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

淮安,漕運總督府。

京城方面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來,儘管說京城已經全面戒嚴,不過鄭勳睿還是能夠想到辦法,京城的暗線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早就想到了應對任何局面的辦法,而且這是一條快速通道,所有的情報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淮安。

這些日子,鄭勳睿一直都是皺着眉頭的,徐望華和鄭錦宏等人也沒有打擾,他們知道鄭勳睿雖然不打算攙和到此次的戰鬥之中,但內心一定是異常擔心的。

鄭勳睿得到的情報,甚至比朝廷內閣以及高起潛獲取的情報都要全面和準確,他已經知道多爾袞率領的十五萬大軍之中,有漢軍參戰了。

這個情況引起了鄭勳睿的高度重視,這也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情況,應該說漢軍參與戰鬥,多半都是在遼東,而且是帶有輔助性質的,進入關內作戰這是第一次,漢軍後來改編爲漢八旗之後,才真正的進入關內大規模的作戰,但那都是在大明王朝已經轟然倒下的情況之下,那個時候大清國的統治基本穩定了,已經處於統領整個中原和南方的前提之下。

其實皇太極內心並不是熱別信任漢軍,儘管皇太極不愧是一代梟雄,但也有自身的缺陷,大清國內部不是那麼安穩的,皇太極長期沉湎於權力的爭鬥之中,真正信任的人並不是特別多,很多時候也是爲了大清國的前途,故而做出很多有遠見的決定的。

這一次漢軍跟隨多爾袞入關作戰,意義不一般。

至少說明皇太極已經注意到了,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要儘可能的讓漢軍也參與到作戰之中,這樣既能夠提升漢軍的戰鬥力,也能夠最大限度增前大清國的戰鬥力。至於說讓多爾袞指揮此次作戰,說明皇太極想着讓滿人權貴也能夠認識到漢軍參與作戰的重要性,若是滿人權貴真的認識到這一點了,那麼大清國的實力將真正的大幅度增強。

地圖上已經密密麻麻標註了很多的記號。有多爾袞率領的大軍的行軍路線,也有洪承疇率領的大軍進入北直隸的路線,一邊用紅筆標註,一邊用藍筆標註。看上去很是清晰。

徐望華手裡拿着一疊的信函,這些信函與普通的信函有着很大的不同,上面都是用黑色的火漆密封的,而且每封信函的左上角有三個紅色的三角符號。

這是絕密的情報,從河南以及陝西等地來的情報。

看見徐望華手中的信函。鄭勳睿的眉頭跳了一下。

打開信函,鄭勳睿仔細看起來,慢慢的,他的臉色有些發白了。

徐望華站在一邊,看着鄭勳睿,沒有說話,他知道這些信函裡面,肯定不是什麼好的情報,或許是河南流寇出現什麼異動了。

果然,鄭勳睿將信函放在桌上之後。在屋子裡來來回回的走動,好長時間沒有開口說話。

“大人,河南的流寇是不是有什麼異動了。”

“不錯,李自成和張獻忠倒是會趁火打劫啊,知道後金韃子進入北直隸的消息之後,忍不住了,李自成開始在南陽和汝寧等地攻打府州縣城池,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湖廣的劉宗敏也開始了大肆的進攻,甚至準備進攻襄陽府城了。張獻忠更是率領流寇大規模的進入到山西境內,河南巡撫吳甡大人與湖廣巡撫方孔炤大人已經給朝廷寫去奏摺,看樣子這些奏摺不可能得到重視。”

“大人是不是擔心流寇破壞漕運。”

“不僅僅如此,情報顯示。李自成已經派遣部分的流寇,準備進入到四川了,看樣子李自成的野心是真正的膨脹起來了,朝廷正在全力以赴的應對後金韃子,這個時候流寇趁機在河南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發展力量,這絕不是什麼好消息。若是整個的北方都亂套了,那朝廷怕真的沒有多少的機會了。”

聽見鄭勳睿這樣說,徐望華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了。

“大人,如此的情況之下,鄭家軍是不是出動。”

鄭勳睿微微搖頭,按照道理來說,鄭家軍的確需要在這個時候出動了,不過從皇上與朝廷的態度來說,鄭家軍暫時不宜出動,需要等到局勢進一步惡化之後,才能夠出擊,至於說什麼時候出動,鄭勳睿還需要認真思考。

“徐先生,我知道你的想法,鄭家軍遲早是需要出擊的,而且這次很有可能是兩面出擊,所以我需要仔細考慮,不能夠輕易做出決定,皇上對我的猜忌,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儘管皇上沒有說出來,可我很清楚,或許今年年底,或許是明年,我和朝廷的關係,就很有可能惡化了。”

徐望華的臉上沒有什麼吃驚的表情。

“屬下覺得,大人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就算是皇上有什麼想法,也不能夠輕舉妄動,儘管皇上要求洪承疇大人負責全面抵禦流寇的事宜,可屬下覺得,朝廷此次的戰鬥,不可能獲取勝利。”

“你說的不錯,換作是你,在即將面臨失敗的前提之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徐望華稍稍思索了一下,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有三個方面的選擇,第一個選擇是調集南方的大軍,前往京城抵禦後金韃子,這裡面就包括鄭家軍了,但這種選擇的可能性不大,其實在後金韃子進入到關內的時候,皇上和朝廷就可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沒有聖旨,也沒有敕書,說明這樣的選擇已經被拋棄,第二個選擇是調集山海關的大軍抵禦後金韃子,可這樣的做法等同於飲鴆止渴,一旦關寧錦防線有失,京城根本無法保住,後金韃子若是攻下了關寧錦防線,佔領了山海關,京城無法守住。”

徐望華稍微頓了一下。

“第三個選擇,那就是求和了,與後金韃子達成求和的協議,皇太極也曾經這樣做,不過這樣做,皇上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必須要秘密的進行。”

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看樣子徐先生這段時間也是仔細分析了北直隸和遼東的局勢,第一種選擇和第二種選擇,分析起來難度不大,但能夠分析到第三種選擇,那就不簡單了。”

說到這裡,鄭勳睿用右手敲了敲桌上的地圖。

“我可以斷定,皇上會做出第三種選擇,與皇太極議和。”

徐望華有些吃驚,看着鄭勳睿。

“徐先生,河南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一旦流寇大規模的發展,將影響到整個北方的穩定,若是不能夠耗費氣力剿滅流寇,讓流寇得到喘息的機會,今後將成爲大明的心腹大患,不過精銳的大軍全部都抽調到北直隸了,朝廷抽不出來軍隊剿滅流寇,這樣的情況之下,皇上會怎麼考慮,兩線作戰,根本不可能,而且一旦洪承疇被後金韃子打敗,朝廷將處於覆滅的邊緣。”

“還有一個情況,也是最爲重要的情況,一旦朝廷大軍實力大損,那麼大明能夠拿得出手的大軍,幾乎只有鄭家軍了,這意味着什麼,皇上是很清楚的。”

徐望華連連點頭。

“大人的分析真的是精闢,可皇上若是與皇太極議和,將要遭遇到讀書人的強烈反對,特別是東林黨人,屬下認爲,朝中的東林黨人,以及很多的大人,在這方面是不會鬆口的。”

鄭勳睿笑着點頭了。

“你說的不錯,皇上沒有議和的機會,就算是內閣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不可能的,皇上不敢冒這個險,就算是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可能去做,誰要是承擔了這樣的任務,那就是自毀前途,甚至是送掉性命的。”

看見鄭勳睿的笑容之中帶有鄙夷的氣息,徐望華很是奇怪。

鄭勳睿看了看徐望華,嘆了一口氣,再次開口了。

“其實議和是最好的選擇,若是皇上能夠力排衆議,做出這個決定,倒是挽救大明天下的唯一機會,議和不等於投降,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此一時彼一時,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後來不也是滅掉了吳國嗎,如今的局勢危若累卵,多爾袞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入關劫掠,橫掃北直隸,李自成和張獻忠蠢蠢欲動,正在擴充力量,佔領更多的地方,劫掠更多的財富,朝廷不可能兩線作戰,若是能夠與皇太極議和,轉過身集中精力剿滅流寇,穩定內部,接下來全力應對後金韃子,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成王敗寇,名聲固然重要,可是和天下比起來,又不算什麼了,那種一味顧及名聲的做法,是迂腐讀書人的認爲。”

說到這裡,鄭勳睿再次嘆了一口氣。

“徐先生,鄭家軍能夠安穩的時間不多了,這段時間要做好一切的準備,情況危機的時刻,鄭家軍必須要迅速投入到戰鬥之中,若是等到局面不可收拾,那個時候出兵,可能一切都晚了。”

徐望華點點頭,鄭勳睿的這個命令,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了,他跟隨鄭勳睿這麼多年了,早就知道鄭勳睿的某些性格了,如此重要的情形之下,鄭勳睿是絕不會袖手旁觀的。。

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478章 老辣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193章 車廂峽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71章 憂慮第297章 決定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88章 當頭一棒第308章 談判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580章 講武堂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322章 黑幕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772章 閃電戰(2)第926章 權鬥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514章 慘敗(3)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514章 慘敗(3)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67章 鄉試解元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323章 突破口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774章 閃電戰(4)第428章 預兆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393章 利誘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561章 條件第66章 發榜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633章 掣肘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32章 府試案首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512章 慘敗(1)第168章 完勝第140章 宿命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733章 亂象第135章 家底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122章 勸阻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351章 節節勝利(1)
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478章 老辣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193章 車廂峽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71章 憂慮第297章 決定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88章 當頭一棒第308章 談判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580章 講武堂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322章 黑幕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772章 閃電戰(2)第926章 權鬥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514章 慘敗(3)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514章 慘敗(3)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67章 鄉試解元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323章 突破口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774章 閃電戰(4)第428章 預兆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393章 利誘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561章 條件第66章 發榜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633章 掣肘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32章 府試案首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512章 慘敗(1)第168章 完勝第140章 宿命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733章 亂象第135章 家底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122章 勸阻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351章 節節勝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