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章 光榮畢業
七七盧溝橋事變這一天,正好是地寶等人從廣西大學畢業離開學校的日子。
遠遠的在後面看十九歲的地寶黃鳳鳴同學,跟陳維政有七分相似,走路的樣子,擺手的動作,甚至喜歡把手插在褲袋裡的動作也學了個十成十。
站在西江碼頭,黃鳳鳴跟同學們一一告別,他當了這個班五年的班長,在他們的面前雖然年齡最小,卻威望最高。
全班同學都到了,除了被留在東北的農士級。一條包船把他們全部拉到南寧,然後在南寧分成兩批,一批繼續坐船西上,還有一批下船坐火車返回南都。
在這座蝴蝶山,他們呆了整整四年,這裡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他們的記憶。也留下了他們青春的痕跡。桂西總理覃善鳴的兒子覃保全與鎮邊農大縣長的千金農諾絲就在學習中結成了友誼,結下了情誼。據說,在過年回去時,覃大總理帶着酒,拿着糖,挑着餈粑,在順化政府主席農仁守的陪同下去到鎮邊求親,還特地從百色帶了一支山歌隊,對歌。瞿秋白對於這種民俗文化活動很感興趣,興致勃勃的跟去看熱鬧。才知道,原來,定婚也罷,結婚也罷,就是找個藉口大吃一頓,大樂一把。覃保全和農諾絲的訂婚把個鎮邊城弄得如同三月三歌節一般,雙方邀來的歌手唱了一天一夜,把看熱鬧的瞿秋白完全唱糊塗之後,定下了這門親事。
覃保全是桂西一夥人的頭目,而李應芬就是南都一夥的當家大姐,每年寒暑假都是這樣離開,只是這一次,他們帶走了自己的行李和書籍。平時放假結束,他們還會再來,這一次離開梧州,再來不知是何年何月。他們要回到自己的下一站,那裡,有自己的父輩,有自己即將開始的事業。
最後留下來的,就是韋述宗和地寶兩人,他們的目的地與衆不同,香港。
香港維多利亞灣,也在經歷着一次送別,送行的一位是莫圓,離開的自然是他在香港大學的另外三位同學,這三位走得相對瀟灑,他們已經在中南國實習半年,在中南國的工作崗位也已經確定,這次只是回來拿文憑而已。而莫圓,已經明確爲黃恆棧香港總公司的總經理,他成了香港的地頭蛇。
坐在梧州到香港客船的小包間裡,兩位同學在作爲同學進行最後的聊天。
“你真的要去海南?”地寶問。
“真的!我這兩年,每到假期,都去海南,我認爲,洪濤叔叔,是真正在實踐我父親之前的理論,他要把海南建立成一個完全公有制基礎上的全民共有的平等地區,我認爲,只要能夠在保持這樣的認識和思想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全民經濟,就一定能夠率先實現共產主義。”韋述宗說:“你呢?真的準備流浪兩年?”
“我大哥說了,二十三歲之前,讓我別考慮做工。”地寶笑着說:“天下的黃恆棧,我可以隨便去支錢,天下的銀行,我可以
隨便去取錢,只要我覺得應該花就行。大哥說,讓我畢業後,再在社會大學裡觀察四年,真正知道,什麼錢應該花,什麼錢應該掙,四年後,交給他一份答卷。”
“真不知道正權叔叔想把你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我都很好奇。”韋述宗說:“你的成績最好,能力最強,偏偏不讓你去工作。又在經濟上給你巨大的權力,四年後,也許你會成爲一個超級怪胎也說不定。”
“那倒是不會。我對大哥的想法,大約朦朦朧朧有點感覺,大哥的意見是要我從根本上去認識這個社會,認識人的本性,認識最本原的社會結構,找到社會的需求和一種最和諧的社會管理模式。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他的這篇論文。”說到這裡,地寶有點情緒低落,在墊在船板的草蓆上模到一根草棍,用指甲輕輕的掐成一小段一小段,扔進江裡。
聽到黃鳳鳴的話,韋述宗也進入了沉思之中,他一直在研究社會主義公有制,卻沒有對更進一步本原的東西有任何的涉足。他知道,無論是什麼主義,都是用而不是體,既然是用,就只是一種短時間的載體,會隨着本原的變化而變化,體用之間的關係,用,永遠居於次要的地位。
天漸漸的黑了下來,下水船相對比較快,船後梢的柴油機響聲也小一些。船員過來訂飯,告訴大家,再過一會,天就黑了,船上沒有燈,到時別把飯粒塞進鼻孔。船員的笑話讓旅客們都笑了,紛紛掏出腰包,拿出兩廣通用錢幣,訂下晚餐。經過兩廣事變後,兩廣的貨幣更堅挺,一份簡單的快餐,只需要五角錢。
這條船是韋述宗坐得慣熟的,每次放假都會坐這條船去香港,看看弟弟妹妹,然後再從香港出發去海口。妹妹已經上了香港大學附中,下學期就是香港大學的正式學生,弟弟也已經上初一,成了中學生,正權叔叔給他們一套不小的房子,還有黃恆棧的人專門負責他們的生活。
“無聊,喝點吧!”地寶說。
“行!”韋述宗同意,他們不再是窮書生,也沒有窮書生的意識。
船上的菜有貴有便宜,聽說他們要喝點,船員高興的告訴他們,今天的口福不錯,有一條江上釣得的四斤來重的西江鱘魚,推薦給他們一魚四吃。魚頭湯、魚肉刺生、清蒸魚腩,香煎魚尾,如果愛吃魚腸的還可以上魚腸煎蛋。說着,給他們的包廂裡點上了油燈,這是包廂纔有的待遇。
酒有梧州的三蛇酒,還有船上自泡的梅子酒。韋述宗問有沒有純正的白酒,船員說有,那就是桂平的乳泉。
酒上來了,菜也上來了,看着小桌子上的菜品,地寶說了一句:“這一桌,只怕不便宜,如果你那個公有制,能夠讓每個人隔三岔五吃上這麼一頓,我個人覺得那就是共產主義。”
“呵呵呵呵!”韋述宗笑着說:“會有那一天到來,時間不會太長。”
地寶舉起手裡的杯子,說:
“祝你成功!”
韋述宗也舉起手裡的杯子,碰了過去,說:“共同成功!”
一飲而盡。
清晨起來,客艙已經來到了珠江口,這裡已經是滿目碧水,海天相接。天氣很好,天空藍藍的,淡淡的裝點着些許白雲。從近到遠,海的顏色由透明變成了淡藍。淺藍的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太陽貼着紅霞慢慢升了起來。東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火紅火紅的,但是卻沒有亮光。太陽好像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終於完全跳出了海面,照耀着大海,發出燦爛耀眼的光芒。光悄悄退去,深藍的天空只留下太陽,卻不會再有人記起還有太陽,只能從明淨的大海多彩的白雲感受到陽光的存在。
在香港碼頭,打了一輛黃包車,去往黃恆棧香港總部,這兩位知道,到了那裡,就會見到莫圓,在莫圓那裡,就能恢復兩位的少爺身份。
進到黃恆棧貨場的大門,門衛認識這兩位,熱情的迎上來,幾個保安也走過來幫兩位拿着黃包車上的行李,一起走進大門。
貨場很大,分前後,中間是黃恆棧公司大樓,平時只要走到大樓下,就會見到莫圓熱情的身影,除非有特別的事耽擱。今天沒有看到,難道,又有什麼重要的事發生。
來到莫圓的辦公室,還是沒有見到人,門衛和保安把地寶兩人的行李放下後,離開了辦公室。
莫圓的辦公室面積不小,雖然不很豪華,但也乾淨整潔。中南國來的木地板,福建來的雕花木藝。擺佈很傳統,是中國廳堂的擺法,正中間牆上是一幅中堂畫,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陳維政的手筆,上面一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和。中堂畫前是一張大紅木蹋,蹋前是茶几,兩邊擺放着六張大師椅,兩兩之間,有小几相隔。這裡是會客的場所,書案放在一角,書案上有一臺金色的電話機和一套精緻的文房四寶。一本書翻到一半,足見莫圓離開時走得匆匆。這個傢伙,去了哪裡!
兩人對這個地方並不生疏,坐下來就開始找熱水泡茶,莫圓跟着陳維政學了一手很好的茶藝,辦公室裡也放着一套講究的茶具。地寶的泡茶水平也不在莫圓之下,很快就給自己和韋述宗泡出兩杯好茶,說:“多喝點,這個茶相當的貴,去到海南,一杯茶能頂一個農民一天的米錢,搞平均主義公有制,你就別想再喝。”
韋述宗笑道:“別一天拿這個事說我好不好,我不是不喝茶,是有茶大家一起喝。”
“你們兩個來了!”門口傳來莫圓的說話聲:“畢業了?”兩人回頭一看,莫圓正拿着幾張電報紙,從門外走了進來。
“畢業了!”韋述宗大聲回答。
“我是失業了。”這是地寶的聲音。
“只怕你的事更多。”莫圓把手裡的電報遞給地寶,說:“大哥給你的電報!你看了就知道了。”
地寶接過電報,一看,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