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

bookmark

八旗軍全線撤離,朝着山海關而去,兩天時間就抵達了山海關。

鄭家軍在後面緊緊追擊。

八旗軍抵達山海關,皇太極吐出三大口的鮮血,陷入到昏迷之中。

這已經不是皇太極第一次口吐鮮血,當年八旗軍在關內慘敗,皇太極也曾經口吐鮮血,有意思的是,這一切都是鄭家軍造成的。

重裝騎兵是皇太極的心頭肉,也是大清國的秘密武器,可是被火炮攻擊之後,五千重裝騎兵,撤回來的不足千人,這意味着重裝騎兵已經徹底被毀掉了,餘下的重裝騎兵不能夠形成威脅,大清國的秘密武器被廢掉了。

撤回山海關的途中,皇太極的臉色一直都是鐵青的,一句話不說,就連多爾袞都不敢找到皇太極說話,害怕遭到訓斥。

皇太極抵達了山海關,衆人本以爲可以鬆一口氣了,誰知道出現這樣的事情。

鄭家軍的火炮,讓多爾袞等人感覺到徹骨的寒冷,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犀利的火炮,也正是因爲鄭家軍的火炮太過於犀利,皇太極才果斷命令大軍撤到山海關。

山海關一樣不安全,好在此刻追擊的是鄭家軍的騎兵營和神機營,火炮沒有這麼快的速度,可一旦火炮對準了山海關,那麼駐守山海關的八旗軍,損失一樣會異常慘重。

放棄山海關,沒有人甘心。

可以說八旗軍到了關鍵時刻,大清國也到了關鍵時刻,偏偏這個時候,皇太極昏迷了。

阿濟格和杜度等人表態堅決要守住山海關,當然守住山海關的作用,那是不用多說的。阿巴泰沒有表態,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建議撤離山海關,他們提出來這樣的理由。是斷定鄭家軍只是想着佔領山海關,不會有進一步的行動。

阿濟格毫不客氣的訓斥了范文程和洪承疇。他對兩人可沒有那麼客氣,阿濟格的嘴裡甚至說出了漢人都是亂臣賊子,一點都不可靠的話語,要不是多爾袞制止,阿濟格還有可能說出更加難聽的話語,直接說范文程和洪承疇準備投降鄭家軍也是不奇怪的。

決定權押到了多爾袞的身上。

多爾袞陷入到巨大的矛盾之中,他知道範文程和洪承疇的建議是正確的,記得當初決定八旗軍是在野外與鄭家軍面對面廝殺。還是固守城池的時候,唯有洪承疇提出來固守城池的建議,現在看來洪承疇的建議是正確的,若是那樣做,重裝騎兵不會損失。

拿下山海關,八旗軍付出了近萬人的生命,就這樣放棄,多爾袞會和皇太極一樣氣的吐血,可是不放棄山海關,等到鄭家軍的火炮抵達山海關。那將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多爾袞根本就不敢想、不願意想。

鄭家軍的火炮,最多還要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就可以運抵山海關了,多爾袞必須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決定。

還有一件更加關鍵的事情,那就是皇太極的健康問題,這個時候皇太極不能夠出現意外,絕對不能夠出現意外,否則對大清國就是致命的打擊了,皇太極沒有確定皇位的繼承人,到時候大清國內部會陷入到皇位爭奪戰之中,鄭家軍若是利用這個機會大舉進攻。從遼東和遼南兩個方向進攻,八旗軍恐怕退回白山黑水之間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旦八旗軍決定在山海關迎戰鄭家軍。那麼就必須提前將皇太極送回到瀋陽去,而皇太極的離開。將令八旗軍的士氣更加的低迷。

不管從哪個方面分析,八旗軍撤離山海關,回到寧遠和錦州是最佳的選擇。

可多爾袞真的不敢下這個決心,也不敢做出這個決定,他期盼皇太極趕忙醒來。

半夜的時候,皇太極終於醒過來了,得到消息的多爾袞,連忙來到皇太極歇息安寢的屋子裡。

皇太極的臉色依舊是蒼白的,看不到一絲的血色。

見到多爾袞進來,皇太極微微點頭,擡手示意多爾袞坐下。

“十、十四弟,外面的情況如何了。”

多爾袞知道皇太極想要知道什麼事情,連忙稟報說七萬餘八旗軍軍士全部安全撤離到了山海關,已經與駐守山海關的六萬大軍會和,山海關已經部署好。

其實在與鄭家軍的戰鬥之中,八旗軍人數上面的損失不是很大,重點就是損失了重裝騎兵,而感受到鄭家軍的火炮過於的犀利,皇太極才命令大軍火速撤退的。

相對來說,八旗軍與大順軍在山海關的鏖戰,損失的軍士人數更多。

皇太極一直都閉着眼睛,多爾袞說完之後,他睜開了眼睛。

“是不是固守山海關,爭論一定很激烈吧。”

多爾袞很是激動,皇太極一語中的,說到了關鍵。

“皇上,臣弟不敢隱瞞,十二哥和杜度堅決要求守住山海關,七哥沒有表態,範大人和洪承疇建議撤離山海關。”

“你是什麼意見。”

“臣弟認爲,撤離山海關是明智之舉,可臣弟實在不甘心,喪失瞭如此好的機會,大清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再次進軍山海關。”

皇太極的身體微微顫抖,忍不住咳嗽了記下,多爾袞連忙站起身來,走到了牀邊,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個時候是皇太極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

“十四弟,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你眼光獨到,八旗軍撤離山海關是正確的決定,一萬多將士的性命留在了山海關,朕也不甘心,這比拿着刀子在朕的身上劃還要難受。。。”

bsp;皇太極微微停頓了一下,深吸了幾口氣。

“鄭家軍的火炮太厲害了,山海關不過是一座關隘,面積狹小,一旦鄭家軍的火炮轟擊,駐守此地的八旗軍損失慘重,到了那個時候,損失就不是大清國所能夠承受的。”

“朕悔不該不聽洪承疇的建議,否則也不會損失重裝騎兵。”

“十四弟和杜度的心情,朕能夠理解。”

“朕想,鄭家軍的目的是佔領山海關,一旦佔領了山海關,就不會繼續廝殺了,鄭勳睿至少需要穩定北直隸的局面。”

“朕決定了,大軍撤離山海關,留下五萬人駐守寧遠和錦州城,牢牢控制遼東,餘下的大軍回到瀋陽去。”

“朕一定要弄到鄭家軍的火炮,這是大清國最大的威脅,若是不能夠抓緊時間破解鄭家軍的火炮,我大清國就危險了。”

很快,阿濟格、阿巴泰、杜度、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也來到了房間裡面。

皇太極已經起身,坐在墊着虎皮的椅子上面。

神色平靜的皇太極,宣佈了他的決定,大軍徹夜全部撤離山海關,阿巴泰率領五萬八旗軍將士,繼續駐守寧遠和錦州,控制整個的遼東,其餘大軍班師回到瀋陽去。

阿濟格和杜度不服氣,想着開口爭辯,被多爾袞制止。

范文程眼睛裡面含着淚花,看樣子的確是擔心皇太極的身體,洪承疇皺着眉頭,顯然是在思考着什麼,阿巴泰的神色平靜,好像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局面。

丑時,八旗軍開始撤離山海關。

阿濟格建議,是不是毀掉山海關的城牆,那樣鄭家軍至少需要耗費氣力重新建設山海關,這個建議沒有得到採納,阿濟格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其中原因,還是多爾袞看見阿濟格忍不住發脾氣,才告訴阿濟格,鄭家軍需要的是完整的山海關,若是此刻徹底激怒了鄭家軍,那麼他們一路追殺,憑藉着犀利的火炮,八旗軍難以抵擋。

現在雙方需要的是時間,而對於大清國和八旗軍來說,時間尤爲寶貴。

聽到多爾袞的解釋,阿濟格纔不出聲了,鄭家軍火炮的犀利,他親眼看見了,至於說鄭家軍的驍勇,他更是有着切身體會。

五月初一,鄭錦宏率領鄭家軍將士,進入山海關。

鄭錦宏立刻開始了部署,在山海關留下了四十門火炮,包含有十門紅夷大炮,三十門弗朗機,憑着這些火炮,八旗軍根本不敢進攻山海關。

至於說鄭家軍是不是繼續追殺,一口氣奪回寧遠和錦州等城池,鄭錦宏沒有提及,不過他已經開始按照鄭勳睿的要求,部署兩萬鄭家軍將士駐守山海關了,而負責駐守的軍官,則是鄭家軍副總兵洪欣濤。

吳三桂再次回到山海關,看着這裡熟悉的一切,內心的感慨太多了,一個多月之前,他失去了山海關,而在這段時間內,鄭家軍不僅佔領了京城和北直隸,徹底剿滅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和劉宗敏,還打垮了八旗軍,重新奪回了山海關。

至於說幾天之前的戰鬥,形成的慘重損失,現在看來,是值得的,畢竟鄭家軍付出的犧牲,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當然,對於鄭家軍爲什麼沒有乘勝追擊,一舉收回寧遠和錦州等地,吳三桂也有着自身的認識,鄭勳睿在京城文淵閣說出來的那番話語,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鄭家軍不是不想收回遼東豬地,而是從大局出發,首先佔領山海關,穩定了北直隸、山西與河南等地之後,再來大舉進攻遼東,到了那個時候,鄭家軍要收回的就不僅僅是遼東了。。

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0章 辛苦自知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307章 果斷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787章 勸服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78章 老辣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71章 憂慮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488章 機會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575章 警告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4章 退婚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526章 羣英會(1)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19章 震驚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62章 道不同(2)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848章 自作孽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588章 痛心(1)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96章 揣摩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785章 閃電戰(15)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858章 城破第84章 納采第129章 暮氣第864章 爆發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16章 親戚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122章 勸阻第60章 儒學教授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672章 感慨第21章 從容淡定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213章 盧象升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527章 羣英會(2)第739章 自找的第783章 閃電戰(13)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270章 絞殺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360章 慘勝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02章 恐金症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646章 微服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4章 退婚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468章 同心
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0章 辛苦自知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307章 果斷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787章 勸服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78章 老辣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71章 憂慮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488章 機會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575章 警告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4章 退婚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526章 羣英會(1)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19章 震驚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62章 道不同(2)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848章 自作孽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588章 痛心(1)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96章 揣摩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785章 閃電戰(15)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858章 城破第84章 納采第129章 暮氣第864章 爆發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16章 親戚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122章 勸阻第60章 儒學教授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672章 感慨第21章 從容淡定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213章 盧象升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527章 羣英會(2)第739章 自找的第783章 閃電戰(13)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270章 絞殺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360章 慘勝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02章 恐金症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646章 微服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4章 退婚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468章 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