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閃電戰(5)

紛紛揚揚的大雪,讓張獻忠的內心稍微安穩了一些,他已經派遣了斥候前去偵查,不僅僅是偵查巫山方向的鄭家軍,也要偵查順慶府的相關情況,畢竟義軍馬上就要進入到順慶府了,可惜天氣突然變化,如此惡劣的氣候之下,率領義軍出發是不現實的,再說大雪之後,氣候若是依舊嚴寒,道路很有可能結冰,那樣會讓大軍的行軍變得極爲艱難。…≦,

張獻忠和劉文秀都沒有想到,他們疏忽了最爲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對斥候的監督。

其實這也難怪,張獻忠已經做好了準備,十萬義軍也準備從夔州府城出發,前往順慶府了,而劉文秀則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夔州府城的防禦方面,安排在夔州府城之外大軍的人數也出現了明顯變化。

東面巫山方向,安置了一萬義軍軍士,他們的職責很重,主要是監視鄭家軍的一舉一動,若是發現了鄭家軍的蹤跡,一面抵禦一面迅速稟報,同時朝着府城的方向撤離,西面則沒有安排任何軍士駐守,畢竟張獻忠率領的十萬義軍是從西面前往順慶府,也就沒有必要安排防禦了,北面長江邊,安排了一萬義軍軍士駐守碼頭,碼頭是需要重點保護的,若是鄭家軍的進攻過於驍勇,關鍵時刻碼頭就是義軍撤離的主要方向。

駐紮在夔州府城之內的義軍有三萬人,劉文秀的想法是,萬一鄭家軍發動了對夔州府城的進攻,他將率領三萬義軍軍士拼死抵抗,讓鄭家軍知難而退,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義軍纔會撤離到碼頭。

因爲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張獻忠沒有立即出發,其率領的十萬大軍,三萬人駐紮在碼頭,等候風雪之後上船朝着順慶府的方向而去,七萬人駐紮在西面前往順慶府的方向,等待張獻忠下達命令之後出發。

這樣的陣勢。讓夔州府城的防禦出現了頭小身體大的局面,駐紮在東面官道兩邊的僅僅有一萬義軍軍士,碼頭有四萬人,府城內三萬人,西面順慶府方向有七萬人。

當然這樣的陣形,有利於義軍隨時的撤離。

正是因爲這樣的安排,讓斥候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順慶府的方向,至於說巫山方向。斥候沒有投入重點力量,大雪開始飄落,氣候變得惡劣,巫山方向更是沒有斥候出去偵查。

這個致命的失誤,造成的後果是張獻忠和劉文秀根本無法承受的。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初九,卯時。

參將王小二親自來稟報偵查到的流寇的情況的時候,鄭家軍兩萬大軍距離夔州府城已經只剩下二十里地,距離駐紮在官道兩邊斥候只剩下十五里地。

“大帥。駐紮在官道兩邊的流寇,人數應該在萬人左右。因爲天降大雪,流寇幾乎都在臨時搭建的營帳裡面,僅僅有少量的斥候巡邏,屬下沿途沒有發現流寇派出的斥候,流寇主要佔據了官道兩邊的山坡,居高臨下觀察。若是將士發動進攻,基本是瞞不過流寇的。。。”

鄭勳睿一面聽着情況,一面在地圖上面做出了標記,斥候繪製的地圖很是清晰,標明瞭流寇所佔據的位置。等到王小二說完之後,他對着身邊的衆人開口了。

“這一場風雪爲我們贏得了最好的機會,此地距離駐紮在官道的流寇還有五里地,現在是卯時,命令大軍在卯時二刻發起進攻,進攻的速度必須要快,我看一個時辰之內結束戰鬥,應該是足足有餘了。。。”

所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畢竟面對的是上萬的流寇,一個時辰結束戰鬥,是不是有些過於自信了,不過鄭勳睿做出了安排,其他人是不會提出任何異議的。

“我知道你們有些懷疑,畢竟是上萬的流寇,一個時辰的時間是不是過於的急促了,不過你們都要記住,我下達的是作戰命令,那就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而且一個時辰之後,將士們不能夠歇息,馬上要撲向夔州府城,展開更大規模的進攻。”

“既然官道兩邊的流寇沒有什麼準備,那麼駐紮在夔州府城的流寇,就更不會有什麼警戒了,我們只要能夠抓住機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在無法抵禦的情況之下,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只能夠集中到夔州府城,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作戰部署才能夠真正的落實。”

鄭勳睿強大的自信,感染了劉澤清和洪欣瑜等人,衆人的神情變得興奮。

“劉澤清,你是作戰的總指揮,渴望作戰取得完勝,這是每一個指揮作戰軍官的本能想法,但我要提醒你的是,絕不能夠頭腦發熱,你要記住我們面對的是十五萬的流寇,兵力上面的懸殊太大,故而作戰的時候,必須要把握局勢,以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勝利。”

“鄭錦宏率領的炮兵營和神機營,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午時才能夠抵達,所以從進攻開始一直到午時,我們得不到炮兵營的支援,無法控制碼頭,無法進攻夔州府城,我們的目的就是打張獻忠一個措施不及,逼着張獻忠領着流寇進入到夔州府城,若是張獻忠反攻,則要毫不留情的將他打回去。”

“流寇駐紮在官道的兩邊,佔據了兩邊的山坡,居於高位,他們以爲這樣就能夠萬無一失,可惜他們不知道鄭家軍的毛瑟槍,這一次就讓他們嚐嚐火器的威力。”

“從斥候偵查的情況來看,官道正面的流寇不足兩千人,不過你們要注意,這兩千人才是最大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四千騎兵對付正面的兩千流寇,決不允許他們逃走,至於說兩邊山坡之上駐紮的流寇,只要我們死死的圍住山坡,他們就無法逃離。”

“戰鬥必須要迅速,最好是能夠在張獻忠尚未明白過來的時候結束戰鬥,我前面說過,剿滅這一股流寇之後,將士們不能夠歇息,要馬不停蹄的繼續展開進攻。”

“作戰過程之中,還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時刻預防流寇大規模的反撲。”

大規模的廝殺即將開始,每逢這個時候,就是鄭家軍將士最爲沉默的時候,多年的戰鬥廝殺,鄭家軍將士習慣了沉默,他們很少熱血沸騰的喊出什麼口號,除非是到了衝鋒廝殺的時候,纔會展現出來一往無前的氣勢,讓對手膽寒的氣勢。

劉澤清和麾下的參將、遊擊將軍等,開始詳細落實鄭勳睿的安排和部署,戰鬥要求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徹底殲滅這萬餘的流寇,儘量不讓他們泄漏消息,這看起來有些天方夜譚的味道,畢竟戰鬥廝殺的地方距離夔州府城不過五里地,戰馬也就是幾分鐘之內就能夠抵達。

到了這個時候,劉澤清等人總算是明白風雪的意義了。

因爲這場風雪,流寇的警惕性已經將爲最低,沿路居然沒有派遣斥候,絕大部分的軍士也是呆在營帳裡面,外面巡邏的只是少量的軍士,更是因爲這場風雪,讓駐紮在官道兩邊的流寇,與夔州府城的聯繫明顯減少。

鄭家軍趁着風雪交加的時候發動進攻,流寇猝不及防的情況之下應戰,是不可能組織起來像樣的抵抗的,他們的第一選擇恐怕是迅速的逃離,鄭勳睿安排騎兵營攻擊和駐守官道的正面,就是阻止有人前去給夔州府城報信。

天空之中依舊在飄着大片的雪花,看起來比昨日的雪還要大,密密麻麻的雪花,讓肉眼能夠看到的距離是有限的,天地之間都是灰濛濛的,這樣的氣候條件,讓劉澤清等人幾乎不需要考慮鄭家軍將士的僞裝問題。

進攻的將士,全部都身披白色的披風,頭戴蒙着白布的斗笠,就連戰馬也被白色絨布包裹了身體。

一些人還曾經爲這樣的裝扮提出過意見,畢竟白色代表什麼,衆人都是清楚的,不過這個意見被鄭勳睿毫不留情的訓斥,馬上就要展開大規模的廝殺了,誰還在乎身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頭戴什麼顏色的帽子,只要能夠將自身僞裝起來,讓流寇一時間不能夠發現,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

大隊人馬默默的朝着前方走去,沒有人開口說話,馬蹄被包裹了厚厚的布條,踏在雪地上沒有絲毫的聲音,四周傳來的都是踩在雪地上沙沙的聲音,官道中間的積雪已經被踩的看不見了,留下的是黑乎乎的泥漿,大隊人馬走過之後,飄落的積雪很快覆蓋泥漿,不超過一刻鐘的時間,官道上又變成了白色的一片。

鄭勳睿在大隊人馬的最後,他是不可能參與到進攻之中的,洪欣瑜率領親兵營的將士,牢牢的守衛在他的身邊,警惕的注意周遭的一切,更多的斥候在王小二的率領之下,偵查周遭的一切,甚至不放過一草一木。

李巖跟隨在劉澤清的身邊,參與此番的戰鬥。

鄭勳睿變得異常的平靜,只是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到火焰,沒有人知道鄭勳睿對這場戰鬥的期盼,更不會有人知道如此大規模的廝殺,對於大明王朝即將產生的重大影響。(。)

第654章 鼓動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226章 死牢第362章 撤兵第64章 鄉試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365章 伏筆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76章 割袍斷義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527章 羣英會(2)第234章 誘惑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158章 戰馬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646章 微服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359章 血戰(3)第670章 掌控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559章 青縣第260章 兵敗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40章 宿命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335章 洪門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307章 果斷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432章 引誘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23章 秦淮河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657章 寇白門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80章 講武堂第692章 揪心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514章 慘敗(3)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872章 歸宿(2)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123章 面聖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710章 早想到了
第654章 鼓動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226章 死牢第362章 撤兵第64章 鄉試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365章 伏筆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76章 割袍斷義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527章 羣英會(2)第234章 誘惑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158章 戰馬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646章 微服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359章 血戰(3)第670章 掌控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559章 青縣第260章 兵敗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40章 宿命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335章 洪門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307章 果斷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432章 引誘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23章 秦淮河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657章 寇白門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80章 講武堂第692章 揪心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514章 慘敗(3)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872章 歸宿(2)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123章 面聖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710章 早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