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同樣慘敗

bookmark

多爾袞就是多爾袞,這位大清國數一數二的驍將,採取的是最爲有效的戰術,三萬八旗軍的將士,圍攻白桿兵的時候,並沒有採取兇狠的拼殺戰術,而是首先圍困伺機進攻,讓白桿兵感覺到尚能夠抵抗,尚有希望,進而組織起來防禦的陣形,等到白桿兵的傷亡慢慢增大,八旗軍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時候,就開始了全面的兇狠的廝殺。

這個時候,白桿兵就是想着突圍,可能性也沒有了,他們已經喪失了整體撤退的機會。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多爾袞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以最爲強悍的姿態來對付白桿兵,他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徹底剿滅白桿兵和生擒秦良玉那麼簡單,他是想着讓這一次的戰鬥,徹底震撼大明的崇禎皇帝和大明朝廷,讓崇禎皇帝調集山海關的明軍。

多爾袞的目的是動搖大明的關寧錦防線。

大清國在這道堅固的防線面前,吃了太多的虧,當年的寧遠之戰,就是慘痛的教訓。

多爾袞的戰術佈置之所以能夠成功,與秦良玉的認識也是有着很大關係的,若是換做其他的明軍,早就開始潰逃,正因爲白桿兵不畏懼滿八旗軍士,纔會組織起來陣形拼死抵抗的。

秦良玉已經發現情況不對了,眼看着身邊傷亡的軍士越來越多,後金韃子的包圍圈慢慢縮小,面對面的廝殺也開始了,特別是騎兵的損失更大,三千騎兵被後金韃子分割包圍,基本沒有什麼還手之力,周圍出現的大都是白桿兵軍士的慘叫聲。

繼續抵抗下去,肯定是全軍覆沒。

撤退的命令終於下達了,秦良玉不能夠讓白桿兵在自己的手中消亡。

兩百多騎兵和一千多的步卒圍在秦良玉的身邊,拼死的抵抗進攻的後金韃子,他們表現出來的兇悍和頑強,讓後金韃子一時間也是無計可施。

身邊的親兵已經在勸秦良玉馬上撤離了。這些親兵和其他的軍士,會捨命保護秦良玉撤出包圍圈,在他們看來,只要秦良玉能夠逃離出去。白桿兵就沒有倒下。

秦良玉堅決不願意獨自撤離,她要和軍士共同廝殺。

指揮騎兵進攻的千戶,全身是血的來到了秦良玉的面前。

“大帥,您趕快撤離,否則就來不及了。。。”

千戶的手臂上面被射中一箭。鮮血順着流下來。

秦良玉的眼圈微紅了,這麼千戶是她特別賞識的,作戰勇猛,悍不畏死。

“你率領騎兵營的將士,護衛大軍撤離,不要管我。。。”

秦良玉大聲下達命令,同時命令身邊的親兵去抵禦後金韃子,爭取能夠撕開一條血路,讓儘量多的軍士撤離出去。

這一刻,秦良玉的命令沒有誰執行。大家依舊一邊抵禦後金韃子,一邊圍在她的身邊。

秦良玉知道,她必須要下定決心了,不管白桿兵損失多麼的慘重,都要想方設法的突圍,而且要將這裡的情況稟報給朝廷,懇請皇上調集更多的大軍進入北直隸。

秦良玉的臉色變得鐵青,她看着身邊的親兵隊長,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你帶着一百名親兵,無論如何都要殺出去。將這裡的情況稟報給皇上和朝廷。”

親兵隊長準備開口的時候,秦良玉手中的長矛對準了他。

“馬上領着親兵突圍,否則我要行軍法了。。。”

親兵隊長眼裡喊着熱淚,他無法開口。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執行命令,帶領親兵拼命突圍,這裡的消息的確要帶出去,其實到了這個時候,能夠突圍的也僅僅就是騎兵。步卒是不可能跑出去的,畢竟雙腿跑不過戰馬。

秦良玉也清楚,她已經成爲後金韃子重點關注的目標,想要撤離是異常困難的,只要她尚在堅持,就能夠吸引後金韃子的注意力,給身邊親兵突圍創造出來機會。

廝殺的場景終於變得血腥起來了。

秦良玉帶着身邊剩下的親兵,殺入到戰團之中,這個時候的秦良玉,已經沒有想着能夠突圍的事情了,她的目的就是儘量多的斬殺後金韃子。

秦良玉的廝殺,的確吸引了後金韃子的注意力,這位銀髮的老太太,是後金韃子重點的目標,多爾袞曾經專門要求,務必生擒秦良玉。

秦良玉是大明的右都督鎮東將軍,能夠生擒這樣的戰將,對於大明皇帝和朝廷都是沉重的打擊。

秦良玉身上的戰袍已經濺滿了鮮血,六十多歲的她,廝殺起來依舊有着勢不可擋的氣勢。

諸多的步卒,儘管傷亡慘重,但也是悍不畏死的朝着前方衝鋒。

白桿兵依舊還有如此的氣勢,倒是令多爾袞吃驚。

親兵隊長率領的百名親兵,殺出重圍的時候,身邊僅僅剩下三十餘人。

紅着眼的親兵隊長,準備要求突圍出來的親兵前往京城,他要繼續殺入重圍,作爲親兵隊長,他不可能離開主帥。

就在這個時候,雪地上再次出現了大量的後金韃子。

看着後金韃子氣勢洶洶的衝過來,親兵隊長總算是明白了,他們已經陷入到後金韃子的重重包圍之中,大軍想要撤離是千難萬難了。

“你們都聽着,拼死也要殺出去,一定要將消息稟報給朝廷。”

一聲怒吼之後,親兵隊長舉起了手中的白杆長矛,朝着後金韃子衝過去,他要用身體淌出一條血路,讓身邊

的三十餘人能夠有衝出重圍的。

。。。

近三個時辰的時間過去了。

天色漸漸黑下來,雪花終於停止了飄落。

四周也慢慢的安靜下來,血腥味道四處蔓延。

多爾袞看着眼前的一幕,頗爲感慨,廝殺之所以持續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爲白桿兵沒有投降的軍士,都是拼命的廝殺,這一點是多爾袞欣賞的,相比較來說,太多的明軍都是貪生怕死之徒,有些戰鬥尚未開始,就已經逃走或者是投降了。

多爾袞也感覺到吃驚,若是大明的軍隊都是這樣的戰鬥作風,大清國怎麼可能有勝利的機會,根本不要想着入關作戰了。

秦良玉被生擒,這是多爾袞最爲高興的事情。

秦良玉畢竟年紀大了,長時間的廝殺之後,體力跟不上,當然,秦良玉能夠被最終生擒,還是因爲多爾袞下達的命令,八旗軍士是不準對着秦良玉射箭的。

對於多爾袞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勝利,比較他入關打敗密雲衛要大很多,儘管那次的戰鬥,也斬殺了密雲總督吳阿衡和總兵魯宗文,多爾袞都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八旗軍軍士尚在打掃戰場,多爾袞的思緒卻沒有在戰場上面了。

白桿兵有少數的騎兵逃走了,多爾袞絲毫不在意,他甚至想着這些白桿兵能夠快速到京城去稟報消息,這樣就能夠讓大明的崇禎皇帝更加的驚慌。

多爾袞想到了另外的大事情。

想要鎮守山海關等地的明軍調動,那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必須是在大明朝廷感覺到巨大危險的時候才行,剿滅了增援的五省總督熊文燦率領的大軍,剿滅了右都督秦良玉率領的白桿兵,只能夠說是促使失態朝着那個方向發展,但並不能真正的讓山海關的明軍調動,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恐怕還需要一把火。

多爾袞想到了率領大軍直接進攻大明京城的舉措,當然他這樣做,不是說依靠麾下的四萬軍士拿下大明京城,這肯定是不現實的,不過一邊有他率領的大軍圍困京城,一邊有杜度和圖賴率領的大軍劫掠北直隸,還有耿仲明率領的漢軍圍困延慶州城,這樣的多管齊下,相信大明朝廷是無法忍受的。

不過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需要冒着極大風險的,關鍵就是尚可喜率領的三萬漢軍,怕是不能夠圍困延慶州城內的十餘萬明軍,一旦這一路的明軍取得了突破,殺出了延慶州城,局勢會瞬間變得複雜起來。

想要真正的圍困駐守延慶州城的明軍,恐怕還是需要滿八旗的軍士參與其中。

多爾袞決定給杜度下達命令了。

杜度率領的八萬大軍,在北直隸劫掠,一定能夠獲得豐碩的財物,不過這已經不是作戰的重點,有必要讓杜度抽調三萬滿八旗的軍士,駐紮在延慶州城之外,死死的焊住延慶州城內的明軍,讓他們不敢動彈。

大軍回到昌平州城的時候,多爾袞在幾乎成爲廢墟的州衙找到了一間房屋,獨自思考下一步的部署,時間上面不用特別着急,應該說大明朝廷已經處於驚慌失措的狀態,就給大明的崇禎皇帝一定的時間去着急。

斥候帶回來了尚可喜的消息,駐紮延慶州城的明軍,沒有任何的動作,沒有派出小股的部隊試探,只是偶爾會派遣斥候,試圖突破大軍的封鎖。

得到尚可喜送來的情報之後,多爾袞下定了決心,他要給杜度下達命令了,抽調三萬滿八旗的將士,聯合三萬漢軍一同圍困延慶州城,杜度率領剩下的五萬大軍,繼續在北直隸一帶劫掠,他則是率領四萬大軍,佯攻京城,逼迫大明朝廷做出調動山海關明軍的決定。

當然,多爾袞不會忘記給皇太極寫去奏摺,稟報這一切的計劃安排。。

第188章 計謀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270章 絞殺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499章 穩不住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220章 彈劾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241章 噩耗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690章 焦灼(2)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651章 露崢嶸第241章 噩耗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646章 微服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39章 小私心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689章 焦灼(1)第51章 壯士(2)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144章 拜服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636章 用強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779章 閃電戰(9)第641章 不甘心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403章 桃花運第328章 抓重點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98章 會試會元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87章 勸服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70章 護院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8章 府學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3)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188章 計謀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84章 納采第260章 兵敗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
第188章 計謀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270章 絞殺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499章 穩不住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220章 彈劾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241章 噩耗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690章 焦灼(2)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651章 露崢嶸第241章 噩耗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646章 微服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39章 小私心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689章 焦灼(1)第51章 壯士(2)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144章 拜服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636章 用強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779章 閃電戰(9)第641章 不甘心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403章 桃花運第328章 抓重點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98章 會試會元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87章 勸服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70章 護院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8章 府學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3)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188章 計謀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84章 納采第260章 兵敗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