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痛心(1)

bookmark

鄭勳睿已經估計到,皇上施展了多種手段,開始來對付他了,想想後金韃子撤離的時間不長,北直隸甚至沒有徹底安定下來,流寇正在湖廣和四川等地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這個時候皇上就開始動手了,實在不明智。

鄭勳睿是穿越人士,不可能有那麼強烈的忠君思想,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建設一個天下無敵的大漢王朝,並藉着自身的努力,徹底改變今後的歷史,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鄭勳睿不知疲倦的努力,穿越十多年的時間,幾乎就沒有徹底放鬆過。

朝着這個目標奮鬥,必定和皇權產生激烈的衝突,這無法避免,前世是公務員,鄭勳睿的思想之中,還是帶有儒家影子,造反一詞對於他來說還是難以接受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必然走上這樣的一條道路,這就好比是歷史總是朝着前方發展的,個人無法阻止歷史前進的腳步,很多時候,順應歷史是大勢所趨,也是唯一的選擇。

鄭勳睿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可他想不到,真正的打擊,來自於他完全沒有想到的地方。

南京戶部尚書楊廷樞專程來到了淮安。

作爲正二品的朝廷大員,楊廷樞輕易是不能夠離開南京城的,到淮安來必須要報備,甚至需要得到皇上的批准,否則就會遭遇到強烈的彈劾,甚至爲此丟掉官職。

鄭勳睿很是奇怪,他和楊廷樞之間的關係,朝廷之中都是知道的,兩人從鄉試的時候,就是最要好的朋友,進入朝廷爲官之後。楊廷樞是亦步亦趨,跟隨鄭勳睿的腳步,爲了鄭勳睿能夠在淮安很好的立足。楊廷樞甚至直接來到了南直隸,出任戶部尚書。年紀不大的楊廷樞,按照正常情況是不可能到南直隸,呆在賦閒的位置上面的。

鄭勳睿的感覺很是不好,他覺得楊廷樞突然來到淮安,不一定是好事情。

調查署偵查到了南京的不少情報,開年之後,朝廷派遣了好幾撥的御史到南京,每次停留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每次都和南京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鎮守太監、守備勳臣等關鍵人物見面了,至於說談些什麼,外界不知道。

楊廷樞是南京戶部尚書,同樣是要和御史見面的,這次楊廷樞專門到淮安來,是不是因爲御史強調了一些事情,讓楊廷樞不得不專程到淮安來。

鄭勳睿親自到碼頭去接楊廷樞。

兩人在碼頭見面之後,寒暄了足足一刻鐘的時間,都是相互問候的,跟隨的徐望華和鄭錦宏等人。站在一邊,看着兩人面帶微笑交談,不過徐望華最終還是發現了。鄭勳睿在扭頭的時候,臉上存在陰霾。

漕運總督府,書房。

“清揚,我這次到淮安來,是專程向你表示祝賀的,鄭家軍如此的驍勇,我在南京看到邸報之後,很是激動啊,鄭家軍能夠剿滅那麼多的後金韃子。這是我大明王朝的福氣。”

“淮鬥,過去的事情不提了。鄭家軍能夠打敗後金韃子,這裡面有洪承疇大人、熊文燦大人以及高公公等人的功勞。還有北直隸衛所軍隊的努力,僅僅靠着鄭家軍,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

“你說的是,可恨後金韃子,背信棄義,嘴上說着臣服我大明王朝,暗地裡卻突然入關劫掠,依照我的脾氣,一定要達到瀋陽去,徹底滅掉後金韃子。”

楊廷樞說到這裡的時候,看了看鄭勳睿。

鄭勳睿沒有開口說話,他內心不安的感受愈發強烈,他和楊廷樞之間的關係,可謂是最好的,楊廷樞不算是他的心腹,但兩人心心相印,也可謂是肝膽相照,兩人曾經一同聯手對付東林黨人、復社和應社,楊廷樞也是毫不畏懼的。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楊廷樞僅僅是反對東林黨人和黨爭等等,不會反對皇上,這方面鄭勳睿是很清楚的,故而他在處理機密事宜的時候,從未想過楊廷樞,至於說日後與皇上產生了直接的衝突,就算是楊廷樞站在皇上的一邊,他也不會爲難的,畢竟這是楊廷樞個人的選擇,他不能夠干涉。

可正是因爲關係不一樣了,鄭勳睿對楊廷樞也是有期盼的,那就是楊廷樞不要掉轉頭來對付自己,那樣鄭勳睿是難以接受的,不管是從感情方面還是行動方面。

楊廷樞剛剛說到的話語很有意思,表面上是直抒胸臆,想着能夠殺到瀋陽去,徹底滅掉後金韃子,實際上是提醒鄭勳睿,可以考慮率領鄭家軍,徹底剿滅後金韃子。

這樣的事情,鄭勳睿當然是要做的,可是現在不是時候。

鄭勳睿面對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於後金韃子,也不是來自於流寇,而是來自於朝廷,來自於皇上和東林黨人,他有理由相信,隨着鄭家軍的實力逐步壯大,皇上很有可能聯合方方面面的力量,來對付鄭家軍,皇上甚至有可能再次重用東林黨人,利用東林書院在讀書人之間的影響,來逐步的蠶食鄭家軍的力量。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要求鄭家軍剿滅後金韃子。

皇太極的能力不容小覷,至少比皇上強很多,人家能夠率領大軍作戰,能夠對局勢做出敏銳的判斷,能夠屈尊接納人才,甚至能夠改變後金一團糟的爭權奪利的局面,這樣的人,其麾下的滿八旗戰鬥力絕對不弱。

儘管說這些年以來,滿八旗在和鄭家軍的戰鬥廝殺之中,損失慘重,但皇太極每次都是採取主動進攻的方式,遭遇到打擊損失慘重的時候,總是能夠回到瀋陽去休養生息,慢慢的再次壯大滿八旗的力量,而且調查署得到了情報,皇太極已經開始組建蒙八旗和汗八旗,一旦蒙八旗和汗八旗建立起來,大清的力量將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鄭家軍的力量的確強大,但在大明所處的地位比較尷尬,真正的駐地只有淮安,駐紮在復州和陝西等地的鄭家軍,都沒有正式的名分和資格,只不過是鄭勳睿不管不顧朝廷的決定,要求鄭家軍駐紮在這些地方的。

這也就從最大的層面上限制了鄭家軍的繼續發展。

鄭勳睿正在通過講武堂,對鄭家軍所有軍官進行一次徹頭徹尾的洗腦,將朝廷和皇上等字眼從將士的腦海裡面徹底的抹去,如此關鍵時刻,鄭家軍需要的是平和穩定的局面。

後金韃子短時間之內是絕不會展開進攻的,鄭勳睿可以斷定,至少在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左右,皇太極絕不會要求八旗軍進入到關內劫掠。

偏偏這個時候,楊廷樞說出來了鄭家軍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的話語。

這絕不是隨口的感慨,鄭勳睿可以斷定,這就是皇上的意思。

鄭家軍此時此刻出兵瀋陽,必定遭遇到皇太極的拼死抵抗,就算是鄭家軍依靠犀利的火器,能夠基本剿滅後金韃子,但自身的損失肯定也是慘重的,到了那個時候,皇上會是什麼態度,誰能夠說的清楚。

皇上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置他鄭勳睿於死地。

結果到頭來很有可能是鄭勳睿率領鄭家軍的將士在前面拼命,殺出來一片天地之後,遭遇到過河拆橋,變爲喪家之犬。

這樣的傻事情,鄭勳睿絕不會做。

稍稍穩定了心緒,鄭勳睿慢慢開口了。

“淮鬥兄,你我十多年的關係,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你到淮安來看我,我很高興,親自到碼頭去迎接,我可以拍着胸脯說,就算是內閣大臣來了,我都不會這樣做。”

楊廷樞笑着點頭,但笑容略微有些尷尬。

“既然我們之間的關係不一般,有什麼話你就直接說出來,你是南京戶部尚書,輕易是不能夠到淮安來的,這要是被南京都察院或者京城都察院知道了,肯定是遭遇彈劾的,所以我認爲你到淮安來,不僅僅是要來看我,或者向我表示祝賀的。”

楊廷樞的笑容慢慢消失了,沉默了一會,終於開口了。

“既然如此,我就直說了,功高震主這樣的典故,我不需要多說,你是明白的,鄭家軍的強悍,朝野皆知,如此的情況之下,想着安穩的在漕運總督府,這有些勉強,再說了,你是以戶部尚書兼任漕運總督的,主要的職責還是在漕運方面,保證北方的供給,若是指揮強大的鄭家軍,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淮鬥兄,那你認爲我應該怎麼做。”

“讓朝廷派遣監軍到鄭家軍之中,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鄭勳睿看了楊廷樞好一會,站起身來慢慢開口了。

“淮鬥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鄭家軍自成立以來,朝廷沒有撥付一錢銀子的軍餉,鄭家軍將士歷經無數的廝殺,但軍官從未得到提拔,可以說鄭家軍自成立以來,就遭遇到算計和提防,如今鄭家軍強大了,朝廷想着插手,這不可能,不要說我不同意,鄭家軍將士也不會同意的,至於說朝廷有些什麼議論,那是他們的事情,朝中的大人想怎麼說,我無法干涉,但他們不要做的過分了,否則後面的局勢不好收拾。”

楊廷樞張了張嘴,話最終沒有說出來。(。)

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641章 不甘心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413章 兩難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562章 天助(1)第32章 府試案首第499章 穩不住第254章 側重點第25章 柳隱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20章 彈劾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80章 人之本性第9章 教諭先生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356章 穩妥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605章 有準備和無準備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307章 果斷第981章 戰遼河(3)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99章 神秘來信第17章 縣試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46章 有容乃大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574章 女兵營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788章 不着急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617章 賭贏了第71章 憂慮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8章 縣學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79章 主婚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128章 沒商量第776章 閃電戰(6)第605章 有準備和無準備第92章 京城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670章 掌控第308章 談判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53章 搬遷第322章 黑幕第651章 露崢嶸第362章 撤兵第562章 天助(1)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446章 求助第1章 跳大神第559章 青縣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775章 閃電戰(5)
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641章 不甘心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413章 兩難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562章 天助(1)第32章 府試案首第499章 穩不住第254章 側重點第25章 柳隱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20章 彈劾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80章 人之本性第9章 教諭先生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356章 穩妥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605章 有準備和無準備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307章 果斷第981章 戰遼河(3)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99章 神秘來信第17章 縣試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46章 有容乃大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574章 女兵營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788章 不着急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617章 賭贏了第71章 憂慮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8章 縣學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79章 主婚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128章 沒商量第776章 閃電戰(6)第605章 有準備和無準備第92章 京城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670章 掌控第308章 談判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53章 搬遷第322章 黑幕第651章 露崢嶸第362章 撤兵第562章 天助(1)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446章 求助第1章 跳大神第559章 青縣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775章 閃電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