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

戰鬥廝殺從卯時一刻延續到午時,鄭家軍的防禦陣地堅如磐石。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得益於鄭家軍將士的頑強和驍勇,另外一方面也源於阿巴泰的患得患失。

阿巴泰因爲在錦州之戰的失誤,已經心存疑慮,接到了皇太極的旨意之後,他更是知道自身逃不脫懲戒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寧遠或者錦州獲取一次重大的勝利,如此才能夠彌補之前的失誤,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支撐下,阿巴泰命令譚泰率領足足五萬八旗軍的軍士猛攻錦州,期望能夠奪回錦州。

攻打錦州的戰鬥不順利,阿巴泰被逼率領大軍朝着廣寧的方向撤離,按說到了這個時候,就要不顧一切代價撤離了,可惜阿巴泰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問題,那就是他想着盡最大的可能保存八旗軍的實力,以最小的代價從寧遠撤離到廣寧去。

阿巴泰的想法是,一旦大軍過了錦州,立即給譚泰下達撤離錦州的命令,那樣就算是佔據錦州的鄭家軍前來追擊,阿巴泰也可以率領大軍馳援,保證兩路大軍順利的撤離到廣寧。

至於說駐守錦州城池的鄭家軍突然出現在錦州到廣寧的官道上面,阻止八旗軍撤離,這是阿巴泰沒有想到的,他已經要求譚泰全力進攻錦州城池,怎麼還會出現如此的情況。

所以在進攻剛開始的時候,阿巴泰希望以少部分的兵力撕開鄭家軍防禦陣地的缺口,接着大軍全部壓過去,讓鄭家軍無法阻擋,可惜阿巴泰的這個決策,再次出現重大失誤,阻擋八旗軍的鄭家軍軍士,異常的驍勇,根本不後退一步。

到了這個時候,阿巴泰的心已經亂了,他不知道後方追擊的鄭家軍到什麼地方了。是不是會馬上的壓過來,他也不知道麾下的大軍究竟能不能撕開鄭家軍的防禦陣線,安全的撤離到廣寧去,他更不知道進攻錦州城池的五萬八旗軍究竟如何了。

阿巴泰身邊只有索尼和謀士了。

八旗軍已經發起了兩次大規模的衝鋒廝殺。最終都是無果而終。

戰場上已經變得異常的血腥,鄭家軍軍士與八旗軍軍士廝殺的時候,沒有過多的依靠毛瑟槍,而是面對面的廝殺,看誰的戰鬥能力更爲強悍。

偏偏在這方面。鄭家軍軍士的士氣更加的高漲。

阿巴泰幾乎要陷入到絕境之中了。

就在這個時候,阿巴泰的希望到來了。

譚泰率領的四萬餘八旗軍將士,此時趕到了。

接到了斥候的稟報,阿巴泰激動的站起身來,親自前去迎接譚泰。

心存惶恐的譚泰,也完全放心了,他做出的決定完全正確。

此時此刻,阿巴泰指揮的八旗軍總人數超過了十萬人,譚泰、耿仲明、祖澤潤、劉之源、石廷柱、巴彥和吳守進等悍將都回到了大軍之中,阿巴泰可以全力發動進攻了。

楊賀的臉上已經沒有了血色。斥候稟報攻打錦州的八旗軍全部都壓過來的時候,他知道這一戰難以說清楚結果了,半天的廝殺過去,鄭家軍將士的傷亡數目超過了三千人,這是很少見的,僅僅半天的廝殺,如今對面的八旗軍總人數恐怕超過十萬人了,自己麾下不足三萬的將士,究竟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是不是能夠真正的阻擋八旗軍的衝鋒。甚至會不會出現最壞的結局,那就是鄭家軍前軍徹底潰敗,八旗軍撤到廣寧去了。

或許選擇迅速撤離,回到錦州去。也是一個辦法。

但楊賀絕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樣的決定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恥辱,也是鄭家軍的恥辱。

王小二和馬祥麟都在楊賀的面前。

“王將軍,馬將軍,我們面臨的形勢,你們都知道了。到了這個時候,唯有死拼了,還是那句話,哪怕我們只有一個人了,也要阻擋八旗軍撤離,你們都要記住,不是說我們都陣亡了,那就是獲得勝利了,而是我們必須阻止八旗軍的撤離,接下來的廝殺,恐怕是最爲關鍵的,阿巴泰急於想着撤離,會不惜一切代價發動進攻,我們也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八旗軍撤離,到了我們捍衛鄭家軍尊嚴的時候了,此番的廝殺,留下兩千人防禦陣地,其餘的人全部衝鋒廝殺,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壓制八旗軍的勢頭。。。”

隆隆的鼓聲響起,黑壓壓的八旗軍軍士開始衝鋒了。

楊賀揮舞着手中的長矛,嘴裡大聲的怒吼,朝着前方衝去,跟在他身後的是王小二和馬祥麟等人,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騎兵、斥候還是神機營的將士,全部都要刺刀見紅了。

巨大的撞擊聲瞬間響起,無數的慘叫聲和馬嘶聲也在這個時候出現。

黑壓壓的箭雨,嗚嗚叫的弓弩,漫天的鮮血,不斷滾落馬下的軍士,構成了整個戰鬥廝殺的場景。。。

阿巴泰、譚泰、索尼和耿仲明沒有參與這一次的衝鋒廝殺,祖澤潤、劉之源、石廷柱、巴彥和吳守進率領足足五萬八旗軍軍士衝鋒廝殺,在阿巴泰看來,這一次的衝鋒廝殺,足以突破鄭家軍的防禦陣線了,兵力上面的絕對優勢,體力上的絕對優勢,這都是非常明顯的,說不定這一次的戰鬥,還能夠徹底擊潰對面的鄭家軍,贏得意想不到的勝利。

當然阿巴泰沒有此等的想法,在他看來,兵力明顯不足的鄭家軍,在無法堅持的時候,肯定是會迅速撤離的,而八旗軍這個時候也不敢追擊,誰知道身後的大明皇上鄭勳睿到什麼地方了,要是被身後鄭家軍的主力咬上了,那就不要想着能夠撤離了。

時間慢慢的過去。

一個時辰,傳令兵前來稟報,說是前方的廝殺異常的激烈,兩個時辰過去,傳令兵依舊稟報前方的廝殺異常的激烈。

阿巴泰的臉色變化了,這都兩個多時辰過去了,眼看着天色就要慢慢的黑了,黑夜的時候,八旗軍是無法發起衝鋒的,人數明顯不足的鄭家軍,如此拼命的廝殺,那就說明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阻止大軍的撤離,他們怕是不會因爲傷亡太大,或者是損失太大而退出戰鬥了。

阿濟格看了看身邊的譚泰和索尼,神色凝重的開口了。

“我八旗軍最大的對手就是鄭家軍,他們進入遼東作戰以來,突襲佔領了錦州,導致我八旗軍出現了重大的損失,現在他們又想着將我八旗軍阻止在寧遠至錦州一帶,就想着全部剿滅我在遼東的八旗軍,本帥絕不能讓他們的企圖得逞,本帥決定率領滿八旗和蒙八旗的將士發起進攻,徹底擊潰鄭家軍。”

“本帥若是出現什麼意外,由譚泰負責指揮大軍,務必要撤離到廣寧去,絕不能夠讓鄭家軍的企圖得逞。。。”

看着譚泰和索尼兩人都要開口說話,阿巴泰揮揮手。

“本帥已經決定了,你們服從指揮,不要萬不得已的時刻,大軍不能夠全部參與到衝鋒廝殺之中,我們的目的不是在這裡決戰,我們的目的是撤離到廣寧去。。。”

楊賀已經不關心多少的傷亡了,廝殺的過程之中,傳令兵前來稟報,說是傷亡太大,楊賀冷冷的開口,不關心多少傷亡,關心的是能不能阻止八旗軍的進攻。

兩個多時辰的廝殺過去了,戰場一片血腥,無數的屍首躺在地上,幾乎看不見什麼受傷的軍士,只要能夠舉起刀劍的軍士都在廝殺,不管是在馬背上還是在地上,廝殺早就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不需要什麼統籌的指揮。

楊賀手中剩下的僅僅有兩千駐守的將士,其餘的全部都在戰場上廝殺。

從凌晨吃過了飯糰到現在,所有鄭家軍的將士都沒有吃飯,慘烈的戰鬥廝殺讓他們忘記了飢餓,他們眼裡看到的除開廝殺,就是鮮血,只要沒有倒下,就還要廝殺。

八旗軍的鼓聲突然變得密集。

塵土飛揚,又一路的八旗軍加入到戰團之中廝殺了。

這一路的八旗軍,特別的驍勇。

楊賀一眼就認出了領頭廝殺的人,正是後金的饒餘郡王阿巴泰。

決戰的時刻再次來臨,阿巴泰親率八旗軍軍士衝鋒,顯然是想着一舉擊潰鄭家軍的防禦陣線,讓其餘大軍能夠衝出去。

楊賀一聲怒吼,再次舉着長矛衝入到廝殺的陣形之中,他身邊的親兵也跟隨衝上去。。。

很多鄭家軍將士倒下了,倒下的他們,依舊保持着戰鬥的姿勢。。。

慢慢的,鄭家軍將士被壓制住了,他們在人數上面處於絕對的劣勢,他們是人不是神,左衝右突的楊賀也受傷了,一支弓箭射中了他的左臂,到了這個時候,楊賀也是咬牙堅持,根本不管自身的傷勢。

就在鄭家軍的陣形快要崩潰的時候,毛瑟槍清脆的響聲出現了。

正在拼命進攻的八旗軍,背後的陣形突然有些亂了。

傳令兵來到楊賀面前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口氣。

“稟、稟報副帥,大帥帶領大軍前來馳援了。。。”

傳令兵說完之後,身體前傾,撲在了馬背上,他的後面,三支弓箭同時射進了身體。

。。。(。)

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39章 小私心第690章 焦灼(2)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73章 明智第168章 完勝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297章 決定第79章 主婚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658章 找理由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166章 慘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55章 覈查第32章 府試案首第122章 勸阻第589章 痛心(2)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129章 暮氣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106章 授官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782章 閃電戰(12)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473章 導火索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656章 彷徨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90章 一錘定音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514章 慘敗(3)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365章 伏筆第664章 追窮寇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106章 授官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116章 帝心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116章 帝心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4章 退婚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772章 閃電戰(2)第12章 做主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19章 震驚第494章 摘牌第101章 殿試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128章 沒商量第468章 同心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3)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62章 撤兵第54章 要的是人才
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39章 小私心第690章 焦灼(2)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73章 明智第168章 完勝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297章 決定第79章 主婚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658章 找理由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166章 慘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55章 覈查第32章 府試案首第122章 勸阻第589章 痛心(2)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129章 暮氣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106章 授官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782章 閃電戰(12)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473章 導火索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656章 彷徨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90章 一錘定音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514章 慘敗(3)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365章 伏筆第664章 追窮寇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106章 授官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116章 帝心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116章 帝心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4章 退婚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772章 閃電戰(2)第12章 做主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19章 震驚第494章 摘牌第101章 殿試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128章 沒商量第468章 同心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3)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62章 撤兵第54章 要的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