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

鄭勳睿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炮兵營的成立了。…≦,

炮兵被稱之爲戰爭之神,在戰鬥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將大明的神機營當作炮兵,其實這是不準確的,真正的炮兵營,是誕生在西方的,最早出現的真正的炮兵營,是在一百年多年之後的法國,炮兵在野戰和攻城拔寨的戰鬥之中有着決定性的作用,也讓這個兵種出現之後,迅速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

熟知歷史的鄭勳睿,非常清楚炮兵營的重要性。

大明的神機營,其中包括炮兵和火槍營等等,絕非專門的炮兵,而且炮兵在戰鬥之中,也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主要的作用。

鄭勳睿所要籌建的炮兵,就是幾百年之後真正意義上的炮兵。

這需要從建制、後勤等等方面統籌考慮,當然神機營也是存在的,但已經是單純意義的步槍營,與炮兵營完全分離了。

鄭勳睿計劃在鄭家軍之中成立兩個炮兵營,隸屬於總兵直接指揮,與親兵營、騎兵營、斥候營、步兵營、神機營、執法營等等並列,而且炮兵營的地位更加的特殊。

人數方面,暫時計劃是四千人,每個炮兵營兩千人,鄭凱濤已經是計劃之中的炮兵營的負責人之一,另外一個炮兵營的指揮官,鄭勳睿也有了人選。

炮兵營重點在於機動,特別是野外作戰的時候,若是不能夠很好的機動,其作用就會大打折扣,當然目前的情況之下,鄭勳睿暫時不用擔心遭遇對方火炮的攻擊,因爲世界上還沒有哪一門的火炮有淮安火器局研究出來的火炮厲害。不過火炮的機動是非常關鍵的,這能夠保證在戰鬥的時候,迅速的部署。

火炮的運送,目前還只能夠依靠騾馬,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就導致炮兵營需要大量的馬車和騾馬,其消耗遠遠超過了騎兵營。

可這一切都是必須的。

至於說神機營。按照鄭勳睿的計劃,準備成立專門的五個神機營,每個神機營兩千人,合計一萬人,由副總兵洪欣貴統領五個騎兵營。

神機營主要訓練的方式,與騎兵營等等不一樣,毛瑟槍是神機營每個將士最爲主要的武器,神機營培養的目標,就是神槍手。至於說廝殺方面的能力,倒是可以稍微弱一些。

五天時間過去,鄭勳睿已經籌劃好一切。

進入到鄭家軍軍營的時候,鄭勳睿忍不住看了看整齊的營房,在他看來,很長時間過去,鄭家軍已經沒有參與過戰鬥了,這對於軍隊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情。不過這方面也不需要過於的擔心,等待鄭家軍的還有很多的戰鬥廝殺。而且這樣的戰鬥,很有可能會延續到世界各地。

跟隨鄭勳睿來到軍營的,只有徐望華。

文官不允許插手鄭家軍的事宜,這是鄭勳睿定下的規矩,與朝廷的規矩完全不一樣。

大明指揮作戰的將領,清一色的都是文官。就算是最爲厲害的武官,在大型戰鬥之中,也要聽從文官的指揮,這種指揮軍隊的方式,一直持續到大明滅亡。

這樣的方式。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這個年代,武將絕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好多作戰勇猛的武將,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讓這樣的將領指揮大型的戰鬥,的確存在問題,每一次的戰鬥,都是戰略與戰術的結合,任何一方面出現偏差,最終的結局都是不行的。

很少有人注意到戰略的問題,其中戰略的問題纔是致命的問題,一旦整體的戰略出現問題,不管軍隊如何的驍勇,也不管取得多少的勝利,最終的結局基本都是失敗。

大字不識的武將,在戰術的運用方面,表現很是傑出,平日裡的經驗讓他們在具體作戰的時候,能夠準確的做出判斷,但是在戰略的部署方面,這些武將就束手無策了。

隨着軍隊的發展,後來出現的參謀部,其實就是專門進行戰略和戰術部署的。

鄭勳睿很清楚這裡面的道理,幸好他是穿越人士,在鄭家軍每一次的戰鬥之中,都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帶領鄭家軍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可以說每一次的戰鬥廝殺,鄭勳睿都是殫精竭慮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鄭勳睿也曾經考慮,讓一些文官進入到軍隊之中,但他經過了多方的考證,難以發現這方面的人才,要麼就是洪承疇、盧象升這樣的人才,已經成爲朝廷大員,不可能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了,要麼就是迂腐的讀書人,難以培養城鄭家軍的棟樑之材。

鄭勳睿曾經很看好史可法,可惜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不行,史可法骨子裡面優柔寡斷,遇到重大事情難以做出決斷,這樣的文官進入到軍隊之中肯定是不行的。

鄭勳睿承認自身的要求太高,不過他必須謹慎。

大明的情況不一樣,若是文官進入到鄭家軍之中,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鄭家軍屬於他鄭勳睿,絕不會屬於朝廷,更不屬於皇上。

鄭錦宏等人早就在軍營等候。

楊賀與王允成已經離開淮安,趕赴蓬萊和復州去了,這一次跟隨兩人回來的中層軍官,留在了淮安,另外的一批准備好的中層軍官,跟隨楊賀等人離開。

鄭勳睿對楊賀等人,是完全相信,一點都不懷疑,可鄭錦宏可不是這樣看的,他要爲鄭勳睿負責,故而提出了定期調整中層軍官的建議,也就是定期調整遊擊將軍和把總,控制了中層軍官,就等於是直接控制了軍隊。

進入到中軍房,鄭勳睿沒有囉嗦,直接開口了。

“我今日來,就是爲了神機營和炮兵營的事宜。”

鄭錦宏有些摸不着頭腦,他不知道什麼炮兵營,也從來沒有聽說過。

“鄭家軍要成立專門的炮兵營,有關炮兵營的建制、後勤和指揮等問題,我已經擬好了文書,鄭家軍暫時成立兩個炮兵營,規模爲每營兩千人,配備紅夷大炮一百門,弗朗機兩百門,共計三百門大炮,至於其他的火炮,一律淘汰。”

“炮兵營會逐步擴大規模,三至五年之後,炮兵營的紅夷大炮要達到五百門左右,弗朗機要超過千門,鄭家軍的炮兵,要成爲真正的戰爭之神。”

鄭勳睿振聾發聵的話語,讓所有人震驚,他們已經見識過紅夷大炮和弗朗機的威力,只是沒有想到,炮兵營會單獨建制。

“鄭錦宏,炮兵營的建立,你直接負責,炮兵營的指揮使,由鄭家軍的參將出任,我的建議,鄭凱濤和蘇從軍出任炮兵營的指揮使,炮兵營歸你直接指揮,任何人不得隨意調遣。”

鄭錦宏頻頻點頭,鄭勳睿將炮兵營譽爲戰爭之神,這已經說明了炮兵營的重要。

“鄭家軍原有神機營兩個,此次擴充到五個,每個神機營兩千人,總人數達到一萬人,悉數使用毛瑟槍,神機營今後也是要擴充的,鄭家軍神機營的規模,要達到六成以上,不過考慮到火器局無法快速生產那麼多的毛瑟槍,所以兩年時間之內,神機營保持一萬人的規模。”

“神機營由洪欣貴負責指揮,日後的訓練,與騎兵不一樣了。”

“兩年時間之內,逐步取消步兵營,步兵營轉爲神機營。”

。。。

鄭勳睿有條不紊的佈置,鄭錦宏、劉澤清、洪欣貴、洪欣瑜、蘇從軍、蘇蠻子、王小二和鄭凱濤等人,聽的非常認真。

有關炮兵營和神機營的要求等等,都在文書裡面,鄭勳睿不需要做出特別的說明,鄭家軍歷來都是令行禁止,鄭勳睿提出的要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貫徹下去。

部署完畢,鄭錦宏留下來。

洪欣瑜在門口守候,任何人都不準進入。

“徐先生,鄭錦宏,火器局的消耗巨大,我有一個想法,賣出一些毛瑟槍給蒙古部落。”

看到徐望華和鄭錦宏緊張的神情,鄭勳睿笑了。

“我知道你們怎麼想的,如此犀利的火器,怎麼能夠賣給他人,其實你們理解錯誤了,毛瑟槍的製作技術,在我們的手裡,最爲關鍵的是子彈控制在我們手裡,賣出去的毛瑟槍,每柄的子彈控制在二十發左右,多的就沒有了,至於說毛瑟槍的價格,我定價爲兩千兩白銀,我計算了一下,初次交易,蒙古部落需要的毛瑟槍,至少在一千柄以上,這就是兩百萬兩白銀,相信見識了毛瑟槍厲害的蒙古部落的貴族,會想法設法購買毛瑟槍的。”

“毛瑟槍的交易,今後還要擴大,我們可以賣的更多,但有一點,子彈的數量必須要控制,不能夠多了,而且今後的子彈也可以高價賣出。”

鄭錦宏早就在算賬了,要是能夠賣給蒙古部落一萬柄毛瑟槍,那就是兩千萬兩白銀,足夠火器局開銷很多年了,按照目前的規模來說,火器局兩年時間就可以生產一萬二千柄毛瑟槍,這簡直就是在造銀子了。

“不過你們記住,毛瑟槍可以交易,但紅夷大炮和弗朗機短時間之內絕不能夠交易,也不能夠落入到對手的手中。”(。)

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61章 道不同(1)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92章 京城第70章 護院第322章 黑幕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343章 旅順口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468章 同心第277章 秦良玉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73章 戒急用忍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44章 初次交鋒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473章 導火索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89章 焦灼(1)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502章 恐金症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981章 戰遼河(3)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574章 女兵營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478章 老辣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28章 初步規劃第651章 露崢嶸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430章 很順利第981章 戰遼河(3)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343章 旅順口第167章 末路第19章 震驚第166章 慘烈第97章 吉榜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427章 想不到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19章 震驚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
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61章 道不同(1)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92章 京城第70章 護院第322章 黑幕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343章 旅順口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468章 同心第277章 秦良玉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73章 戒急用忍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44章 初次交鋒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473章 導火索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89章 焦灼(1)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502章 恐金症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981章 戰遼河(3)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574章 女兵營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478章 老辣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28章 初步規劃第651章 露崢嶸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430章 很順利第981章 戰遼河(3)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343章 旅順口第167章 末路第19章 震驚第166章 慘烈第97章 吉榜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427章 想不到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19章 震驚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