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微服

bookmark

南京的紙醉金迷,鄭勳睿是看不慣的,要說這人有錢了,享受一下也是應該的,可南京的紙醉金迷,是建立在士大夫和商賈得到了朝廷的利益、不做出絲毫貢獻的基礎之上的,這裡的士大夫和商賈,不承擔任何的賦稅,反而通過官府盤剝百姓,且不說要求這些士大夫和商賈去幫助北方垂死掙扎的百姓,就連南方百信的苦楚,他們都是不理不睬。

想想北方無數的百姓賣兒賣女,甚至吃人肉,再看看南京的紙醉金迷,稍稍有些良心的人都是無法承受的,這不禁讓鄭勳睿想到了杜甫那首著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樣的情形肯定是要改變的,鄭勳睿在淮北已經做了嘗試,但那都是針對商賈的,接下來他就要針對士大夫了,這些士大夫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理應做出貢獻。

前往秦淮河的事情,鄭錦宏全部都安排好了。

徐望華、李巖和洪欣瑜跟隨在鄭勳睿的身邊,四個人一道去秦淮河,也不會引發多大的懷疑,當然在鄭勳睿的四周,分佈着一百名最爲精銳的親兵,不管發生什麼風吹草動,他們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速度趕到鄭勳睿的身邊。

鄭勳睿是微服私訪,他是南京兵部尚書,大咧咧的到秦淮河去,肯定是有問題的。

大明朝廷的規矩也是奇怪了,官員不準到青樓去,但可以到官府所屬的教坊司去,說白了就是管家的妓院,教坊司裡面的姑娘,不管是出身還是素質方面,遠遠強於青樓,這是因爲明成祖朱棣定下的規矩,凡是犯事的官員,其家眷一律都要發配到教坊司爲娼妓,朱棣的這一手。不僅僅是侮辱犯事官員本身,也是侮辱官員的家眷。

這個規矩也一直都延續下來了。

教坊司可謂是最爲富庶的地方了,被髮配到教坊司的官員家眷,拿不到一錢銀子。還要每天陪着笑臉,到教坊司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官吏可以去,讀書人可以去,士大夫可以去。後來商賈也可以去,除開官員到教坊司不會花費什麼銀子,其餘人都是大把的銀子投入到教坊司,讓教坊司比任何的青樓都要富裕。

不過犯事的官員只有那麼多,而且後來因爲官員之間有些聯繫,一旦官員犯事之後,其家眷也有要好的人出來保護,除非你是犯下了大逆不道的死罪,一般都是有人伸手幫助的,有些時候耗費一些錢財。也可以避免進入到教坊司,畢竟大家以前都是同僚,還是要顧及到面子,故而教坊司後來也招募出色的姑娘,並且依仗官家的身份,與青樓爭奪出色的姑娘。

南京戶部屬下的教坊司各地都有,最爲出名的教坊司當屬南京秣陵教坊司,以及蘇州的教坊司,這兩個地方也是讀書人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有不少出色的姑娘了。

南京秣陵教坊司被稱之爲富樂院。在秦淮河是名氣最大的,遠遠超過徐佛家曾經擔任掌櫃的盛澤歸家院。

鄭勳睿此去也是到富樂院。

錢謙益等人的聚會,也是安排在富樂院,畢竟這裡是南京教坊司。名氣最大,出色的姑娘也最多,當然錢謙益等人的名氣也很大,更兼有殿試榜眼陳於泰參與,還有東林四公子之中的三人,請動秦淮河最爲出名的顧橫波到富樂院來助興。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富樂院的情況,徐佛家早就摸清楚了,一共有兩百多名歌妓,全部都是在樂籍的,現如今最爲出色的姑娘是李香君,這個所謂的樂籍,其實就是官妓的身份。

永樂年間的時候,富樂院的管理非常的嚴苛和無情,特別是那些發配到教坊司的女子,可以說沒有多少的人身自由,她們成爲了官府賺錢的工具,更成爲了朝廷侮辱犯事官員的象徵,她們大都是官員的家眷,此番好痛甚至規定,這些家眷死後都不準安葬。

不過嘉靖年間這樣的情形就出現了一些變化,教坊司的名氣越來越大,做的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關顧的人愈發的多了,一些出色的女子因爲衆人的追捧,漸漸的有了地位,教坊司的官吏也不敢得罪,更是有一些教坊司的女子得到了官員的青睞,身份更加的特殊,故而教坊司管理的方式也出現了變化。

到了天啓年間,教坊司居然成爲了青樓女子嚮往的地方,因爲到這裡的人身份都不一般,大都是士大夫、商賈或者是讀書人,要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夠脫離樂籍,離開青樓,所以教坊司樂籍的身份一時間顯得尊貴起來,不少青樓女子都耗費錢財,希望能夠加入樂籍。

酉時,鄭勳睿等人出發,前往秦淮河。

他們乘坐的馬車,外面看一點不起眼,和大街上的馬車沒有多大的區別,不過裡面就不一樣了,有一個精鐵打製的護圈,刀劍以及槍彈都無法攻擊。

徐望華和李巖乘坐的馬車在前面,鄭勳睿和洪欣瑜乘坐的馬車在後面。

進入到秣陵鎮的時候,鄭勳睿從窗子裡朝着鄭家軍的軍營方向看去。

“少爺,屬下聽說了,軍營四周每日都有人遠遠的圍觀,不少人都想着能夠加入到鄭家軍之中去,這裡面甚至還有女子。”

“你是不是也想着到軍營去體會一番了。”

“屬下不想,屬下要保護少爺的安全。”

“好了,不要口是心非了,想就是想,不過你在我身邊這麼多年了,有你在我就安心,不需要考慮到安全的事宜,也離不開了。”

四周的馬車漸漸多起來,這些都是到秦淮河去的,儘管春節過去不久,氣候尚有些嚴寒,可這阻擋不住男人的熱情。

馬車稍稍停頓了一下。

馬車伕走到了車箱的旁邊,低聲開口了。

“大人,今夜到富樂院的人很多,據說都是想着去看看錢謙益等人的。”

洪欣瑜癟癟嘴。

“哼,看什麼錢謙益啊,一個老頭子有什麼好看的,怕是想去看顧橫波和李香君吧,心裡想着看女人,嘴上卻不敢說,真的是假斯文。”

鄭勳睿看了看洪欣瑜,禁不止笑了。

“洪欣瑜,看不出來,你還能夠知道其中的奧妙啊。”

“屬下每日都跟隨在少爺的身邊,要是這點蹊蹺都看不出來,那就白跟着少爺這些年了。”

道路不是特別寬,路上的馬車很多,擁擠是必然的,這也導致馬車走走停停,鄭勳睿倒是不着急,要求馬車伕不要着急,其實這些馬車伕也是親兵裝扮的。

道路上還有不少騎馬之人,一些是讀書人,更多的是商賈,士大夫往往都是乘坐馬車的。

這也讓鄭勳睿的親兵能夠混跡其中,不被人發覺。

鄭勳睿沒有想到前往秦淮河的人如此之多,他好幾次的搖頭,北方的局勢危若累卵,朝廷厲兵秣馬準備剿滅流寇,這些消息南京都是知曉的,士大夫、商賈和讀書人,也完全清楚,可他們根本不關心朝廷的局勢,依舊想着風花雪月的事宜。

洪欣瑜說的很準確,這些人趕往富樂院,其實就是想着能夠看到顧橫波和李香君等人,要知道依照顧橫波和李香君的名氣,不是每一個讀書人和士大夫能夠見到的。

快要到富樂院的時候,四周愈發的擁擠了,馬車只能夠慢慢的前行。

見到這樣的情形,鄭勳睿索性下了馬車。

很快,鄭勳睿的四周就形成了一個圓圈,有騎馬的人,也有走路的人,這些人的面孔,鄭勳睿都是熟悉的。

徐望華和李巖也來到了鄭勳睿的身邊。

三人都是帶着斗笠,黑紗遮住了面孔。

“徐先生,李巖,我是真的沒有想到,前往秦淮河的人如此之多。”

“大人,錢謙益等人在富樂院聚會,消息早就放出去了,屬下剛剛聽到稟報,趕往富樂院的以讀書人居多,大概不少的讀書人都得到了通知,故而前去看看吧。”

“錢謙益倒是會花費心思啊,趁着如此的機會,籠絡更多的讀書人。”

“其實這不算什麼的,東林四公子時常在秦淮河聚會,採用的就是什麼詩會和文會等等的形式,他們通過這樣的辦法,讓更多的讀書人進入到東林書院、應社和復社,大人在淮北一帶清除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之後,到南京和蘇州的讀書人就更多了。”

鄭勳睿微微點頭。

“徐先生,你說的是啊,這方面我的確是疏忽了,沒有想到儘量的籠絡讀書人,讓不少的讀書人都加入到東林書院去了。”

“大人,屬下不是這樣看的,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讀書人若是能夠認清楚形勢,也不會盲目的加入到東林書院之中去,淮北的局勢和這裡就完全不一樣,很多的讀書人發覺做實事纔是最好的報效方式,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讀書人,就知道誇誇其談,沉湎於自身的理論之中,也讓不少有抱負的讀書人看穿了。”

“徐先生,你說的是,不過大量的讀書人都是不諳世事的,他們不知道老百姓的苦,以爲憑着嘴皮子就能夠通吃天下,能夠讀得起書的人,家中畢竟還是不錯的,這樣的情形,日後我們要想辦法糾正。”(。)

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297章 決定第271章 慘敗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80章 戰遼河(2)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82章 戰遼河(4)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64章 鄉試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98章 會試會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14章 種植技術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273章 明智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559章 青縣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56章 古今融合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515章 慘敗(4)第979章 戰遼河(1)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86章 必須改變第50章 壯士(1)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70章 護院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10章 東林黨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926章 權鬥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22章 黑幕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75章 不可忍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323章 突破口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297章 決定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160章 家中來人
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297章 決定第271章 慘敗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80章 戰遼河(2)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82章 戰遼河(4)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64章 鄉試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98章 會試會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14章 種植技術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273章 明智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559章 青縣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56章 古今融合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515章 慘敗(4)第979章 戰遼河(1)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86章 必須改變第50章 壯士(1)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70章 護院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10章 東林黨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926章 權鬥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22章 黑幕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75章 不可忍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323章 突破口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297章 決定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160章 家中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