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郭氏之慮

bookmark

殿議之後,諸臣各自散去,劉承祐單獨留下郭榮,君臣二人信步於宮室之間。劉承祐比郭榮高大半個頭,論形象,卻是要比郭榮好上幾分。

當然,二者之間年紀幾乎差上一輪,沒有太大可比性。劉承祐尚年輕,而郭榮隨着年歲漸長,長年身處高位,練氣養望,倒另有一種中年男人、事業有成的氣質。

“澧陽一份捷報,朕可安睡幾日了!”仰面感受着夏日的熱度,劉承祐有些感慨。

他這是言不由衷了,荊湖的戰事,從始至今,都沒到讓他寢食不安的地步。他只是,隨便找個話頭罷了。

“前方有慕容延釗執掌大局,又有衆多精兵強將效力用命,中樞又有諸賢能安理內外,湖南小患,陛下自可高枕無憂!”郭榮露出一點內斂的笑容,說道。

劉承祐偏過頭,瞥着他,一雙招子閃着靈光道:“你這話裡,可少算了些人吧!”

郭榮聞言微訥,劉承祐則微笑着道來:“此番兵馬調動,戰略安排,可都是你郭樞密在統籌,知道你謙慎沈重,但你的功能,朕可是看得請清楚楚的!”

郭榮神情稍微嚴肅了些,輕搖頭,應道:“臣實不敢居功!”

劉承祐手指南方,繼續說,語氣總歸有些不對勁:“還有邢國公,大軍糧料輜重之轉運,供給無匱,撫理後方,更是勞苦功高啊!滿朝之中,也只有你們父子,有此柱國之能了!”

聽皇帝提起郭威,又這麼講,郭榮心頭頓時便一緊,幾乎出於本能的,拱手道:“臣父子萬不敢當此譽,身爲陛下臣屬,只是盡職效力罷了!”

看郭榮那嚴肅的反應,劉承祐聳了聳肩膀,面容益加和煦,笑意比起夏陽還要溫暖:“朕只是有感而發罷了!說來,邢國公替朕坐鎮中南,也有三年了吧!”

“家父乃乾祐五年春,南下任職!”郭榮應道。

“邢國公乃開國元臣,社稷頂樑,資望厚重,不可久處外方,荊湖平定之後,也該召回東京了!前者,父子別居二地,朕這心裡也有愧啊!”劉承祐幽幽然地說道。

“陛下言重了,都是爲國效力,不分內外!”應和了劉承祐一句,郭榮心裡則思慮更深。

皇帝這麼講,是不能當真,郭威若歸,必居宰輔三公之位,那他這個兒子,又到外放之時了。位居中樞,主掌軍機,免不了政治鬥爭,很多事情,郭榮也是看得很明白的。

劉承祐倒也沒有挑明此事的意思,反而突然提到:“郭寧也18歲了吧!”

郭寧乃郭威第五女,姿容秀麗,尚未許人,當然,朝野都知道,是被皇帝預定了的......聞絃歌而知雅意,郭榮應道:“五娘確實已年滿十八!”

“太后染病,久治不愈,朕深以爲慮。既然年紀到了,朕也打算將之納入宮中,沖沖邪崇。抽時間,讓她進宮,到慈明殿見見太后!”劉承祐理所應當地吩咐着。

郭榮聞言,形色也舒展不少,拱手應道:“是!”

待郭榮退下之後,劉承祐不由爬在崇政殿前的雕欄之上,日中的烈度,已有些難熬,但驅不散劉承祐神情間的少許陰沉。神宇間的那抹凝思,有些令人生懼,伺候多年的張德鈞也不敢上前輕擾。

不可否認,因爲原歷史的緣故,對於郭氏父子,劉承祐始終都有所忌憚與戒備。雖然隨着這些年,他的帝位越發穩固,皇權日漸昌盛,早已沒了最初那種低級的不安與猜忌。並且,還因爲其才能,對二者信用,加官進爵。對於郭榮的才幹爲人,也是十分欣賞。

然而,凡事都怕個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在大漢朝,郭家也是越發顯赫,屬於最頂級的家族,絲毫不弱於那幾個外戚家族,論硬實力,只怕猶勝之。

僅樞密院,雖然開國以來,經歷了楊邠、郭威、折從阮、郭榮四人,但是其中絕大部分時間,掌權者乃是郭氏父子。

至於軍中的勢力,雖然幾經劉承祐整飭平衡,但仍有不少貼着“郭氏”標籤的將領,受到重用。郭榮自不提了,淮南大戰之時,獨挑淮東大梁,一戰而奠定聲望。

李重進、張永德二人,李重進早爲禁軍高級將領,而今掌握龍捷右廂馬軍。張永德因爲御前當值多年,又屢有功勞,也升至武節軍都虞侯了。至於其他受郭氏父子提拔影響的將校,更是不可甚數,比如此前在淮南大戰中,功勳頗重的騎將郭崇,曾多年在郭威麾下,如今也在鐵騎軍。

就拿此次南征來說,史彥超與郭威有舊。杜漢徽乃前朝降將,開國初年也與之交好。至於潘美,如今也算自立了,但最初,他基本算是郭榮的家臣,還是被郭榮主動舉薦給劉承祐。不管時間過得多久,以潘美的性情,都會記得那份恩情。

而從武德司的監察彙報來看,即便郭威遠離中樞三載,南征諸將帥,從慕容延釗以下,對郭威都十分敬重,雖然不排除有逢場作戲者,但這等聲望,還是足以引起劉承祐重視。

並且,這些還都是在郭氏父子,沒有刻意經營軍中關係,甚至有意韜晦的結果。

劉承祐反思過,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就有他這個皇帝的問題,至少表面來看,劉承祐對郭氏父子太寵信重用。

開國時那些地位顯赫的元臣宿將,如今朝中還剩幾人?基本只剩郭威一人了,一門兩公爵,父子承襲樞密院,侄婿、親戚、故舊遍佈軍政之間。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承祐任用的那些“郭系”將臣,也確有其才幹。劉承祐不得不感到慶幸,他對禁軍的整頓夠早,對其掌控也在不斷加強。而其中的大部分青年戰將,後起之秀,都是在他的關照下成長起來,成爲如今大漢禁軍的中堅力量。否則,郭威這“最後一個元臣”的身份,只怕也保不住了。

即便如此,思及郭氏在軍政之間的影響力,劉承祐也不得不施些手段,做些調整。於國,於君,於郭氏,都需有所改變。

但是,如何調整,卻是需要劉承祐好生思量了,可以析分其勢力,卻不能無謂打壓。就像操刀,做一場手術,是件細緻活。

劉承祐若納郭家娘子,那麼郭氏在朝野的聲望將繼續上升一個臺階,或許,也會成爲盛極而衰的標誌。

符、高、折三族外戚,在軍政內外,勢力不小,但實際上,對於朝廷的統治核心,影響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郭氏則不然,僅看那些叫得出名字的禁軍將領,就知道了。

事實上,對於劉承祐而言,要是這個時候,郭威死了,那麼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顧慮可大消。

有那個威望將郭氏子、侄、婿及故舊整合起來的,只有郭威一人。郭榮有那個能力,但郭威若亡,他也沒那個施展的餘地。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如此,郭氏或許仍是大漢朝的頂級家族貴戚,但影響當不會那麼可怖,因爲很多人,給的是郭威面子。

要不要讓郭威死了呢?劉承祐神情間流露出一抹冷厲之色,但迅速隱去,稍露苦笑。

前者還想着娶人家的女兒,心裡卻在盼着岳父卒逝,太不道德了......

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6章 奉宸營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465章 “教匪”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2章 郭氏之慮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9章 請纓第40章 濮州案(3)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66章 陷河陽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53章 有詩云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3章 事畢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351章 南粵,危!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95章 遼帝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45章 了結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9章 “撫遠之戰”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56章 腹心之談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311章 舊識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74章 善待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44章 太后相召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33章 面聖第151章 聽政2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97章 再臨六合淺談兩點第1768章 崩第117章 機會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97章 財計第1720章 靜默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27章 皇城司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51章 壽國公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92章 事發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93章
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6章 奉宸營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465章 “教匪”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2章 郭氏之慮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9章 請纓第40章 濮州案(3)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66章 陷河陽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53章 有詩云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3章 事畢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351章 南粵,危!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95章 遼帝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45章 了結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9章 “撫遠之戰”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56章 腹心之談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311章 舊識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74章 善待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44章 太后相召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33章 面聖第151章 聽政2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97章 再臨六合淺談兩點第1768章 崩第117章 機會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97章 財計第1720章 靜默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27章 皇城司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51章 壽國公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92章 事發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9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