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

儘管鄭家軍將士士氣高漲,但是從將士身體的原因出發,鄭勳睿沒有同意強行軍的計劃,包括鄭錦宏等人都認爲鄭家軍的毛瑟槍和紅夷大炮是絕密的武器,利用這些火器狠狠的去打擊後金韃子,能夠取得再一次重大的勝利,因此採取強行軍的方式,儘早抵達延慶州城,展開突襲的戰術,一定能夠得到多爾袞摸不着北。

鄭勳睿也想獲得再一次重大的勝利,甚至希望能夠生擒多爾袞,但想法歸想法,實際上是不是能夠做到,還是要有準確的判斷,杜度麾下有三萬後金韃子,但戰鬥結束之後,有兩千多的後金韃子不知所終,也許這些後金韃子能夠活下來的不多,但一定有人趕赴到延慶州城,去給多爾袞稟報消息,多爾袞知道情況之後,肯定會做好相應的準備。

計劃不如變化,鄭家軍進入北直隸作戰,已經非常順利,剿滅的後金韃子和漢軍接近四萬人了,如此重大的勝利,放到其他朝廷軍隊的身上,只怕是早就偃旗息鼓歡慶勝利了。

延慶州城距離保定府城四百八十多裡地,按照鄭勳睿的計劃,大軍爭取在三日之內抵達,應該說三天時間之後,朝廷也知道鄭家軍進入北直隸作戰了。

當然鄭勳睿不會聽從朝廷的調度,也不會按照朝廷的要求來戰鬥廝殺,鄭家軍所有的作戰安排,只有他鄭勳睿能夠拍板和決定。

大軍出發之後,行軍速度出乎了鄭勳睿的預料,原來鄭錦宏和楊賀、劉澤清、洪欣濤等人商議之後,決定第一夜在涿州歇息,保定府城距離涿州兩百里地,這表明大軍的行軍速度是很快的。

戰馬是足夠的,剿滅近四萬的後金韃子和漢軍,鄭家軍繳獲了大量的戰馬和馬車,每個將士都是雙馬,足夠保證行軍的速度。放眼大明,恐怕也只有鄭家軍如此的奢華。

卯時出發,中途歇息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吃飯,戌時抵達涿州城。

城內死一般的寂靜。看不見一個人,沒有任何的生氣,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唯有斷壁殘垣說明了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切。

進入城池的將士,在大街上發現了無數凍僵的屍首。

掩埋屍首的事宜。也是悄無聲息進行的,氣候嚴寒,土地凍得硬梆梆的,可鄭家軍的將士硬是咬着牙,挖出來了十來個大坑,將發現的所有屍首都埋進去了,入土爲安,鄭家軍將士所能夠做的也就是這件事情了。

城內幾乎找不到完整的房子,鄭錦宏等人好不容易在一處大概是士紳的宅院內,找到了幾間稍微好一些的屋子。至於說衙門,早就成爲了一片的廢墟。

鄭勳睿倒是沒有那麼多的講究,這樣的情形,他不是第一次見到了,讓他始終不明白的是,後金韃子爲何如此的殘忍,爲什麼要趕盡殺絕,難不成後金韃子真的是鐵石心腸嗎。

這恐怕是穿越十多年的鄭勳睿,唯一難以理解的地方。

天黑下來了,屋裡點亮了油燈。鄭錦宏等人找來了一些木炭,在屋裡生火。

鄭勳睿沒有顧得上去烤火,他依舊是仔細的看着地圖,鄭錦宏等人也不會打擾。他們知道這是鄭勳睿的習慣,李巖、李攀龍和徐吉匡等人,怎是帶着執法營的將士,督促所有人都要喝下去薑湯和番椒水,這東西不好喝,喝下去的當時有些難受。

外面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鄭勳睿不是特別在意,鄭家軍進入到涿州城之後,這裡就成爲了鐵桶,任何人都不要想着有動作。

進來的是文坤和馬祥麟。

兩人的臉色都是蒼白的,所不同的是文坤看上去非常的疲倦,馬祥麟卻是精神頭不對。

文坤尚未開口,鄭勳睿就想到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人,白桿兵慘敗,秦良玉將軍被後金韃子生擒,戰鬥廝殺在昌平州城不遠處展開,多爾袞率領的後金韃子,在昌平設伏,伏擊了白桿兵。。。”

文坤稟報的時候,屋子裡面非常的安靜。

鄭錦宏等人的臉色也是微微變化,白桿兵有一萬多人,想不到遭遇伏擊,更想不到主帥秦良玉居然被後金韃子生擒了,由此可見多爾袞的確不一般,比杜度等人強了太多。

文坤說完之後,馬祥麟走上前去,撲通跪在了鄭勳睿的面前。

“屬下懇請大人救救母親,屬下做牛做馬報答大人。”

鄭勳睿輕輕嘆了一口氣,扶起了馬祥麟。

“事已至此,馬將軍不用太着急,總是有辦法的。”

鄭家軍儘管剿滅了近四萬的後金韃子和漢軍,可是從損失上面來說,大明還是巨大的,熊文燦麾下的五萬前軍,算是全軍覆沒,秦良玉麾下的一萬多白桿兵,也是全軍覆沒,多爾袞和杜度率領後金韃子和漢軍入關的時候,斬殺了三千多的明軍,而且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北直隸無數的城池被後金韃子攻破,老百姓遭受到慘重的損失,這恐怕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恢復的。

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罪責,朝廷應該承擔。

“文坤說到的情況,你們都聽見了,由此你們應該知道,多爾袞的確是足智多謀,當初文坤出發的時候,我就擔心多爾袞得知消息之後,會率領後金韃子趕赴昌平州,要是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只能夠看白桿兵是不是能夠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了。”

“後金韃子十五萬的大軍入關劫掠,朝廷在沒有弄清楚情況的前提之下,更是在熊文燦大人率領的五萬前軍幾乎全部覆滅的情況之下,要求秦將軍率領白桿兵前去增援,難道皇上和內閣不明白,多爾袞早就擺好了陣勢,就等着前去增援的大軍嗎,多爾袞這種圍城打援的戰術,傻子都應該看的出來。”

“當年的大淩河之戰,皇太極就是採取的這等戰術,重兵包圍尚未修建完成的大淩河城,等着朝廷大軍前去增援,結果增援的大軍損失慘重,大淩河城也因爲彈盡糧絕失守,不到十年的時間,難道朝廷就忘記了之前的教訓。”

“哼,總是想着自身的安全,想着誰都去護衛京城,護衛朝廷,朝廷裡面的那些大人,可曾想過百姓的悽慘,他們調集重兵,護衛的僅僅是京城,洪承疇大人率領的十餘萬朝廷大軍,若不是遭遇到後金韃子的堵截,怕也是全部集中到京城去了。”

“後金韃子所過之處,千里無人煙,在朝中某些大人看來,不是多大的事情,只要能夠護衛住京城,一切都好了,他們怕死,他們想着軍隊的保護,他們可以躲在京城裡面,難道老百姓不怕死,可老百姓能夠躲在什麼地方。”

“上行下效,當官的怕死,當兵的誰願意去送命,這就是京畿之地的衛所軍隊,他們不敢面對後金韃子,不敢廝殺,他們本來應該保一方的平安,可是大難來臨之際,他們要麼投降,要麼龜縮在城池裡面,要麼躲得遠遠的,沒有了一絲的血性,這還算是什麼軍隊。”

。。。

鄭勳睿的話語,衆人默默的聽着,他們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不過衆人沒有想到的是,鄭勳睿居然公開發這麼大的脾氣,而且話語所指就是皇上和內閣,以及朝廷之中的某些大人。

夜深了,衆人都去歇息了。

鄭錦宏留下來了。

“錦宏,我有一個想法,用杜度去交換秦良玉將軍,你看是不是可行。”

鄭錦宏稍微猶豫了一下。

“少爺,這樣做不知道朝廷會怎麼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事到如今,已經管不到朝廷是什麼想法了,秦良玉將軍年紀的了,遭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我們的動作要是慢了,恐怕秦將軍難以保全性命,我看就這樣決定下來,至於說朝廷裡面的那些聲音,不管他就是了。”

“少爺若是決定下來,屬下就來着手安排。”

“不用過於着急,我所說的動作要快,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當然是儘快的交換,第二方面就是讓多爾袞知道鄭家軍的厲害,我們要打的他們乖乖的撤離北直隸,滾回瀋陽去。”

說到這裡,鄭勳睿站起身來。

“總有一天,我要率領鄭家軍的將士,打到瀋陽去,我要生擒皇太極,要連根拔掉所謂的大清國。”

鄭錦宏也去歇息了。

鄭勳睿走出了屋子。

地上的積雪已經凝結成冰,氣候變得愈發的寒冷,走在雪地上,稍不小心就會摔倒。

洪欣瑜幾乎是挨着鄭勳睿,宅院裡面已經是高度的戒備,到處都有值守的軍士。

“洪欣瑜,還記得當年在徐州的事情嗎。”

“屬下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這些日子,我時常想到洪家堡八百壯士,這麼多年征戰下來,八百壯士陣亡接近百人了,我不喜歡征戰廝殺,可總是免不了帶領兄弟們廝殺,每一次的戰鬥,都會有兄弟離開我們,想想那些已經長眠在地下的兄弟,想想總是吃苦的百姓,甚至想到那麼多造反的流寇,我總是覺得不安,若是大明王朝足夠強大,若是老百姓都有飯吃,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戰鬥廝殺,怎麼會死那麼多的人。”(。)

第243章 暗流第241章 噩耗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241章 噩耗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320章 阿炳爺第690章 焦灼(2)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788章 不着急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79章 戰遼河(1)第14章 種植技術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391章 過分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410章 毛瑟槍第658章 找理由第56章 古今融合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270章 絞殺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473章 導火索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94章 會試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984章 乘勝追擊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785章 閃電戰(15)第1章 跳大神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422章 前奏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269章 殘酷第982章 戰遼河(4)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225章 突破口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83章 利弊第98章 會試會元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135章 家底第166章 慘烈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83章 利弊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981章 戰遼河(3)第685章 裂縫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328章 抓重點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243章 暗流第241章 噩耗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241章 噩耗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320章 阿炳爺第690章 焦灼(2)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788章 不着急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79章 戰遼河(1)第14章 種植技術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391章 過分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410章 毛瑟槍第658章 找理由第56章 古今融合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270章 絞殺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473章 導火索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94章 會試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984章 乘勝追擊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785章 閃電戰(15)第1章 跳大神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422章 前奏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269章 殘酷第982章 戰遼河(4)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225章 突破口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83章 利弊第98章 會試會元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135章 家底第166章 慘烈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83章 利弊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981章 戰遼河(3)第685章 裂縫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328章 抓重點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