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反擊

“袁叔,您是說我不該主動上辭呈?”載振問。

“辭呈還是要上的,這樣就可以把王爺保下來。”袁世凱說。

“袁兄弟,我怎麼越聽越糊塗。”奕劻應該是被袁世凱搞糊塗了。

“其實,太后是保我們,也是不保我們,是支持我們,也是不支持我們。”袁世凱言道。

奕劻使勁的搖頭,“袁兄弟,我是更聽不明白了。”

“是呀,我也是。”載振附和。

袁世凱掃了一眼這對草包父子,“太后這邊接受了載振賢侄的辭呈,保留對段芝貴的處罰。那邊免掉趙啓霖,其實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她要打咱們五十大板,咱就得伸出屁股讓他打。否則,讓太后找地方,就不知道打哪兒了。”

“袁兄弟,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看來,我們以後做事一定要謹慎,什麼事都儘量往後縮,儘可能低調。”奕劻點着頭。

袁世凱急擺手,“王爺,恐怕不行,我搞官制改革碰壁後,也是想縮回天津,把兼職都辭了,不再管朝廷的事。可是,人家不肯放手。你退,人家就進,你想躲起來,人家就到處搜。你想跑遠點,但不見得比追殺來得快。”

“有那麼嚴重嗎?”奕劻有些不信。

“相當嚴重,人家這一次可是衝您來的,衝您這軍機處領銜大臣的位置來的,我最多是在天津老實待着,他們未必能把我怎麼樣?”袁世凱竭力裝做出漫不經心的樣子。

他知道,奕劻沒什麼心機。如果有一天,自己這一派失利,他很可能把自己推出,說所有的事都是自己策動的,他是受了誘惑和矇蔽。

“父王,必須把苓春煊和翟鴻穖這兩個老東西搞掉,要不,咱們永無寧日。”載振言道。

“王爺,都知道您心腸好,可是,您應該知道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也應該聽說過農夫和蛇的故事。”袁世凱趕緊附和。

“我們怎麼辦?”奕劻活心了。

“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把苓春煊和翟鴻穖搞掉。”袁世凱堅決地說。

“這兩個人是很可恨,可說實話,他們都是不錯的人,都是認真做事的人,都是忠於朝廷的。”奕劻好像有些不忍心。

“王爺說的不錯,您是一心爲朝廷着想,可是,別人會這樣想嗎?這一次我們兩家打個平手,其實是很僥倖的,也有幾分運氣。下一次,我們未必能這樣的幸運?”

看奕劻還在猶豫,袁世凱接着說:“人們不是說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次事我們惹着誰了,楊翠喜的事算個屁事呀?男歡女愛的,可是人家就要拿來大做文章,有什麼辦法呢?我們惹他們了嗎?沒有吧?是他們不肯放過我們。

“人家拿刀砍咱們,咱們總不能伸出脖子任人家砍,總得自保,總得防守。王爺,您應當知道,主動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王爺,您想好,如果想和他們和平共處,我沒關係的。倒是您自己要多加小心,我可是聽人家說了,苓春煊這一次就是對您來的,他對太后和皇帝親口說的,他要給太后和皇帝當一條惡犬,專門咬您。”

“父王 ,您還猶豫什麼?現在我們和這兩個老東西勢同水火,是有他們沒我們,有我們沒他們呀!聽我袁叔的,沒錯。”載振在催促。

“說得對,有他無我,有我無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家已經打上門來了,袁兄弟,你說怎麼辦吧?我全聽你的。”奕劻的大手一揮。

袁世凱旴了一聲,手往下壓了壓,起身打開廳門,伸出頭往外看了看,然後將頭縮回,把門關死。

“沒事的,兄弟,我這府裡的人都可靠。”奕劻言道。

“王爺,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含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小心駛得萬年船。”

袁世凱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計劃,但是,主要還是得奕劻來實施。

於是,晚清那場,由翟鴻穖和苓春煊發起的,袁世凱和奕劻爲一方,以翟鴻穖、苓春煊爲一方,震動晚清政壇的大風潮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這一年是一九零七年,干支紀年爲“丁未”,所以也稱“丁午政潮”。

軍機大臣兼外務部會辦大臣、尚書,翟鴻穖湖南長沙人,字子玖,號止庵。同治進士,光緒初年大考全國第一,從翰林院編修、待講學士起步。

少年的瞿鴻禨在父親的嚴督之下,滿懷報國之志,刻苦用功,在十七歲就中了秀才,二十一歲中舉人,二十二歲又中進士,進了翰林院。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大考翰林,瞿鴻禨考列一等第二名。

此後二十餘年瞿鴻禨曾兩充考官,四督學政,遍及五個省份。晚清的內政腐化已深,翰林則以派學政爲肥差。這樣的機緣,換個愛錢的官員早已發財。而瞿鴻禨所到之省,一心一意選拔人才,拒絕一切鋪張浪費,謝絕一切請客送禮,嚴厲禁止手下以教育爲名對地方的索擾。二十餘年的精忠爲國,其清正廉潔的官風終於被天下所稱頌,其官職也從四品的侍講學士漸漸升到二品的禮部右侍郎。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帶着光緒皇帝倉皇逃到西安。軍機大臣中有四人因“庇拳”之罪被黜,只剩下榮祿和王文韶兩人,急需補充。瞿鴻禨受到推薦,於一九零一年正月十五日奉旨趕往西安,經選拔後被任命爲軍機大臣。

此後,瞿鴻禨出任工部尚書、軍機大臣、政務處大臣。後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爲外務部,位在六部之上,他任外務部尚書。因爲官清廉,作事認真,勇於擔當,在朝堂威信極高,深受慈禧太后信賴。

袁世凱其實是很欽佩翟鴻穖的,曾經努力結交過。開始曾放下身段,示意願意成爲翟鴻穖的門生。

翟鴻穖以“受寵若驚,萬不可當”而推卻。繼而又託人詢問可否換貼,又被翟鴻穖宛然謝絕。

就是這樣,袁世凱還是想和翟鴻穖搞好關係,提出設立責任內閣時,想以奕劻爲總.理,他和翟鴻穖爲付總.理,共同組閣。

想不到翟鴻穖竟以此到慈禧太后那裡奏他一本,說他野心特別大,想通過設立責任內閣,把組閣權緊緊抓到手裡,最終導致自己費盡心力搞出來的官制改革方案流產。

一次次的熱臉貼冷屁股,袁世凱還是不死心,後來聽別人說,翟鴻穖根本就沒把他這樣的沒功名的人看在眼中,根本不屑於和他這樣的人爲伍。

這還不算,翟鴻穖還公然對外宣稱:貪婪昏庸的奕劻和驕橫跋扈的袁世凱結黨營私,他這樣清白之人怎麼能和袁世凱之流同流合污呢?

終於惹得袁世凱惱羞成怒。

當袁世凱得知這一次對自己和奕劻下手是翟鴻穖一手策動後,下決心除之而後快。

按着袁世凱的戰略安排,奕劻按部就班的開始行動。

他們的第一步是對付岑春煊。

在奕劻、袁世凱策動下,兩廣總督周馥、閩浙總督鬆壽接踵電奏饒平、黃岡、欽廉等地匪患難平。

五月二十七日,奕劻向慈禧“獨對”,極力誇大兩廣軍情,聲稱非岑春煊不能平定,提出讓岑春煊重任兩廣總督。

苓春煊剛來時,慈禧是怎麼看怎麼喜歡,覺得這朝廷還真就缺這麼個六親不認,鐵面無私的人。

但是,這還沒多長時間,慈禧就有些煩了。

這人怎麼回事?怎麼看誰都不順眼,今天參這個,明天參那個,這世界沒好人了,就你苓春煊一個好人嗎?

慈禧給了個特權準其隨時入見,他亦不推辭。不管不顧地屢屢求見或上奏疏,放言無忌,使朝野頻生波瀾。

最讓慈禧不高興的是,就在前天,他還密奏李蓮英一本。

當然了,李蓮英要是有毛病,也不是不能奏本的。但什麼毛病沒有,就是“和袁世凱關係不一般”。“和袁世凱關係不一般”,這算什麼毛病?

小李子,一個下人,能得罪袁世凱那樣的封疆大吏嗎?和袁世凱走得近一些,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嗎?

所以,聽了奕劻的話後,一方面覺得奕劻的提議有道理,兩廣本來是苓春煊的地盤。另一方面,也真想把苓春煊快點弄走,讓自己的耳根清淨一點。

馬上下旨,苓春煊任二江總督,免去他還沒幹滿一個月的尚書職務。

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274章 號召討逆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373章 樑士詒組閣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165章 模範團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346章 驅張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189章 聖戰揭幕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289章 內鬥第46章 辦實業第158章 歐戰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609章 考據癖第49章 君主立憲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187章 唐繼堯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62章 垂釣洹上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405章 八股文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89章 聖戰揭幕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48章 開灤礦權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334章 南北雙方的第二次和談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220章 參加甲午海戰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85章 殿前作答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39章 全力追剿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321章 談和障礙重重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40章 系矯旨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78章 漢口之戰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189章 聖戰揭幕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216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41章 東南互保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62章 國恥第84章 海軍起義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50章 過街老鼠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
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274章 號召討逆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373章 樑士詒組閣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165章 模範團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346章 驅張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189章 聖戰揭幕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289章 內鬥第46章 辦實業第158章 歐戰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609章 考據癖第49章 君主立憲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187章 唐繼堯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62章 垂釣洹上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405章 八股文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89章 聖戰揭幕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48章 開灤礦權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334章 南北雙方的第二次和談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220章 參加甲午海戰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85章 殿前作答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39章 全力追剿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321章 談和障礙重重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40章 系矯旨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78章 漢口之戰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189章 聖戰揭幕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216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41章 東南互保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62章 國恥第84章 海軍起義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50章 過街老鼠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