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

韃靼人封的王爺卻來造韃靼人的反,雖然那個王爺不是韃靼人,而是漢人,湯若望卻依舊認爲這個王爺是個無恥www..lā

至於中國南方崛起的那個漢人秀才,湯若望的評價卻很高,他甚至認爲那個漢人秀才或許纔是終結韃靼王朝的上帝之劍。只是,他越這麼認爲,就越擔心。因爲幾年前,爲了幫助澳門的朋友,他曾請他那位天子學生髮兵攻打過那個漢人秀才。如果有朝一日,這個漢人秀才真的打進了北京城,那麼從前他幹過的事情必然不會被這漢人秀才所喜,這影響的不單單是他湯若望的性命,更會影響到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也是他一生的事業。

這讓湯若望寢食難安,他決定彌補什麼,但卻發現他根本沒有彌補的機會,因爲那個漢人秀才對天主教並沒有什麼興趣,雖然聽他的軍隊中有很多西洋人,但目前爲止,還沒有聽過一件這漢人秀才對天主教表現出半點興趣的事,他對西方感興趣的只在軍火和一些戰術上面。無奈之下,湯若望只得將眼光投向他認爲的無恥之人——那個韃靼人的平西王,如今是明朝遼王的男人身上。

湯若望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個叫吳三桂的漢人雖然不怎麼講信用,可他現在卻打到了中國的腹心之地,已經嚴重危及到了韃靼王朝的存在,在未來某一天,吳三桂很可能成爲中國北方的新統治者。當然,這並不是湯若望最關心和最重視的,他關心和重視的是吳三桂手中的明朝永曆皇帝還有那位教名叫康斯坦丁的太子殿下。皇帝和他的繼承人都是牽扯的天主教徒,這顯然更符合天主教在東方的利益。

也許,是應該向吳三桂表現出天主教對他的最大善意了吧,又或者應該派出使者見見我們的皇帝和太子,當然,如果能有教皇的親筆書信過來,那效果就更好了。

湯若望閉着眼睛,卻有輕微的腳步聲傳來。他睜開眼看了對方一眼,發現是他的新來的助手南懷仁。

南懷仁是比利時的天主教耶穌會教士,他是三年前來到的中國。除了教士這個身份,南懷仁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兵器專家。他很擅長造炮,還會測量,也會數學,總之,這是一個天主教十分傑出的人才。

湯若望很感謝梵蒂岡給他派來了這麼優秀的人才。原先,深得皇帝學生信任的湯若望準備將南懷仁推薦給自己那位學生,他相信自己的天子學生會十分重視南懷仁的造炮本領,這樣,南懷仁就能獲得皇帝的信重,從而能夠和自己一樣在皇帝身邊爲天主教的推廣話。只可惜,自從皇帝迷上了佛教後,湯若望自己都很難見到皇帝,何況將南懷仁推薦給皇帝呢。不得已,他只好將南懷仁派往陝西,和那裡的天主教士李方西神父共同工作,可是陝西很快就被叛軍攻佔,南懷仁和李方西只能無功而返。

“神父,你累壞了,我白天不應該讓那些韃靼人進來的。”南懷仁見湯若望一臉疲倦的樣子,不由有些自責。

“那些韃靼人都是大人物,從前的他們不可一世,可是現在卻變得卑劣膽,讓人意想不到啊”湯若望看着南懷仁感慨的了一句。

南懷仁聳了聳肩,不以爲然道“這有什麼奇怪的,韃靼人在南方吃了不少敗仗,他們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供他們奴役的人口也是越來越少,他們中善戰的勇士也戰死了許多,而局面卻對他們依舊不利,他們又如何不會感到害怕呢?神父,你別忘了,韃靼人除了野蠻之外,他們同樣也是人,是人的話,面對更強大的對手都會害怕只是我到現在也無法想通,爲什麼已經快要佔領中國的韃靼人會敗得這樣快,他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佔領大半個中國,卻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丟掉了一大半國土,神父,您那位學生恐怕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聽了南懷仁這話,湯若望苦笑一聲,朝南懷仁擺了擺手,嘆道“皇帝自沒了父親,沒有人教導他如何做皇帝,所以他有時做些不可理喻的事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在所難免。”

南懷仁搖搖頭,不認同道“神父,您的學生在疏遠你,也在疏遠我們天主教,他寧可相信那些佛教僧人騙人的鬼把戲,也不願相信我們,你卻還要爲他好話,真是讓人難以理解。”

湯若望張張嘴,沒有什麼。或許南懷仁的對,自己那位學生真的不再相信他了。

南懷仁見湯若望神情很是落寞,便岔開這事,道“我剛從外面回來,北京城亂得要翻天啦,到處都在傳王朝可能要覆沒。有權有勢的人在害怕,無權無勢的人也在害怕。聽很多韃靼人都開始準備逃回關外老家。神父,依我看,韃靼人的王朝恐怕真的不會長久了,若是皇帝的御林軍能夠打勝叛軍,韃靼人的王朝或許還有救,若敗的話,恐怕他們真要回老家了。那麼,我想請問神父,韃靼人真的敗亡,對我們在中國的傳教是利還是弊,我們現在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而不是在這空等吧?”

湯若望緩緩從椅子上坐起,然後站起身,走到了掛着聖母畫像的牆邊,他緊緊凝視着聖母的畫像。

“神父,梵蒂岡爲我們投入的資源已經很多了,他們迫切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打開中國的大門,讓中國的人民沐浴在上帝的榮光之下。從前,你認爲韃靼人會向我們敞開懷抱,可你也看見了,韃靼人並沒有這樣做,哪怕他們的皇帝是你的學生!恕我直言,爲了耶穌會的榮譽,爲了傳教事業的前途,我們必須馬上行動起來!”到這裡,南懷仁頓了一下,出了他的目的,“我想南京見一見那個被韃靼人稱爲賊秀才的神奇將軍。”

“南京?”湯若望感到驚訝,他搖了搖頭“那個年輕人對我們抱有敵意。”

南懷仁笑了起來“當初韃靼人同樣對我們抱有敵意,但現在,我們不同樣在這裡嗎?”

“也許叛軍那裡更適合我們。”湯若望對於接受了天主教洗禮的永曆皇帝顯然更有興趣,雖然他現在很可能只是個傀儡。

南懷仁當然知道叛軍手中的明朝皇帝存在,但他卻堅持道“那我南京也沒有什麼壞處,至少,可以讓那位年輕的將軍知道我們的存在。”

湯若望考慮許久,同意了南懷仁的請求“喔,好吧,你可以爭取一下,願上帝與你同在!”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七百章 鎮反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今天無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五章 辮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五十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二章 家恨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七百章 鎮反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今天無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五章 辮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五十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二章 家恨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