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輕易化解

崇禎十四年九月,吏部的敕書抵達南京。

一切都在鄭勳睿的預料之中,內閣果然是從官員的任命方面下手了,只不過這一次的動作不是很大,吏部的敕書僅僅是任命了八個知縣,而且都是應天府之外其他府的知縣,被調整的知縣,也沒有鄭勳睿的絕對心腹。

知縣是正七品的官員,對於朝廷來說,不是很大的事情,按照朝廷的規矩,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命,內閣商議做出決定,承奏皇上,皇上同意之後,吏部直接發出敕書,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命,必須由皇上直接下旨任命。

徐望華等人覺得這不是很大的問題,當然他們也清楚,這不過是皇上和朝廷第一步的試探,看看鄭勳睿是什麼反應,若是鄭勳睿直接表示反對,內閣就可以以此事大做文章了,若是鄭勳睿表示了同意,下一步就會有更多的官員被調整。

參謀部商議的意見,是準備接受吏部下發的敕書,而這個時候,被任命的八個知縣,也已經啓程前往南直隸了,只不過被調整的八個知縣,因爲沒有南京兵部的命令,暫時沒有離開,雖說他們已經被完全調離了南直隸,悉數都到京城去了。

南京兵部,徐望華代表參謀部稟報了意見。

“參謀部認爲此次吏部的敕書可以接受,且調查署對於八名新任命的官員也進行了調查,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從浙江和山東等地調到南直隸的,以前大多也是擔任縣丞等官職,是能夠勝任的,至於說調整的八名知縣,南京吏部的考覈檔次在中等,證明這些人也有着不錯的能力。此番能夠調入到京城,也等同於南直隸的力量正在朝着京城延伸。。。”

“參謀部覺得,南直隸不僅僅要對付皇上和朝廷的動作。也要產生一些反制的措施,譬如說調整到京城的官員。依舊要忠心。。。”

徐望華稟報的時候,鄭勳睿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顯得風輕雲淡。

鄭勳睿的這個表情,讓徐望華、鄭錦宏、文坤和李巖等人有些擔憂。

果然,徐望華說完之後,鄭勳睿很快開口了。

“兵部此番調整南直隸的八名知縣,在很多人看來沒有多大的事情,也不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可我不是這樣看的,南直隸的富庶和穩定,諸多的知縣居功至偉,可以說沒有這些知縣勤勤懇懇的做事情,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南直隸。”

“錢士升可不是傻子,在內閣之中資歷最老,看透了官場上的很多事情,他怎麼可能隨意出手,此番調整南直隸的八名知縣,他是深思熟慮的。”

“諸位想想。南直隸諸多的府州縣,知府、知州和知縣,這些主官按照南京兵部的要求做事情。拿着不同於其他地方的俸祿,做着不同於其他地方官員的事情,他們實際上已經認可了我們的權威,很少去關心京城的事情了,在他們看來,我這個兵部尚書有着足夠的擔當,能夠爲他們撐起一片天,可若是他們能夠被朝廷隨意的調整,那你們說說他們會怎麼想。”

“一旦他們離開了南直隸。我可以斷定,他們的安全難以得到保證。錢士升完全可以找出諸多的理由,懲戒他們。甚至將他們投入到大牢之中,真的出現此類的情況,南直隸其餘的知府、知州和知縣會是什麼想法,他們還怎麼能夠安心的做事情。”

“參謀部的想法是好的,我們必須要反制,不能夠讓皇上和朝廷肆無忌憚的進攻,不過想着讓這些被調整的知縣在離開之後繼續爲我們做事情,那就是奢望了,不可能實現。”

鄭勳睿的一番話,讓徐望華等人低下頭,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鄭勳睿目前不想和皇上撕破臉。

“我知道你們很爲難,畢竟我還不想公開和皇上對着幹,不過不公開對着幹,不表示我們沒有任何的動作,任由朝廷宰割,此番兵部的敕書,我們還是要照辦,但不是完全照辦,新任命的知縣完全可以到南直隸來,至於說被調整的知縣,就不用到京城去上任了,我們需要的就是人才,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儘量多的儲備人才。”

“新上任的知縣,集中到南京來接受培訓,爲期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必須按照南京兵部的要求做事情,否則就自動的寫出辭呈,回京城去,被調整的八名知縣,一個月之後到南京吏部報到,由南京吏部做出具體的安排。”

“今後皇上和朝廷對南直隸和陝西等地官員的調整,一律都按照這個辦法去辦理,南京吏部也不要閒着,大量的舉薦官員,當然目光不僅僅是對準南直隸和陝西,還要考慮到山東、浙江和江西等地,內閣給了我們提示,我們也大量的舉薦七品的知縣。”

“參謀部要專門成立一個培訓官員的機構,對所有到任的官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按照南京兵部的要求做事情,此事由參謀部直接負責,今後皇上和朝廷會不斷調整南直隸和陝西等地的官員,這些官員或許肩負特殊的使命,很有可能不懷好意,想要破壞南直隸的穩定和富庶,不過我們大可不用擔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爭取最大的支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這些人之中的絕大部分爲我們所用,那樣產生的影響,纔是對朝廷真正的打擊。”

鄭勳睿提出了應對的思路和辦法,徐望華等人很快開始落實。

參謀部進行了分工,徐望華親自負責培訓機構的事宜,從南京六部的尚書和左右侍郎之中抽調授課之人,文坤負責協調南京吏部推薦官員人選的事宜,李巖負責協調被調整官員安置的問題,這樣所有事情能夠齊頭並進。

南直隸諸多的官吏都特別關注此次朝廷對官員的調整,儘管說調整的僅僅是八名知縣。

被調整的知縣,同樣是惴惴不安,這些年過去,他們按照南京兵部的要求做事情,基本沒有顧及到朝廷,此番他們若是離開南直隸,進入到京城去了,不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麻煩,以前從南直隸調整到京城去任職,那是讓人高興的事情,現在是令人沮喪和擔心的事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南京的兵部和參謀部。

結果諸多官吏很快也就知曉了,京城吏部敕書任命的八名知縣,南京兵部同意,不過被調整的八名知縣,不到京城去了,而是留在南直隸,由南京吏部做出安排,這些人很有可能得到提拔,或者到陝西,或者到浙江,或者到山東去。

南京兵部的這個決定,很快穩定了人心,不過諸多的擔心還是存在的,南京兵部此舉等於是否定了京城吏部的敕書,誰都知道吏部的敕書代表的是皇上和內閣的意思。

八名新任知縣抵達南京的時候,引發了衆人的好奇,前來打探消息的人不少,按照兵部的要求,這些新任的知縣必須要經過爲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合格之後才能夠真正的上任,若是一個月的培訓不合格,還有一次機會,兩次培訓都不合格,恐怕就要主動辭職了。

被調整的知縣,還要留在原地,等候新任知縣上任,這期間依舊要兢兢業業的做事情。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八名新任知縣之中的七人全部上任,被調整的七名知縣也來到南京吏部報到,他們全部被安排到浙江去任職了,其中四人出任府衙的同知,三人繼續在浙江去做知縣,另外一人沒有進行第二次的培訓,直接寫出了辭呈,被送回到京城去了。

徐望華面帶笑容進入了房間。

“大人,吏部推薦了十二名知縣,全部都得到了批准,迄今爲止,朝廷對兵部做出的決定沒有任何的表態,沒有贊同也沒有反對。”

鄭勳睿的臉上沒有什麼笑容。

“徐先生,這不過是第一步,錢士升等人不會甘願失敗的,不過他這個時候應該是焦頭爛額了,怕是沒有過多的心思考慮南直隸的事情了,調查署得到了情報,開封府城的李自成麾下的流寇,開始朝着山西的方向滲透,許州的張獻忠,掉頭南下,朝着襄陽府城的方向而去,如此情況之下,湖廣、河南與山西等地都陷入到巨大的危險之中,皇上若是還能夠沉得住氣,那纔是怪事了。”

徐望華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看樣子這是剛剛到的情報,他的目光看向了桌上的地圖。

“大人,李自成和張獻忠還真的是閒不住啊。”

鄭勳睿臉上露出了奇怪的笑容。

“徐先生,李自成和張獻忠不僅僅是閒不住,他們的思想恐怕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不想繼續做流寇了,按說李自成佔領開封府城之後,明智之舉是朝着南方發展,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都是他最好的活動之地,不過李自成沒有離開,反而朝着山西的方向發展,山西駐紮有邊軍,李自成一旦打敗邊軍,動搖的就是整個的大明王朝,張獻忠朝着湖廣的方向發展,其目光顯然是對準了湖廣和四川,能夠佔據這些地方,張獻忠同樣可以稱王。”

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277章 秦良玉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345章 蓬萊閣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574章 女兵營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42章 天堂蘇杭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516章 慘敗(5)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265章 亂攤子第226章 死牢第772章 閃電戰(2)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776章 閃電戰(6)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784章 閃電戰(14)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67章 鄉試解元第631章 各取所需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183章 徐望華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227章 惡少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308章 談判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427章 想不到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144章 拜服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89章 心病難醫第111章 陰影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773章 閃電戰(3)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49章 驚豔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91章 京城路上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166章 慘烈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7章 生意經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221章 平衡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233章 規矩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261章 內部分歧
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277章 秦良玉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345章 蓬萊閣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574章 女兵營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42章 天堂蘇杭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516章 慘敗(5)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265章 亂攤子第226章 死牢第772章 閃電戰(2)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776章 閃電戰(6)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784章 閃電戰(14)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67章 鄉試解元第631章 各取所需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183章 徐望華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227章 惡少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308章 談判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427章 想不到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144章 拜服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89章 心病難醫第111章 陰影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773章 閃電戰(3)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49章 驚豔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91章 京城路上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166章 慘烈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7章 生意經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221章 平衡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233章 規矩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261章 內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