能夠送糧過去。

“看起來要在香子城多放上兩營轉運糧草的民夫了。”韓岡想着究竟從哪裡抽調人手比較合適。

到了午後,景思立在預定時間中率部抵達珂諾堡,剛剛清靜下來的寨堡中,一下又多了五千兵馬。

聽說王韶昨日就已經出發,景思立似是諷刺地說道:“王經略動作好快!追都追不上。”

“木徵就在河州等着。經略當然走得要快一點。”

“還有糧食上的問題吧?”

“都監大可放心。廟算不勝,如何敢出陣。糧草供給,可是廟算中第一個要計算的。”

韓岡對後勤壓力並不擔心。經過一個冬天的搶運,熙河路的存糧大概能給三萬大軍使用到四月底。而五月初,就是麥收的時節。只要蔡延慶能在四月底之前,給補充隴西城補充上三五萬石的糧草,便不會造成斷糧。王韶雖說提前出兵,但其實消耗並沒有增加多少。有整整一個半月的時間,補充二三十萬石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且以今年熙河路預期的收穫,更足以將眼下的三萬大軍,維持到九月以後。

“都監在珂諾堡中休整一夜,就可以上路追上去了。不待都監的主力抵達,經略也不會貿然跟蕃人決戰。不過經略留信下來,還請都監在珂諾堡中,留下步騎各一個指揮,以助守後路糧道。”

……

王舜臣馭馬領軍,在山道上疾速前行。

流經香子城、珂諾堡的河流是洮水支流的大夏山水,而河州城則是位於離水【今大夏河】之濱,洮水和離水都是黃河的支流,王舜臣所部正要翻越就是兩條黃河支流之間的分水嶺。

這道分水嶺南坡陡峭,上山的道路要曲曲折折地繞上兩個回彎。可北坡平緩得很,翻過這座山口,下面就是一路緩坡。

就在山道邊,幾處吐蕃人設立的堡壘上,有着火燎過後的黑色痕跡。夯土的牆體上還能看到歷歷箭痕,尤其是靠着路邊的幾面牆,被神臂弓射上去的箭矢密密麻麻地排滿了一片,如同毛蟲身上的毒毛一般密集。

“趙隆看來是拼了命了。”

一夜將道路上的據點給拔出,熙河選鋒表現出來的實力,並不比前廣銳將校稍差。

剛剛騎馬上了山口,尚未來得及遠眺北方風土,一名騎兵就趕過來向王舜臣彙報,“都巡,吐蕃人正在攻打選鋒軍,還請都監速去支援。”

不用這名哨探多說,王舜臣就已經看見了千多名吐蕃騎兵,正攻擊只有他們一半不到的大宋官軍隊伍。

“立起我的將旗,擊鼓,準備作戰!”

王舜臣不怕對手多,只怕對手不來。幾句話下了命令,他所率領的前軍就已經在坡道上列陣。

鼓聲傳遞去了下方的戰場,交戰中的宋軍和蕃人一時緩下了手腳。

同時擡頭仰望,一彪宋軍戰士,正從坡道上下來。對手的援軍突至,令吐蕃人士氣沮喪,而下山的緩坡也幫了宋軍的一個大忙。

王舜臣讓麾下的士卒橫隊站在坡頂,一邊向下射擊,一邊緩步向下。山坡多樹,吐蕃人騎着馬不便進入林中。只是留在坡道上,就會被宋軍用弩箭盡數攢射。

見勢不妙,在號角聲中,千餘名吐蕃騎兵徐徐而退。重新恢復平靜的坡道上,受傷的士兵和戰馬被留在了戰場上,就像退潮後的沙灘上的貝類,孤零零的好不可憐。

讓人收拾戰場上的傷員,王舜臣見到了趙隆。王韶身邊率領選鋒的親信將領,正坐在路邊喘氣。他身上的甲冑都有着各處箭創,胸口的護心鏡也凹下去一塊。胯下的坐騎,不再是昨天看到的那匹黑馬。

“怎麼打的這麼厲害?”

“蕃人連吃奶的氣力都拿出來了,我們扎個營都難。”

趙隆這一天也是拼了命,連他這個主將一天來,也就現在纔有機會坐下來喘口氣。他們這些先頭部隊,自下了山之後,仗着各個戰力精悍,一味猛衝硬打,擊破敵軍的攻擊有三四次,但自軍傷亡率也變得很高。

“早知道就換個手段了。”趙隆爲自己人的傷亡嘆着。

“不要說廢話了。一開始不就知道木徵會給我們來個下馬威嗎?”

站在山口上,王舜臣遠眺極遠處的吐蕃人。青蔥嫩綠的山嶺下,帳幕連天接地,填滿了離水兩岸。

“有五萬嗎?”趙隆低聲問着。

“看起來只多不少!”

“看來木徵有足夠的兵力來抄截我們的後路了。喂”他叫着王舜臣,“你說木徵會抄那條道?”

“多半是珂諾堡吧……不是說蕃人挖了好幾條暗道嗎?他們肯定不知道我們已經都給找出來了。”這時候,又是一堆蕃軍騎兵攻來,看着吐蕃人在山坡下啊耀武揚威,王舜臣冷眼看着他們一下,“等王經略到了就會有他們的好看了,那纔是真正的決戰。”

在趙隆所率的選鋒軍中,已經找不到是誰對河州蕃軍射出的第一箭。但當王韶和高遵裕率主力抵達離水之後,河州決戰的最終戲碼,也終於上演到正章。

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下)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風(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百零九章 僞帝(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
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下)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風(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百零九章 僞帝(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