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基點

人類的生存底線,不會照顧我們的期盼。

人類的生存期限,不會安慰我們的祈願。

——這是我投入宏觀思考的起點。我的身後,站着一大批古生物學家、古地質學家。遠處,還站着不少以“末日”、“大劫”、“滅絕”、“洪水”爲話題的宗教人士。

唯一的希望,是在地球上留下人類曾經生存過的痕跡。但地球的壽命,也岌岌可危。

當然也可以在太空間留下一些印記,但這又是太細微、太瑣屑的玩鬧。現在最有幻想能力的人已把目光投向火星、木星、天王星……但那只是太陽系裡的行星,而在銀河系裡,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就多達一千億顆。更讓人無法想象的是,在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也必須以千億來計算。

但是,即便從整個宇宙着眼,也已經不夠。科學家霍金說,今後我們應該把“宇宙”一詞的英文拼寫universe的第一個字母u大寫,因爲我們所說的是特定的一個宇宙,而宇宙有很多個。而且,不同的宇宙還會平行、交叉、互融。我們平日發現的很多不可解奇蹟,很可能是另一個潛在的宇宙在起作用。

——這是我投入宏觀思考的背景。我的身後,站着一大批天體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家。

“黑洞”、“蟲洞”、“穿越”、“糾纏”、“倒逆”……這些在日常生活最普通的用語,指向着人類不可破解的宇宙奧秘。一旦破解,人類有可能會失去最後一絲生活的勇氣。

人類極其可憐,只能用虛假來掩飾真實,用宏大來掩飾渺小,用永恆來掩飾速朽,用教條來掩飾無語,用輸贏來掩飾共亡。

其實,越是“自大”的地方,越是“自小”的死穴。例如,天文學家們接收到幾億光年的信號了,那真該“自大”一番。這是因爲,一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走一年的距離,已經遙遠得不可想象,如果再擴大幾億倍,那是什麼概念?但是,當我們“丈量”了這麼一個距離,地球並沒有擴大,它在這麼一個距離中間,即便是成語所說的“微如草芥”也是極度誇大了。

連地球也這麼微不足道,那麼,人呢?

我們所說的大、小、遠、近,都還只是地球上的概念。其實,一切都是相對,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結構高度相似。也就是說,我們摘下一片草葉,很可能抖落了一大堆“太陽系”;而我們現在所認知的“銀河系”,則可能是另一個空間中小鳥羽毛間的塵埃。

說草葉,說塵埃,也只是以我們自己習慣的基準在作比喻。其實不存在這種基準,只有那萬古旋流的無形無態,無邊無際。瞬息之間,能讓一切都歸於洪荒。

瞬息之間,歸於洪荒。這就產生了人類的“第一生態原理”。

那麼,脆弱的人類該怎麼辦呢?這就出現了“第二生態原理”。

人類是一個密集的羣體,極易因驚嚇而敏感,因敏感而傳染,爆發羣體性的心理災難。因此,一切智者爲了避免人們被“瞬息之間,歸於洪荒”的事實所驚嚇,都心照不宣,實施適度的羣體性隱瞞和轉移。

這就像對一個朝不保夕的病人,不讓他看太準確的病情報告,而把他的注意力引向窗外的白雲,雲下的遠山,山間的寒林,林下的人影。

這是人類無奈而又機智的自我保護,合情合理,無可厚非。世間的種種藍圖、綱領、宣講、競爭、遊戲、賭博,皆由此而生。

讓人們在忙碌中忘記太空劫難,在奮鬥中轉移天文恐懼,在歡樂中淡化悲劇認知,在比賽中分散毀滅預感……

於是形成了“第二生態原理”,那就是:爲了阻擋集體恐慌,允許心理轉移。

人類的自我保護,當然是出於生存本能。按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更換一種超越人類的宏觀目光,那麼,人類是否值得自保?

這種超越人類的宏觀目光,是一種宇宙大審判,我們也可以擬人化地稱之爲“上帝的目光”、“梵天的目光”、“如來的目光”。在這些神聖目光的審覈下,人類該不該繼續存在?

換一種簡單的問法:在地球上無數的生物品類中,人類是不是特別優秀?

答案是肯定的:人類特別優秀。

優秀在何處?這就靠近了人類的“第三生態原理”。

不管宇宙多麼浩瀚,生物多麼繁茂,迄今爲止,可以斷言人類具備一系列其他物種所沒有的獨特優勢。

如果要講清楚這些優勢,幾年的課程也不夠,成架的著作也不夠。我在這裡只概括出最簡明的三項,那就是“善良天性”、“自塑天性”和“審美天性”。

下分述之——

其他物種所沒有的首項優勢,是人類具有善良的天性。

人們有時也會描摹其他物種的“善良”,其實都是“擬人化”的想象和移情。“擬”的是人,只有人才會產生髮自內心的善良。

其他物種所沒有的另項優勢,是人類具有自塑天性。

人類的自塑是一種主動行爲。先是由環境的變化而推動,被動地改變自身,然後就漸漸主動,發明工具,施行教學,鍛鑄品格,崇尚優秀,把人類羣體自塑得日新月異。相比之下,其他物種雖然也有進化,卻遲緩得多。

其他物種所沒有的又一項優勢,是人類具有審美天性。

人類是迄今唯一懂美、愛美、創美的生物羣體。而且,美的標準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全人類組成了美的默契、美的凝聚。這使人類生活產生了一種着魔般的吸附力量。

更重要的是,人類本身就集中了美的最高形態,從男性到女性,從形體到表情,從內在到外在,互相輝映,構成了無與倫比的美的交響。

——正是這幾大優勢,使人類成了宇宙間的珍貴精靈,值得自愛、自重、自衛、自保。

這就是“第三生態原理”。

但是,即使具有如此優勢,人類還是難於自保,還會遇到一系列劫難。

劫難中,有的是天文劫難,有的是人文劫難。天文劫難來自宇宙,人文劫難來自自身。

這中間,值得我們警惕的是人文劫難。它在天文劫難尚未抵達之時已經使人類狼狽不堪,而如果天文劫難真的光臨,它更會亂中添亂,使人類的句號畫得非常難看。

這會讓我們心有不甘,因爲如此優秀的人類即使面臨結束,也應該享受一種輝煌的終點。而在終點之前,還應該鋪就一條敞亮的大道。

如果這一切都沒有了,那麼,人類的生存基點就會變得十分黯淡。

因此,我們修行的重要目標,是減少和排解人文劫難。

正覺的種子引言我在哪裡引言財之惑正覺的種子因空而大正覺的種子引言大道巍峨難在不惑問道魏晉天理良知問道魏晉難在不惑位之惑引言羣山問禪難在不惑引言潮之惑終極之惑天地元氣難在不惑天理良知潮之惑名之惑名之惑終極之惑名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終極之惑天理良知我在哪裡引言仇之惑生存基點財之惑財之惑名之惑大道巍峨參拜佛門仇之惑位之惑引言參拜佛門終極之惑相信善良難在不惑天地元氣本爲一體位之惑位之惑難在不惑天理良知參拜佛門相信善良引言天地元氣天地元氣問道魏晉因空而大天理良知羣山問禪本爲一體引言終極之惑正覺的種子大道巍峨正覺的種子財之惑位之惑正覺的種子仇之惑名之惑仇之惑參拜佛門相信善良日常心態正覺的種子相信善良終極之惑終極之惑本爲一體天地元氣終極之惑大道巍峨仇之惑大道巍峨引言天理良知天地元氣因空而大難在不惑
正覺的種子引言我在哪裡引言財之惑正覺的種子因空而大正覺的種子引言大道巍峨難在不惑問道魏晉天理良知問道魏晉難在不惑位之惑引言羣山問禪難在不惑引言潮之惑終極之惑天地元氣難在不惑天理良知潮之惑名之惑名之惑終極之惑名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終極之惑天理良知我在哪裡引言仇之惑生存基點財之惑財之惑名之惑大道巍峨參拜佛門仇之惑位之惑引言參拜佛門終極之惑相信善良難在不惑天地元氣本爲一體位之惑位之惑難在不惑天理良知參拜佛門相信善良引言天地元氣天地元氣問道魏晉因空而大天理良知羣山問禪本爲一體引言終極之惑正覺的種子大道巍峨正覺的種子財之惑位之惑正覺的種子仇之惑名之惑仇之惑參拜佛門相信善良日常心態正覺的種子相信善良終極之惑終極之惑本爲一體天地元氣終極之惑大道巍峨仇之惑大道巍峨引言天理良知天地元氣因空而大難在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