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

惠州兵改編後,太平軍便在騎兵旅、水營、炮營外有了七鎮兵,其中老四鎮,新三鎮。

七鎮分別爲葛義的第一鎮、鐵毅的第二鎮、禿子蔣和的第三鎮、邵九公的第四鎮、趙自強的第五鎮、蘇納的第六鎮、胡啓立的第七鎮。其中第一至第三鎮實有兵員8250人,第四至第七鎮則實有兵員7575人,七鎮合計兵員五萬五千餘人,再加上騎兵旅的兩千餘兵,水營的五千兵,炮營的五千兵,鐵人衛800兵,整個太平軍的兵力規模從東征前的兩萬人擴大了兩倍多,實際擁兵七萬餘人,另有同等數量的保安隊力量。

換言之,東征一役後,周士相能夠實際調動指揮的兵馬已經超過雲南的晉王李定國,成爲僅次於金廈鄭成功的南明第二支重兵集團。而在擁有的地盤上,周士相已經穩壓鄭成功一頭,實際據有廣州、潮州、惠州三府之地。

鎮將人選上,葛義、蔣和、邵成國爲大樵山出身的老弟兄,鐵毅是被解救的礦工出身,齊豪是大西軍出身,其餘全部是降將。按投降太平軍時間計算,邵九公最早,其次爲趙自強、蘇納、胡啓立。

在鎮將這一層,降將便佔了一半,往下旅校、營尉一級則更多,周士相讓軍帥府做過統計,現軍中降兵總數爲3萬餘人,佔了太平軍總數的五成,餘下五成則是羅定一路往投的青壯,內中香山子弟最多。被清軍徵發的各地民夫加入太平軍的也達到了近兩萬之衆。

軍官中,降將出身的佔了六成左右。其中綠營出身又佔一半,餘下漢軍出身佔了三成,剩下兩成爲滿州和蒙古出身。大樵山當初起事的幾十人爾今活着的不過五人,除了三個鎮將,另外兩人是旅校。雖然都是位居高位,但僅以陣亡率而言,大樵山的那幫人陣亡率堪達九成。因爲只剩幾人的緣故,所以太平軍中非降將出身的軍官大部出自羅定和香山子弟,且都是擔任營尉、衛尉、安軍中使這一級,算得上是太平軍的骨幹力量。

人口方面,廣州有50餘萬,惠州有近80萬,潮州有近18萬(現有13萬餘,強行遷至惠州和廣州的有四萬餘),三府之地百姓人數已達140餘萬。140萬人口放在後世沿海發達地區或是河南、四川這樣的人口大省,不過只是一個市的人口,現在,卻是廣東全省一半的人口。南明其他軍隊所佔的肇慶、高州、廉州、瓊州、雷州本就是窮鄉僻壤,人口能有百萬已是極點。而仍被清軍佔領的韶州和南雄兩府人口約在四十萬至五十萬之間。

整個廣東的人口,周士相和宋襄公做過最樂觀的估計,當在300萬左右。而清軍入廣東前,廣東人口數量據崇禎十二年的黃冊統計顯示爲1256萬人。二十年間,廣東總人口下降了四分之三,除了正常死亡的便是死於兵災,當中被清軍屠殺的約有500萬人,僅潮州和廣州兩城被殺百姓就有140萬。有些地區,如羅定直隸州則是更被殺得只剩數千人。

(廢話一句,當代某些史學家以明末人口幾千萬,清亡卻有四億多來推算,結論顯示“我大清”對於中國人口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殊不知他那幾千萬人口是被清軍殺剩下來的,枉死的億萬生靈被他們選擇性的忽視了。再者漢人人口的增加是漢人骨子裡重視子孫繁衍,清廷出於統治需要也需要大量漢人爲他們生產,再加上有能填飽肚子的薯類作物,漢人這纔在200多年間人口達到四億。但要是沒有這200多年的異族統治,恐怕漢人人口數量早已超過十億。活下來的幾千萬人尚能繁衍至四億,試問枉死的一億多人又能繁衍多少出來?

此段話的人口數據並非骨頭信口開河,僅以清廷自己記錄的屠殺史料便能大致推算死於大規模屠城的漢人約有一億多,這還不算那些鄉間百姓。當然,死於明軍之手和農民軍之手的百姓也有很多,但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死於清軍之手多的。畢竟清軍入關以後是有組織的屠殺漢人百姓,原因便是其根本沒有糧草供應餓得快要死的漢人,爲了穩定,便只能採取屠殺這一簡單而粗暴卻十分有效的“和諧”手段。這兩段話不計費,純屬寫到這一時有感。)

人口的大量減少使得太平軍在佔領區內推行的建村設鄉,土地集中耕種基本未遇任何阻力,即便是在香山,除了鐵毅搞的幾起滅門,太平軍也未在各鄉對地主進行鍼對性的消滅,原因便是有大量無主荒地可供耕種,使得土地矛盾不那麼突出。

軍部的一幫降將參謀和佛郎機人在詳細總結了東征幾戰得失,並分別到各鎮視察後,上報一個結果,那就是若能發揮蒙古騎兵優勢,則在沒有地利的情況下,太平軍依舊可以和同等規模的清軍做一次野戰對決,且贏的希望佔到六成。

這個估算是建立在太平軍已經徹底融合降兵,並得到休整、補充軍械錢糧、各級指揮也磨合到位,且士氣高昂的前提下。所以周士相看完這份報告後只是一笑了之,沒有按這報告上那些傢伙樂觀的估計立即西進廣西。

解決潮州和惠州軍政事務後,周士相便要回到廣州着手整合盤踞在肇慶、高州、廉州、雷州四府的明軍。強硬也好,合作也好,這些派系複雜的明軍都要統一歸於太平軍建制內,周士相也必須建立一條從廣州經肇慶再至羅定往高州的糧草運輸線。以高州爲西進據點,入廣西梧州,其後再決定是奪取桂林、柳州打通和昆明的聯絡通道,還是入貴州打清軍的後路,迫使他們回撤。

惠州兵淘汰下的四千多人沒有就地遣散,因爲當中不少是土匪,這些人手上沾過血,又嚐到過搶掠甜頭,已經很難放下刀去做一個老實巴交的種地農民或是繼續從前的漁民生涯。若是就這麼將他們遣散,這幾千人多半就會重操舊業,禍亂惠州。

故周士相命將這些人分幾批發往廣州,一部安置香山,一部安置在南海,餘下安置在增城。

廣州各縣早已落實建村設鄉,村村有保安小隊,鄉鄉有保安中隊,縣裡有保安大隊,再加上駐軍力量,這些被分散發往數十個村子屯田的惠州兵被嚴密監控,縱使他們有心做亂,面對從上而下已織成一張強力網的太平軍,只怕稍有苗頭就會被立即鎮壓。有幾百老弱因爲沒有威險被就地遣散,周士相命惠州各縣官吏將他們領回家鄉安置,免得在外流浪。能動的給予一些田地自食其力,不能動的則由官府幫忙安排一些可以餬口的夥計。

大戰過後人心思定,潮州要穩定,惠州也要穩定,廣州那邊在穩定的同時卻要緊急備戰。(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三十章 丁口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七百章 鎮反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
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三十章 丁口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七百章 鎮反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