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學科改革

“進德會”歸根結底主要還是靠個人自律爲前提。北大的腐敗,不過是當時社會惡濁風氣的一個縮影,想通過這樣一個團體完全改變北大的風氣,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按照中國道德文化傳統,評價一位學者文人往往從道德、學問、文章三方面切入,而在其中,道德更重要。學問大,文章好,而如果道德缺失,會被認定是文人無行,這是最嚴重的批評。一般認爲做人比做學問、寫文章更難,也更重要。

這也就是說,類似於北大這樣的學者文人的集合之地,“進德”還是有某種內在要求的。

所謂做總比不做好,北大畢竟是北大。有了“進德會” 的影響,以及學校獎勵優秀學生,對違規學生進行處分等配套措施,北大的校風還是有很大改變的。

“當時所有的新聞報道,對北大完全是刮目相看。1917年的報紙對北大的評價就完全變了。五四運動後更不用說”。

“中學爲體,西學爲用”這是上個世紀之交在中國學界廣爲人知的口號,乃至到了今天還餘音猶在。這個口號的提出者,是最先接受了西方新學的中國知識分子。而他們不可避免受到西學思維的影響,才提出這樣一個命題,力圖爲東西思想做一個合理的定位。

問題在於,他們口中所謂的“中學”本質上側重於“道”,換言之,注重的是世界觀方面、修身方面、做人的倫理。而他們所理解的“西學”,注重的是“術”,注重做事的方式、技藝,科技的革新。

一個是如何做人,一個是人的技能,可以說,這完全是兩個層面的東西。修身的方面本就是“體”,而致用的方面本就是“用”。舉例而言,一個科學家,他要掌握專業技能,但同時,他要有品德、理念、倫理觀念。這二者毫無悖逆。

唯物史觀早就正確的指出,一個社會,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以後,與之相適應的倫理道德也是要發生變化的,或者說也是要進步和前行的。這也就是說,社會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變化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就要重新規範人的行爲。

必須看到,隨着商品經濟的逐漸發展,封建制度越來越走向窮途末日,傳統的倫理思想在很多方面也已過時。

加之鴉片戰爭後,泱泱中華大國,一直遭人欺辱,於是,很多人提出“中學”無用的觀點。在學界,也像那些鼓吹“實業救國”“工科救國”論者一樣,專注於理工,而輕人文學科。

蔡元培的可貴,一方面在於,他並沒有因爲西方船堅炮利、科技強大,就像當時鼓吹“實業救國”“工科救國”論者一樣,專注於理工。

另一方面,他沒有像一些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士大夫一樣,認爲不能因爲西方科技發達、東方物質文明落後,就認爲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和哲學也落後。覺着凡是老祖宗的東西,就都是好的,在人文學科,沒有學習西方的必要。

這其實是兩個極端。

他對人文學科的重視,足以成爲那個大時代的鳴奏曲中一個空谷迴音般的音符,具有超越時空的意義。這具體就體現在他對大學學科的定位上。

本來,北大的學科文、理是、法、商、工五科並立,可以說是高大全而沒有重點。蔡元培任校長後,堅決主張將北大辦成只包括文、理兩科的大學。他在北大的學制改革方面首先是調整學科設置。這對一個大學的發展來講至關重要,將涉及大學的學術定位、思想文化特色的走向。

蔡元培提出了這種辦學方式的弊端:一方面,“同時並立,義近駢贅。且兩種學校之畢業生,服務社會,恆有互相齟齬之點”,也就是說,這相當於重複建設,資源重疊,又導致綜合性大學和專科大學的同種專業畢業生形成無必要的競爭;另一方面,高、大、全的學科設置,對大學來講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分散了大學的辦學精力和資源。例如,北大五個學科雖然看起來齊備全面,“而每科所設,少者或止一門,多者亦不過三門。欲以有限之經費,博多科之體面,其流弊必至如此”。

1917年1月27日,蔡元培在國立高等學校校務討論會上提議,一般的綜合性大學只設立文、理兩科,其他法、醫、農、工、商五科則設立單獨、獨立的專科大學,如法科大學、醫科大學等。蔡元培批評當時的高等教育過於模仿日本,既在一般的綜合性大學中除設立除文、理,同時還設立法、醫、工、商等科,同時又有這幾個學科的專科學校存在。

蔡元培力排來自各方的阻力,在北大停辦了商科,將北大的工科併入北洋大學,並計劃將北大法科分出去,獨立成立法學專科大學(這一計劃後來沒有實現)。同時,大力充實北大的文、理兩科。在文科中,除原有的中國哲學專業、中文專業、英國文學專業外,又先後增設中國史專業、法國文學專業、德國文學專業、俄國文學專業;在理科,除原有的數學、物理、化學三門外,又於1917年增設地質學專業。

在蔡元培的領導下,北大建成了一所以文、理科爲主的綜合性大學。難能可貴的是,蔡元培還提出了“溝通文理”的主張,原因很簡單,在蔡元培看來,文、理是不能“分家”的。

例如在他看來,文科的史學、文學均與科學有關;而哲學更是以自然科學爲基礎的;同樣的,理科的各個專業,都與哲學有關。蔡元培認爲,哲學應是科學的歸宿。同時,有些學科彼此交叉,根本無法以文理來劃分。例如,心理學以前從屬於哲學,由於後來廣泛採用科學試驗的方法,歸入理科也說得通;再如地理學中的人文方面應屬於文科,地質專業的地文方面則屬於理科的範疇。

蔡元培批評文理科劃分得過於清晰,弊端很大。他認爲這造成的後果是,文科生將“因與理科隔絕之故,直視自然科學爲無用,遂不免流於空疏”,理科學生則“以與文科隔絕之故,遂視哲學爲無用,而陷於機械的世界觀”。這個看法是深刻而富於遠見的。蔡元培堅決主張北大應打破學生“專己守殘之陋見”,“溝通文理,合爲一科”。

1918年9月20日,蔡元培在開學儀式的演講上說;“近並鑑於文科學生輕忽自然科學,理科學生輕忽文學、哲學之弊,爲溝通文、理兩科之計畫。”

1919年,蔡元培即廢止北大文理科的科別,將原來分屬文、理、法三科的14個專業一律改成爲系,原來分屬於這三科的各系分別改稱第一院、第二院、第三院。這個院,不是院系的院,而是大院的院,也就是說,是按各科所在校園內的地域而劃分的,並不算做一級機構,從而模糊了專業的概念。

一個沒有哲學和思想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民族,註定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在中國近代“救亡圖存”的風氣之下,在學人中也出現了急功近利的浮躁思維。蔡元培之所以如此重視文、理兩科,並且還如此重視“文理溝通”,他深層次的目的還在於,要扭轉當時大學中“重術輕學”“重工輕文理”的偏向,從而爲基礎學科的學術研究營造風氣。

蔡元培進一步提出,中國近代在學習西方過程中亦始終犯了“重術輕學”的毛病。

他說:“中國羨慕外人的,第一次是見其槍炮,就知道他的槍炮比吾們的好。以後又見其器物,知道他的工藝也好。又看外國醫生能治病,知道他的醫術也好。有人說,外國技術雖好,但是政治上止有霸道,不及中國仁政。後來才知道外國的憲法、行政法等,都比中國進步。於是要學他們的法學、政治學,但是疑他們道學很差,以後詳細考查,又知道他們的哲學,亦很有研究的價值。他們的好處都知道了,於是出洋留學生,日多一日,各種學術都有人研究了。然而留學生中,專爲回國後佔地位謀金錢的也很多。所以學工業,預備作技師。學法律,預備考法官,或當律師。學醫學,預備行醫。只從狹義去做,不問深的理由。”

他進一步說:“中國固然要有好的技師、醫生、法官、律師等等,但要在中國養成許多好的技師、醫生等,必須有熟練技能而又深通學理的人回去經營,不是依樣畫葫蘆的留學生做得到的。……要是但知練習技術,不去研究學術;或一國之中,練習技術的人雖多,研究科學的人很少,那技術也是無源之水,不能會通改進,發展終屬有限。”

簡單總結蔡元培的觀點,就是既要研究西方的“術”,也要研究西方的“道”,研究西方發達科學背後的人文思想方面因素,而不是僅僅把西方人的一些先進技術學到手,就大功告成,富國強民就指日可待。

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蔡元培作爲受過最傳統中式教育的知識分子,何以身體力行地做出一些在當時的守舊派看來是驚世駭俗之舉。是的,蔡元培要學西方,他就要學到骨子裡,而不僅僅是流於泛泛,他要革新中國傳統的,是不合時宜的部分,而並非全盤否定、毫無堅持。

當時很多人都高喊教育救國,蔡元培的教育救國論和別人不一樣。他在德國萊比錫待了4年,在柏林待了1年,瞭解德國近代史,瞭解大學在德國崛起中的作用。所以他的教育救國後來更具體爲學術救國。和他從小一塊玩大的好哥們吳稚暉說,對蔡元培來說,只要培養一大批學者,國家就有希望。

而如果學科設置不突出重點,學校沒有自己的學術優勢,如何能培養出高端人才。

蔡元培希望培養的學者,不僅具學識,尤當有修爲。

1918年,蔡元培更明確地指出:“大學爲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爲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爲販賣知識之所。學者當有研究學問之興趣,尤當養成學問家之人格。”

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85章 殿前作答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99章 六路北伐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4章 幸運第238章 分道揚鑣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67章 迫不及待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66章 實情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65章 保路運動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17章 駐節朝鮮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4章 當官真好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62章 垂釣洹上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55章 反擊第48章 開灤礦權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39章 全力追剿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36章 署理山東第50章 過街老鼠第547章 關於東西方文明第439章 進德會第16章 柳暗花明第390章 內幕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12章 平叛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411章 點翰林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95章 打破僵局第4章 當官真好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37章 涉外事件第31章 戊戌變法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
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85章 殿前作答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99章 六路北伐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4章 幸運第238章 分道揚鑣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67章 迫不及待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66章 實情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65章 保路運動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17章 駐節朝鮮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4章 當官真好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62章 垂釣洹上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55章 反擊第48章 開灤礦權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39章 全力追剿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36章 署理山東第50章 過街老鼠第547章 關於東西方文明第439章 進德會第16章 柳暗花明第390章 內幕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12章 平叛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411章 點翰林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95章 打破僵局第4章 當官真好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37章 涉外事件第31章 戊戌變法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