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

距離長沙淪陷不過半個月時間,武昌門戶漢陽就淪陷了。逃回來的兵丁說,這一次來攻的明軍不但但是原先夔東的忠貞營,還有從湖南那邊過來的太平軍。那些穿着赤紅軍服的太平軍也真是邪門,來了之後沒多久就把漢陽城牆給炸塌了,結果在城外圍攻了十多天毫無進展的忠貞營蜂涌而上,漢陽就此淪陷。

長沙丟了,張長庚無所謂,反正自從他升任湖廣總督以來,湖南糜爛的比湖北還厲害。北京給他的命令也是確保武昌,對長沙並沒有做過多要求,想來北京也是知道十幾萬原闖賊明軍正在武昌西邊虎視眈眈,張長庚根本不可能顧得上長沙那邊。

接報北京調陝西提督石琳出任湖南巡撫的書報後,張長庚多多少少鬆了口氣,原先湖南這一塊一直是偏沅巡撫和設在長沙的五省經略衙門負責,湖廣總督雖名義上管轄兩湖,但實際只能管湖北一地。那偏沅巡撫袁廓宇又是洪承疇的門生子弟,原湖廣總督胡全才就是想伸手湖南,也得看看袁廓宇理不理自己和洪老經略有沒有意見。

督撫皆爲地方大員,總督想多管,巡撫卻不想頭上頂個婆婆。張長庚做湖北巡撫時,也沒少給胡全才下絆子,恨不得朝廷立馬裁撤這個湖廣總督,這樣自己便是湖北的實際掌控者。最後,他美夢成真了,胡全才真的走了,然而這湖北卻成了一座火山。武昌就是這火山口,下面熱騰騰的往外噴着火焰,隨時都能把他給熔化掉。

湖南那邊更是噩耗連連,先是石琳出戰全軍覆沒,後是長沙淪陷,義王孫可望被明軍生擒,再接着是洞庭湖水師反正歸明,嶽州守將王三寶據城作亂,捆了知府一干人等開城嚮明軍投降。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和江西接壤的通山縣令派人急報,說是與通山接壤的江西武寧、德安已被明軍攻佔,明軍的前鋒哨探都到了通山境內的九宮山下!

張長庚被這消息驚呆了,明軍都出現在了九宮山下,豈不是說江西落於賊手了?

他不信,也不敢信,連忙派武昌水營往下游九江打探,結果水營報回來的消息說九江城上插的是明軍的紅旗。

完了!

張長庚當即癱坐在總督寶座上。江西爲四省咽侯之地,太平軍佔領江西,就將湖廣和江南的聯絡一下切斷,使湖廣清軍真正成了孤軍。江南那邊還不知道情形如何,前些日子只收到消息說安親王嶽樂帶大兵去了江寧,但是否擊退海匪,張長庚無從得知。

九宮山就在武昌府境內,當年李闖就是死在那。張長庚擔心江西的太平軍會不會越過九宮山攻入武昌府境,那樣他就不得不面臨西有闖賊,東有江西、南有湖南兩支太平軍,三面夾擊的危險。

一方面,張長庚以總督身份放權各縣,命地方士紳多組團練,護衛地方;另一方面拼湊人馬屯駐漢陽,以保武昌門戶不失;另外則要武昌水營加強戒備,以免遭到叛亂的洞庭湖水師襲擊。只要武昌水營仍能控制長江,那張長庚就不擔心漢陽西邊的闖賊會渡江攻打武昌城。

沒了西邊的燃眉之危,有長江這道天險在,張長庚對於守住武昌就有一定信心。畢竟武昌府東邊多是山陵地帶,江西明軍難以大軍進來,只要地方團練齊心,牽制他們問題不大。

守上三個月,定能撥得雲霧見天開!

張長庚的信心來自於皇帝大軍已經從北京出發南下。一旦皇帝所率滿蒙大軍到達江南,那首當其衝的就是江西太平軍。爲保江西不失,太平軍必然會收縮兵力,那樣武昌的壓力就大大減輕。李來亨那些大賊名聲固大,一出夔東就拉起了十幾萬兵馬,但畢竟行事仍是流賊手段,又缺乏攻城經驗和器械,更無水師可用,勢難對武昌產生真正威脅。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漢陽竟然就這麼丟了!

張長庚不知道如何跟朝廷奏報漢陽失守這件事,因爲他不久前剛剛上奏漢陽大捷,重創大賊李來亨、賀珍、塔天寶等人,取得斬首一萬四千級的大功。他沒辦法向北京解釋爲何遭到重創的明軍會去而復還,又如此輕易就奪取了漢陽城。

張長庚坐臥難安,另一頭的湖廣綠營提督董學禮也坐不住。蔡口鎮大敗之後,董學禮在外面躲了好幾天,聽聞明軍撤兵至應城,張長庚向朝廷上報大捷後立時趕回武昌。果不出他所料,張長庚不但沒有追究他的兵敗之罪,反而極力拉攏示好於他,左拼右湊,又湊了支萬人兵馬交給他。不過張長庚是希望董學禮能帶着這支兵馬去漢陽駐守,可董學禮卻不肯去。於是二人關係又冷淡下來,聽說張長庚現在將目光放在武昌水營,水營那幫人已經連着好幾日從總督衙門領走了大筆銀子。這讓董學禮手下那幫綠營將領看着都是眼紅,不時在提督大人發些牢騷。

董學禮知道自己得有所行動,手下跟着自己是升官發財的,不是看人家吃肉自家連湯都喝不到的。他準備和張長庚緩和一下關係,以到漢陽坐鎮爲條件換得張長庚對手下綠營的支持。哪想,這還沒行動,漢陽就丟了。

漢陽一丟,武昌門戶便洞開。唯有長江這條天險才能阻絕明軍,這意味着武昌水營的重要性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要。換言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如果沒有意外,湖廣綠營只能繼續看着總督大人將藩庫和從武昌士紳、百姓那裡勒索來的銀子一箱箱的送到武昌水營那裡,而他們只能幹看着。

這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董學禮也不甘心,他畢竟是湖廣綠營提督,武昌綠營名義上是受他指揮,而不是歸總督張長庚管。張長庚憑什麼越過自己去拉攏水營那幫人,那幫人又憑什麼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難道他們以爲抱上總督大人這條大腿就可以目中無有提督大人麼!

董學禮怒火攻心,帶着親兵縱馬出了城,卻是要去奪取武昌水營的指揮權了。

董學禮等人前腳剛出城門,張長庚那邊自然收到消息,一聽董學禮奔水營去了,張長庚也是面色大變,他花了重金好不容易把水營拉到自己手中,如何能讓董學禮再拿了去。

於是張長庚也點了督標,火急火了的開出城向水營駐地奔去。城中不知情的百姓見先是提督兵怒氣衝衝開出城,後是總督大人的督標殺氣騰騰的縱馬出馬,還以爲總督大人和提督大人要火併一場呢。

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張長庚就趕到了江邊,畢竟董學禮手下都是步兵,他的督標卻是兩百多號騎兵。

“董學禮何在!”

遠遠看到江邊站着一溜綠營兵,董學禮在馬上正朝江上翹望,張長庚氣不打一處來,打馬趕去。到得卻是猛的勒馬立住,和董學禮一樣呆呆的朝江上看。

江上,武昌水營的兩百多條大小船隻一字排開,船上的旗幟顏色卻是不對,原先是綠旗,現在卻是變成了紅旗。

“他們這是要做什麼?”

張長庚愕然:武昌水營那幫人想幹什麼?

董學禮苦笑一聲:“總督大人還看不出來麼,水營那幫混蛋叛變了!”

“轟轟”兩聲,江上的武昌水營突然開了兩炮。兩顆大鐵球落在岸上的清軍隊伍中,驚得清兵四處逃散。(未完待續。)

...

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七章 知縣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十九章 晦氣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章 土匪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換 士紳不能倒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
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七章 知縣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十九章 晦氣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章 土匪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換 士紳不能倒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