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精細分工

進入到生產區域的時候,鄭勳睿的神情很是專注,甚至在一名一級工匠的身後站立了好一會,這名工匠正在仔細擦拭剛剛生產出來的一支燧發槍。 ,

畢懋康研發出來的燧發槍,就是靠着這些工匠給造出來的。

良久,鄭勳睿終於開口詢問了。

“造出來這樣的一支燧發槍,需要多長的時間。”

這名工匠的臉色早就白了,身體也是微微顫抖的,鄭勳睿進來的時候,他和所有人一樣,都是老老實實的站着,不過鄭勳睿要求他繼續做事,故而才擦拭已經造出來的燧發槍。

鄭勳睿開口詢問之後,工匠稍稍愣了一下,很自然的開口了。

“小的造出來這支燧發槍,需要十日左右的時間。”

“嗯,你是一級工匠,需要十日的時間,那麼二級工匠和三級工匠需要多長時間。”

鄭勳睿聞到這個問題,工匠的臉上展現出來一絲驕傲,要知道薄玉大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三百多工匠之中,能夠被評爲一級工匠的,不過十來人。

“二級工匠需要三十日左右的時間,三級工匠造不出來燧發槍。”

鄭勳睿微微點頭,臉色依舊很是平靜。

他的內心早就在算賬了,火器局的三百多工匠,一級工匠十二人,就算是滿負荷的運轉,一年也就是生產三十來支燧發槍,二級工匠三十五人,每人一年生產十二支燧發槍,總數算起來不到八百支燧發槍,況且火器局還要生產火炮,按照這樣的效率下去,每年生產出來的火器少的可憐。短時間之內,根本不能夠產生多大的作用和效果。

從火器局回來,鄭勳睿再次將自己關在了東林書屋一天的時間。

翌日一大早,鄭錦宏、徐望華、趙單羽、湯若望、薄玉、龍華民和鄧玉函等人,悉數來到總督府。

桌上已經放着一些文書,這些都是鄭勳睿親自寫出來的東西。

衆人坐定之後。鄭勳睿慢慢開口了。

“昨日在火器局看過了,整體的情況是不錯的,不過有兩個問題,本官想着問問,請薄大人回到這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火器局一年能夠生產多少的燧發槍,第二個問題,火器局一年能夠鑄造多少門的大型火炮和中型火炮。本官就不問能夠生產多少的火箭和地雷了。”

薄玉神情很是肅穆,稍稍思索了一下開口了。

“大人,下官只能夠粗略算算,不能夠很精準,若是所有工匠夜以繼日,一年能夠生產五百支燧發槍,十門火炮。”

“也就是說三百多的工匠,沒有歇息的時間。”

“大人說的是。”

鄭勳睿詢問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引發衆人的注意,火器局歷來都是這樣。就算是規模最大的京城火器局,每年也最多能夠生產一千支的鳥銃,至於說火炮,開足馬力也就是鑄造十門左右,這已經達到極限了。

當年爲了訓練登州和萊州的新兵,京城的兵器局和南京的兵器局。曾經開足馬力,兩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生產了兩千多鳥銃,至於說火炮,悉數都是從西夷買來的。

看見衆人毫不在意。鄭勳睿輕輕嘆了一口氣,畢竟時代不同了,幾百年之後的精細化分工,一級流水線的生產,在如今看來都是神仙般的存在,不過他必須要貫徹這樣的生產理念,至少首先達到精細化分工。

一名一級工匠,製造一柄燧發槍,需要十日左右的時間,一名二級工匠需要三十日左右的時間,兩人的手藝肯定是有差距的,一級工匠的手藝肯定要好一些,這就預示着兩柄燧發槍不可能一樣,無論是在精準度、還是在扳機的扣動力度方面,都會有細微的區別,況且一柄燧發槍,需要諸多的零部件,將每樣的零部件按照最高的要求造出來,最後來組裝,十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完成,這已經很不錯了。

但換一個思路,情況肯定是大不一樣的,那就是將燧發槍的每個零部件,按照統一的要求來進行製作,在火器局裡面,對此等的分工進行細化,譬如說一幫人負責專門製造槍柄,一幫人專門負責槍管,一幫人專門負責槍栓,一幫人專門生產彈簧等等,也就是將生產燧發槍的工作分解開來,這樣在質量上面也可以實施統一的要求。

十二個一級工匠,可以每人或者幾人負責一塊,自己專門製造某一個零件的同時,負責整塊的技術審覈,凡是不符合標準的零件,堅決不能夠要。

工匠的俸祿,也可以按照這樣的要求來支付,多勞多得,手藝越高的工匠,收入也就越高,相反那些濫竽充數的工匠,將被徹底淘汰。

當然,這種先進的生產理念,短時間可能難以被人接受,這是因爲大明的工匠,每個人都是傳承祖上的手藝,這些手藝基本是密不可傳的,手藝被視作是吃飯的傢伙,必須子子孫孫的傳下去,要是手藝泄漏出去了,那就等於是被端掉了飯碗,那是欺師滅祖的事情。

工匠儘管社會地位最爲低下,可是相互之間是有着很強對比性的,手藝高的工匠,受到了其他工匠的尊重,手藝一般的工匠,總是低着頭夾着尾巴爲人的。

可是生產的精細分工,是要摒棄這些觀點的,也就是說要求生產的一體化,生產出來的零部件必須要全部合格,每一柄的燧發槍和每一門的火炮,任何的一個零件不合格,那都是不行的,這樣組裝出來的火器或者是火炮,到了戰場上就是斬殺自身的利器了。

朝廷這方面的教訓已經很多了,薩爾滸之戰的時候,因爲火器的不合格,結果鳥銃炸膛的事情比比皆是,到最後大軍幾乎都不敢使用鳥銃了。

鄭勳睿拿起了桌上的文書,開始仔細的說起了改變生產工藝、力求精細化的要求。

湯若望、龍華民和鄧玉函等人,聽的是目瞪口呆,他們熟悉火器製作的原理,也明白因爲工匠技術不到位,導致火炮或者是火銃存在不合格的情況,但鄭勳睿說出來的這種製作的辦法,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不合格的火炮與火器。

將火炮和火器的每一個部件都分開來製造,可以在組裝之前就嚴格審覈零件是不是合格,只要所有的零件都是合格的,那麼組裝出來的火炮和火器,肯定就是合格的。

湯若望等人只是想到了火器和火炮生產的精密性,認爲這樣的製造方式,能夠避免出現不合格的火器和火炮,他們絕沒有想到,這樣的生產方式,將會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讓工匠製造出來更多的火器和火炮。

薄玉聽的更加的明白,而且在很短時間之內就領悟其中意思了。

薄玉有些爲難,他知道這樣做,是能夠保證火器和火炮質量的,但是這裡面存在的問題,就是工匠是不是願意真正的傳授看家本領。

薄玉的神情,鄭勳睿能夠看懂。

工匠之間的門戶之見,必須要摒棄,若是人人都固守自身的那點技術,不願意拿出來交流,那就得不到進步,永遠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之上,這樣的工匠,最終是會被淘汰的。

鄭勳睿的神情變得更加的嚴肅。

“薄大人,本官提出來的辦法,在淮安火器局必須要推廣開來,若是有不願意配合的工匠,不管他是一級工匠還是其他的工匠,火器局一律都是要裁撤的,其實南京還有很多的工匠,本官只要願意招徠,兵器局是不會缺人手的。”

“特別是那些一級工匠,手藝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或者是自身刻苦磨練出來的,指望將一身的本事傳給後人,依靠這些本事吃飯,可這樣的想法,在淮安兵器局行不通。”

“薄大人,本官給你十日的時間,讓工匠做出選擇,不要強迫他們,本官可不願意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本官需要的是心甘情願。”

火器局的生產車間,按照精細分工的要求,進行了全面的改建。

改建需要的時間不是很長。

薄玉將所有工匠召集到一起,說到了精細分工的事宜,並且明確的宣佈,願意留在兵器局的工匠,日後就要服從管理,俸祿和日後的生產是直接聯繫的,不願意留在兵器局的工匠,可以自行離開,回到南京去,火器局不會勉強。

薄玉僅僅給了五天的時間,要求所有工匠做出選擇。

十二名一級工匠,其中有兩人離開,回到南京去了,二級工匠和三級工匠,有二十八人離開。

薄玉沒有爲難他們,鄭勳睿更是沒有爲難他們。

這些工匠大都是年紀很大的,認識很是固執,不願意自家的手藝傳出去,他們認爲這樣做是欺師滅祖,是對不起祖先。

接下來的時間,薄玉按照工匠個人的能力,開始進行分工,剩下的二百九十名工匠,分爲了十個組,每一個組二十九人,其中包括一名一級工匠,這名一級工匠,成爲了這個小組生產零件時候的負責人。

薄玉本身則是擔任總負責人,親自審覈零件是不是合格。

本來應該在百餘年之後纔出現的精細分工,崇禎十年就在淮安出現了。

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199章 親兵營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53章 絕唱(1)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324章 山陰幫第516章 慘敗(5)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128章 沒商量第512章 慘敗(1)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432章 引誘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559章 青縣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739章 自找的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32章 府試案首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328章 抓重點第225章 突破口第140章 宿命第499章 穩不住第135章 家底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260章 兵敗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90章 一錘定音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87章 取捨之間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781章 閃電戰(11)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20章 心思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90章 一錘定音第690章 焦灼(2)第67章 鄉試解元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359章 血戰(3)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692章 揪心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775章 閃電戰(5)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73章 戒急用忍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527章 羣英會(2)
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199章 親兵營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53章 絕唱(1)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324章 山陰幫第516章 慘敗(5)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128章 沒商量第512章 慘敗(1)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432章 引誘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559章 青縣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739章 自找的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32章 府試案首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328章 抓重點第225章 突破口第140章 宿命第499章 穩不住第135章 家底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260章 兵敗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90章 一錘定音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87章 取捨之間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781章 閃電戰(11)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20章 心思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90章 一錘定音第690章 焦灼(2)第67章 鄉試解元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359章 血戰(3)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692章 揪心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775章 閃電戰(5)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73章 戒急用忍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527章 羣英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