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再戰再捷
西路進攻華亭的是李延年的第二軍,進攻的對手是日軍第十八師團。如果說中路羅店還算是勢軍力敵,那麼西路就是以卵擊石。沒有大型榴彈炮,沒有坦克,只有不到一百門75mm山炮。除此之外就是第二軍三個師三萬多人三萬條步槍。進攻以第十二師團留守人員在日本久留米重組的全新師團,很有點自不量力,日軍第十八師團,轄步兵第23旅團(步兵第55、56聯隊)、步兵第35旅團(步兵第114、124聯隊),野炮兵第18聯隊及山炮兵第18聯隊,騎兵18聯隊擁有十六輛92式坦克和十二輛機關槍車。總人數二萬五千八百人,即使沒有海上艦艇的協助,處於防守方,可謂穩如泰山。
李延年,字吉甫,山東樂安人,黃埔一期生,他的第二軍,是在對中央蘇區紅軍的圍剿中成長起來的一支部隊,紅軍長征後,它一直在浙西剿匪,與裝備落後的散兵遊勇相比,他們的裝備算是好到了極點,與日本人全新裝備的師團相比,他們就成了當年的太平天國。第九師是第二軍的起家部隊,爲整編後的德械師,師長鄭作民,其它兩個師還是整備師,特別是獨立第六旅,僅有兩千來人,機關槍都不多一把。
用它們去跟十八師團對陣,而且打的是主攻,楊遇春認爲,只要不全軍覆沒,就算是燒了高香。對於這個軍的三個師長,楊遇春做過了解,和他們的軍長一樣,都是黃埔一期生,鄭作民猛,甘麗初精,李玉堂滑。這場戰鬥,如果能夠有所收穫,只能看甘麗初。
對於整個這一次左路作戰,楊遇春把自己定位爲旁觀者,看熱鬧者。從心底裡來說,他希望這一次大敗,因爲只有大敗纔有可能重新考慮他的意見,否則他又成爲一個閒人。他對自己的這種想法覺得很可恥,作爲國民革命軍的一員,居然會因爲一時之爭而希望自己一萬失敗,真是不應該。但是如果這一次不敗,還繼續採用這種不對稱的進攻方法與日軍周旋,將來吃虧只有更大。
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第分鐘都有參謀人員把前線的戰況送進來。三路進攻的時間基本一致,進攻的方法也相差不大,炮兵開路,步兵衝鋒!只是西路沒有坦克,炮聲一停鄭作民就帶着部隊衝了上去。
怎麼樣衝上去,就怎麼樣退回來。日本人的火力太猛,二十分鐘的炮擊,並沒有對第十八師團造成太大的損失,相對而言,他們的工事修得比十二師團還要好!
鄭作民部退回來後,第二輪的炮擊開始了,又是第二輪的衝鋒,又被打了回來。
然後是第三次。
三次炮擊結合衝鋒,伎倆不過如此,到是把炮彈打得精光。第十二師團師團長牛島貞雄對命令步兵第114聯隊和騎兵18聯隊,在炮兵第18聯隊的炮擊下,展開反攻。
鄭作民在只有簡單的防禦工事的情況下,組織戰士奮勇抵禦。用血肉之軀與敵人的坦克進行搏鬥,誓死不退一步。
第九師五十二團團長竇長清,陝西省興平縣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他從三次衝鋒三次受挫已經預計到
敵人很快就要出現反撲,要求戰士迅速挖出簡易散兵坑,準備阻擊。
剛剛把散兵坑挖好,日本人的炮彈就到了,慘烈的爆炸結束後,第九師建制最爲完整的就是五十二團。
硝煙沒有散盡,十六輛92式坦克已經出現在視線之中。
“火箭彈,火箭彈!”竇長清叫道。
聽到竇長清的叫聲,亂噪噪的部隊才發現危機的又一次降臨,帶着火箭筒的士兵迅速來到最前沿的散兵坑裡。
坦克的屁股冒着黑煙,頭頂冒出火舌,子彈打在散兵坑,壓得戰士們擡不起頭來。
坦克越來越近,一條火龍從散兵坑裡射出,擊中在坦克正面,接下來就是轟然一聲巨響,一輛坦克停下了前進的步伐。
十八師團騎兵聯隊的戰車,從來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東西會是無敵戰車的剋星,在他們的面前既沒有平射炮,也沒有高射機槍,更沒有看到對方的士兵摟着炸藥包在坦克前奔跑。一直到死也沒有發現,是從什麼地方射出來的炮彈。
三分鐘,扭轉乾坤的三分鐘,三分鐘結束,對方十六輛坦克全部趴在原地,無法動彈,有兩輛,還冒出了熊熊大火。
看到驚惶失措的步兵第114聯隊,竇長清高叫一聲:“衝到敵人坦克面前,用敵人的坦克爲掩體,打。”
在一片開闊地上,先佔據掩體,與完全暴露在對方面前,差別是很大的,五十二團的營連排長都看到了這個便宜,作爲掩體,敵人的坦克比自己的散兵坑好好得太多。
所有的士兵都騰身而起,向敵人衝去。
步兵第114聯隊的士兵們端着步槍,也朝五十二團的戰士們迎來,一些日軍一邊走一邊把槍裡的子彈卸出,他們認爲這場白刃戰已經不可避免。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軍隊並沒有跟他們打白刃戰的打算,而是迅速搶佔坦克作爲掩體,在坦克車上架起機槍,掃射起來。
日本人大罵,然後死去,步兵第114聯隊只有十七個人逃回,其它人全部死在這次大逆轉上。
看到前方發生逆轉的第十八師團師團長牛島貞雄對命令 炮兵第18聯隊和野炮18聯隊對中國軍隊佔領的坦克陣地進行炮擊。
看到密集的炮火,竇長清高叫撤退,這時,一顆炮彈正打在竇長清身上。竇團長英勇殉國,年僅三十三歲。
日軍124聯隊,隨之掩殺。中國軍隊一路狂逃,直到見到一條戰壕出現在自己面前,93師的弟兄們正在向他們招手,他們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
在第9師與第十八師團進行決戰時,甘麗初已經預計到後果,因此帶領全師在距離前沿一公里的地方,設下了防線,一條巨大的戰壕。
甘麗初是廣西容縣人,兩廣事變後,他返回廣西過年,在南寧,見到了同學張雪中。張雪中談起佛崗一戰中廣東一方反採取的守勢,一條戰壕讓他的炮陣無功而返,最後還全旅被俘,這條戰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酒桌上對甘麗初說,鄭八卦認爲,現代戰爭,先守後攻,《孫子》曰:十
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這句話不僅適於古代,更適合於現在。沒有五倍以上的實力,不要試圖去攻擊對方,即使實力只有對方的一半,堅守就是勝利。
因此他首先就是設下守陣,而不是主動進攻。
追趕第9師殘部而來的日軍124聯隊,高叫着,呼喊着,摟着跟他們的身高一樣長的三八步槍,越來越近。他們沒有想到,就在不遠處,一個93師,已經等待着他們。
二百米,一百米,五十米,打!甘麗初一聲令下,全師集中所有的伯陵手炮和機槍步槍,同一時間打了出去。
九十三師的陣前,頓時黑了一片。時間只延續了三分鐘,日軍124聯隊已經沒有一個活人。甘麗初讓人去打掃戰場,找一找有沒有聯隊旗。
點上一隻香菸,享受勝利的喜悅。一團的一個戰士,終於找到了日軍124聯隊的聯隊長,在聯隊長的屍體上,找到了一個皮包,打開皮包,裡面正是124聯隊的菊花聯隊旗,就在打掃戰場的士兵興高彩烈的走回戰壕時,甘麗初突然想起了什麼,大叫一聲:“快撤,離開戰壕。”
在戰壕裡甘麗初身邊的戰士,無論是坐着的還是站着的,都聽到了他的叫聲,全部站起來往後面跑去,剛跑出不到兩百米,敵人的第一波炮擊已經落在戰壕裡,在敵人屍體堆裡打掃戰場的士兵立即趴在地上,幾個聰明的戰士還一把拉起幾條日本人的屍體,也不管長短,壓在自己的身上。
拿着124聯隊菊花聯隊旗的戰士,是從江西招的老兵。他一看自己陣地戰士們飛逃的身影,就已經知道敵人的炮擊開始了,拖起幾條日本屍體,壘成一道人牆,然後把自己擠在人牆下,拖起另一具屍體放在自己的另一邊再把人牆最上面一條屍體翻下,壓在自己的身上。
炮彈落在他的身邊,身上的身邊的屍體每一次震動,他都知道是彈片打進了屍體,正在他謝謝這些死日本佬時,突然感到小腿一痛。中了一塊彈片。他氣得大罵:“奶奶個娘,這些狗日的日本人不夠長。”
炮擊終於停止了,翻開日本人的屍體,坐了起來,看着流血的小腿,咬着牙根把小腿上的的彈片扯了出來,從衣服小包裡拿出配發的生生再造丸,咬碎,連口水一起塗在傷口上,在日本人的屍體上找到急救包,把小腿包紮了起來。
“老表,還活着嗎?”遠處傳來叫喊聲。
江西老兵知道這是叫自己,回了一聲:“小腿中了一塊彈片,離死還遠得很。”
身邊看了看,小皮包還在,聯隊旗露出一點金色的流蘇,呵呵,有這個東西,一塊勳章是跑不掉了。
這一次炮擊,雖然甘麗初見機得早,但是總有那麼一些戰士,喜歡玩點性格,不願意連滾帶趴的跑得難看,於是在敵人的炮火中成了烈士。但是區區七八十人的傷亡,與整整一個聯隊的戰果比起來,又算得什麼。
看到九十三師交上來的聯隊旗,顧祝同高興的大叫:“大捷大捷!”至於第九師死得還剩多少,可以直接忽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