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穩不住

bookmark

有關李巖、紅娘子、牛金星和宋獻策的事情,朝廷裡面鬧出一系列的風波,差點讓鄭勳睿和東林黨人之間形成直接的對峙,誰也沒有想到,真正遭受到重創的還是李自成。

因爲讀書少、學識不夠,更明白學識的重要性,李自成對讀書人還是比較尊重的,儘管他會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讀書人,認爲讀書人心思複雜、優柔寡斷、自命清高、習慣於明爭暗鬥,不過他也知道,義軍想要壯大起來,想要有更輝煌的前景,還是需要吸納讀書人,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的加入,的確讓義軍在很短時間之內快速發展,而且處於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發展態勢,這也讓李自成暗自下定決心,吸納更多的讀書人進入到義軍隊伍之中,或許在讀書人的輔佐之下,義軍將有着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可惜殘酷的現實,讓李自成的夢想破滅。

遭受了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的背叛,李自成很快明白一個道理,他內心所想與現實完全不一樣,儘管他需要讀書人的輔佐,可全天下讀書人都想着光宗耀祖,將一身的學問買與帝王家,人家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前途,除非他李自成率領的義軍,能夠真正開闢一片新天地,否則就算是暫時接納到讀書人,形勢稍微不對,就很有可能遭遇到背叛,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李自成打滅了幻想,對讀書人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李自成唯一信任的還是顧君恩,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背叛之後。在義軍之中引發了一些混亂,特別是闖塌天劉國能和蠍子塊拓養坤被官軍擒獲,其麾下的一萬義軍被殲滅大半,唯有掃地王張一川率領的一千多義軍逃出來,這讓不少義軍軍士恐慌。也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顧君恩提出了建議,穩住了義軍。

李自成和衆人商議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爲義軍要離開河南,前往湖廣去,劉宗敏率領的義軍。在湖廣基本站住了腳跟,兩路大軍聯合起來,一定能夠在湖廣打出一片天地,但顧君恩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他認爲義軍還是要在南陽府等地堅守。以前的教訓太多了,義軍往往都是堅守一個地方,結果造成的損失都是巨大的,此次拓養坤和劉國能被擒獲,義軍損失接近萬人,就是因爲分兵的策略,義軍沒有造成重大的損失。

顧君恩認爲,目前的情況之下。義軍一定要穩住,若是選擇這個時候撤離,必定給官軍創造出來可乘之機。沿路追逐,那樣義軍的損失會更大,這個時候堅守南陽府等地,只需要將活動的區域進一步的擴大,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李自成最爲信任顧君恩,儘管遭遇了李巖等人叛逃的事情。可是他對顧君恩是絕對相信的,故而毫不猶豫的採用了顧君恩提出的建議。

義軍繼續堅守在南陽府等地。

這一堅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義軍接連遭遇到失敗之後,張獻忠也準備徹底離開河南進入到山西境內。儘管條件差很多,但總是能夠保住隊伍,但李自成麾下的大部分義軍繼續堅守在河南,讓張獻忠也穩住神了,採用同樣的方式,分散了部分的義軍,一部分進入到山西,一部分繼續堅守在河南。

李自成和張獻忠都變得特別小心,時時刻刻關注官軍的動向,當他們得知鄭家軍已經撤離河南之後,大大鬆了一口氣,兩人最爲畏懼的還是鄭家軍,義軍與鄭家軍的戰鬥,全部都是失敗,而且是慘敗,可面對其他官軍的時候,那就不一定了。

因爲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小心,河南的局勢再次變得平穩。

五省總督熊文燦獲得了一次大勝,可他很明白,真正想着徹底剿滅流寇,還不現實,流寇的力量依舊是強大的,沒有了鄭家軍的支持,他麾下的大軍,根本不可能徹底剿滅流寇。

按說這樣的情況之下,熊文燦完全可以向朝廷請求,調遣鄭家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可惜他不能夠這樣做,鄭勳睿與朝廷之中的某些大人,已經是水火不容,就算他提出這樣的請求,也不可能通過,甚至可能自找麻煩。

取得了一次戰鬥的勝利,熊文燦不會停下腳步,他想到的趁勝追擊,而且這個時候機遇很好,監軍高起潛回到京城去了,新任的監軍暫時沒有到位,他完全可以指揮大軍作戰,不必擔心遭遇到掣肘。

一連串的戰鬥在河南的南陽府等地展開。

戰鬥的規模都不是很大,熊文燦也取得了一些勝利,他作戰已經變得非常謹慎,一定要徹底弄清楚流寇的情況,然後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打擊,有些事時候甚至出現幾千人對陣幾十人的戰鬥,一旦流寇的認識超過萬人的規模,熊文燦就會選擇避讓。

這樣的戰鬥,對於雙反來說,意義都不是很大。

李自成也曾經想過反擊,他麾下依舊有八萬左右的大軍,對付官軍還是可以的,不過他也不敢隨意下決心,畢竟他不知道鄭家軍是不是會參與到戰鬥之中來,大規模的作戰,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結束的,一旦義軍和官軍處於膠着的狀態,這個時候鄭家軍加入到戰團之中,那對於義軍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了。

看着手裡的信函,熊文燦的眉頭緊皺,這是湖廣巡撫方孔炤寫來的信函。

好一會,熊文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身邊的河南巡撫吳甡開口了。

“熊大人,湖廣的局勢是不是穩不住了。”

“吳大人說的是,李自成派遣劉宗敏進入到湖廣,這個劉宗敏很聰明,沒有攻城拔寨,沒有攻打府州縣城池,不過他在村鎮活動,而且專門劫掠各級官府的錢糧,方大人寫信來了,要求徹底剿滅劉宗敏。”

聽到熊文燦這樣說,吳甡也是搖頭,他還是想着熊文燦留在河南,這樣對於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震懾,至少目前河南的局勢是穩定的,而且收回的城池也是越來越多了,流寇的活動區域,大都集中的村鎮和大山之中去了。

“熊大人,下官覺得方大人之建議不妥,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流寇首領,都還在河南境內,若是大軍前往湖廣去了,那豈不是讓李自成和張獻忠得到了喘息,若是再次鬧出來大事情,那個時候朝廷怕是真的要追究責任了。”

熊文燦沒有馬上開口,陷入到沉思之中,當初流寇佔領河南府以及洛陽府城的時候,朝廷裡面已經掀起軒然大波,若不是內閣出面穩住,恐怕那個時候皇上就會追究責任了,好在鄭家軍及時的出動,打敗了流寇,收復了洛陽府城和整個的河南府,讓局面穩定下來,但事情不可再一再二,若是再次讓流寇佔領了洛陽府城,恐怕楊嗣昌也保不住他熊文燦。

熊文燦很想再次的與流寇大規模的交鋒,可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糧草不濟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在監軍高起潛離開之後,變得更加嚴重一些,河南已經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來養活大軍,朝廷的錢糧總是拖欠,而且上次鄭家軍轉交的流寇俘虜之中,一部分已經進入到大軍之中,讓熊文燦直接掌控的軍士認識接近三萬人了。

三萬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小數目。

儘管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可軍士的士氣依舊不高,上次大敗流寇、生擒拓養坤和劉國能,朝廷的賞賜太少了,一共才五十萬兩白銀,而且這些白銀也沒有完全用到軍士的身上,監軍高起潛就拿走了不少,還有戶部漂白,也拿走了幾萬兩的白銀。

熊文燦僅僅拿出了其中的十萬兩白銀予以獎勵,其餘的白銀都留下來了,他需要考慮到大軍的開銷,需要維持大軍的正常運轉。

對於朝廷決定收取拖欠的農業賦稅的事宜,熊文燦持反對的態度,可他也有危難的地方,那就是這些收取的賦稅,一部分是要撥付給他這個五省總督,用以剿滅流寇的,處於這樣的情況之下,熊文燦是不好表態的。

熊文燦沒有開口說話,吳甡顯得緊張,他不知道熊文燦是怎麼想的,會不會率領大軍離開,要是那樣河南就可能陷入到全面的動盪之中。

熊文燦沉默了好一會,才慢吞吞的開口。

“吳大人,本官明白你的意思,可湖廣要是出現動盪,局面更加的不好收拾,看樣子本官只有另闢蹊徑了,上一次是鄭家軍進入到河南作戰,這一次可以懇求洪承疇大人率領大軍作戰,張獻忠麾下的流寇,已經進入到山西,本官覺得駐守大同等地的邊軍,可以狠狠打擊張獻忠,張獻忠若是遭遇重創,本官就可以率領大軍,跟着打擊張獻忠,乃至於徹底剿滅張獻忠了。”

吳甡看了看熊文燦,這個想法很好,但能不能實現,誰也不知道,邊關是最爲重要的地方,就算是流寇大規模肆掠的時候,朝廷也幾乎沒有調動邊軍,熊文燦這個時候想着邊軍出動,怎麼看可能性都不存在。

看來北方的局勢還是難以穩得住。

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926章 權鬥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71章 憂慮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71章 督戰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183章 徐望華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655章 攪局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221章 平衡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116章 帝心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264章 不高興第307章 果斷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199章 親兵營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20章 彈劾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41章 盤敲側擊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55章 明確目標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514章 慘敗(3)第787章 勸服第783章 閃電戰(13)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885章 宵小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27章 亦師亦友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57章 奧妙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776章 閃電戰(6)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263章 廷杖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478章 老辣第166章 慘烈第3章 黑子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33章 以假亂真
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926章 權鬥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71章 憂慮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71章 督戰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183章 徐望華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655章 攪局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221章 平衡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116章 帝心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264章 不高興第307章 果斷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199章 親兵營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20章 彈劾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41章 盤敲側擊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55章 明確目標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514章 慘敗(3)第787章 勸服第783章 閃電戰(13)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885章 宵小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27章 亦師亦友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57章 奧妙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776章 閃電戰(6)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263章 廷杖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478章 老辣第166章 慘烈第3章 黑子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33章 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