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雞飛蛋打

bookmark



第一三一章 雞飛蛋打

馮達飛陪着陳銘樞來到合浦縣常樂鎮,並沒有見到趙元喜,反而接到桂西軍區的通知,讓他接任桂西軍區一軍二師師長職務。至於趙元喜,已經脫黨離職。

聽到這個消息的馮達飛大吃一驚,卻讓一同到達的陳銘樞大喜過望,由馮達飛出任對方主帥,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經過了解,二師政委李福成才結結巴巴把事情說了出來。

趙元喜收了小妾張小思,在靈山大牢裡把岳丈老子張連屏放了出來。誰知岳丈不僅不感謝他,還跳腳大罵,說共產黨只能一夫一妻,堅決杜絕一夫多妻這種封建行爲,並把趙元喜的行爲作爲腐敗典型向桂西政府彙報。認爲趙元喜不是一個合格的黨員,更不是標準的一個革命軍人和革命幹部,就是一個地痞無賴加土匪。張連屏的目的很簡單,要製造輿論,通過組織的力量,逼迫趙元喜跟譚晶晶離婚,把他的女兒張小思樹爲正房。看到報告,韋拔羣也很爲難,讓李明瑞告訴趙元喜,要他自己妥善解決。

趙元喜的解決方式很簡單,也很瀟灑,中國人一慣三妻四妾,不讓娶小老婆的只是共產黨而已,大了不起不當這個共產黨,不做這個師長,到什麼地方不是生活,到什麼地方不是過日子,大男人最主要的是不讓自己的女人和家人受委屈。不顧李福成的勸說,更不參照歐文達假離婚的計策,把部隊交給李福成,拍拍屁股,帶着張小思走人。張連屏沒想到自己家這個女婿的脾氣竟一大如斯,機關算盡,蛋打雞飛,氣得暈倒,成了靈山一大笑柄。

偵察營長韋勝全和新任參謀陳江卻對趙元喜的舉動大爲讚賞,也跟着他脫下了軍裝,一起走人。四人騎馬連夜趕到橫縣,把馬賣掉,換成去往香港的船票,等到桂西軍區發覺,人已經到了九龍碼頭。

當天的桂商報就發出了號外:《掛印而去關夫子,衝冠一怒爲紅顏》,對趙元喜的所作所爲大加評論,認爲此舉唯有三國時關羽關雲長掛印去曹和吳三桂爲了陳圓圓引清兵入關的事蹟能與其鼎足爲三。第二天的羊城報的報道更是對趙元喜的岳父老子大加讚賞,出了一篇文章題爲:《岳丈衝冠一怒,合浦轉危爲安》。中央日報着眼點大不一樣,認爲《趙元喜負氣出走,桂西軍自毀長城》。中央一級的態度,最能得到同是中央一級的中共臨時中央委員會的認同,盧福坦同志認爲,桂西政府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十分欠妥,趙元喜作爲桂西第一大將,出道以來,從無敗跡,確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將領,桂西的正確處理方式應該是維持趙元喜與譚晶晶的婚姻,而張小思則應該作爲生活服務員的工作身份出現。陳維政這才知道,原來中央一級的生活服務員,都是用來睡的。

譚晶晶在趙元喜大軍東進時,就跟母親來到了香港待產,她的預產期是十月底,來到香港就住在黃采薇家,抵達當天,正好黃采薇生下長子陳明。沒幾天,趙元喜就跟着屁股來到了香港。

讓陳維政大跌眼鏡的是譚晶晶不僅對張小思沒有絲毫意見,反而象個大姐姐一樣,熱情歡迎,真心款待。對這個年頭的女性

,陳維政表示看不懂,向躺在產牀上的黃采薇請教。黃采薇說,這就是婦德,對於丈夫娶回來的小老婆,哪怕心中再吃味,也必須熱情接待,不然就是七出之罪。對於陳維政的不理解,黃采薇笑了,說還擔心陳維政會給自己帶幾個妹妹回來,現在看來陳維政對這件事比自己還要反感,太讓人放心了。陳維政告訴黃采薇,自己是忠實的一夫一妻制奉行者,沒有那麼多的業餘愛好。黃采薇一臉滿足的開玩笑說,好東西要與人一起分享,這麼優秀的老公一個人霸佔,自己的罪過太大了!

張小思一到半山的別墅,立即接手了這裡的管家工作,伺候一個產婦,一個孕婦,難得小小年紀,樣樣順手,讓本來對她意見最大的譚晶晶母親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小妾不錯,趙元喜有眼水。

陳維政對趙元喜的到來,高興得不得了,當天晚上把莫圓從學校找了回來,喝酒,對於趙元喜的兩個隨從,陳維政的安排是,立即坐船到海防,從海防過東興,進入韋林的部隊,韋勝全接替黃中陽的特戰大隊大隊長職務,黃中陽改任欽州專區專員、警備司令部司令。陳江繼續他的工兵專業,在安北地區組建第一支專業工兵團,當務之急是打通高平同登廣寧的道路。趙元喜問陳維政:爲什麼讓他們去安北而不是去桂西,這些都難得的人才。陳維政大笑,說:“人才?過段時間你也去,你不在桂西,正好去安北做司令。”

趙元喜的說:“高雷州的情況如何?不會因爲我的離開出現變數吧?”

“變數很大,不單純是你的原因,我估計桂系拿不下來。”陳維政說:“陳銘樞的出現,說明福建與廣東已經取得諒解,在近段時間裡會相安無事,就算之前鎮守汕頭提防福建十九路軍的李楊敬全軍不能全部抽到西邊來,旗下黃廷煥師黃質文師隨便過來一個還是可能的。獨立第二師師長張瑞貴肯定會增援西邊的香翰屏,只要他們有這兩個師來到高雷專區,夏威想拿下高雷就不那麼容易。最主要是你的離去,變數太大,如果你在,從合浦山口東出廉江,雷州徐聞可望風而下。以你的二師,力拒粵軍的援軍也不是不可能。現在,馮達飛接任你的位子,他與廣東諸人關係非淺,能夠保住合浦靈山已經算是不錯,再進一步完全不可能。”

莫圓也說,因爲陳樹鬆登門道歉,有道是動手不打笑臉人,莫方一軍就不好意思前來撕殺。到是韋林的部隊已經進入欽縣,欽縣守敵望風而逃。

趙元喜知道了這幾天他離開後的新情況,山口以西的廣東土地,已經全部落於桂西和安北的手裡,只有高雷地區夏威還和巫劍雄對峙,如果廣東強援趕到,夏威唯有撤退一途。在桂系撤回之後,這次戰役自然就算告一段落,陳維政想要再起風波,也只能等下一次機會。想了想,問道:“之前桂系答應劃給桂西的龍州向都等土地,因爲不能向東發展自然也不會如願贈送給桂西,如此一來,欽廉地區與桂西仍然是分爲兩個部分,而且分屬於安北和桂西,如何加以管理,還需要考慮。”

陳維政說:“欽縣設欽州專區,下轄防城、東興、欽州三縣。東部成立北海

專區,下轄合浦、浦北、靈山。欽州專區屬於安北,以後你就去太原,鎮守安北。儘可能快吃下安南的廣寧省,就能夠與欽州北海聯成一片。不過不要急,在香港等晶晶生完孩子,過完年,再去。”

趙元喜說:“過完年再去,會不會耽誤事?”

“什麼天大的事,也比不了生孩子大。今年打不下來的地盤,明年接着打,今年做不完的事,明年接着做,有誰能夠把今年應該生的孩子推遲到明年生?”陳維政說。

趙元喜嘿嘿笑了起來,大哥說話就是有水平。

桂系果然停戰,戰果分配完畢,一切如陳維政所料,唯一讓陳維政沒有想到的是陳銘樞,這個廣東跛腳佬搖身一變成了廣西跛腳佬,不再返回南京,也不回福建,留在公館一地辦公學,修水利,建工廠,搞得風風火火。不理陳濟棠,也不理李濟深,更不理蔣介石。陳濟棠讓人給他帶話,把廉江和雷州一起給他管理,建立廣東省廉州區。陳銘樞告訴來人,合浦與廉江雷州分屬兩省,如果要建立廉州區,只能是廣西廉州區,陳濟棠知道自己收回欽廉的如意算盤被識破,只好作罷。

馮達飛問陳維政下一步怎麼辦,陳維政告訴他,把北海收回來,把在北海橫行霸道,控制北海海關、稅收和精神文化的洋人全部殺掉。馮達飛向桂西黨委請示,桂西黨委上報中央臨委,中央臨委擔心此舉會引起友邦驚詫,沒有批准。消息傳來,陳維政長嘆一聲,說:讓受西方理論影響的人來反對西方人,自己幼稚了!

清晨,陳維政走在太平山的登山道上,走得有氣無力,一個老者,身穿一件普通的夏布短裝,從他身邊超過,看了他一眼,說:後生,晨運就要有晨運的朝氣,如果沒有這份朝氣,不如回家睡覺。陳維政一聽,抖擻精神,跟着老者一走上太平山頂。

站在山頂,前看南海,後看維多利亞灣,海風吹來,身上的汗水隨風而去。之前一起上山的老者把他拉去喝茶,過去一看,山頂的茶寮很簡陋,清水泡茶而已,沒有茶點,更沒有其它講究。老者說:“富則以茶當水,窮則以水當茶,實則一樣。”問陳維政爲何一臉愁容,年紀輕輕有什麼想不開,說出來,即使不能拿出什麼有效意見,就當是一個傾訴對象好了。

陳維政笑了,告訴老者,桂粵大戰,如此收場,不知道下一步會往何處走。

老者笑着看了陳維政一眼,說:“伯南身殘,粵地遲早內亂,有外敵入侵,內部尚能團結一致對外,若外敵盡去,內亂自起。香翰屏、李揚敬、林翼中、餘漢謀、陳維周,無一不是易與之輩。就算陳銘樞甘願退居田舍,只要李任潮振臂一呼,有土匪張、薛老虎、高佬蔡、馬騮鼐在一邊鼓勁,陳伯南朝不保夕。廣東是急不來的!不如放一放,早則半年,遲則一年,南粵自然生變。所謂欲速則不達,年輕人力戒。”言畢飄然而去。

陳維政豁然開朗,痛飲一杯,臨走時,才知道,老者並未買單,陳維政去買單時,聽到收錢的人說:陳競存這老混混今天又哄得一個後生買單,才知道,這位前輩高人竟是一時之傑陳炯明。

(本章完)

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三章 廟嶺烏龍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四章 血濃於水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四章 雛鷹展翼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二章 吳福前線第一三四章 法軍入滇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二章 吳福前線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四章 春到龍遊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三一章 曲阜祭孔第五卷 征途_第二○九章 雪中送碳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二章 大型機羣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五章 誰是智者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四章 川江水流第○六二章 超級混混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三章 全新空軍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六章 最後一擊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五章 邕江落日第一三八章 攻其不備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八章 三機鬧春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七章 國崎支隊第五卷 征途_第二○六章 閒談貴州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四章 六車軍需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九章 盤點戰力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四章 好色妖孽關於陳維政其人其事第○○一章 再見天日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二章 廬江奪車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四章 獨秀黃昏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九章 青春美女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五章 紀錄歷史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章 魂歸三晉第○二七章 上兵伐謀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三章 黃海魚生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四章 晉北晉南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七章 將軍末路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二章 分省管理第○九八章 新聞火暴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五章 飛炸臺灣第五卷 征途_第二○九章 雪中送碳第○九六章 子彈參假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九章 武士窮途第○七五章 組織談話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七章 革命女性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八章 欺負新兵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三章 如血殘陽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九章 酗酒嫖妓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九章 撞沉重巡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八章 病急投醫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二章 革命道路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三章 兵戎相向第一四三章 河池事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章 小國寡民第一三六章 防守反擊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四章 湖北省長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八章 三線開戰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二章 黃河潰退第十卷 血火_第五*章 金家滅祖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三章 曲線救國第一三三章 蒙自整頓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三章 牛肉土豆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一章 北方攪事第十一卷 涅磐_第*四章 兩路進軍第○三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八章 米格現身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章 機械農具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四章 春到龍遊第七卷 淞滬_第四○○章 金陵煙霾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二章 我是農民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二章 奉若神明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章 剝皮行動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七章 真假埋伏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一章 環環相扣第七卷 淞滬_第三*章 金山登陸第八卷 熔爐_第五○○章 驅逐紅番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章 嚴陣以待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五章 折機沉沙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四章 禍水南引第○六一章 緊急調防第一一六章 鐵皮破車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二章 一戰三捷第一○三章 臨江品茶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三章 黃海魚生第十一卷 涅磐_第*○章 冬日雲岡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五章 全靠自己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九章 江寧河蝦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五章 誰是智者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二章 先有盛名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八章 長江艦隊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七章 大令小令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九章 退守吳福第○二五章 守株待兔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二章 齊人之福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九章 目標東京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四章 慶功之樂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章 民族烙印
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三章 廟嶺烏龍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四章 血濃於水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四章 雛鷹展翼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二章 吳福前線第一三四章 法軍入滇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二章 吳福前線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四章 春到龍遊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三一章 曲阜祭孔第五卷 征途_第二○九章 雪中送碳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二章 大型機羣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五章 誰是智者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四章 川江水流第○六二章 超級混混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三章 全新空軍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六章 最後一擊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五章 邕江落日第一三八章 攻其不備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八章 三機鬧春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七章 國崎支隊第五卷 征途_第二○六章 閒談貴州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四章 六車軍需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九章 盤點戰力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四章 好色妖孽關於陳維政其人其事第○○一章 再見天日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二章 廬江奪車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四章 獨秀黃昏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九章 青春美女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五章 紀錄歷史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章 魂歸三晉第○二七章 上兵伐謀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三章 黃海魚生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四章 晉北晉南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七章 將軍末路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二章 分省管理第○九八章 新聞火暴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五章 飛炸臺灣第五卷 征途_第二○九章 雪中送碳第○九六章 子彈參假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九章 武士窮途第○七五章 組織談話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七章 革命女性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八章 欺負新兵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三章 如血殘陽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九章 酗酒嫖妓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九章 撞沉重巡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八章 病急投醫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二章 革命道路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三章 兵戎相向第一四三章 河池事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章 小國寡民第一三六章 防守反擊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四章 湖北省長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八章 三線開戰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二章 黃河潰退第十卷 血火_第五*章 金家滅祖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三章 曲線救國第一三三章 蒙自整頓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三章 牛肉土豆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一章 北方攪事第十一卷 涅磐_第*四章 兩路進軍第○三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八章 米格現身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章 機械農具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四章 春到龍遊第七卷 淞滬_第四○○章 金陵煙霾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二章 我是農民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二章 奉若神明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章 剝皮行動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七章 真假埋伏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一章 環環相扣第七卷 淞滬_第三*章 金山登陸第八卷 熔爐_第五○○章 驅逐紅番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章 嚴陣以待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五章 折機沉沙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四章 禍水南引第○六一章 緊急調防第一一六章 鐵皮破車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二章 一戰三捷第一○三章 臨江品茶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三章 黃海魚生第十一卷 涅磐_第*○章 冬日雲岡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五章 全靠自己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九章 江寧河蝦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五章 誰是智者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二章 先有盛名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八章 長江艦隊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七章 大令小令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九章 退守吳福第○二五章 守株待兔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二章 齊人之福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九章 目標東京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四章 慶功之樂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章 民族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