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寒心

(感謝悠然蚊子、宇宙神龍戰士、xintian327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星辰的雄獅、稀奇古怪10086的打賞,拜謝了,謝謝諸多讀者大大提出的意見建議。)

談判的順利,出乎了朝中大人的預料,黃金白銀和夜明珠進入府庫的時候,朝中的反對浪潮終於爆發了,眼睜睜看着被俘獲的後金韃子,被皇太極用錢財贖回去,一些人覺得尊嚴受到了挑釁,認爲戰鬥廝殺變成了交易,甚至有人認爲,既然要彰顯大明王朝的威嚴,那就要皇太極俯首稱臣,可以將後金韃子放回去,不要一兩銀子都行,面子最重要。

彈劾的奏摺如同雨片般的呈奏上去了。

而被彈劾的主要人物,就是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鄭勳睿,因爲這次談判是鄭勳睿直接負責的,當然要承擔主要責任,儘管不少人都明白,這個決定是皇上作出來的,鄭勳睿不過是執行皇上的聖旨,但執行也有罪。

如此大的風波,鄭勳睿不可能不知道,儘管皇上一直保持沉默。

談判結束之後,鄭勳睿基本沒有什麼地方可去了,他雖然是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但這些都是兼職,他以前的主要職務還是陝西巡撫以及五省總督,文震亨已經出任陝西巡撫,至於說五省總督一職,明顯就是盧象升了。

也就是說如今的鄭勳睿,還在等着朝廷的聖旨,看看下一步他能夠出任什麼官職。

鄭勳睿沒有留在京城,他選擇到通州,畢竟鄭家軍幾乎都駐紮在這裡,這個時候他最想的是回到西安府城去。畢竟有很多的事情還需要交待,他和文震亨之間寫過好幾份的信了,但有些事情還是當面說的好,再說文曼珊等家人還在西安府城。

回到通州之後,鄭勳睿幾乎是足不出戶,呆在寅賓館。但消息還是源源不斷的傳來。

徐望華陪着鄭勳睿,至於說鄭錦宏等人,都是駐紮在軍營的,其他衛所的軍隊,在後金韃子撤離之後,都紛紛離開通州,回到各自原來的駐地去了,通州城總算是清靜一些了。

徐望華參與了談判和交易,可他沒有想到。這一次的談判,竟然引發瞭如此大的風波,打敗了後金韃子的鄭勳睿,居然遭到衆多的彈劾,甚至有人想要將鄭勳睿關進大牢之中。

鄭勳睿的情緒不好,徐望華也注意到了,幾天時間過去,他認真思索了很多問題之後。決定和鄭勳睿好好的談談,將自身的有些認識說出來。

“大人。朝廷出現這麼多彈劾奏摺,就連京城和通州,都認爲大人卑躬屈膝,屬下的確是不服氣啊。”

鄭勳睿看着徐望華,慢慢開口了。

“徐先生,你認爲皇上和後金的皇太極相比。究竟如何。”

徐望華猝不及防,想不到鄭勳睿會拋出這樣的問題,儘管他內心也想到過皇太極的厲害,可從沒有做過對比。

看着徐望華有些惶恐的樣子,鄭勳睿再次開口了。

“徐先生。不是我悲觀啊,若是按照如此的情形持續下去,皇上還真不是皇太極的對手,就說這一次的交易,皇太極果斷做出了決定,拿出來一千萬兩白銀,他恐怕是想到了很多,要說後金拿出來這麼多的銀子,可謂是傾盡全力了,皇太極依舊能夠做出決定,一方面皇太極認爲人心最爲重要,此舉他籠絡了所有人的心,另外一個方面,皇太極也更加穩固了自身的權勢,而且皇太極恐怕想到了,我大明朝廷不會安靜。”

徐望華點點頭,這方面他倒是看到了,現實就是如此。

“大人,屬下覺得,您應該給皇上寫奏摺,稟明其中的厲害關係。”

“奏摺我會寫的,不過我感覺到寒心,此次的談判,或者說是交易,從總體上面來說,朝廷是挽回了顏面的,也彌補了損失,這麼多的銀子,至少能夠安撫遭遇到慘痛損失的百姓,作爲朝廷來說,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強大自身的實力,如何的徹底消除後金韃子的威脅,可惜朝廷裡面的大人,想不到這個問題,他們以泄私憤爲目的,以盲目的民意來逼迫皇上做出錯誤的決定。”

“大人爲什麼這麼說啊。”

“很簡單,我可以料定,這場風波,就是東林黨人挑起來的,東林黨人對我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我馬上消失,他們知道我是最大的威脅,所以不遺餘力的想要對付我,只要有一點點的機會,都不會放過的,要說我對東林黨人,也沒有特別大的惡意,可接二連三的事情,讓我對他們徹底的失望了,東林黨人已經成爲朝廷之中的毒瘤,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爲了維護自身的權益,已經不管不顧大明天下和百姓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鄭勳睿站起身來了。

“一方面是皇太極的英明睿智,一方面是東林黨人不遺餘力的攪亂局面,爲了維護自身利益近乎於瘋狂,兩相對比,大明有什麼機會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不要說剿滅後金韃子,就連剿滅流寇都是不可能的,若是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大明王朝最終毀在了東林黨人的手中,你說如此情況之下,我能夠不着急嗎。”

徐望華的臉色有些發白,鄭勳睿說完之後,他跟着開口了。

“大人說的是,此消彼長之下,悲劇一定會出現的。”

鄭勳睿再次看向徐望華,神色變得異常的嚴峻。

“徐先生,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要對付後金韃子、流寇,一方面要迎接來自於東林黨人的進攻,而且東林黨人是代表朝廷的,也就是說,日後我很有可能與朝廷對着幹,可謂是內外交困,若是真的出現這樣的局面,你說我有勝算嗎。”

徐望華也站起身來了。

“屬下覺得,大人有勝算,也許在短時間之內,會遭遇到很多的困難,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成功,大人治理之下的陝西,已經成爲北方最爲穩定的地方,這是朝中任何大人都沒有做到的,也正是因爲大人的能力,才引發了東林黨人如此的恐慌,他們纔會不遺餘力的對付大人,屬下相信,只要大人動手,東林黨人不是對手。”

“謝謝你,不過我暫時不能夠對東林黨人對手,不是我不想動手,而是時機不合適,東林黨人把持了朝政,我要是真的動手,就等同於造反,大明江山千瘡百孔,搖搖欲墜,若是再次出現大規模的動盪,無法承受啊。”

“大人一片苦心,屬下深知,屬下誓死效忠大人。”

鄭勳睿微微點頭。

“徐先生,這些天的時間,我忽然想到一個很難解的問題,那就是東林黨人一直都狠狠打壓的閹黨,要說魏忠賢的某些舉措,那是人神共憤的,但有一點我覺得很是奇怪,那就是魏忠賢自始至終沒有增加百姓的負擔,而且魏忠賢還想方設法的維修了北方某些地方的溝渠,甚至是疏通了黃河,自從東林黨人絆倒魏忠賢之後,百姓的負擔增加了,這麼多年大明各地沒有維修過溝渠,黃河幾次決堤,給百姓帶來了慘痛的災荒。”

“我也想到了張居正大人,當年張居正同樣是努力減輕百姓的負擔,偏偏那個時候,大明王朝出現了難得一遇的振興跡象。”

“張居正和魏忠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增加商貿的賦稅,讓士大夫和商賈承擔了大量的賦稅,他們都知道百姓很苦,不能夠增加百姓的負擔,否則天下就不穩定。”

“反觀東林黨,他們的做法剛好相反,他們減輕甚至是廢除商貿賦稅,讓士大夫和商賈的財富集聚的增加,而且他們還打着藏富於民的口號,杜絕士大夫和商賈承擔賦稅,奇怪的是,他們又增加了百姓的賦稅,崇禎三年的時候,增加田賦每畝三釐,今年年初增加派銀三百萬兩,兩項合計增加賦稅一千萬兩白銀,這些都是百姓承擔。”

“想到了這裡,我不得不懷疑了,東林黨人所謂的藏富於民,所謂的朝廷不與民爭利,真正的意思,就是保護他們自身的利益,至於說天下的百姓,他們漠不關心。”

徐望華聽的連連點頭。

“大人說的是,屬下也覺得,這些年流寇的肆掠,與東林黨人有着很大的關係,屬下倒是覺得,大人可以將這些想法,寫成奏摺,讓皇上知曉。”

鄭勳睿沒有開口說話,徐望華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大明的讀書人,內心還是認定皇上的正統的,所以有些話,他暫時不能夠說,只能夠將矛頭對準東林黨人,其實嚴格說起來,皇上存在的問題是最大的。

至於說奏摺,鄭勳睿肯定是要寫的,面對東林黨人瘋狂的進攻,他肯定要反擊,不會坐以待斃,奏摺怎麼寫,他早就想好了,這份奏摺他會親自動筆寫出來。

隱隱的,鄭勳睿感覺到,他應該作出來一些變革了,至少在某個地方做出變革,就算是被視作另類也無所謂,若是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某些痼疾,總是依靠着鄭家軍的驍勇,最終的結局一樣是悲慘的。

唯有從根本上改變一些東西,恐怕才能夠真正的讓百姓安寧下來,才能夠徹底剿滅流寇和後金韃子。

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499章 穩不住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39章 小私心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28章 初步規劃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16章 內訌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220章 彈劾第21章 從容淡定第69章 鹿鳴宴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277章 秦良玉第51章 壯士(2)第617章 賭贏了第53章 搬遷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335章 洪門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478章 老辣第271章 慘敗第90章 一錘定音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40章 辛苦自知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9章 震驚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19章 震驚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473章 導火索第199章 親兵營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563章 天助(2)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885章 宵小第199章 親兵營第391章 過分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641章 不甘心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752章 慈悲之心
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499章 穩不住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39章 小私心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28章 初步規劃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16章 內訌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220章 彈劾第21章 從容淡定第69章 鹿鳴宴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277章 秦良玉第51章 壯士(2)第617章 賭贏了第53章 搬遷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335章 洪門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478章 老辣第271章 慘敗第90章 一錘定音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40章 辛苦自知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9章 震驚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19章 震驚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473章 導火索第199章 親兵營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563章 天助(2)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885章 宵小第199章 親兵營第391章 過分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641章 不甘心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752章 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